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陌上烟雨 点赞 分享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微信扫码分享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通用3篇)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学习角色间的对话,能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你们吃过圆圆大大的饼吗?

  2.根据图片提问,引出问题。

  师:咦是谁呀?(小猪)小猪做了一块很大很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大饼咬了一口)

  3.(师)反问:是你们咬了小猪的大饼吗?(不是)都不是呀,那到底是谁咬了呢?

  4.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牙印是怎么形状吗?(半圆形,小小的,圆圆的)

  4.嗯!我们一起来帮小猪想想看到底是哪个小动物咬的呢?(狐狸、小马、鳄鱼、长颈鹿…)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小猪去找谁了。

  二、观看课件,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猪去找小鸟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

  师:是小鸟咬的吗?(不是)因为小鸟的牙印是尖尖的和原来的牙齿印不一样。原来呀不是小鸟咬的。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2)接下来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很着急,又去找了动物朋友,是谁?(出示图片)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幼儿相互讨论。

  (3)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师:小猪接来下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这么大的大饼,只剩下一点点了,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啊呜,她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它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8)哎呀,可怜的小猪到最后也没有找到是谁要了它的大饼。是不是我们其中一个贪吃的小朋友吃咬了它的大饼呢?

  (9)今天 杨老师也带来了小猪做的大饼,请小朋友咬一咬,咬出来的牙齿印是不是和小猪一样。

  (10)原来呀你们的牙齿印和小猪的一样是半圆形的,你们也和贪吃的小猪一样哦!

  (11)我们一起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我在无意间看到的,由于他的形象色彩鲜明夸张,我不禁被吸引了,整本书充满了悬念,每个片段都很精彩,看到最后,结局令人感到意外,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把他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孩子们。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为此次活动设计以上目标。我在导入环节则选择了“悬念”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使其迫切地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逐一出示图片,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我以逐一出示小动物与大饼上显现的齿印进行比较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第三环节引导幼儿观看绘本课件完整欣赏绘本的同时尝试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在学说短句的同时感受故事的乐趣。  总结这次送课活动,我收获颇多。我觉得幼儿的知识经验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断渗透,及时小结。这样,孩子们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巩固已有经验。这样孩子们的知识才能像高楼一样越建越高。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篇2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有较为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尚弱,需要教师的引导。鉴于此,选择本次语言活动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大胆猜测,在观察、对比中寻找答案,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所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2、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把握线索,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能清楚地表述。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动物嘴巴形状和咬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是谁咬了大饼。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熟悉几种常见动物嘴巴的形状。

  物质:绘本ppt、背景音乐、塑膜大饼。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话题。

  老师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故事的名字叫做《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是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小猪遇到了一个难题,但他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我们一起来帮帮他怎么样?

  小猪到底遇到了什么难题,我们一起来看。

  二、理解故事,把握线索,猜测讲述。

  1、逐一出示故事情境图(前3页),揭晓问题。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咬掉的那一块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

  2、关于小鸟的页面(4、5页),提问内容:

  你觉得是小鸟咬了小猪的大饼吗?为什么?

  对比三角形和半圆形,验证是不是小鸟咬的。

  3、关于小兔的页面(6、7页),提问内容:

  小猪会怎么问小兔?

  小兔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通过触摸大饼的缺口和小兔的牙印,比较得出结论。

  4、关于狐狸的页面(8、9页) ,提问内容:

  我们帮小猪来问问狐狸吧,怎么问?

  狐狸说:“不是我”,那狐狸怎么就能证明不是自己咬的呢?我们帮他想一个办法吧。

  比较狐狸和小鸟的牙印有什么不同?

  判断是不是他们咬了大饼。

  5、关于鳄鱼的页面(10、11页),提问内容:

  小猪下一个会去问谁?请一个小朋友帮小猪来问问鳄鱼吧。

  你觉得鳄鱼会咬出半圆形的牙印吗?为什么?

  请小朋友实际触摸一下鳄鱼的牙印,感受锯齿状的曲折和尖利。

  6、关于河马的页面(12、13、14页),提问内容:

  在问了小鸟、小兔、狐狸、鳄鱼以后,他们都说不是自己咬的,小猪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大饼是谁咬的。那接下来小猪又会去做什么?

  我们一起来问问河马吧。

  你猜河马会怎么回答?

