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精彩9篇)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精彩9篇)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精彩9篇)

微信扫码分享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你好李焕英观后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一

在拍摄《你好,李焕英》的时候,看到屏幕里的“妈妈”埋头割水稻,贾玲突然红了眼眶,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看见年轻时候的妈妈劳作的身影,那时的她也一直这么辛苦吧。可惜我再也不能和她相见了!

而当旁边的人问起时,贾玲只是笑着说了句“没事”。但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有关妈妈的岁月如同潮水般地喷涌而出……

1982年,贾玲出生于湖北襄阳的一个小山村,上面有一个大她5岁的姐姐,父母是当地化肥厂的工人,一家四口的生活比较清贫。

妈妈李焕英善良、活泼,会和闺蜜一起逃学,见到喜欢的人心里会小鹿乱撞。结婚以后她就把心思放到操持家庭上,过日子有点“抠”,不舍得花钱。

她舍不得买冰箱,总是吃快要化了的雪糕,就连丈夫想给她买“隔壁李婶儿的皮大衣”,她很喜欢却说“我不要”。

贾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一直有一个特别大的执念,就是不让两个女儿做家务,她妈妈觉得女孩做了家务以后,未来会去婆家一直做家务。

小时候贾玲和姐姐住一个房间,但是她不想和姐姐睡,经常跑到爸妈的房间睡着在爸爸和妈妈中间,然后向爸妈吹牛说:“我将来有钱了,这个必须得有,那个必须得有,买一个双门的大冰箱,给你们一人买一件皮大衣……”

但是,一个意外的发生,小时候吹过的牛再也无法完整兑现,成为贾玲一生的遗憾。

2000年,高中毕业后的贾玲来到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失败后她留在北京备考中央戏剧学院。

她用当服务员赚来的钱给父母各自买了一件皮大衣,给爸爸那件刚好合适,给妈妈的那件绿皮衣却小了一码。

2001年,贾玲和姐姐贾丹同时考上了大学,姐姐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选择了去工作。当时贾丹一个月只有800块工资,拿出500块支持妹妹读书。

女儿上学需要一大笔学费,贾玲的父母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割稻草补贴家用。

几个月后,贾玲前往北京报到,也带上那件绿皮衣去更换,让她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刚入学一个月,贾玲接到了姐姐打来的电话,说妈妈出了很严重的事,让她马上回来。

贾玲一下子蒙了,马上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她在拥挤的火车上到处找人借电话打回家了解情况,后来有一个好心人愿意借给她,贾玲跪下感谢。

她不敢直接打给姐姐,因为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从三哥口中获悉妈妈真的不在了,贾玲瞬间哭成泪人。在人来人往的车厢连接处,贾玲无助地一直在哭,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短短15个小时的车程,贾玲却感觉整整过了一年。

她心里一直以为妈妈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下车就要去火葬场看妈妈最后一眼。

姐姐告诉她当时爸爸正在开拖拉机,离家还有五分钟的路程,妈妈怕两米多高的稻草会掉,于是坐在上面压着,一不小心掉下来摔到小脑就没了。

回家见着一夜白首的爸爸,看见那辆“肇事”的拖拉机,又想起妈妈,贾玲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妈妈生前一直想买的绿皮衣,贾玲已经换好码拿回来了,但是,没有机会穿上了……

成名后的贾玲给姐姐买了两套房子一辆车,给爸爸买了一套房子一辆车。

而最亲爱的妈妈,给她买个大房子也住不着了,妈妈一直想要一个冰箱,现在双门冰箱有了,妈妈却不在了。小时候躺在爸妈床上吹过的牛女儿有能力兑现了,但是属于妈妈的那一份却永远给不了……

为了缅怀妈妈,2016年贾玲把母亲的故事改编成小品《你好,李焕英》,表演到最后,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分享自己的荣耀与成就,还没来得及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再也没有机会躺在妈妈怀里撒娇……贾玲放声大哭,不能自已。

