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科社复习题(1)

科社复习题(1)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科社复习题(1)

微信扫码分享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复习题

一、填空或判断题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

3、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4、《太阳城》是继《乌托邦》之后又一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它的作者是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

5、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

6、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8、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

9、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为现实的标志是,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0、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正在实现过程中,它的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1、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12、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十六国,这些国家是: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14、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先起来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南斯拉夫。

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古巴、柬埔寨、老挝。

1

二、简述或论述题答案要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进步性 历史局限性: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始终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第二,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实践活动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从物质生产实际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 进步性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在16世纪初至19世纪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要把资本主义推进到更新的社会主义时代。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空想的,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在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它的发展是一个从萌芽、生长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其基本趋势是科学因素不断增加而玄思幻想越来越少。

第四,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是新兴无产阶级的启蒙教材,启发工人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本质的认识,提高工人们对未来社会主义平等、公平、公正新世界的认识,并唤起工人们去为争取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五,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

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第三,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第四,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第五,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2

第六,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措施和局限性:

主要措施:余粮征集、工业国有化和管理集中制、禁止自由贸易、经济关系实物化、实行劳动义务制 局限性:

第一,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 第二,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第三,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4、新经济政策后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重要特征 其一,以市场为取向。

其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改变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三,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其四,改革过分集权的政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5、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6、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政治方面: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第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经济方面:

第一,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 第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3

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第四,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 第五,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重大弊病

1、政治上的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 (突出表现在斯大林带头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职务接班制)。 2、经济上管得太死,缺少效率与效益。

3、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在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条神圣原则)

4、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 5、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

7、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作的巨大历史贡献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拥有占世界1/3的人口和1/4的土地。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五,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8、越南革新开放的理论成果

越南共产党在革新开放中,逐渐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第一,越南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不存在统一、固定的模式,越共主张符合越南条件和特点的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确立胡志明思想作为越共的指导思想,认为胡志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越南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9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一、当今社会主义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深受苏联模式弊病的影响,也都走过弯路,

4

遭遇过挫折。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四国都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进行新探索。由于这四国的国情不同,改革的方针和进度有所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所区别。其共同点是,都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和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应对国内外的挑战,逐步加大革新开放的步伐,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新进展。

二、我国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略),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成就??(略)

改革开放前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集体生产,不利于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生产只注重公平没有效率。

忽略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况,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情况,生产力不能逾越,所以致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是倒退。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体制具有典型的全能主义特征,国家权力无所不在,国家职能无所不包,社会为国家所吞没,国家以全民或集体的名义实际控制了全部的经济资源和经济组织,国家权力透过人民公社和“单位”几乎渗透进了全体公民个人的公共和私人生活领域。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位改革.党的十七大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明确了改革的发展方向,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成就:

1从“党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型。 2政治继承和有限任期制度初步确立。

3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范围广泛。具体表现为:一是行使民主权利主体的广泛性。二是民主范围的广泛性。

4基层民主得到极大发展,扩大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能力,这一点在基层民主中体现得更为直接和深刻。这给民主建设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

5

科社复习题(1)相关文章:

科社复习题(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科社复习题(1)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4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