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寻找董黯》观后感优秀8篇

《寻找董黯》观后感优秀8篇

酒醒梦一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寻找董黯》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寻找董黯》观后感》,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一

周六下午,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慈溪市图书馆电影厅观看公益慈孝电影《寻找董黯》。

影片主要讲述了东汉年间在句章有个叫董黯的孩子,为了照顾自己体弱多病的阿母,不辞辛苦地为金家老爷做陶罐、到很远的地方给阿母挑甘甜清澈的溪水敷眼、给阿母做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弟子规》等里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家境贫困的董黯为了照顾母亲,历尽千辛万苦,真正做到了“孝顺”,是个真正的孝子。

我生活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生活上、学习上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照顾……可有的时候我还要向爸爸妈妈撒娇,不懂得帮他们分担家务。

我们慈溪是孝道之乡,从今天起,我要向董黯哥哥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小董黯”,替妈妈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二

今天中午,英语老师给我们看了《寻找董黯》公益电影。老师说这是关于孝心的电影,让我们认真、仔细地看。而且里面的人物都是我们慈溪人。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小男孩,名叫陈述。这位叫陈述的小男孩正在参加《寻找董黯》小演员选拔。陈述想被选拔上,便在妈妈的书房里寻找关于董黯的古书。但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会说话的陶罐……陶罐知道陈述想学习孝心,便施法让他到了董黯的那个时代——东汉。正巧,东汉有一金魁金老爷有七个女儿,没有儿子,正在开法求子,陈述从天而降,变成了金府的少爷。陈述在东汉遇到了董黯,不仅成了朋友,还一起经历了好几次的险难。董黯的妈妈深受双目失明痛苦,爸爸又早早去世。这个家都是靠董黯为金府做陶罐来维持。董黯每天都悉心照顾着失明的母亲,都认真的孝敬母亲。陈述看到了董黯孝敬父母,心里似乎有了什么决定。过了不久,陈述穿越回现代,在爸爸工作时睡着了,为他扇风擦汗……变得越来越有孝心了。

这次的公益电影让我学会了什么是孝心,我以后一定要多多的孝敬父母,为父母敬一份自己的孝心——孝心是什么?不是长大后买来的礼品,更多的是陪伴,是每一次学习的一点进步,都会使父母高兴。我们不仅是对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尽孝心,我们要对每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尽一份孝心。让我们一起学习孝心学习董黯。

所以,看了《寻找董黯》电影后,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共同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让我们把孝心带给父母,让父母沐浴最温暖的爱的孝心!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

《寻找董黯》主要讲述了一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陈述小朋友,在经过一次神奇之旅后,认识了董黯和董母,从而感知了亲情,懂得了孝道,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了他心中的“董黯”,渐渐开始孝敬父母,更懂爱了。

你知道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慈溪”吗?慈溪寓意“慈孝之慈”,源于东汉董黯汲水孝母的典故,是全国唯一一个直接以“慈孝”命名的县级市。

古往今来出了很多孝子,如古代的黄香,九岁就没了母亲,做了很多孝顺的事。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黄香就用扇子去扇父母睡的床,使床清凉,等父母来睡的时候才停下来;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先把父母的床捂热,再让父母睡。

在现代一些贫困的家庭中,也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照顾弟弟、妹妹,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坚强,永不放弃,这就是最美孝心少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黄凤,在她五岁时,她父亲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家出走。十一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十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苦再累也不曾放弃!十六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只要爸在,家就在。”

孝,这个字谁都会写,可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呢?那些生活在富贵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总以自己为中心,总为自己考虑,而那些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更懂得“孝”,他们比同龄孩子更成熟,更有担当,更懂得体谅父母。