姐姐看完小品后也哭得稀里哗啦,而当贾玲的爸爸看完小品后,在女儿面前故作轻松地调侃饰演他的演员太胖了,晚上自己偷偷哭了一晚上。他们一家人对贾玲妈妈的突然离世都不能释怀。

2019年贾玲决定把母亲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 一方面想通过片子把她的妈妈李焕英介绍给大家认识,另一方面想用她的疼来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像她一样疼,她不希望大家也像她一样悔恨和遗憾。

虽然妈妈的想法很简单,女儿健康快乐就可以了,但是每一个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看到自己有出息那天,有能力给父母富足生活的时候。可贾玲事业有成了,却已经没有妈妈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贾玲想通过电影告诉我们不要等到你想要表达那份爱的时候,接收的人已经不在了。

背井离乡与陪伴父母,这也是当代很多奋斗在大城市年轻人心中的痛。我们离开父母来到异地打拼,是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我们小时候吹过的牛:等我有钱了、等我有出息了、等我实现梦想了……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他们不一定等得起。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世事无常,行孝需趁早,最怕一转身已是一辈子的遗憾。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二

《你好,李焕英》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一经上映看哭无数国人。

叫好的同时,也叫座。截至2月21日20时,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6部票房破40亿影片。而且还在上升,贾玲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卖座的女导演,没有之一!

电影《你好,李焕英》热映,好多朋友跟风去看了一场。随后又在抖音看到一条李焕英观后感的文案:“没出息的时候想你妈只能自己哭;有出息了想你妈可以让一亿人陪你哭。出息很重要。”这句调侃的话就像这部笑中带泪的电影一样让我们联想翩翩……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让一亿人热泪盈眶,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不堪或遗憾。

电影中的主角贾晓玲刚刚成年,母亲却意外离世。情绪崩溃下,贾晓玲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回到1981年与年轻的母亲相遇,成为“表姐妹”。为弥补遗憾,她竭尽所能,帮妈妈完成各种心愿:为妈妈买电视机;为妈妈实现排球冠军的梦;为妈妈安排与厂儿子约会,这些都是想让妈妈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让妈妈不在最好的年华留下遗憾;让妈妈不在为没钱而奔波。

而现实中的贾玲,活泼爱笑,没有盛世容颜,没有曼妙身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人们熟知的喜剧演员。她在舞台上的出色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可是英年早逝的母亲没能看到她的成功,没能看到她的表演,是她最大的遗憾。剧中贾晓玲与沈光临在台上表演的片段逗的台下观众笑出了眼泪,这些其实都是贾玲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她想让母亲看看舞台上的自己。

比较讨巧的是,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这个春节,《你好,李焕英》给不能回家的异乡游子带来了精神慰藉。影片中最后的母女和解,是一种迟到的美好,是我们所有人都愿意贡献泪水的美好,因为我们既是女儿、儿子,也是父亲、母亲。

