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我的影的集》是一本由Wanze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一):爱的影子

  如果有一天,你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影子,它能在你忘记带钥匙的时候溜进去开门,它能在你遇见歹徒的时候一拳把坏人打飞,它能下雨天为你遮雨,渡河时给你当船,旅行体力透支了还背着你走,无聊时候绕地球一圈为你献花,它会因为你爱上别人而醋意大发,简直比哆啦A梦还无敌。打开它的方式仅仅需要一个手电筒,你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孤单,有什么理由不爱上它?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二):我喜欢绘本

  一下就翻完了,最有爱的是“承诺”,最动心思是“影子花园”,最开怀的是“在月球上”,最黑色(个人感觉是唯一一张黑色)的是“影子部队”~

  三联早都应该出这个“绘本馆”。最早还是从芋头那里听道比亚兹莱,听到“插画”,后来就很喜欢看绘本。在全民速食时代,其实绘本更增添了多一重的功用:引导更多的人开始阅读。当然这么说有点尴尬,会让专注的绘本作者相当不开心,他们可不愿自己的作品是临时的辅助性过渡工具。不过对于类似于这样的城市生活绘本,大可以放下身段,亲民就是他们的优势,一定能润物无声,温柔地去让更多的人温柔地对待自己与这个世界,这就是好的开端,是如作者这样居于城市生活内核、能说能绘的体验者对时代的滴水贡献。从小就喜欢画画,年幼无知,待到明白画是一个表达的出口已为时已晚,所以我自己看绘本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克制不时冒出来的对遗憾的追溯和亲自上阵的冲动,哈哈哈。

  wanze你可以好好构思一个长故事,然后画长篇~加油,再接再厉!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三):我的影子你在哪里?

  这是一本充满故事的原创漫画绘本。这样说丝毫不夸张,因为在这本132页的漫画绘本里,装了90多个故事。

  平均起来,就是一页多一个故事,确实基本是一页一个故事,因为有一个《影子金刚》长达6页。

  一页分格的漫画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之间又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90多个故事被分为引子、我之影、友之影、动之影、心之影、梦之影、旅之影、糊涂之影、失落之影、破碎之影、怪谈之影、终章十二个章节,讲述了日常生活、运动、旅游、做梦、旅游等等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生活气息浓重的小温馨,也有稀奇古怪的大冒险,当然还有各种夸张搞笑。

  与这些故事紧密相连的背景,是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形体上的孤单以及心灵上的孤独,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每个个体,似乎都是无法绕开的问题。如果孤独感真是与生俱来的,是否只有通过内心的自我疏导来解决呢?

  比方说,假如自己的影子是有生命的?假如这个影子有着自己的性格?假如这个影子性格还时而好时而坏?

  这个影子是自己的好朋友,无论何时都会陪在自己身边,尽管它坏起来也可以捆住主人扬长而去;这个影子勇猛起来可以打飞劫匪,却也会被蜘蛛吓得瑟瑟发抖……

  影子的世界里可以无比荒诞,有堆到与山齐高的人肉金字塔,有存在于墙壁里头的侏罗纪公园,还有禁止黑色的光明国……但也有上班、忘带钥匙这种每天都发生的场景,影子的出现,让一切都带有了新的意味。

  一个人的孤单,每个人都体会过。

  即使被全世界抛弃,我至少还拥有自己的影子。

  即使被全世界喜爱,我却无法抛弃自己的影子。

  我爱影子,如同爱自己。

  2012年你孤单嘛?请看这本《我的影的集》。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四):关于《我的影的集》的一些想法(想到啥写啥,慢慢加)

  这本书里的漫画,创作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从06年开始画,慢慢的积累,画风也有相当的变化历程。在出版时,考虑到阅读的便利,采用的是内容上的分类方式,而不是按创作时间排序。所以阅读时画风可能时不时会有些闪回和跳跃,从成熟掉回不太成熟,甚或有一两张奇怪的画风,那是当时想尝试些不同的画法。如果造成阅读的不便,还请体谅。

  这系列漫画画得好不好,当然是见仁见智。但是这个系列很独特,这个评语还是担得起的。

  谈谈关于这个漫画创作上的几点想法:

  1,形象设定。

  简化,简化到不能再简化,是这个系列主角设定的原则。因为主角有两个:“我”和“影”。两者是平等的,“影”注定是抽象的,无表情的。这决定了“我”这个形象也应该是抽象的,他不能拥有比“影”多太多的表达情绪的能力,否则就不平等了,“影”会变成“我”的附庸。所以,“我”是一个没有手指没有脚没有生殖器没有五官的“符号型”生物。他只比“影”多了一个点,安在一个圆洞里。至于这个圆洞,是眼睛还是嘴巴,我也只能说,视具体情况定了啊。当这个圆洞里流出水来时,可能是汗水,可能是口水,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简化”的一个后果就是“多义性”。单个符号承担的意义功能变多了。而如何避免多义词的歧义,则是组织上下文必须解决的问题。

  2,隔离与空间。

  作为简化的一个策略,“无字”化是这个漫画想要实现的目标,只通过有限的画面讲故事,省略台词,或者说把想说的话留给读者去说,最多在强调情绪或者引出问题时用标点符号表达。可惜,还没能完全做到这点,还是有好多幅作品离不开台词的推动。但是我又不希望读者一上来就去看台词,让文字抢了画面的先机。所以发表在网络时台词都是用最简单的英文写的,能让人看懂担不是本能反应的看懂。也就是故意在理解道路上设置了路障,让读者停下来看看画面,想一想。

