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精彩6篇】

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精彩6篇】

狂想曲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精彩6篇】

微信扫码分享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金笔头网为大伙儿带来的6篇《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金笔头网给您的好友哦。

围魏救赵的近义词 篇一

围城打援、声东击西、出其不意;

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二):围魏救赵 篇二

【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四):围魏救赵 篇三

公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和庞涓一起从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忌妒孙膑的才能,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割掉孙膑的膝盖骨,使之成了残废。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往齐国,当上了齐威王的军师。围魏救赵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

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

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 m.1mi.net 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公元前354年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围魏救赵的解释 篇四

赵、魏:指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围攻魏国从而使赵国得到解救。原指战国时齐国用攻打魏国都城的战略,迫使魏国撤回进攻赵国的军队,从而使赵国得以解围。后指围攻袭击敌人的后方据点使其不得不撤回其兵力的战略方法,从而达到解救自己的目的。

围魏救赵成语出处 篇五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353年),魏国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请求派救兵支援,齐国派将领孙膑、田忌率军队前去救赵国。趁着魏国都城无重兵的时侯,孙膑考虑魏国精锐部队都在赵国,内部空虚,就采用了向魏国都城大梁举兵进攻的的战略来解救赵国。魏国闻讯后不得不撤兵邯郸,回都城救国,在桂陵碰到齐兵的截击,大败而归,赵国因此而得到解围。

围魏救赵的反义词 篇六

束手待毙、束手无策、束手就擒;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精彩6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593863150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