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7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7篇

元气怼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该片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一

这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经典剧情电影,看完后我觉得电影中包含了许多,有友情、自由、信念、希望。

“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 这是瑞德说的一句话,回想看看这句话说的挺有道理,监狱。当然是一个让人感到讨厌的东西,我估计瑞德刚刚进去肯定讨厌,但是渐渐的你发现没有了希望,逃脱不了,只能够默默承受最后你习惯了他,甚至依赖上了它。剧中的老人阿布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在肖申克监狱中被关了50年,这让它习惯了监狱生活,感觉自己就应该这样。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没有欢喜与高兴,反而面临崩溃,他不想离开,因为他不知道出去后能干什么。因此,老布举刀杀人,想在在监狱中继续服刑。他爱上了监狱,喜欢监狱的生活,变成了监狱中的一份子,彻彻底底的被体制化。

其实瑞德也是体制化的一份子,不知哪听的一句话:“刚刚进来时你想着逃跑,可是没有可能,你就会放弃。”没错刚开始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充满希望可是久了没有了希望,剩下的只有默默等待直至死亡。“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安迪没有丧失希望,或许是因为他是无罪的,他向往自由,充满希望他相信自己会逃出去。,进入监狱放弃了许多,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弃。他每天晚上用那个小锤去挖墙壁。瑞德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对于瑞德来说他早就没了希望,他认为希望只会让你更加痛苦。试想一下安迪能够十九年如一日地挖洞,可见他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信念的强大,他从没放弃过。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其实生活已经折磨的你体无完肤时也不应该丧失希望。

它不仅仅介绍了监狱犯人,同时也介绍了狱警。监狱长让安迪为他洗黑钱,甚至为了安迪能够继续为他洗黑钱杀害了汤米,并关了安迪两个月的禁闭。或许会想:“一个狱长,为什么会做这些违法的事?”不知道哪的一句话:“狱警只是比罪犯多了一身警服。”可见狱警与罪犯有时没什么区别。他也是生活在那个环境,每天与不同的犯人接触,或许他们也变得漠视法簟W詈蠹嘤长的罪行被揭露时,他自杀了,看到这我想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影片结局是瑞德找到了安迪,他们在太平洋旁自由地生活下去。我想安迪追逐的自由实现了,他的希望也成功了,可我们还在历经磨难。我们不能被体制化,应该充满希望,像安迪那样永不放弃。我相信最后一定能达到自己理想的成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二

无意中观看了一部电影,竟就在我的脑中留下了深深的渊。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安迪受冤入狱后,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和向往的自由,靠自己过人的才识成功越狱。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安迪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瑞德、汤米、典狱长……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安迪的老友——瑞德。

整部影片都是以瑞德第一人称叙述的。这个黑黑的,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一口大白牙的监狱老大哥,在没有遇见安迪之前就已经在这牢中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可以说安迪这个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因为安迪的到来,他竟也开始有了些许希望。瑞德在叙述中说过:“我喜欢他。”这也是他和安迪成为朋友的契机。他在狱中总共待了四十年,四十年,这该是有多么漫长啊?足以让一个幼稚、不懂世事的孩童成长为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更足以让一个中年人变得老眼昏花。可就是这四十年,他习惯了狱中的一切,甚至到后来假释审查时,也直接地告诉审查人员:“我无所谓。”

他已经被“制度化”,脱离了整个社会,最后出狱时已经是个老人了。时间多么无情,带走了瑞德的一切。四十年习惯的“世界”,自己一手建立的“王国”,就在打开大门的那一个瞬间烟消云散,化为一片尘土随风而去了。面对他的是陌生的世界,社会的瞬息万变让他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万般无奈,他已经不属于狱外那个全新的社会了,能做的,只有退出。不知瑞德是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隐退,消失。安迪又救了他,安迪的一封信,使瑞德打消了任何关于自杀的念头,果断地去找曾在牢房中形影不离的老友安迪共同生活。