  河马为什么一口就能咬掉大饼的一半呢?

  三、带着争议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有的小朋友认为大饼是 咬的,而有的小朋友认为大饼是 咬的,梁老师认为不一定是咬的,或许会是别人。

  咱们再来读一遍,找找看怎么样?

  四、教师小结,抛出问题。

  可能就像小朋友说的是咬了小猪的大饼,也可能是小猪的好朋友另一只小猪咬的也说不准,还有可能是其他的动物咬的,这些动物的咬痕也是半圆形的。所以,小朋友今天回家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些动物的图片,仔细观察动物嘴巴的形状,看看他们会不会咬出半圆形的牙印,明天来了告诉老师。

  五、活动延伸。

  马老师给小朋友领回来饼干了,一会儿休息吃午点的时候,小朋友记得轻轻地咬一口饼干,看看你咬的牙印会是什么样的。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篇3

  设计意图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内容幽默有趣,尤其是故事中小动物的形象生动可爱。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语句,特别适合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的孩子学习,而且故事中加入了对动物齿痕的学习认识。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要在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中逐步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又涵盖一定知识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了一节中班的绘本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学习使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2. 感受故事的幽默有趣,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判断。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故事的复述,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咬痕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ppt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发幼儿翻阅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把一本书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瞧,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呢?(一个大饼)

  2.师:咦,仔细观察,这个大饼怎么啦?这会是谁咬的呢?猜一猜。

  3.师:这又是谁的饼呢?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

  二、欣赏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一)ppt1

  师:看看这个大饼是谁的?教师讲述故事。

  (二)ppt2

  1.师:小猪睡得真香,等它一觉醒来的时候,这大饼怎么样了?

  2.提问:会是谁咬的呢?小猪觉得很奇怪,于是它决定出去问问。你们想不想也当警察查一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咬过的痕迹,是什么形状的?

  (三)ppt3

  1.小猪碰到了小鸟,你猜它会怎么说?(让幼儿学说: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 你觉得这会是小鸟咬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对动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发现小鸟的嘴是尖尖的)

  3. 教师继续讲述(小鸟在大饼上—果然不是你)

  4. 师幼学说小猪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四)ppt4

  1.小猪又碰到了小兔子,小猪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你认为是这只小兔子咬的吗?为什么?继续讲述。

  2.哎呀,这既不是小鸟咬的,也不是兔子咬的,那会是谁呢?我们继续看下去。

  (五)ppt5、ppt6:狐狸和鄂鱼

  1.那是它们两个咬的吗?为什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

  2.可是小猪不知道,它问狐狸和鄂鱼,我们一起来说:“是你们咬了我的大饼吗?”

  3.哪个是狐狸咬的?哪个是锷鱼咬的?

  (六)ppt7

  问了那么多,还是没找到,这时谁来了?(河马)噢,那一定是河马咬的,你们觉得呢?为什么?

  (七)ppt8

  河马张开了大嘴,轻轻地咬了一口。哎呀,大饼会怎么样呢?

  1.小猪看了看河马咬过的大饼,伤心地大叫,啊?小猪为什么那么伤心啊?

  2.那到底是谁咬的呢?让幼儿猜猜并说出理由。

  3.教师讲述:你们看,原来小猪找了好久咬大饼的人,还是没有找到,却把大饼吃得快没有了,此时小猪的肚子饿得是咕咕叫,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

  (八)ppt9

  1.提问:小猪咬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前后进行对比。

  2.小结:原来是小猪自己睡着的时候咬的呀!(哈哈,小猪还傻傻呼呼的在说:“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

  1.谁给故事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引导幼儿今天小猪一直在查一个什么问题?)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3.提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猪?

  4.小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嘴巴有大有小,所以它们咬出来的形状也不一样,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小猪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嘴巴咬出来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一起到教室里去咬一口饼干看一看吧。  

  附故事

  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兔子说:不是我,你看——”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鳄鱼说:“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河马张大了嘴巴……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啊”?      

  小猪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他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相关文章: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中班绘本美术《蚂蚁和西瓜》

中班绘本《晚上》

中班绘本的教案(优秀4篇)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最新5篇)

中班绘本活动《小猫的生日》

中班绘本——点点点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

中班绘本《咕咚来了》教案反思模板(三篇)

中班绘本音乐《大黄蜂的飞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