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1.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四大地理区域: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名称)

  5、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 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3.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8、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11、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减少,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3、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4、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4.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长江三角洲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四大地区

  北方地区

  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

  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丘陵交错。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

  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

  1.地形: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2019初二地理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2019初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地理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重点

初二地理暑假作业答案2014

北师大版初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期末试卷浙教版

初二地理暑期作业答案精选

初二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二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