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通用3篇)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篇1

  刚接触《狐狸爸爸鸭儿子》绘本的时候,就被它的名字给深深吸引了,于是我翻着绘本细细阅读着每张图片,发现这个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后面还蕴藏着很深的爱与被爱的意义。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当然要把它分享给孩子们。于是我开始琢磨着设计活动。

  设计一个活动教案,是件不宜的事情,一个人考虑问题可能没那么周到,于是我捧着书,找到了对语言领域已经有了自己小小想法的同事处,和她一起讨论。经过讨论,我们觉得这个故事中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让幼儿学会观察狐狸孵蛋的动作及表情,还有一个是感受狐狸爸爸内心的纠结情绪,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围绕着这两个重点,我初步地设计了教案,准备在具体实施后再做修改。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故事前半部分,孩子们在观察狐狸孵蛋的动作,都能大概地表达出图片所表达的意思。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完整欣赏故事,感受狐狸纠结内心,和它与鸭子之间爱与被爱的关系时,孩子们显得有点茫然,他们只能初步地感受到狐狸和鸭子的关系是友好的,不能马上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关系。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们每上一次活动,都是有规定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把两个难点都突破,是有困难的。既然这样,我不妨就把本活动变成两课时,第一课时就是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课时重点让孩子们感受狐狸纠结的心情,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

  经过反思,我立即调整了教案,并实施了第二研。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整体感觉比第一次顺利多了。但因为我让孩子观察图片前,没有提醒孩子要重点观察狐狸的动作和表情,导致孩子观察的时候没有目的性,再加上让孩子完整讲述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充分说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我说的多,孩子只是在一旁迎合着我,这样就失去了我原本设计这个语言活动的目的了。

  经过第二研的经验后,我在上第三研的时候,在每次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之前,都会给孩子们一个小小的暗示,帮孩子拎准观察的方向。这样,孩子就知道了自己要观察什么?在孩子观察完后自己讲述的时候,遇到难一点的图片,我没有急着告诉孩子,狐狸在干嘛,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仔细看,狐狸先干嘛?然后谁出现了,狐狸想干嘛?最后怎么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孩子理清观察的思路,把语言连贯地组织起来。最后,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还是令我骄傲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始终围绕着我的提问动脑筋,也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说明孩子们对本次活动还是非常喜爱的。

  每一次活动,都要在实践后才能知道真正的效果,有时我们想的很好,可是孩子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活动就会显的没那么有效。一次次地试上,虽然辛苦,但是能让我们有所成长,有所收获,这就是值得的。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pt,狐狸手偶一个,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故事cd,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狐狸手偶,情景导入。提问:

  --小朋友们,这是谁啊?狐狸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逐页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情景讲述: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讲述)(2)、出示p1: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在做什么?还有呢?(看看云朵)狐狸有可能想把鸭蛋变成鸭子哦!那鸭蛋怎么变成鸭子呢?(孵出来)那你们觉得狐狸会用什么方法来孵蛋呢?

  (3)、引导幼儿了解狐狸爸爸孵化儿子的经历。

  --出示p2-p5: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狐狸用了哪几种方法孵蛋?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幼儿自由发言)--第一种方法: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一屁股坐下去会  把蛋弄破)--第二种方法:狐狸用肚子来孵蛋,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姿势?你感觉怎么样?(很累,很痛苦)看一看狐狸的表情,(龇牙,眉头紧锁,眼睛闭得紧紧的)看来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换了一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说出你的理由。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天,狐狸看见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它马上追了上去,可是鸭蛋从它身上掉了下来,狐狸吓出了一身冷汗)--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让它想出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把蛋放进嘴巴里,不仅温暖,而且很安全,看来这是个好办法)--出示p6:我们一起来看看鸭蛋在狐狸嘴巴里的样子,它在干什么?

  (4)、教师用鸭蛋图片演示小鸭出壳,引导幼儿体会狐狸孵出小鸭后的激动心情。

  --有一天,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蛋壳上竟然有了裂痕。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鸭子就要从里面钻出来了,我们一起给它加加油好吗?咦,我刚才听到小鸭子对我说:要我出来,没那么容易,说句好听的话呗!逗得我高兴,我就出来!谁能说句好听的话呢?还有更温暖,更感动的话吗?(幼儿说完,教师将小鸭子从蛋壳中拿出来。)(7)、出示p7:小鸭子终于出来了,她朝着狐狸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这时,狐狸会说什么呢?小鸭子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狐狸会吃掉小鸭子吗?

  为什么?

  --出示p8:狐狸有没有吃掉小鸭子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 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出示p9-p10: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爸爸和鸭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请幼儿和同伴相互说一说。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9:鸭儿子睡眼朦胧地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10:狐狸和鸭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狐狸想:"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干了一件糊涂事呢?"你觉得他糊涂吗?为什么?谁来个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播放故事cd,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吧!

  故事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4、情感延伸,结束活动。

  --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平时可能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因为她们经常陪着你们,但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爸爸也很爱你们,因为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你们,但是他们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你玩游戏,给你们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你们,他们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并且无怨无悔,希望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爸爸,大家回去以后也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爸爸听好吗?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篇3

  《狐狸爸爸鸭儿子》是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对此我做了一下反思。1、对于选材。    起初我打算准备一节数学活动,自从听了上海王大伟老师的《与动物朋友做游戏》这节数学活动,我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因为他是以游戏来贯穿整个活动,整堂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也加强了幼儿动脑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材料较多,才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本活动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爸爸与鸭儿子之间的爱,从而可以延伸到父母对幼儿的爱。因此才选择了本节课。2、对于活动过程    我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环节,根据幼儿已有经验,用提问的形式来回忆对狐狸的印象。但在活动是,我省略了本环节,因为觉得多余了。然而我直接出示了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以“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导入。第二部分师幼共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在这个部分中,我根据故事的情节分了几个小环节,如“出示狐狸的孵蛋记录表”、“狐狸孵蛋的方法图,观察画面并逐一判断可行性”、“鸭宝宝出壳啦”等小环节。在活动中,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回答问题。在狐狸孵蛋方法图这个活动中,我采用放手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第三部分师幼完整阅读,进一步让幼儿了解故事,知道故事的内容,讲述故事。最后一部分是情感的延伸,主要让幼儿谈谈自己与爸爸之间的小事。在这环节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幼儿,她说了那么一句话“漆黑的夜晚我很害怕,爸爸妈妈为我点燃一盏明亮的灯”,语言活动就是营造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氛围,此幼儿的回答给活动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对于优点与不足之处    优点: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整个活动的思路比较清晰。    不足:活动中,教师提问较多,放手让幼儿回答,自主思考的较少。在没有试课的情况下,还是比较紧张,会漏掉一些过程。对于表达能力不好的我来说,语言还需多锻炼,能够更深入的去让幼儿理解故事,并不是停留在表面。    然而在今后的日子中,还需多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以及一日常规等等。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67438116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