你好,李焕英,你好,母亲(每个人的娘)!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三

我很高兴看到金牛座给我带来好运运。瑞虎的翅膀正在腾飞。老虎称霸,嗅着玫瑰,等待花朵绽放。我怀着希望迎来了老虎生命力的一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踏上新的征程,走向新的起点,迎接新的学期。今年农历新年的第三天,根据老师的假期安排,我打开电脑,在中午仔细观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看完后,我感慨万千,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释怀。通过仔细观察,我逐渐意识到母爱是沙漠中的一个清澈的春天,也是冬天的一缕阳光。这部电影讲述了贾晓玲的母亲李焕英在车祸后去世的故事,她意外地穿越,回忆起1981年的情景。这部电影是以记忆的方式开始的。从一个体重超过九公斤的女孩到她高中毕业。女孩贾晓玲在成长过程中贪婪笨拙,经常挑起一些对与错,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母亲李焕英对女儿的爱。随着贾晓玲的成长,她逐渐意识到母亲对女儿的无私爱和困难。为了安慰母亲,她想用假录取通知书哄母亲开心,这让她笑个不停。虽然她让母亲出丑,但母亲并没有过多指责她。她还骑着自行车把女儿带回家。这时,悲剧突然发生了一场车祸。她的母亲李焕英严重受伤,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这让她的女儿贾晓玲后悔不已,流下了眼泪。她觉得自己欠母亲太多,太多,今生还不清。在这部电影中,它反映了贾晓玲的巨大遗憾。1981年,她的母亲李焕英还没有结婚。她年轻漂亮。她是化肥厂的一名员工。作为李焕英的表妹,贾晓玲尽最大努力为李焕英做了一些让她开心的事情,帮助李焕英买了一台电视,帮助李焕英在艰难困苦中找到了一个人坠入爱河。这些情节是以喜剧的形式进行的。当我被贾晓玲的孝心所感动时,我被故事的巧妙安排深深地感染了,这让我笑了起来。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让你笑了,突然有了一个转折点,直接击中了观众的内心,让我哭了起来。在她的母亲李焕英和父亲贾文田拿到证书后,贾晓玲觉得她现在应该走了。她坐在路边,看到母亲为自己缝制的漂亮补丁,讲述母亲为自己缝制衣服的过去。她突然意识到,现在和她一起生活的李焕英也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一直在努力陪伴她,帮助她实现她的愿望。贾晓玲哭着喊着,跑去寻找她的母亲,不时回忆起她和母亲之间温暖的日常生活。在电影的结尾,我还有更多的话要说,我的眼泪一直在流动。不仅是我,我还突然看到我的祖父和我静静地擦着眼泪,深入剧情。我认为这足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我也有一位亲爱的母亲。在这个时候,我也感受到了女儿的意图。《你好,李欢颖》这部电影融合了她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她对去世母亲的感情。这部电影是她用最特别的方式来纪念她死去的母亲,表达了她的儿子想要抚养,但不是她的父母的悲伤。这部电影更大的意义是告诉人们要珍惜现在,珍惜那些永远关心你的人,让伟大的爱永远持续下去,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留下遗憾。让世界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爱,伟大的爱是无限的,真爱是永恒的。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四

看《你好,李焕英》之前完全是冲着沈腾和贾玲这对喜剧担当去的,没想到居然是一部这么感人的电影,真的做到了笑中带泪,感人至深,不得不佩服贾玲的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成功。

故事题材:

电影今天第二天上映,想必还有很多宝贝还没有去看,所以关于剧情和具体细节就不给大家剧透了,总之大家一定一定要买票亲自去影院感受一下,而且这部电影是真的适合全年龄段来观看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母亲,很轻松就可以感同身受,所以电影的最后电影院里哭声一片,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样也建议大家带上家人一起走进影院,毕竟春节假期,陪伴家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总体评价:

我真心觉得,《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会成为经典,每一位演员的演技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张小斐不仅颜值在线,演技没想到这么好的,未来可期,果断粉她啦

2021牛年的开年大作就已经如此温暖又成功,更加期待贾玲以及各位优秀的导演后面的作品了!最后呢,琦琦也祝福我微博的小可爱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珍惜彼此,健康顺遂新年全家必看电影《你好,李焕英

看《你好,李焕英》之前完全是冲着沈腾和贾玲这对喜剧担当去的,没想到居然是一部这么感人的电影,真的做到了笑中带泪,感人至深,不得不佩服贾玲的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成功

可能更多的是贾玲的亲身经历吧!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五

电影以主演贾玲的真实经历为主题,寄托了贾玲对母亲最纯粹的思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渴望母亲以自己为骄傲,但蓦然回首,到了想笑盈盈拥抱那双鬓花白的母亲时,却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而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子女为母亲付出,最后才发现自己永远被母爱包裹。还记得电影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打我记事开始,我只见过妈妈中年的样子,却忘了她也曾是花季少女”,而这句话也警醒了芸芸众生,母亲曾经也美丽动人,却为了我们走向柴米油盐酱醋茶。

