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微信扫码分享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精选16篇)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

  片段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同学们还记得学习古诗的“四步法”吗?

  生:释诗题

  生:知诗人

  生:明诗意

  生:悟诗情

  师:今天,我们就用学习古诗的“四步法”来一起学习《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

  片段二:学习古诗

  1、复习韵律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古诗《游园不值》,想一想七言的古诗应该怎么读,用笔标出停顿。

  生: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释诗题

  师:游园不值的“游”就是?

  生:游玩

  生:游览

  师: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这里“值”和“遇“的意思一样,“值”就是?

  生:遇到,碰到

  师:“游园不值”就是?

  生:游园没有遇到主人

  3、知诗人

  这首师的作者是南宋大诗人叶绍翁,哪位同学知道叶绍翁的有关情况?

  生: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生: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嘉兴界》、《田家三咏》、《汉武帝》等。

  生: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师:你还知道南宋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生:辛弃疾,我读过他写的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生:陆游,我学过他写的诗《示儿》

  生:杨万里,我学过他写的诗《小池》

  生:林升,我学过他写的《题临安邸》

  生:苏轼,我学过他写的《水调歌头·中秋》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呀,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牢记在脑海里,用的时候能拿得出来,真不错。

  4、明诗意师:“应”在这里读“yīng”,组个词是?

  生:应该,应当,(在这里,“应”就是“应该”的意思。)

  师:“怜”,用“怜”打头组个词语

  生:怜惜

  生:怜爱(对,怜,在这里就当“怜惜”、“爱惜”讲)

  师:“屐”就是古人穿的木底鞋,下面有两个齿。

  师:印,当动作讲,就是“踏坏”。“苍”是什么颜色?

  师:绿色(苍苔,就是绿色的苔藓。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完整?)

  生:应该爱惜屐齿印,踏坏翠绿的苔藓。(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大家能明白吗?)

  生:不明白(怎么说就通顺了呢?诗人爱惜的是什么?)

  生:苔藓,舍不得踏坏它。(那这句话怎么说?)

  生: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用屐齿踏坏这里的苍苔。(这下,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

  师:“扣”就是“敲”,“小扣”就是?

  生:轻轻地敲(为什么不是大扣?我们以前曾经学过“推敲”的故事)

  生:轻轻地扣表示一个人有礼貌

  生:表示一个人有修养(诗人是一个文人,做事情很文雅的,所以非常符合诗人的身份)

  师:“柴扉”就是“柴门”,这句话连起来怎么说?

  生:轻轻地敲打柴门,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主人为什么不开门呢?

  生:主人可能不在家,也到外面观赏美丽的风景了。

  生:可能去找叶绍翁去了

  生:可能到集市生买东西去了

  生:可能去走亲戚了

  生:可能在午睡呢,因为诗人是轻轻地敲,所以没听到

  生:可能主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

  生:可能主人是怕来人破坏了这里的景色

  ……

  师:诗的后两句意思比较简单,谁来说一说?

  生: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

  5、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希望到这里来游览园中的美丽春景,却没遇到主人,心里感到怎么样?

  生:很失望

  生:很失落

  生:很扫兴

  师:诗人抬头一看,看到了什么?

  生: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生:非常高兴

  生:忽然开朗

  师:看到这枝红杏,诗人会想到什么?

  生:园中的景色一定很美(怎么个美法?里面会有哪些景物?)

  生:会有柳树

  生:会有池塘

  生:会有小桥

  生:会有假山

  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花草

  生:还有蜜蜂和蝴蝶

  生:还有小鸟在枝头唱歌

  生:池塘里还有鸭子,鹅

  ……

  师:园中有这么多的美丽的景物,可惜作者却没能进去欣赏,但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妙的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以少胜多”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构思非常奇巧,很值得人去玩味。诗人会对主人说什么话呢?

  生:老朋友呀,你满园的春色关就能关得住吗?虽然我没能到园中欣赏美景,但我已经看到了美丽的红杏了,我已经很高兴了。

  生:老朋友呀,我来得真不巧,你不在家,以后,我一定还要来的。

  生:老朋友呀,你是怕我踏坏你这里的青苔吧,我不会的。

  生:老朋友呀,你园子中的美景什么时候邀请我来观赏呀?