如今的社会是日新月异,一天天都在不断进步,一直向上,没有封顶,永远不会达到峰顶。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拥有坚定的目标和顽强的毅力还有对生活的希望,才不会被生活、被社会淘汰。四十年的漫长岁月,若没有被耽误,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也算没有浪费。

影片中的瑞德很普通,很平凡,但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茫茫人海中的一个。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三

《肖申克的救赎》是部1995年的老片子,现在看来仍是那么让人感动,重温了一遍,又一次被深深触动了。

肖申克是电影里那座臭名昭著的监狱名字,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各种阴暗丑恶和暴力,可从影片中看到更多的是自由和希望,它们就像阳光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照耀着观影人的心,给人光明、温暖和力量。

电影开头单刀直入,一场牵绊人心的杀人戏迅疾地展开。接下来是法庭宣判,青年才俊银行家安迪·杜弗伦,因杀妻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安迪料想得到,等待他的将是暗无天日的折磨,不可名状的凌辱,更为可怕的是心灵死寂的绝望。

关键词一自由

摩根·弗里曼扮演的底层人物瑞德,喜欢赌博,还能从监狱里做生意。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老瑞德,监狱里的生活更让他如鱼得水,不需要过多劳动,可以自由抽烟、吃饭、睡觉,这少量的自由已经足以使瑞德满足。不过真正体会到作为普通人的自由,是在和监狱弟兄们一起出外工的那次,安迪用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为兄弟们每人赢得了几瓶啤酒喝。阳光洒在大地上,兄弟们开怀畅饮。他们就像自由人一样,在阳光下喝酒。好像不是在给监狱出外工,而是在修缮自家的房顶。几个小时自由的享受,虽然短暂,但却刻在了每一个人心里。

当安迪不顾一切在监狱的喇叭里放《费加罗的婚礼》时,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和狱警们不由自主静立当地,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沐浴着从未觉得如此自由的阳光。莫扎特的乐声铺洒在这些人们身上,来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无比,唤醒他们已快丧失的自由感。当典狱长大叫着让安迪“Turn it off”时,安迪不但没有听他的话,反而调高了音量,虽然最后他被判了一个月的独禁,他却觉得异常快乐。

然而自由面前,更多的人们纷纷选择禁锢。在监狱图书馆呆了五十年的老布,为了不被假释,竟然想通过伤害狱友来达到留在监狱的目的。很奇怪吗?自由、平等、博爱,本来应该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老布们却早已体制化,他们需要规则,需要秩序,如果没有它们,甚至无法生存。出狱后的老布无法克服几十年牢狱生涯遗留的心理异化,所以,尽管他在人身权利上实现了自由,可心灵依然困守于无形的桎梏,那么长久而残忍的囚禁没有将他折磨致死,而自由之身体与自由之心灵的分裂却迫使他以自杀收场。

关键词二信念

安迪为了创办监狱图书馆而持续了六年的每周一信终于得到回音(200美元)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美丽的笑容:“才写了六年而已,从今天开始,我每周两信。”我又一次被打动了,很难想像,一个身处牢狱的人,仍然保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热切渴望并坚持为之奋斗。这种毅力绝不仅仅是瑞德所说的,“牢狱生活苦闷而无聊,没事也得找事做。”

典狱长杀害了唯一获知安迪误判本就可以出狱的吉姆,使安迪得以重审的希望彻底破灭,他决定越狱。因为信念,安迪能够只用一个小锥花二十年挖开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

关键词三希望

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然而安迪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瑞德出狱后遇到了和老布一样的问题,他适应不了外面的社会,他早已经被体制化了,连上厕所之前不报告都挤不出来。惟一能给他希望的,是安迪在老橡树下给他的那封信。上面邀请瑞德去那个他们在监狱里就说起过的地方,去帮他完成梦想。可爱的瑞德在看信时两次被鸟叫吓得四处张望,连自由自在的鸟叫都让他感到害怕,好像时刻在被人监视一样。不过,现在不同了,他自由了,他的朋友——安迪,正在美丽的太平洋岸边等着他,要和他一起度过剩下的美好人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四