电影发挥了大胆想象,将主人公传送到母亲年轻时。主人公贾晓玲为了让母亲高兴,谎称自己是母亲李焕英的表妹,从此与母亲以姐妹相称。还记得贾晓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引起我的共鸣,“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她应该过得比现在幸福吧”,也是从这刻开始,贾晓玲走向了给母亲相亲的道路。贾晓玲一边绞尽脑汁使母亲开心,一边煞费苦心地帮母亲相亲。但在电影中贾晓玲的人物性格很复杂,可以说内心十分纠结。她想让母亲找到一个比曾经更好的路,却又在听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时气愤万分,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小女孩罢了。后来贾晓玲醉酒醒来时,发现母亲与父亲结婚了,不想让母亲重蹈覆辙,在与母亲争吵过程中撕坏了结婚证。但当她看见母亲与父亲两情相悦,流露出的幸福时,她释然了,世上利益的争夺无处不在,可能,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贾晓玲认出了母亲的针脚,从而得知母亲也穿越而来的真相。她哭着跑向母亲,但已经没时间了。最后的最后,母亲永远离开了贾晓玲,而贾晓玲永远无法走出这个阴影。

这部电影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纷纷表示“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而她也点悟了多数背井离乡的子女们,或许母亲并不需要什么大富大贵,她要的是一个健健康康,完完整整的你。电影中母亲一句催泪的话让我刻骨铭心“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难道母亲没有犹豫过吗?重新再来的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谁不想要?但李焕英放弃了,她选择了这个让她操劳到生命尽头的女儿,她选择了放弃生命。李焕英是伟大的,她对女儿的爱超过了世俗的纷纷扰扰﹔李焕英是渺小的,她给予女儿的爱只有短短十几年!

李焕英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母亲的一生。还记得影片最后揭示她身份时的第一幕,她看到女儿从高空坠落时的心急如焚,再到她自己忍着胳膊上的伤痛阻止张江与女儿的争吵,到女儿表演节目逗她开心时通红的双眼,再到最后…为了女儿放弃了本可以重来一遍的人生。而影片的结尾,是女儿贾晓玲独自坐在那辆给母亲许诺过得敞篷车上,而身边空无一人。

该电影反映了生活中那些只顾往前走而忽略了双亲的子女,拍摄中规中矩,重在表达感情,处处是伏笔,处处有铺垫,直至影片的最后我们才发现,自以为自己对双亲的爱超越了物质,超越了生命,最后才发现,父母的爱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它永远包裹着我们,守护着我们。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六

今年春节档有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是小品喜剧演员贾玲的导演处女作,票房创新高。据说这是根据贾玲的家庭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观影前,我看了很多影评,说是这部电影看哭了很多人,是春节档的一匹黑马。我也是喜欢看好电影的人,受不了诱惑,趁着假期的尾巴,于2月18日午时四点半独自一人走进了集美万达影城。

两个小时的影片,自始至终我也没有看到左邻右舍有人在擦眼泪,更没有看到所谓的哭得稀里哗啦的场面。能够说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细节会让我感到鼻头发酸,更不会让我不自觉有流眼泪的冲动。

电影散场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把整部电影回顾一下,发现其实贾玲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所谓她作为一个女儿没有做到孝敬母亲所该做的事;而在我看来,贾玲没有做到的这些事,此刻的每个家庭里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在想,如果贾玲不是此刻这个年龄层的人,不明白她会不会想要表达这样的心境。

我们看看此刻的孩子,不要说他们如何去孝敬父母,就说说最平常的小事。每餐饭吃完了,哪怕把自我吃过的饭碗自我洗一洗,地板脏了,哪怕拿起扫把把地板扫一扫,这就是让父母欣慰的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了。可惜,很少见。父母生病了,把父母或家里人换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面洗一洗,这么简单的小事,很多小孩都是视若无睹。

让我感触最深的事是,近年来,我在社区当了许多场次的白事司仪,看到个别子女在送别父母的拜别仪式上,不仅仅他们没有一滴眼泪、没有忧伤,还有人居然还在笑。看到这种人,有时候我真想给他一巴掌!