  生:老朋友呀,我还是把这首诗给你留下吧,希望你看到这首诗,能邀请我进去观赏。

  师:这两句诗还揭示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小草要发芽,树木要生长,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现在用电脑,用手机,用高科技的产品,这也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任何新生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总是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这就是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也是这首诗能够千古传诵的原因呀!

  作者相关知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代表作有: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嘉兴界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2

  《游园不值》向我们描绘了一副无边无际的春天的画卷,诗人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游园不值》一诗则通过一枝红杏,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表露的是诗人惊喜的心情。尽管写作角度不同,然而表达的都是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情悟情,去接受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去贴近诗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生发点、契合点,使教师、诗人、学生的情感在同一水平线上共振。

  1)导语激情。教师的导语起着有效的激情作用,关键是要吐真音、抒真情,才能打动人。关牧村的歌声动人之处便是真、有个性。传神的导语起到了指点江山、冰消雪化的神效。

  2)媒体激情。适时使用媒体,能起到很好的激情作用。读“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教师可适时打出图片,当学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好象整个春天一下子呈现在了眼前,情绪会一下子激动起来,争相动情朗读,通过自己投入、动情的朗读,“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

  3)朗读激情。朗读应引导学生读出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画画。使“万紫千红”这些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对“出”字的朗读把握,体会“出”为什么读得那么有力、带劲,领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背诵古诗。  

  2、师: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诗歌。古诗可以读、吟、唱、咏,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体会在他身上发生的推敲的故事。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3、师:贾岛的两首诗是都是写不遇的。老师补充(课件出示)一些写不遇的诗文题目。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二、导入新课,通读全诗,指导朗读  

  1、师:雨过天晴,让我们跟着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个——不值。师板书课题,生解释“不值”即“不遇”。  

  2、师指导朗读,生自己试读,谈朗读心得,教师及时指导。  

  3、指生再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相遇”内容  

  1、自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游园所遇的事物:苍苔、柴扉、红杏。    

  2、师指导学生分别谈对于“柴扉”“苍苔”和“红杏”的认识。  

  (1)生谈柴扉: 穷困,简陋,简单。读出这扇门的特别。  

  (2)生谈苍苔:绿色的小植物,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读出苍苔的绿。  

  (3)生谈红杏:美丽,早春开花。师补充部分古人描写赞美红杏的诗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3、师小结,配乐,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体会用词和情感  

  1、师:我们对这些普通的景物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        生:“怜”字。师板书。  

  2、引导学生体会“印”字体现得对苍苔的怜爱  

  3、引导体会“扣”字,对比“敲”字,体会对柴扉的怜爱。   

  4、学生谈“出”和“关”、“ 一枝”和“满园”的用词,对比“出”和“遮”字的用法,体会对“一枝红杏”的怜爱之情。  

  5、指一个学生扮红杏,其他学生扮关在园内的花草,和红杏对话。  

  6、师扮园主人,生扮诗人,和园主人对话,谈游园的见闻感受。  

  7、师总结提升:我们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想象园子怎么热闹,园子就怎么热闹。这些都源于那一枝红杏。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全凭我们的心啊!(老师和生齐读整首诗。)  

  五、拓展阅读,品悟哲理  

  1、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所以我还有必要非要进园子内不可吗?我还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不可吗?为什么?  

  生:诗人已经知道园子里春意盎然,所以没有必要见园主人了。    

  师: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么多的不遇,是因为不遇中,已经获得了最美的精神享受。  师:所以不遇中有——  

  生:遇。不遇中有遇。 师板书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  

  生:游园不值。  师:游园虽不值,但不值就是——生:值。  

  2、师:那就让我们荡起欢快的双桨,唱起来吧。    

  (师生把《游园不值》填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中齐唱。)

  【教材分析】  

  这首久享盛名的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和怜春惜春的情怀,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使人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4

  引读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续。我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水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读)应怜唇齿印苍苔。

  (引导理解“应”、“展齿”的词义)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引读法特别适合于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写作方法,指导朗读、背诵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宜经常运用。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5