孝,其实也很好做,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盆洗脚水,一次按摩,或许父母要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四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寻找董黯》这个电影些的是一个现代的儿童陈述,不仅对孝顺这个词没有想法,也没有父母的陪伴,但后来他遇到了董黯,从此,他对妈妈就很孝顺了。事情是这样的:学校要拍一部董黯对妈妈有孝心的画面,陈述很想参加,但他一点都不懂得孝顺是什么意思,于是回到家打算看看妈妈的古书,后来又问了爸爸,却都没有找到答案。但一个董黯做的陶罐带他穿越到了东汉时很有钱的金老爷家。董黯是给金老爷做陶罐的。董母在很久前生了一场大病,向金老爷借了一些钱,金老爷要求董黯给他做陶罐做补偿,董母答应了。于是董黯每天都很忙,不但要给金老爷做很多陶罐,还要给病未康复的妈妈烧饭,烧水。陈述也和董黯成为了好朋友。可后来金老爷又让董黯每天做一百个陶罐才肯放他。

陈述想了一个办法,回到了现代和爸爸一起穿越到了东汉时期,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金老爷终于放了董黯。对父母孝顺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给妈妈倒杯水;给爸爸捶一锤背;给妈妈洗一次脚;给爸爸拿一双拖鞋。有些人觉得孝顺只有等长大了才有责任,只有赚到钱了才能弥补给父母,但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长大了自己都过得不好怎么补偿给父母,但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父母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该怎么孝顺。那时候留下的也只有对父母深深的惭愧了。让我们从这周开始,从明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为父母做些家务,问些关心的话语,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五

最近,我观看了《寻找董黯》,脑海中印象深刻,这些故事也让我对“孝”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还使我想起了古代的两个至孝的人。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九岁时的小黄香。夏天的时候,她帮父亲把床席扇凉,并赶走蚊子;冬季,她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床席,让父亲安心入睡。

无独有偶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有一母一婴。母亲已年过九十,婴儿也刚出生不。家贫如洗的他担心抚养孩子会影响赡养母亲,所以就和妻子商议:“孩子死了还可以再生一次,母亲死了却不可以再复活。”一天半夜与妻子将孩子抱到山中,埋葬起来。

但是现在,我们不需像小黄香如此孝敬长辈,也无需像郭巨那样为自己的母亲埋葬亲生儿子。我们只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听父母的话,让他们少操心;不让父母在工作之余还要担心我们的作业有没有做完;在空余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家务,给予父母多一些休息的时间;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帮他们沏杯热茶,捶捶背,让他们休息休息;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己的家人,不乐于帮助他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孝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在中华大地上传扬了五千年,“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就像长江、黄河经久不衰地滋养着我们一样,难道我们不应该将其发扬和传承下去吗?难道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中吗?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要时刻谨记:“百善孝为先”,做人要先做到孝。让慈孝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并发扬光大!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六

电影从小就伴随着我长大,我对电影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总觉得那电影里的事离我们好远。近年来,电影与我们的慈溪也越来越近。就在今年1月7日,我来到了慈溪市浒山图书馆电影厅观看了首部慈溪人拍的电影——《寻找董黯》。

从前,老慈溪不叫慈溪叫苟章。那时有个叫董黯的人,家境贫寒,但侍母至孝。到了夏天,蚊子很多,董黯为了不让蚊子咬到母亲,而先让蚊子来咬自己,把蚊子喂饱,只为了让蚊子不去咬母亲。

就像孔子说过: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就是孝的最终目标。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父母,他们孕育了我,让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我是一只在海上漂泊渺小船只,那父母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如果我是翱翔在白云之间的小鸟,那父母就是湛蓝深远天空,如果我是一朵含苞的花朵,那父母就是给予养分的`泥土。

父母日夜为我们明天更好的生活而操劳,当父母老了,跟不上你的步伐了,你要牵着父母,放慢步伐,配合他们的确步伐,因为你也受过这样的恩惠。

当父母和你发生争执时,请你不要顶撞,因为你是受了父母多少的宽容。

时刻怀有一颗感恩,孝顺的心,去用心感恩身边每一个对你好的人,用行动去孝顺你的长辈。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董黯。