时代不一样了,突然发现此刻的一代人总是没有老一辈人那样的亲情关系了,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那种亲情。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并没有流下哪怕一滴眼泪就正常可是了。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七

春节假期,电影《你好,李焕英》非常火爆。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17时,该片上映6天的票房突破26亿,凭借口碑完成全面逆袭,相关话题屡登热搜。观众坐在电影院里,一开始被频繁逗笑,后来又潸然泪下,无数次泪奔,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无私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导演贾玲的这部处女作是为了纪念妈妈,故事情节简单却耐人寻味。女儿贾晓玲从小就没给妈妈省过心,在妈妈遭遇意外车祸后,她悲痛难言,趴在病床前失声痛哭:“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处于崩溃状态下的贾晓玲,竟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和年轻时的妈妈李焕英相遇,成为好姐妹。贾晓玲想尽办法让妈妈更高兴,付出种种努力想要改变妈妈的命运……然而没想到的是,妈妈其实也从2001年穿越了回去,提前晓玲一步,但她没有戳破,而是默默配合着女儿……因此现在的李焕英,就是自己的妈妈,即使重来一遍,妈妈依旧做了同样的选择。

正是因为母女间的这份简单、纯粹、诚挚的情感内核触碰了人们内心柔软的地方,打动了千万观众。有网友留言说“哭到口罩全湿”“别画眼妆,记得带纸巾”,而看完电影后也有网友在朋友圈贴出自家“李焕英”的老照片,说明观众从中产生了同频与共振。电影中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其实是母亲与女儿内心的照视,在穿越、回望的艺术形式中诉说真实心愿,把现实生活中羞于表达的感情淋漓呈现。在很多看不到的地方,妈妈的爱也一直都在。正如网友评价:“你以为你很爱妈妈,结果妈妈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电影中的“李焕英”也是现实生活里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同样平凡而伟大,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11年前“春运母亲”的照片感动亿万国人,照片中的这位母亲肩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而11年后记者找到她采访时,她说自己当初之所以做出外出务工的决定,正是为了手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不要跟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此外,还有“暴走妈妈”陈玉蓉,为给儿子捐献适合移植的肝脏,每天暴走10公里,让自己的脂肪肝消失;“警察妈妈”蒋晓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敞开警服为受灾婴儿喂奶;“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手臂被撞成粉碎性骨折……作为母亲,她们有为母则刚的坚强勇敢,有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也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操劳。

每个妈妈都了不起。爱在当下,莫子欲养而亲不待。从现在开始,珍惜妈妈在身边的每一天,像她爱我们那样更爱她,力所能及地陪伴她、体恤她、理解她;同时,也更好地生活,勇往直前、阳光向上、健康开心,让妈妈遂心、放心。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八

独自看电影《你好,李焕英》,特意拿了一包纸巾出来,算是提前做好了被感动的准备,因为我泪点低。还喊儿子和同学也去观影,委婉地想让他们接受一份关于母子亲情的叙述诗,了解孝顺的痛点,真有点一厢情愿。某一个瞬间,我忽然有一个想法,看《你好,李焕英》,笑与哭切换自然,其实情节不复杂,被感动之余,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对自己和母亲该做点什么?

这里有一个假设,影片中,如果李焕英还活着,贾晓玲会怎么样?生活中,如果父母还健在,我们又会怎么做?也许这种假设不合时宜,但是仔细想来,假如李焕英还活着,女儿能否真的会为母亲着想?为什么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倍感伤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回想起母亲中风时的场景,差一点失去她,就差一点,我也会加入没有妈妈的队伍。但是现在她身体恢复不错,我们一如既往的争吵,互相看不顺眼,又彼此相依为命。举手投足间充满默契。

如果母亲不在了,我将在最初的一两年自由自在,会有解脱的感觉,会更独立的做自己。但是我相信接下来的无数年,无数个夜晚,浸入骨髓的思念和哀伤会伴随终身。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张席,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归途。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的残忍?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了唠叨,操心,争执,分歧,欢笑,分享,惦记……然后呢?你连坐下来吃饭的勇气都需要心灵鸡汤的鼓励——因为桌面上永远少了一双筷子,一个碗。而我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是:“多大回事啊,不就是添一副碗筷的事吗?”那一刻,天会塌,真就是大事,没有妈了呀。