  一、复习导入

  师导:现在正是寒冷的冬天,作家雪莱说过这样一句话“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提前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多媒体出示“春意图”)

  请慢慢睁开眼睛,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春

  导:有人说,春天是动听的歌;有人说,春天是七彩的画;老师觉得,春天是美丽的诗……在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春天的诗句。你最喜欢哪首,请背出来。

  1. 指名背。

  2. 全班齐背。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知识的前后是有联系的,这里所说的联系,有横向联系,有纵向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间的联系。学生掌握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每一门学科的教材编排都有一定的梯度,前后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纵向联系。从知识层面上看,要是你忽略了这种联系,那么学生所学就是散的,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就像一盘珍珠,若不串起来,就易散、易落;从方法学习上看,忽略了这种联系,你也就忽略了对学生分析、类比、概括、综合等方法的指导运用。)

  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板书“古诗”、出示古诗)

  二、 读

  师导:学习古诗,先要怎样?(板书“读”)

  1. 自由初读古诗。

  2. 指名自选行数读古诗。(师生共同正音)

  3. 评价朗读情况。

  4. 齐读古诗。

  (“语文”是“语”和“文”的结合。语文教学,“读”是根本,要实实在在地把课文读通。有位老师曾提出,优秀的老师只是多了一点“琢磨”,即在细微处下功夫,小语姓“小”,要把基础打实。切记不可让形式冲淡了内容。)

  三、解

  师导:古诗会读了,又该怎样呢?(板书“解”)

  “猜”是一种理解方法,你能猜一猜古诗的意思吗?

  1. 指名初解古诗。

  师导:要求甚解,就得要查阅不少资料。请大家拿出已准备的工具书,分四人小组查一查、议一议。

  2. 详解古诗,重点理解“怜、扣”的意思。

  3. 指名理解诗意。

  4. 解题:想一想,“游园不值”到底是什么意思?强调“值”的意思。

  (“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去周游世界,但可以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学法指导,就是为了“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通过查、议、说等方式,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能更好、更深入地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四、背

  师导:读了那么多遍,老师相信已经有同学会背了。背,是今天学习的一个要求(板书“背”)

  1. 同桌互背。

  2. 指名试背。

  3. 全班齐背。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6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让学生乐学会学呢?我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步懂诗句的基础上,紧紧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

  一、抓住“小扣柴扉久不开”让学生追究久不开的原因。让学生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细读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从而弄清“久不开”的真正原因,体会上下句倒装的关系。再让学生口头练习把诗句中的倒装句改为直叙:“让我轻轻敲门很久也不开门,大概是园林的主人害怕客人的木屐踏坏那些青翠的青苔吧!”而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接着又进一步抓住“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为下文诗人看到红杏的快慰心情的转变打下基础。这也是教给学生体会感情的学习方法。

  二、抓住“春色满园”的“满”字,激发学生想象春色之美,并从描述春色满园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教师设题: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然后再问: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园内满园春色,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快慰心情。

  三、抓住三四句中“关”和“出”这一对关键词一对矛盾对立的词去引导学生探索体会这两句的深刻含义——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东西都阻拦不了,教师提出: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红杏是怎样“出”墙来?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设问由浅至深由现象到实质。富有思考想象价值也有趣味性。这就比较顺利的让学生领会诗句的深刻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

  (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

  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

  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

  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

  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

  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

  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5、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补充、评价,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好古诗。

  6、现在谁能把这首读出感情了?学生诵读《绝句》

  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8、放录像,学生欣赏

  9、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出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10.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朗诵会》。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展现出一片春色满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解题: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2、介绍作者(用投影片将作者情况演示出来)。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4、听录音,听示范朗读。

  5、随录音磁带播放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6、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7、用投影仪演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字的意思。

  ①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② 指名逐句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是: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院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8、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① 老师范读,指导有节奏,读出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9、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10、学生讲完后,自己动手设计,画画。

  11、将满园的春色展现出来(打在投影仪上)。

  1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来描写园中的春景。

  编儿歌或诗:老师示范

  春色满园绿青苔,

  鸟语花香蝶蜂缠,

  花红柳绿笑开怀,

  红杏出墙引客来。

  13、背诵诗句。

  14、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是四行诗句,课上容易在课上完成背诵。

  三、设计理念:

  1. 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 “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

  3. 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4. 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

  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六、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 读全诗。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三.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 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 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

  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

  四.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2.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作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7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你背得最好的诗

  2、复习以前学习的古诗的方法

  a、读古诗  b、借注释、明诗意  c、想象画面 d、体会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简介作者

  2、师范读、学生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画出不懂的词句

  3、借注释、明诗意

  (1)、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相继启发理解。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读诗句,想画面

  (1)、师范读、指导节奏

  (2)、自由练习读、指名读、师生评价

  (3)、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5、谈体会

  诗中主要写了我去游园,但主人不 在,没能进入到园子里游玩,就在我感到遗憾时,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       印

  赞美春天

  的景色

  扫兴

  小扣       久

  春色       关

  欣慰

  一枝       出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8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轻松课堂气氛)请生领唱《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陶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

  3、春天那迷人的景色真引人向往,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春晓》,诗人通过“鸟啼”、“风雨声”、“落花”把春天的景色一 一展现于人前,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

  4、板书课题。

  5、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方法

  a:知诗人,解诗题。

  b:抓字眼,明诗意。

  c:读诗句,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

  ⑴齐读诗题。

  ⑵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⑶释“园”、“不值”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园”古今含义)

  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

  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四、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

  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9

  今天的第二节课,我被五年级的孩子软磨硬泡,连推带拉地“请”进了教室。

  这般孩子,被殷俊调教的,一个个“如狼似虎”了。

  他们是要我上《游园不值》这首诗。

  上就上吧,不是鸭子,也被赶上架。

  于是就诞生了下面的一堂课:

  师: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请问,你想对我说一句什么话。

  生:就一句吗?

  师:是的,就一句。

  生:老师,我想对你说。

  殷老师:你已经说了一句了,请坐下。

  生:老师,你好。

  生:老师,让我做作业吧。

  生:老师,我们到室外上一节活动课吧。

  生:老师,你应该送999朵玫瑰给殷老师。

  生:老师,你应该买花送给你老婆。

  师:你们想知道四年级的同学对我说了什么吗?

  生:想!

  师:我一走进教室,他们齐声对我说:

  我们大家都爱您,就像老鼠爱大米,巴不得一口吃了您!

  生:大笑。

  师:他们不好意思说亲我,就改口说成要吃掉我啊。

  生:又笑。

  师:好了,我们就闹到这儿,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请把书翻到《古诗二首》,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一首《游园不值》。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古诗读正确了,读通顺了。

  生:把“印苍苔”的“印”读成了后鼻音。

  生:把“应怜”的“应”的音调读成了去声。

  生:读得很正确,但感情不到位。

  师:按照读正确的标准来要求的话,我可以给你打100分了。

  师:哪位女同学来试一试呢。李林蔚,你来读。

  生:读得正确、流利,

  师:读得很到位了,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像李林蔚同学一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把古诗读通了,这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要来研究这首古诗,怎么研究呢?首先在从一个字一个词入手,看看哪个字的意思,哪个词的意思是自己明白的,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把不明白的提出来与别人交流,把明白的地方说给别人听一听,看与别人理解的是不是一个样。这样一步步地来理解,最后呢,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整句诗的意思了,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首诗的意思了。这是理解古诗的第二步。

  下面我们来做个尝试,先对这首诗的题目进行研究,看你明白了什么,哪个地方还不明白,记住,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来进行质疑。

  生:“游园”我不理解。

  师:我再提醒一遍,从小处着眼,“游园”你不懂,你把它先拆开来,先理解“游”,再理解“园”,估计你就找到答案了。

  生:“游”就是旅游,“园”就是园子。

  生:“游”就是游玩,“园”就是花园。

  生:我觉得“游园”就是去老朋友的家里拜访他。

  生:我觉得“游园”就是写诗人东走走西转转,很悠闲自得。

  生:老师,我不知道“不值”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不值得。

  生:就是没有什么了不起。

  生:就是无所谓。

  师:你们先别着急来回答,先来读一读第二句诗,再想一想,就会明白了。

  生:自由读第二句。

  生:“不值”好像是说诗人去见老朋友,却没有见到。

  师:嗬,今天在这节课上,你应该得到第一支玫瑰。

  这样理解就对了,“值”是“见到”的意思,“不值”就是没有见到。那么这样一来,你们能把题目的意思说一说了吗?

