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一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短歌行》)

  6.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7.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杜甫)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二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三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4.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四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篇五


  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