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精彩10篇)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精彩10篇)

甜尕妞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精彩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看完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10篇《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一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在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由此,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了,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青年者,国之魂。青年最富有梦想与朝气,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有理想、有担当,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理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的人说,梦想是什么,那只是天边的浮云。然而,我要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因为有梦,我们成功研制了核弹、氢弹、核导弹、核潜艇;我们多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上天……生活并不是没有机遇,只是在于你有没有抓住,并且为之努力。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要做一个敢于追梦、敢于挑战的人,好好地把握住青春,学那穿云破雾的海燕去搏击八方的风雨,学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经霜傲雪,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正所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为公路局的新生力量,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我们应积极摆正位置,找好立足点,自信但不自负,以谦虚的态度向老同志们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方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积极面对各种挫折、考验,锤炼自己的业务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使自己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我们要在日常单调重复的生活工作中发挥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创造力,敢于做先锋,打破陈规、走出窠臼,引领时代新风,积聚青春动能,当好桥梁,服务大局,以我们所掌握的各种科技理论知识,丰富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带动老同志一起与时俱进,执着追梦,永不低头,做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青年者,更有青云之志。作为赓续中华精神的青年们,正在崛起着!

有人将改革开放称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如今,面临新一个“数百年未有之变局”,所有人的目光,一同交织在了青年人的身上,作为时代的奋斗者,青年无疑占据着的优势,有资源,有思想,有心底汹涌不止的热血,有冲破天际势不可挡的勇气,热血如斯,抱负如斯,何以惧山海之远?

前有马云把握时机,一手打造阿里巴巴的江山,后有B站CEO陈睿奇思妙想,共聚青年人的盛会。无数的热血在中国企业这条血脉下涌动着,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这场属于青年人的商业搏击,正在改革开放的巨浪中激烈进行着,也正因如此,青年人们一手翻覆了一片天地,这就是奋斗,青年人理应有这样的奋斗精神,让中国的创业创新,形成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

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见的。”青年人理应走出加达默尔所言的“前文本世界”,通过踏实的态度,去寻找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意义。什么是走出前文本世界?就是要让青年人有创新意识,不拘囿于原本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积极的寻找一种突破,达到一种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诚哉是言也。创新创业,也是真正能改变原有格局的事情,我们应如史怀哲笔下的“狮子般雄心的年轻人”,在大数据时代下投入新行业的怀抱。

周国平有言:“无所投入可悲,无所坚守可叹。”青年人更应扬帆远航,4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已然愈加自信,愈加有能力做时代的肩负者,中国青年,不论是在中国的舞台,还是在世界的舞台,都有了光芒乍现的一刻。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世界范”青年,道阻且长,但每一个青年,都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努力做好中国青年的新标签,新风范。

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新青年,作为中国薪火的赓续者,终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乘风破浪,浩荡千里。

薪火相传,力不知火尽。

青年有梦,应肆意追逐。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三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每天跳跃在我们眼前,来势汹汹!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安静又枯燥,摩肩接踵的繁华街上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超市也变得冷冷清清,几乎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躲在家里。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不得不逆流而上,是平凡的英雄!正是他们在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之下,给了我们春天的希望!

我的外公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平日里在基层单位为乡亲们服务。疫情期间,外公更加忙碌了:白天,他出现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进行巡逻检查,每天与其他同事认真地打扫着卫生,再用消毒水喷洒每一处,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 ;晚上,他还出现在村口的检查站,寒冷的夜里,偶尔还会下几场冻雨,在简陋的检查站里,外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但他依然坚守着为过往的人们量体温、做登记等。他忘记自己已过六旬,两鬓斑白,也忘记了倒春寒里的风湿发作。朴实的外公为乡亲们守护着第一道防线,胸前的党徽如同熊熊的灯火给乡亲们带来一丝丝安全和一缕缕希望。

还有可爱的交警叔叔,不论刮风下雨,高速公路出口都有他们坚守的身影,出高速的小车带着一阵阵寒风停在他们面前,他们立刻俯下身子,为人们服务。这么一天下来,他们的眼镜总是被雾气和汗水覆盖着。寒冷没有关系,孤单没有关系,一杯热水,一碗泡面成了他们忠实的伙伴。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妈妈告诉我,除了外公和警察叔叔,还有许许多多无名英雄,虽然他们的岗位没有医院救援现场那么轰轰烈烈,他们的工作也没有“白衣天使”和“人民子弟兵”那么令人注目,但是正是他们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抗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是我心中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四