  生:就是说诗人游园的时候,想去拜访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在家,所以没有见到他。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0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是四行诗句,课上容易在课上完成背诵。

  三、设计理念:

  1. 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 “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

  3. 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4. 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

  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六、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 读全诗。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三.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 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 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

  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

  四.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2.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作业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板书设计 :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1

  一、导入:

  1、同学们,看书,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  )。

  2、我们刚刚学过一首描写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来,一起复习背诵!

  3、出示屏幕:这首诗作者主要抓住(    )、(      )、(     )来描写春天的美好,表达诗人对春天的(     )、(     )之情。诗人的心情是(       )的。

  过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花的古诗——《游园不值》,那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脚步一起去游园赏春,和诗人一起感受“无法成游,却胜似成游”的美妙意境。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领悟诗句所蕴含的哲理;

  3、积累有关花的古诗;

  一起读:

  三、指导朗读古诗,读出它的韵律美并初步感知

  游园不值   (宋 ) 叶绍翁

  应 怜︱屐 齿~ 印 苍 苔,小 扣︱柴 扉~ 久 不 开。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屏幕显示:

  指导朗读方法如下:1、教读;2、齐读;  3、这是一首七言诗,“︱”表示短暂的停顿,“~”表示声音的延长,“. ”表示重音,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标一标。4、同桌两个练习朗读;5、一生展示读;6、想听老师读一读吗?谢谢同学们对我的鼓励,说明老师展示成功了。6、齐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几遍朗读,你觉得这首诗描写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一枝红杏  春色满园】

  过渡: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古诗,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自学提示

  1、同桌两人合作学习,查资料理解以下词语,并把意思标在书上:不值    应    怜     小扣     屐齿   柴扉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看屏幕:

  四、学生合作学习

  五、班内交流,师指导理解和感情朗读并背诵。

  1、交流词语意思:学生说“不值”时——解说题意,连说两遍。其他词语学生说好就行。

  2、交流诗句意思,屏幕出示古诗,学生从题目开始说意思,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可以解说,再请一个同学说;

  六、看图,屏幕显示,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生交流)“青苔”是什么?诗人爱青苔吗?青苔也是春天的使者呀!作者爱青苔,其实是在表达他热爱春天的感情。热爱春天的感情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同学们,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青苔和红杏来表达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真是景中含情啊!

  七、同学们,听老师把诗意说一遍,大家可以接说:诗人来到朋友的花园游玩,敲了好长时间的柴门,都没开。诗人就想:这些青苔多可爱呀,园子的主人大概是爱惜自家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青苔上留下脚印吧。可是,这春色满园的美景是柴门关不住的,你瞧,一枝开得正旺的惹人喜爱的红杏伸出了墙来。

  八、师指导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1)同学们,诗人游园没进去,他的心情会怎样?可在此时,他看到了一只鲜艳的红杏,他的心情又会怎样?【板书:扫兴 高兴】同学们,带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齐读古诗。

  (2)同学们,此时老师心中有个疑惑,诗人没看到这满园的春色,但却看到了“一枝红杏”这只红杏怎么会伸出墙来呢(生交流)好,杏树越长越高,生命力旺盛是柴门关不住的。

  (3)想一想:这春色满园的美景中除了红杏还会有什么?(生交流)把红杏换成梨树,它会长出墙来吗?桃树呢?月季呢?即使是一棵柔弱的小草,它也会在春雨的滋润下,越长越高,不断地繁衍生长,最终也会长到柴门之外的。

  (4)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生交流)请看大屏幕:一切新生事物的力量都是强大的,不可抗拒的。(齐读两遍)抄在语文书上。师板书【新生事物  力量强大】(5)同学们,记得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有许多革命志士被关在敌人的监狱里,过年了,这些革命志士在监狱的墙壁上贴了一副对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象征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强大的,是敌人不可阻挡的。同学们,你们也是中国未来的新生力量,你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或困难,但是我们的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不可阻挡的,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想诗中所说:(生齐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九、指导感情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古诗又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起立!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带上韵律,带上感情一起朗读。再来!能背过吗?向后转,齐背。