自由——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动物园里的动物渴望自由,笼子里的小鸟渴望自由,监狱里的犯人渴望自由……总之,人们用话语肯定自由,用行动证明自由,用电影感受自由,例如《肖申克的救赎》。这是美国1994年蒂姆·罗宾斯拍的一代红片。导演是弗兰克·德拉邦特。

本片讲述了大银行家安迪被诬陷杀害了他的妻子及其情夫,从而进了监狱,他在这个名叫“肖申克”的监狱里经历及他越狱后的生活,从而表达了自由对人生的重要性。安迪初入狱后,很快和瑞德成为了好朋友。瑞德已经在牢里呆了20年,他是监狱里的重要人物。他能搞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安迪向他买了一个小石锤和一张海报。他用那个小石锤挖地道,并用海报封住洞口,二十年来没有人发现它。虽然,他很快有了新朋友。但是和他作对的人还是会有的,他们经常把他打得半死半活,在医务室里呆上好几个月。以后,他借机帮典狱长,从而得到了保护。他渐渐的在监狱里有了地位。几年后,来了一个叫汤米的年轻人,他知道安迪的案子的实情,却被典狱长无情地杀害了,只为了安迪继续帮他,而剥夺了他获得自由的权利。后来,安迪逃走了,逃出去的晚上,安迪站在雨中大笑,开心地笑,酣畅淋漓地笑。后来,瑞德被假释,两个好朋友在海滩上快乐地度过余生。

小鸟希望在更蓝的天空中飞翔。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自由和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太悲惨,只要怀抱着希望追求自由,人生便是有意义的。安迪会和朋友一起喝酒,听音乐重温一下自由的感觉。那种自由的感觉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这部片子最令人震撼之处在于安迪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和坚持,20年的牢狱之苦,让他的头发变白了。可高大的石墙却关不住他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人性的黑暗和岁月的打磨仍旧挡不住他追求自由的冲动。长期呆在监狱里的人会体制化,刚开始讨厌它,然后习惯它,到最后就离不开它了。刚出监狱的人需要更多的社会的关爱来帮助他们生存。安迪越狱后,在瑞德收到安迪的信后,他说:“有的鸟毕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光辉了,当它们飞走,你会由衷庆祝它获得自由。”高大的石墙关不住安迪,因为他怀抱希望,希望有天能离开这个地方,去他想去的地方。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安迪逃出来后在雨中大笑的场景。重获自由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在人的一生中,自由是不可或缺的。

向往自由的花在我们心有萌发,追求自由的路指向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在这条光明大道上大步向前……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五

最彻底的毁掉一个人,不是折磨他的肉体,而是毁灭他的灵魂。

几米见方的小房间,渺渺可见的光线,形态各样的“邻居”,凶狠恶毒的狱警,贪婪虚伪的典狱长,这是鲨堡监狱生活的主调,是犯人们朝夕所处的生活环境。在这恶劣的环境里,有人失去希望,精神崩溃;有人摊手妥协,向体制低头。而安迪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和永不磨灭的希望,即使在瑞德“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的提醒下,尽管在监狱“博格斯三姐妹”的折磨和侮辱下,即使在翻案的希望被典狱长抹去的黑暗下,他的灵魂也始终保持着坚韧。

“害怕让你被禁锢,希望你能自由。”从始至终,安迪从未停止过对所有人灵魂的救赎。为狱警办事换来的冰啤酒,建设起的监狱图书馆,响彻整个监狱的《费加罗的婚礼》,安迪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囚犯们重燃希望,脱离体制,向往自由。他不是一名囚犯,他是鲨堡监狱的救赎者。即使在他已经将隧道挖好后,也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抱着最后一丝成功救赎他人的希望留下。

可惜,现实不是童话故事。虽然安迪始终在努力去救赎,但可惜的是,在已经体制化的监狱里,囚犯乃至狱警的灵魂都早已被深深的囚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狱中居住长达五十年的老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获得假释时情绪激动,甚至险些为了留下而做出出格的事情。在他完全被体制化的灵魂里,人性早已被摧残的残破不堪。出狱后,他的生活也始终无法进入正轨,他已经完全与世界隔离了。“博格斯三姐妹”同样是这种可怕体制下的产物,在被扭曲的人性驱使下,他们做出了一件件令人作呕的变态行为。除了瑞德,其他囚犯也始终没能理解安迪的所作所为,只当作饭后谈资,津津乐道。他们没能理解安迪的用意,最终使得安迪在汤米死后失去了拯救其他囚犯的希望。

