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

微信扫码分享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铁人》观后感 篇一

5月14日,单位组织观看电影《铁人》,说实话,我开始没觉得这种片子会拍的很好,但看完以后,我却被里面的人物深深感动了。

故事虚构了一个叫刘思齐的新一代石油工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搞不清是怎样回事,不知力气该怎样发泄,只好是拼命的干活,也不爱与人交流,去看心理医生,结论是身体没毛病,只是心理上有些问题,医生的推荐是先把床前摆放的铁人纪念品收起来,调养一下。

刘思齐身上有我的影子,也有许多当代人的影子。虽说此刻物质生活提高了,工作环境改善了,业余生活丰富了,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越来越糊涂,更不要说什么信仰、信念、追求了。参加工作十几年,我心里面总是充满了一种很失败的感觉,别人的工资一天天的长,自己的荷包里面总是瘪瘪的,别人得意洋洋的买房买车,我只能在我的小屋中,偶尔吟唱一下《陋室铭》,或者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一下自己,好歹还有个窝住能,孩子要名牌,我买不起,郁闷,没钱买车,郁闷,工资奖金低,郁闷,当不上领导,还是郁闷。总而言之事事都是郁闷。

铁人那一辈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条件极其艰苦的时代,可看到他们却在那里干得热火朝天时,他们穿不暖,吃不饱,与这天的我们相比较,有天空上地下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的精神世界比我们丰富多了,而且斗志昂扬。我们虽然物质生活好了,可总是感觉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至于缺少了什么,我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边看电影边无端的联想起前几天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叫《潜伏》,《潜伏》中的主人翁余则成说过的一句话或许能够解释他们的干劲的来源,那就是“信仰”,他们有信仰,有信念,有追求。只能够这么解释,否则,可能会解释不通。影片上的黑白画面给我的另一个感觉就是,那是一个干净纯洁、没有那么多干扰和诱惑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单纯的人,生活是纯粹而简单的,人的心灵是纯净的,那个时候条件虽然恶劣,可干活就是干活,拼命干活就出成绩,没有背后告密,没有尔虞我诈。

铁人的经典片段在许多电影电视资料片中我都望见过,但每一次看都是热血沸腾,他那“宁可少活20年,也拿下大油田”,“要将中国贫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的经典情节,在这部片子中都有重现,没有吊车,人拉肩扛把石油井架竖起来,在发生井喷时,铁人站在第一线,和他的手下并肩作战,当泥浆粘度不够时,他又第一个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来搅拌水泥,我游过冬泳,直到冬天里的水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有泥浆,水泥。此刻想一想都觉得冷,他们当时就是这样跳下去了,简直就是理所当然。

影片里面还刻画了一个“小知识分子”文瑞的主角,虽然镜头不多,但我感觉是相当成功的。影片虽然没有用镜头说他从会战逃走后如何如何后悔,可从他儿子诠释中,却无一不展示出作为一个书生的他,一辈子都在承受心理折磨。他虽然不是铁人那样的英雄人物,至少他却是真实的,他在影片中也算是一个真实的悲情人物吧。在那样的年代,那个以前真实努力过的小人物,我并不觉得这个人物缈小,放在这天的立场来看,我感觉他的出走,也是能够理解的,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还在想,如果把那个“小知识分子”换成是我,我能够克服那样的困难吗?我能够挺下去吗?我没有答案。铁人跑到车站去找那个“小知识分子”的场景十分感人。那个“小知识分子”应对铁人和同事愤怒的目光,在他肮脏的脸上泪水满面,能够看得出他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尤其是铁人的到来,让他感觉到十分愧疚,他甚至不敢看铁人的眼睛,他哽咽着对铁人说:“我熬不住了……”其他再也没有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而铁人也没有苦苦哀求,苦口婆心的劝他回来,更没有为他讲什么说教式的大道理,只是在嘴里吼出了一句:“熬不住了就给我滚。”铁人还把唯一的几个馒头和一些干粮硬塞给了“小知识分子”。当火车开走时,文瑞又把这些东西扔下了火车,我想他的心灵是受不了折磨了吧,看了电影,我越发感到重新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此刻没有铁人时代那种疾风暴雨式的运动和会战,没有了人山人海的沸腾,但共产主义事业还在进行,虽然没有人再去提醒自己,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人,不就应把它忘掉,时时刻刻鞭策自己,给自己带来生活的动力。

《铁人》观后感 篇二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老师说等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没有只身奋战的慷慨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铁人观后感 篇三

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铁人观后感 篇四

今天下午,我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一进入宽敞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雕塑。那是当年参加石油会战的人们,那是技术人员和工人阶级代表一同前进的景象,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就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旁边还有铁人当年说过的两名话,"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这两句话,激励了当年那些会战的工人努力工作,都有了今天的大油田,才有了大庆今日的发展!

进入第一个展厅,这里描述了少年王进喜的经历:"四岁带着眼盲的父亲四处讨饭,十岁去给地主放牛,十五岁被抓到玉门油矿当童工,后来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他终于被解救了出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

在第二个展厅里,生动地展示了他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再现了铁人曾经住过的干打垒、再现了铁人怎样和工人们一起人拉肩扛运钻机、再现了铁人和群众一起用脸盆传递雪水打油井。.。.。.铁人的事迹数不胜数。

第三个展厅是他得到的荣誉,讲述了他是怎样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到生病去逝。毛主席、周总理、还有邓小平爷爷都接见过铁人。还有一段铁人在发生井喷事故的危险关头,奋不顾身地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排除故障的珍贵影相。

还有第四个展厅里装满了怀念与忧伤。好多当年和铁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十分怀念他,才能说出他当年的感人事迹。

走出纪念馆后,我黯然神伤,原来王进喜爷爷真的少活了二十年,铁人四十七岁就逝世了,为了中国的石油工业,为了中国的人民,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相关文章: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五篇)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看心得【5篇】

最新弘扬铁人精神交流稿 弘扬铁人精神心得体会大全(三篇)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看感悟(汇总5篇)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优秀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