  十、板书总结,比较异同,体会写法

  比较异同:

  江畔独步寻花             游 园 不 值

  唐  杜甫               宋  叶绍翁

  黄四娘家花满蹊,         应怜屐齿印苍苔,

  千朵万朵压枝低。         小扣柴扉久不开。

  留连戏蝶时时舞,         春色满园关不住,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同学们看黑板,《游园不值》一首诗主要抓住“一枝红杏”来想象它的“春色满园”,作者在游园时心情先是扫兴而后转为高兴。这首诗不光景中含情,而且情中寓理。请看屏幕:

  同学们,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花,都表达了一样的热爱之情,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但是前者写了“一大片花”,后者只取在“一枝红杏”上;前者用花、戏蝶、娇莺来表达春天的美好,而后者却从“一枝红杏“上想象满园的春色;前者只用了景中含情的写法,而后者还用了情中寓理的写法。

  同学们,同样的描写春花,一样的热爱之情,可是诗人看到的不同,内心感受不同,写出来的两首诗风格也截然不同。

  十一、拓展新诗,欣赏积累

  同学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听老师来读:

  欣赏积累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听老师读,这首是描写了什么花?

  2、齐读,你的心情如何?

  3、再读,同桌练习背诵。

  八、板书:    游园不值

  景:一枝红杏  春色满园

  情:扫兴       惊喜

  理:新生事物   力量强大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2

  才能走多远。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走得更远,努力做一名精神健壮、思想丰富的教师。

  我们与窦老师的差距有多大?是水平吗?不是的。其实是生命的自由度。她的主题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文解读,这有效地发掘了课程资源,重新建构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将学生带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但她课堂上呈现的补充学习材料其实并非随手取来,信手拈来的,而是踏破铁鞋、寻寻觅觅才采集在一起的。如她教《秋天的怀念》,先要通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作品,再登门拜访史铁生先生,面对面交谈,进入史先生的内心世界,最后才创造出了精彩绝伦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课堂教学。

  比如这一课,一定是窦老师在古文书籍时游历时,忽然间被《游园不值》这首诗打动,于是重新阅读用心品味这一首诗,捕捉心灵的感动与颤动,并又去古文殿堂里仔仔细细地走了一回,用敏锐的心去体悟去发现,于是发现陆游《马上作》中的诗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和他另一首诗《临安春雨初霏》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想起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又在《世说新语》中找到《雪夜访戴不遇》。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如大浪淘沙,披尽沙砾始得金。找到这些与《游园不值》可以互文见义的材料后,窦老师又多次向清华大学的学者、教授请教,写了三四篇备课随想,最终才形成成熟的教学预案,唱响惊世绝作。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而这,正是窦老师极宽广的生命自由度的来源。我们教学一首诗时,眼前只有这一首诗,因此自由度是相当有限的,觉得没什么好教,而窦老师的自由度则是整个古诗王国,她的心中是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潇潇洒洒,收放自如,她带领学生在文化长廊里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漫游。我们平时教学时只着眼于一本教材一本书,因此,自由度也非常少。而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往往放在几千年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展开,广泛涉猎阅读材料来丰富课堂的内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因此就具有惊人的自由度,一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正如她的好友看云所比喻的,教材无非只是一艘船,我们要借着这艘船将学生带到知识的海洋。而窦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很好。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3

  教材分析: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中描写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这首诗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形象而又富有情趣。前两句交代了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后两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绚丽的春光,总算不虚此行了。可是这“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集中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不正是一种余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吗?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了:“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旦“满园”,那“一枝红杏”就要“出墙来”向人们宣告春天的来临。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是墙能围得住、门能关得住的吗?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诗歌中还藏着很多美丽了,只有走近作者,才能真正领略到。你们想去体验一下诗人当时游园的情景吗?想体验他游园时的心境吗?

  生:想!