《寻找董黯》观后感 篇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要尊敬父母。

今天,我看了一部关于慈孝公益的电影——《寻找董黯》。这部电影是慈溪人自己拍的,本土导演,本土演员,本土素材,和本地场景,主要凸现的是“慈孝”的主题,呼吁大家一定要多多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影片讲述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孩子陈述,因缺少父母关爱而不懂得孝敬父母。后来,他偶然摸了母亲收藏的东汉时期的陶罐,阴差阳错穿越到了东汉时期,成了一位财主的儿子,认识了在家中打工的董黯,成了他的好伙伴。董黯家中很穷,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董黯的母亲体弱多病,为了照顾母亲,董黯不辞辛劳地为金财主做陶罐挣钱。

夏天,蚊子很多,董黯为了母亲不被蚊子咬,他把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脱了,让蚊子来咬自己,等蚊子吃饱后,就不会咬母亲了。冬天,母亲想吃竹笋,即使雪下得很大,他还是冒着大雪去山上挖竹笋,他挖了许多地方都没有挖到一个竹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接着找,后来终于找到了。

一年,董黯的母亲得了一种病,想喝大隐寺的水,这条小溪离董黯家很远,有几十公里,但是董黯为了母亲,就每天都给母亲去挑这条溪里的水,母亲每天都喝,病终于好了。后来,一股泉水从院里涌了出来,成了一条小溪。陈述被董黯的所作所为感动,后来也成了有孝心的孩子。

在看了《寻找董黯》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孝,孝是在报答我们少年时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现在这么优秀的我们。在《寻找董黯》中最让我感动的实际上只有一句话:在董黯和金天赐被绑架后,董黯说的第一句话竟是:“糟了,阿母还在等我回去烧饭呢!”你看,在董黯遇到危险后,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那行动不便的母亲。董黯把自己的母亲看成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存在,也正因为这点,他才担当得起“史上孝之第一人”这个称呼。

在我们同学之中,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时常发生。有些同学非常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跟父母顶嘴,但他从来都不知道在那些唠叨里满载的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有些同学从来都没有去关心过自己的父母,只是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银行,但他从来都不知道父母的钱也是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挣来的。有些同学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爱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但他从来都不知道父母也是需要爱的。孝心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也不是长大以后才能做到做好的,其实孝心对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比如:放假有空时帮妈妈打扫一下卫生,为刚下班的父母倒一杯水,为父母洗洗脚,为父母捶捶背……

虽然现在的我们学习很紧张,但是,让我们共同努力,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来孝顺我们的长辈,把我们的孝心带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寻找董黯电影观后感 篇八

慈溪的慈孝根源在哪里?董黯“汲水孝母”的故事是怎样?1月7日上午,由慈溪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文联以及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联合拍摄的慈溪首部以“慈孝”为主题的公益影视作品《寻找董黯》在慈溪欢乐小马电影城进行首映,为观众给出了答案,现场观影500余人。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华红,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建长,政协副主席戴南璋出席首映式。

《寻找董黯》是慈溪首部以“慈孝”为主题的公益电影,讲述了陈述小朋友在经历神奇的穿越之旅后来到董黯身边,感知亲情、懂得孝道,并从内心深处真正“找到”董黯的故事。影片以董黯汲水孝母事件为主线,通过现代与历史的重叠往复,探索慈溪慈文化的慈孝历史根源,让观众深切了解并感知慈孝文化基因,充满了正能量。同时,影片从演员、取景等方面突出慈溪的人文色彩,极具本土特色。

首映式上,影片中许多演员纷纷亮相,分享自己“触电”的心情。三位小主演李嘉诚、岑思蕊、王颢程成为了舞台的焦点,一一向观众分享了自己拍摄影片时的感受。作为人生中一次难得的体验,小演员们认为拍电影虽然很辛苦,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尤其是董黯的慈孝行为和慈孝精神,让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全程陪伴孩子拍摄的思蕊妈妈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在拍完电影后,平时在家对我更加孝顺了,一个微笑,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让我感到温馨。”

为了产生更好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影片还将以影院上映、校园展映、电视播出等形式进行推广,并配合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观后感作文大赛、慈孝主题演讲赛等活动,以此进一步深化慈孝内涵,凸显慈溪作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的独特韵味。此外,还将与大型视频网站合作向全国进行推广,提高慈溪慈孝文化的知名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寻找董黯》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寻找董黯》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571405149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