瑞德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行在他假释请求的一次次被驳回,幸运在他是唯一一个真正得到安迪的救赎的人。他是这部电影中的那成为现实的希望,他的灵魂最终拥抱了自由。整部电影中,他的内心独白是他逐渐拥抱希望的见证,他对自由的向往,使得他和安迪一样脱离了体制的束缚。

强者自救,圣者救人。安迪是一名强者,而圣人何在?无人可知。正如庄周《逍遥游》中所诉“圣人无名”,没有人知道圣人所在,也正因如此,没有人是真正的圣人。当你为一个乞丐捐款时,你是否真正帮助了他?也许他在得到捐助之后,更加没有靠自己努力去生活的信念,灵魂陷得更深。你的帮助是否能称之“救赎”,答案不得而知。

也许我们真正需要寻得的,不过是对自己,仅仅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六

这部影片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像老布一样大半辈子时间生活在牢里,被体制化了。还有一种就是主人公安迪那样追求自由,不放弃希望的人,引用其中的一句话:“我得经常同自己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

安迪是位银行家,被告杀死了妻子和情夫被判无期徒刑,进入了鲨堡监狱,其实他想过要杀了他们,可是并没有下手。刚来到监狱,作为“菜鸟”的新囚犯又被“老鸟”们拿来打赌,他们赌谁会在来监狱的第一晚哭泣,其中黑人瑞德赌安迪,因为他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安迪并没有哭,瑞德输掉了十条烟。瑞德一直关注着他,他是个不简单的人。

长时间以来,安迪一直不和其他人交流,监狱中的”三姐妹“总找他的麻烦,一个月后,安迪找瑞德买一把石锤,他说他对石头感兴趣,平时喜欢雕刻一些小玩意。

后来,安迪和瑞德的几个兄弟一起外出劳动,劳作时听见看守长讲上税的事,安迪走上前去想和看守长谈一谈,差点被扔下屋顶,他告诉看守长可以合法的免交一切税,条件是请他的几个哥们每人三瓶啤酒。

从此,瑞德的名声渐渐扩大了,监狱里的每个警员都请他帮他们免税,监狱长也是,有一次监狱长突击查房,来到安迪的房间,看见安迪正在看圣经,就和他聊了几句,监狱长说:“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后来监狱长让安迪去当图书馆管理员,这对安迪们来说是一份美差,因为在这里可以看书,他在这里认识了老布,老布是这里原管理员,安迪在这里持续写信,争取图书馆有更多的新书,之后监狱长要安迪帮他洗黑钱,同时安迪掌握着监狱长所有的黑钱收入,他等着自己越狱后把这些告诉警察和报社,还给自己又订了一个身份,改名换姓,该有的证件都有。

老布呢,是个体制化的象征,他在鲨堡监狱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光阴。然而,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面临精神上的崩溃,因为他离不开这座监狱。他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他不知道外面的变化有多快,每夜难以入眠,实在不习惯,最后自杀了。

后来监狱又来了个汤米,告诉了他妻子和情夫死亡的真相,安迪找到监狱长希望能翻案,可是监狱长拒绝了,他想让安迪永远留在监狱里帮他洗黑钱,还有就是如果安迪出狱了,监狱长洗黑钱的事就很有可能曝光。监狱长还把汤米给杀了。真是秦始皇一般的人物额!

安迪决定自己救自己,他在帮监狱长洗黑钱的同时,还在海报后面打洞,就用那么小小的一把石锤打了20年,他终于挖穿了墙,通过自己挖的隧道到达排污管,再爬过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瑞德好像说过用这把石锤越狱,要凿600年。那排污管有500米。安迪在忍受着恶臭中坚持的一直向前爬,终于逃出来了!