  师:那好,现在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体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时空隧道)

  师: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课件展示(柴门)现在我们首先干什么?(读第二句)(小口柴扉久不开)(指名演示)

  师:我们兴致勃勃地来游园,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你们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非常失望。

  生:感到非常的扫兴。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1:主人在家睡觉没听见。

  生2:主人怕别人弄坏了他的园子。

  生3:主人去走亲访友去了。

  生4:主人去买花粉去了。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当时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说一说。

  师:可见园子的主人是多么的爱惜苍苔。但仅仅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吗?

  生:(不是)诗人也很爱惜苍苔。

  师:你们呢?如果你穿着木屐你会怎样走?指名演示。(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听她怎么来怜苍苔。)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融在朗读中吧!(男女分读一二句)

  师:我们来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多扫兴啊,你们看,那是什么?(课件出示红杏图)(一枝红杏出墙来)。当时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所以作者由红杏出墙想象出了(满园春色)那么满园春色是怎样的呢?先请大家以自己最舒适的最放松的姿势坐着,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1:我看到园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似雪。

  生2、园子里还有一个池塘,池面上有几只小鸭在自由自在地玩耍。

  师:真热闹啊!

  生3:靠着墙边的地方,长着那株高大的红杏。

  生4:枝头上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

  师:随着同学们的想象,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园子里,万木争春,小草已偷偷地从地里钻了出来,拼命地吮吸着春天的乳汁。树儿们也不甘示弱到伸枝展叶。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白了玉兰花,辛勤的蜜蜂也不辞辛苦的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花枝上忙着采蜜了。真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蝶飞凤舞,春天是多么美啊1你们领略到这样灿烂的景象,心情怎么样?

  生:非常高兴。

  生:非常喜悦。

  师:想象这景象,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多美的春光,诗人和他的朋友如此爱惜春景,让我们再美美地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吧,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一听古人是怎样吟诗的吗?课件播放配乐朗诵。指导学生吟诗.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游园虽没有(遇见主人)但不遇中有遇,我们意外地遇见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由此想象了(春色满园)这一切都缘于一枝红杏。把那挂在枝头的红杏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头吧,(师生:春色满园-----一枝红杏出墙来)应了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闹中,我们突然地发现,园还是那座园,压根儿我们都没有进去过,这一切都是我们想的。突然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都全凭于我们的心呐。那就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轻轻地回去,把我们所感受到的深深的留在我们的心中吧!可真舍不得走啊!我有一份礼物送给诗人。(出示:《春天是什么》)

  那我们同学有什么礼物送给他吗?(课件出示:吟春天名诗,诵春天美文,唱春天欢歌,绘春天绚色,说春天趣文)大家赶快准备一下。

  (学生送礼物)

  师:你们愿意把今天得到的这份礼物与在座的老师一起分享吗?(学生背诵古诗)

  在以上的各个环节之中,我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轻松、和谐、自主、尊重的教学氛围。因为我深信,今天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告诉,今天的课堂也不应该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它也必须是一方生发情感的场域,是一次心灵晤对的机遇,是一次萌生智慧的喜悦,是一个快乐有趣的经历!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努力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小学的古诗教学将会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扣”。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应”、“怜”、“屐齿”等字词;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幻灯,课文插图,小黑板,电子琴,鲜花、蝴蝶、枝叶、小鸟的图片,“红杏出墙”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诗题。

  1、同学们,大家喜爱春天吗?(生:喜爱)

  2、谁能背出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呢?(学生背《春晓》、《惠崇春江晚景》等。)

  [联系旧知识,激发学习思维的“热点”,以较强的探究心理投入新课学习。]

  3、背得真好,我们掌声表扬。(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和欣赏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请大家打开课文第十二课。(教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

  4、诗题中,同学们有不明白的词吗?

  [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

  生:“不值”是什么意思?

