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京洛风流 点赞 分享
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微信扫码分享

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6-9的乘法口诀。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已经比较熟悉,6~9的乘法口诀中大部分口诀在前面已经学过,新的口诀剩下不多,而且教材的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也相同,所以本单元教学应当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掌握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前面“乘法口诀(一”相比,本单元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抽象与概括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通过“估计方格纸一共有多少个方格”“估计你一星期喝几杯水”等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感。在记忆6~9的乘法口诀时,要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来记忆乘法口诀。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要注意复习已学过的口诀。
粘贴画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通过创设“有多少‘粘贴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与数学的灵活性。2排、3排、4排、5排是利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得出得数,6排、7排、8排、9排可以利用连加的方法得出,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推算,为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准备。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一星期有几天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通过“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在7的乘法口诀中,前6句是学过的,只有后3句是新的。
  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提出:“7个星期有多少天?”引导学生先探索7×7=?的算法(包括估算),特别是利用已学过的口诀来计算,如从7×3=21,7×4=28,得7×7=21+28=49等,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买球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诀。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通过买足球、买篮球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得出8,9的乘法口诀。在8和9的乘法口诀中,没学过的口诀只有3句。教材创设的情境中的两个问题,都是针对还没学过的口诀提出的。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即探索8×8=?9×9=?的算法,特别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口诀来推算,然后组织小组或全班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乘法口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