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的学子们都能取得的成绩!

1.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你自己。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着《歌集》。

  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1)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XXXX,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衡)。

  (2)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XXXX,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XXXX,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4)康德:倡导思想自由。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1、夏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2、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战争频繁;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

  3、土地私有制

  确立标志:进行了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后,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均田制”

  4、演变:土地兼并

  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经济的发展。

  危害:影响国家赋税,导致社会阶级矛盾。

  “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①劳动力缺乏,导致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②影响农业生产;③甚至危及政权统治(不好管理,少税收)

  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2、西汉时期: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影响:1、积极性:①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税。

  ②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2、消极性:①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阻碍资本主义萌发发展和社会进步。(明清以后,消极因素占主导)·“海禁”与“闭关锁国”

  前者直接原因:担心XX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后者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战争。

  二者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西汉

  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必修一多种记忆法记牢大事件

高三历史必修二复习知识点

2023年高三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经验总结(5篇)

高三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3同步练习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春秋战国历史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023年高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简短 高三历史老师个人总结(5篇)

高三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新桥中学高三历史十一月月考试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