  师:“不值”这个词可不容易理解,请大家看看字典上的解释,选择最佳答案。(幻灯出示“值”字在字典上的六种解释,引导学生选择第5项解释:遇到、碰上)

  [教会学生勤查工具书的学习方法。]

  师:一起来说说整个诗题的意思。

  二、看图激趣,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请看上这幅图画,(出示挂图)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条石子小路,上面布满了青苔。

  生2:我看到了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生3:我看到了诗人站在园外敲打柴门……

  ……

  [学生自由看图说话,既激发兴趣,又能增强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品读诗文,理解诗意。

  1、朗读训练。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古诗。(小黑板出示诗文)

  (2)、指名朗读古诗。

  (3)、大家说他读得好不好?哪里读得不好?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让学生懂得对周边事物进行评价,懂得读好古诗的关键是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感情。]

  2、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感情,小组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做上记号。(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能在集体中表现出互帮互助的好风气。]

  (2)、大家先看第一、第二句话,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根据学生的提问在小黑板上画出“应”、“怜”、“屐齿”、“印”等字词,其他问题即问即答。)

  3、理解难解词语。

  (1)、理解“印”。要想理解这词的意思,得先从“苍苔”入手。苍苔喜欢长在什么地方?一到春天,苍苔毛茸茸、绿油油的一片,如果从苍苔上走过,会留下什么?“印”字的意思是(留下脚印)。

  (2)、理解“屐齿”。什么东西会把苍苔踩坏?旧时人们所穿的木底鞋叫做“屐”,木底鞋上的横梁叫做“屐齿”。

  (3)、理解“怜”。穿着屐齿踩在绿油油的青苔上,主人会觉得可惜吗?为什么?(因为主人爱惜苍苔)谁来说说“怜”字的意思?(爱惜、怜惜)

  (4)、理解“应”。

  师:“应”这个字很难理解,大家先别忙着知道它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第二句话。(全班齐读)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诗人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不见主人来开门。(板书:柴门不开)

  师:为什么好久也没人来开门?诗人是怎么猜想的呢?

  生:他想,大概是园主人爱惜苍苔,怕客人踩坏了吧!

  师:诗人想,大概是这样吧!表示猜测的词语除了“大概”还有哪些?(可能、也许、或许)这回大家知道“应”字怎么解释了吗?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我采用铺垫提问,逐层设置提问,为整体理解铺下“垫脚石”,让学生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4、让学生齐读第一、二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5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 不值: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

  2. 怜:爱惜。

  3.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4. 小扣:轻轻地敲。

  5.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诗歌欣赏]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客情:旅客的情绪。

  促织:蟋蟀。

  嘉兴界

  平野无山尽见天,

  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

  撑出南邻放鸭船。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84

  小学语文第十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赵建邦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

  3.体验诗人的情感、想象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数百年来,无以计数的诗人用自己的才情将中华历史点缀的璀璨万分。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

  板书题目:         游园不值

  (2)学生简介叶绍翁。

  二、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也可以同桌比赛读。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然后学生交流。

  出示自觉提示:

  (1)   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插图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   把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句子写下来。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值:遇到。   (2)怜:可爱。  (3)小扣:轻轻敲。

  全诗大意: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轻轻敲了那柴门很久,也没有人开门,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底在青苔上留下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三、品词析句,想像意境

  1.师:刚才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推开柴门,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满园春色真是十分浓艳,大家想一想其他描绘春天的诗句,试背一下。

  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比读诗句:

  出示:传说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初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开得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

  请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句好在哪里?

  学生品读,分析,交流。(现在的诗句,内涵更有生命力)

  学生自由朗读。

  3.相关链接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虽然经久不衰,但也借鉴了前人诗句: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

  师:看来,我们古诗,一方面要吸收古代文化,一方面一定要把他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啊!所谓“学以致用”!

  四、随堂练习:

  请填入适当的诗句

  1.春雨,古今多少诗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你来了悄无声息,柳树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禾苗盈盈的散发春的气息。

  2.河边柳树亭亭玉立,点点冷光,就像一树绿色宝石,正如诗人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带露,柳树青翠,这样的景色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绘的情景一样。

  试提供三例:

  随风潜入夜,润物红无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五、小结

  我国诗歌,浩如烟海,我们只有认真感觉,才能真正领会其诗情画意,净化心灵。

  附:本课板书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    小扣  (动)(实)

  春色    红杏出墙 (景)(虚)   春色炫丽

  转载自。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12860130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