原来,安迪一直把小石锤藏在圣经里,圣经里真的有“救赎之道”,还有安迪挖墙挖的土都藏在了裤子里,走路时,把裤子一抖,土就掉出来了。他太聪明了!

我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安迪要开展图书馆?为什么要让监狱里的人学习?冒着生命危险去放歌听呢?是不是想让监狱里的人们知道自由是美好的,想让他们都充满希望,虽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曾经做过坏事,但有希望的人生才有意义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00字 篇七

如果因为一场戏剧化的栽赃而使自己在牢狱中度过近20载春秋,你会不会无奈急躁得恨不得马上死去?如果生活丧失了原本光彩夺目的阳光,你会不会降灵魂寄托到一个荒芜的地方?如果肖申克监狱是人间地狱,那么,安迪,算不算是解开灵魂束缚的天使?

大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恋,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最终没有下手。然而一个不幸的巧合发生了——那晚另外有一个人枪杀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并获判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不幸的生活从此拉开了序幕。

监狱里是个可怕的地方,监狱长有权力决定人的生死,囚犯们直接被打死的数不胜数,没有人不敢不听话,他们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是含冤入狱的,然而,却只能安于现状,自身并不具备让自己出狱获释的能力。每天干活,晚上还要遭受典狱长的剥削。在那人不如狗的监狱,每一幕看起来都是那么让人触目惊心!是不是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的阴暗?亦或是,我们只是生活在社会的小圈子里,真正的社会,真的是那样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进行灵魂的救赎呢?人性是可以改的,不是么?

还好,安迪出现了,他靠自己获得了自由,靠自己让肖申克的人们得到了救赎,让典狱长见鬼去了! 他领走了帮典狱长洗的那些钱(分别去了12家银行共取走370,000美元),并且将典狱长涉嫌贪污与谋杀的证据寄给了报社。随后,大批警察和记者蜂拥来到肖申克,绝望的典狱长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最后开枪自杀。瑞克最终得到了安迪的指引,也摆脱了那个可怕的深渊。是不是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难道真的是那样?冥冥中,早已注定了一切,总有人要因为在受苦后涅槃重生,总有人要在“幸福”中自甘堕落,总有人要受惩罚,总有人要活的自由,生活,一直给予着人们希望。这就是所说的命运么?难道一点造物弄人的痕迹也看不见?我才不信!

小说里说:一次难得的机会让胆大的安迪把典狱长的门反锁起来,通过广播给所有监牢里的人放了一张由州议会寄来的唱片,悠扬的歌声在肖申克监狱里飘扬,所有的人都驻足被这突如其来的美妙歌声吸引了。这不由得让人震撼!那份对自由的追求,该是到了何种境界啊!一直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是让人们幸福的根本。对于长期没有自由的人来说,或许自由真的高于生命,或许还是过之而不及!自由,谁不向往呢?不是么?就算一只鸟,它宁愿死亡,也不愿意失去广阔的蓝天,一只鱼,宁愿死去,也不希望没有清澈的湖水。这是任何生灵都没法丧失的,一定是的。

安迪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这个字眼太沉了。不仅是个人需要希望,国家,社会,整个民族都是需要希望的。人一旦没有了希望,那活着就是行尸走肉罢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堵高墙,然而有希望的人可以穿过它。看到越来越多生的希望,绝望的人只会被它压垮,再也站不起来!

其实,无论在哪里,智慧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试想,如果安迪不聪慧,那么又怎能从厚厚的监狱墙里面逃出去重获自由呢?其实看这本书,或者看电影的人,谁也没有预料到安迪最终会逃离。这个结局的背后,透露的其实是无尽的心酸与痛楚!

社会需要救赎,人们蒙尘的心灵也需要救赎。世界上,安迪那种人可能很多,但能对身边的进行救赎的,却真的没有几个。灵魂的救赎,比肉体的救赎更重要!如果世界多点希望,人们多点积极的态度,那么生活,一定不会太糟。至少,快乐还是占多数的。最后用《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收尾,一定要记住:让你再难过的事,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655468153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