今年是我们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作为一名青年,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坚信,我的梦想应该与祖国的梦想结合起来,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我的青春与祖国同在,才能无怨无悔。

作为80后的我,曾经憧憬过很多美好的梦想,如今,我从事了一份平凡而光荣的工作――教师。而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有社会担当的教师。青春美好却也短暂,个人的梦想尽管很渺小,但如果是祖国需要的,那千百万青年的梦想汇在一起,就能成为“中国梦”实现的最有利的保障。

去年,我如愿考入了公办学校,欣慰的当上了一名教师。作为曾经也是学生的我明白,教师职业看似平凡,可却不只是一个饭碗,更是一份神圣与崇高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等等,那么多赞美教师的话,那么多寄予教师的厚望,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责任。就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下,多少眼睛在渴望知识,多少心灵在等待塑造。初为人师的我,怎能不用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的教学工作中?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而我是青年的教师,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与学生们的梦,就理应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

教师的工作首先是传授知识。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了解学生情况,并时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我还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到各地听课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希望自己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用心的教书育人,让我的学生们能学到知识,学会做人,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好后备军。

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有着一个与自己职业相联系的中国梦,那就是教育强国之梦。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培养民族人才的摇篮。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一名有社会担当的教师就要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他的真正强大,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还需是精神的强大,民族灵魂的强大。而首先是教育强大了,孩子们的灵魂才不会蒙上灰尘,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才会纯净。教师,就要做孩子们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盏指路灯,一块铺路石。我要尽我的努力和智慧,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祖国培育花朵,孕育希望。

“中国梦”,很美好,很远大。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更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她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共同为之努力。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五

一位乡村教师不幸罹患肝癌,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她仍选择将这段时光留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坚守在讲台上,为学生们上完“最后一课”。她就是浙江温州乐清大荆镇镇安学校“90后”社政老师陈莹丽,在我眼里,她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

她,一颗真心,矢志不渝。陈莹丽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认准了目标就会坚持到底。大学毕业之前,学校在调查学生的就业意向时,陈莹丽毫不犹豫地说要当教师,问及原因,她只说了两个字“热爱”。陈莹丽的老师回忆:“她坚定的目光告诉我,她的热爱并非心血来潮,似乎是从血液中流淌出来的,无穷无尽的热爱,现在回想她短短二十多年的人生,可谓矢志不渝、初心永葆。”

在陈莹丽实习时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执着与热爱,即使在艰苦的实习环境中,字里行间仍然能透出乐观积极的态度,让人能明显感受到纸张背后那颗随时准备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真心。

她,一颗恒心,坚守岗位。今年3月,陈莹丽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经过短暂休养,她对父亲坚定地说:“我要回去上课。”在离开人世前的一个月,她仍忍受剧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将孩子们顺利送上中考考场。“阿丽决定要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住。”父亲陈玉臣知道女儿的脾气,同意她回学校上课,这也是他对女儿的最后一次“纵容”。120公里是从陈莹丽家到镇安学校往返的距离,在冲刺中考的最后一个月里,父亲每天开车接送身体每况愈下的女儿,这段长长的路承载着一个乡村教师的坚持。有一次车辆出现问题,陈莹丽只能坐公交车去学校,家人苦劝:“你就不能请一天假吗?”而陈莹丽就是不肯,最后妈妈陪着她坐公交车。在车上,陈莹丽忍受着车子的颠簸,倚靠在母亲身上说:“妈妈,这群孩子快毕业了,我不能耽误他们学习。”

她,一颗诚心,点燃未来。陈莹丽的同事说:“之前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她生病的消息,因为她平时性格很开朗,包括她回来上课一点都没有异常。”当死亡的阴影日益逼近,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长吁短叹。母亲为她的痛苦落泪,她却安慰母亲说:“妈妈,我都不哭,你哭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夭折了,我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了。”陈莹丽生前有一句口头禅:“任何东西,都要有点灵魂。”一位医生说:“她一定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癌症晚期病人通常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意志力不坚强的人很难扛得住。”