幸亏她还在!是的,她还在。看到贾晓玲奔跑在回去找李焕英时,泪奔了,看到了李焕英如愿穿上皮大衣,坐上轿车,很满足的舒心的笑,泪奔了。流泪的人都知道是幻想,都知道满足了内心的祈愿。我拨打母亲电话,长声后听到她说“喂”,低沉有力,我放心了,她还在。她一直在,唤着我的小名,开着客厅的小灯,桌上永远有我爱吃的剥好的石榴或者一碗蛋羹。我没打算改变和她不争吵的习惯,我一样厌烦她管束我,甚至我故意不和她说话,关门躲进卧室,只留她孤单的在电脑前打游戏。——但是,她还在,她还在呀!

这个春节,儿子在家特别宅,他更多的不是陪伴我,而是陪外婆。他似乎比我更有感知,总是长时间站在老人背后给按摩头颈,揉肩。俩人基本无对话,整个画面安静祥和。我没有问他是否看了电影,是否想有一天我成了“李焕英”,他会怎样。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才是常态,但需要在某一时刻觉醒:不要都成为“李焕英”后,才想起不做那个痛彻心扉的贾晓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篇九

今年大年初四,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早在大年初一,我就听别人说起过这部电影,也特意关注了电影的海报。这部电影一共有十几张海报,每张上面总有四个字:“笑顺爸妈”。因此,我对这部电影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不仅是因为“笑”,更是因为“孝顺”。

这部电影是导演贾玲为了缅怀自己的母亲李焕英而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是根据2016年的小品《你好,李焕英》改编而来的。电影主要讲了贾晓玲从来没让妈妈开心过。2001年,贾晓玲为了让妈妈开心,造了假证,假装跟妈妈说自己考上了大学,刚让妈妈开心一下,却露馅了。更糟糕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被车撞倒,去世了。贾晓玲突然回到了1981年,见到了当时的妈妈,与当时的妈妈成了好朋友,两人形影不离。贾晓玲帮当时的妈妈做了好多事,让妈妈开心了一回。然而,结果却让人意外……贾晓玲准备回到2001年时,却突然意识到,她的妈妈其实跟她一起回到了1981年,“当时的妈妈”其实是“被车撞去世的妈妈”变过去的。贾玲放声大哭,整个电影院也安静了许多……

此时,电影的旁白说了一句“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想,哪一位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但对于贾晓玲、大多数我们而言,过去的时间越长,对母亲的愧疚、思念就像是烙印一样,在心里留下的痕迹越深,越发不能忘怀。愧疚、遗憾、悔恨……当真正接到那一个家人打来的电话时,感情肯定不止如此。我们总以为“还有时间”,可其实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时间。唯一安慰自己的方式,就是继续努力,相信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一直有那么一个人,正默默看着你,为你今天取得的成绩而骄傲。

我又想起岳云鹏的一段经历。2013年,岳云鹏在德国演出,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坏消息。当时真是很难选择:放下演出回家,对不起喜欢他的众多观众;登台表演节目,对不起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已去世的父亲。他挣扎了很久后,决定强忍悲痛登台表演。返场谢幕后,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他当时只有一句话:“我为什么要演出啊!”但没想到,父亲去世三个月后,他就接到了春晚的邀请,参与了春晚的录制。要知道,父亲希望看到他上春晚,已经好久了。那一刻,他五味杂陈:如果能再给他一点儿时间,如果爸爸能够看到这一切该有多好啊……结束录制后,岳云鹏走出央视大门,眼含热泪地看着天空,轻轻地问了一句:你在么?

然而,你在么?岁月薄情而稍纵即逝,它不为任何人停驻脚步。曾经听过一句话:我们做子女的唯一的错,不是不够爱你们,而是以为你们会在我们身边陪伴很久的这种错觉。这世上,又有多少人与贾玲、岳云鹏的经历相似呢?又有多少人知道要多多孝顺母亲呢?

不要嘴边总挂着“还有时间”,行动起来吧,记住,父母永远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你好李焕英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精彩9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687668155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