正如萧伯纳所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陈莹丽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她的生命很短,仅仅26个年头,但她乐观的精神,却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感动。面对病魔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岗位,反而笑得更加灿烂,做得更加漂亮。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一支美丽的“红蜡烛”,纵然蜡炬成灰,那一束火焰,却照亮了世界。可爱、平凡、高尚的英雄,向你致敬!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六

可怕的新型冠状病毒散播在我们身边时,家——成了我们最安全的保护伞,可如果我们都躲在安全的地方,都去逃避这种危难,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持续不断。于是当我们躲避危难安逸在家时,一些人不顾危险冲锋在了最前面。

在疫情期间,家家户户都尽量减少出门,生活买菜也是依靠手机里各种APP网络订购,我家也不例外。这天一大早,妈妈的手机“嘀嘀嘀”响了起来,原来是快递信息,网上订购的生鲜蔬菜送来了。我自告奋勇给妈妈搭把手,一起帮忙去楼下小区门口取。

我刚下楼,昏沉沉的天,细雨漫天。雨裹着风,风携着雨,还带着丝丝寒气,打到人身上感到阵阵湿冷,有着说不出的寒意。只见不远处小区门口,一个快递员叔叔正在雨里把包裹一件一件地放到指定桌子上。他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头盔上的挡风镜也雾气蒙蒙。口罩罩着他的脸庞,我没有看清他的脸,只见他额头冒着点点汗珠还没顾上擦。他的动作熟练又利落,不一会桌子上整齐放着一排排包裹。我和妈妈拿到了两个打包好的蔬菜包,“呀,怎么都没有淋湿?”我欣喜地喊了出来。快递员叔叔听到了,搓着手说:“我用雨衣把快递框盖住了,不然雨把青菜打湿了,放在这里不及时取会烂掉的。”听到这里,我心里突然一阵暖,大声向他喊了一句:“叔叔,谢谢你啊!”快递员叔叔听了,不好意思地眉眼弯弯,摆了摆手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话音还没落,他转身就匆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梯,准备骑往下一个小区。

灰蒙蒙的雨天里,快递员叔叔白雾笼罩的挡风镜,布满汗珠的额头,来去匆匆的背影,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为了谁!谢谢你,平凡英雄!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七

青春,宛如一道幽静深远的石阶,栖息着年少花粉和蝴蝶的梦。

青春,胜似一树远近飘香的桂树,美丽了一袭落英缤纷的绚丽。

烛光幢幢,月影斑驳,青春的美丽永远彰显出莲动舟移的和谐。风铃悠悠,桐树庇荫,青春的美丽永远刻印出的诗情画意的步格。

青春,张扬着美好的气息。

千年前的那倩身丽影,定格与那一方净土。属于年少的那一抹心事,随着檐角下那串浅紫色贝壳风铃,悠悠而扬,幽幽而响。

唐时的风吹进宋时的雨,伴着丝丝的凉意,那些青春像湖岸边轻轻拂过的杨柳枝,安静而又甜美。青春,是李清照看见赵明诚时那一低头的娇羞,踩着小碎步,面纱遮住一脸的暗香浮动。青春,是唐婉初遇陆游时月光轻撒的那一地悸动,浅唱低吟,欲将满腹柔情写进书笺。青春,是李之仪与君共饮长江水,却不能日日见君的那份无奈与落寞。青春,是汉女子那不老的誓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青春亦是徐志摩把对陆小曼千丝万缕的情愫写进那不变的温柔里。

青春,张扬着奋斗的气息。

男子的青春,如一柄凌厉尖锋的利剑,张扬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相传,青春的历练,就如同古代铸剑一般,十分精辟。先把生铁放在烈火上煅烧,然后用冷水冲浸,在放入火上锤炼。经过千万次的煅烧,一柄独具灵气的剑也就诞生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用刚猛的剑气挥洒国仇家恨,青春用来报效国家。“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内心的愤懑化为笔下的根根利刺,直面风雨欲来的攻势。“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青春都用来与敌抗战,于战场上释放那一腔热血与志向。鲁迅放弃学医的征途,转向文字的海洋,青春是一首赞歌,赞那些为国为民的血气男儿,义无反顾地献满腔热忱。青春是一道彩虹,架起希望与梦想的距离,让混沌的人民找到胜利的曙光。

青春,张扬着和谐的气息。

在青山和绿水的和谐中,我们懂得青春需要和谐的润滑剂来减少摩擦不合。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篇八

通过本次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学习之后,在回顾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五四运动起始,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都有着中国青年的影子,而这个最终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党,在成立的会议上,也仅仅是十几个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代表酝酿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是民族危亡之际,“匡扶有吾在”振聋发聩的青春誓言;那是改革开放之初,“振兴中华”催人奋进的青春呐喊……靠着一代代青年不懈的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让中华民族走进了新时代。“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激扬青春,为国奉献,向梦想前行,方不负韶华。

而在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首先要突出“新”字。一个“新”字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放眼历史有多少先辈正直青年便在不同的领域斩获属于自己的成就,在中国的百年屈辱史中,青年作为新思想的力量,坚定不移的将拯救中华民族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一生又有多少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在青春的年纪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无论条件有多么艰苦,总有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作为精神食粮。在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奋斗精神一刻也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当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青春梦想之种耕种在祖国沃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奋斗、奉献的坚定理想,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年华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担负着新时代重任的年轻人,要有想吃苦、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的奋斗精神。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人生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认真履行听党话、跟党走的职责使命,立足坚定理想信念,对青年的希望和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和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 篇九

何谓“青年”,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组织对于青年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要我来说,青年应该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青春,是理想,是奋斗,是磨砺,更是成长。青年不能光看岁数,更要看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儿……

“青年”是一种心态,纵然“老骥伏枥”,也要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龟虽寿》是我最喜欢的诗词之一,曹操虽然已是暮年,但雄心壮志不减当年,可以说仍是“青年”。虽已是“耳顺”之年,但时刻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要求来勉励自己,从没有停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反观现在个别年轻人,在年龄上是青年,但是暮气沉沉,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一点活力,这样的人就不能称之为“青年”。有首诗写得好: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同样,有的人老了,却很年轻;有的人年轻,却已老了。因此,只要把“青年”化成一种心态,时刻保持活力充沛、勇往直前的心理,那么青春就是可以长驻的。

“青年”是一种历练,纵然“千磨万击”,也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曾指出,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在难事急事乃至‘热锅上蚂蚁’一样的经历中经受摔打。”对“青年”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思想上的历练,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以学习养身心、以实践磨意志;特别是在当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众说纷纭的舆论态势,青年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被糖衣炮弹所迷惑,不被威逼利诱所胁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其次还需增强实践的历练,要始终把工作牢牢放在重要位置,无论在何地、何种岗位上,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用扬鞭自奋蹄,尽心尽责,创新创优,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要坚定自己的初心,不忘来时的道路。

“青年”是一种担当,纵然“身居陋室”,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杜甫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就该有这种担当的责任,不要纠结自己一个人力量的大小,“青年”就应该心怀家国,能扛起使命的大旗,担当为国为民的重任。“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每一个青年,都要把责任融入自己的血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题记

当我们还在抱怨宅在家里太无聊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面对疫情,他们发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呐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按下手印,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就是穿上战袍的白衣战士。为了抗击疫情,他们原本白嫩的双手被洗手液、消毒液浸泡侵蚀、伤痕累累;隔离区的战士们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厚重的防护口罩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整天下来,累得不管往哪倒都能睡着,而有的战士倒下了,就再也没有醒来……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带着仅有的防护工具——口罩,奔赴在疫情最前线,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加班走村入户、盘查车辆、排查外来人员……夜以继日,任劳任怨,他们就是可亲可敬的人民警察。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城市的安全,树立了新时代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美好形象。

有那么一群人,为减少疫情的蔓延,活跃在辖区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一个小小的口罩就是全部的防护装备,他们就是社区工作人员。宣传知识、收集信息、卡点执勤、送菜上门……用心筑起一道道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是快递员、外卖小哥、建筑工人、运输司机、环卫工人……他们本是普通人,疫情来袭,化身守护者,成为最忙碌的人。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

值得敬佩和歌颂的逆行者太多太多,不同的职业,共同守护着一座座城,一起诠释着中国精神,展示着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学生,我只能用手中的笔向你们致敬,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感谢有您,最美逆行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思政大课观后感(精彩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869246165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