  画面简化和台词减少,都增强了画面与含意之间的隔离感,也拉远了作者灵感初衷和读者理解之间的距离。两端之间存在一个人为制造的空间,那是容纳想象的空间,我希望由读者而不是作者来占领。

  作者止于创造,其后的解释归于读者。每个读者有他自己的理解,那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他阅读了,思考了,从自己内心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样,某种意义上,作者和读者才算联合完成了一个作品。

  文本的简单带来了解读的歧义和丰富,这是有别于说教类或者感悟类的灌输型漫画的。

  ……to be continued.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五):童话还是要有那么点阴暗和忧伤,宇宙才会更丰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喜欢和自己的影子玩。在阳光所能投射到的沙地上,大树婆娑的树影间,百般无聊的上学路上,还有被罚站在走廊上的时候……我盯着自己的影子,在心里和它对话。

  嘿,影子。

  嘿,你!

  现在想来,我对着影子说过不少笨蛋幼稚的话吧,一些连好朋友也不能说的话。

  小孩子多少都有一些自我演绎的本事,特别是那种不太讨老师喜欢的小孩儿,于是他们不得不在自己身上寻找另外一种潜能。

  即便是在长大以后,这种和影子对话的潜能也还是存在的(也或者可以说是和自己的对话)。但是它和其它很多潜能一样被长大的我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读这本《我的影的集》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个从前的我,和我的影子,好像一点一点被从什么角落里拽了出来。简直就像某种召唤,这本书里的影子,把我的影子,也喊了出来。

  即便我们已经老到[vswenku.com]不好意思在路灯下和影子追来追去,但是想象力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无边无际的另一个宇宙。在这个空间里,人和影子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陪伴,他们可以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也会是暗藏心机的对手;既能成为形同陌路的人,也会是不可缺失心灵疗伤师……那么,画出这些画来的家伙,脑袋里到底藏了个什么样的宇宙啊?

  我猜这本漫画书,对读者来说,也算是小小的挑战。这本书不是一份现成的甜点,每个故事都需要一点智慧,一点情感,打开礼品盒上那个松松的结。拆礼物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过吧,也会有一些迫不及待。

  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当阅读跨越了某个层面,突然就可以抵达那些隐蔽的情绪。忧伤和快乐有时候会同时涌现。多看懂一个小故事,就多一种解开结获得礼物的感受。

  如果你的阅读,无法跳出这些框框本身,只能说遗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自己的影子对话。

  我看的很慢。长望一生,人和影子就像谈一场漫长的恋爱,到最后可能没有了费洛蒙,但是彼此依存的关系,似乎更动人。我大概是个情长的人,很容易被作者藏在画里那些隐蔽的情感打动。

  1846年,安徒生在炎热的意大利南部小城写过一篇冷僻的童话《影子》。一个研究真善美的学者,跟随他半生的影子在某一天出走了。有生之年,他们再见的几次,都是学者和影子之间的博弈。最后学者败了,做了影子的影子,而影子成为了他的主人。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世人不为真善美打动,而选择相信了卑鄙的影子。写童话的安徒生用甜美的语言,写尽了人间的苍凉。

  《我的影的集》用画的方式,呈现了心里心外的复杂世界。

  不是每个童话都要绚烂的,还是要有那么一点阴暗,一点怀疑,一点徘徊,一点敏感,一点忧伤……我们内心的那个宇宙才会更丰富,更有层次。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六):《我的影的集》编辑手记

  《我的影的集》是三联绘本馆第三位原创作者wanze的作品,wanze是德语,读王册,意思是臭虫。

  虽然名字很有异趣,但是wanze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位严谨的建筑师,反观他笔下的《我的影的集》,透着的那股好玩和讽刺劲儿,有反差。

  最早收到投稿,源于wanze的一位亲密战友的微博私信,信里郑重推荐影子漫画,还附上了豆瓣地址,编辑正好不忙,好奇点开了看,读完之后觉得妙趣丛生。因为之前看过法国漫画《Mister o先生》,喜欢得很,现在得知国内竟然有人画这么好玩儿的影子漫画,还默默画了好几年,于是浑身是劲。

  各位看官,其实出版一本书不容易:

  3月和作者wanze在扣扣上接头;4月报选题;5月谈合同;6月收到整理好的可供印刷的文件;7月开始准备发稿;8月底在wanze帮助下给单篇分类;9月搞定篇章名;10到12月进入出版流程,篇章页图、封面一一确定,想好书名;12月印刷。

  到2012年1月,《我的影的集》成书了。

  光看着上面这些月份就知道时光飞逝,更别说中间经历的曲折了。《我的影的集》能有今天的面貌,编辑和作者费了很大的功夫来梳理全书:历经了好几年的创作,现有的单篇从内容上来说是不够条理性的,为了保证读者能对影子故事有全面的了解,阅读能够愉快顺畅,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把现有的九十多篇漫画分成了12个大章节,中间几经修改。

  这个过程曾经让编辑举步维艰——编辑从来就不是万能的,尤其面对阅历高于自己的作者。最开始读影子,我只是觉得很搞笑,拿自己笔下的人物开涮并不容易,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真心实意的表达,用幽默让自己让别人开心,很难得,但后来在编辑的过程中,发现wanze想要表达的东西还远远不止这些。

  wanze在《我的影的集》中表现出来的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和坦诚是真的很有感染力。影子被赋予生命,成为独立于自我的存在,和自我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很生活,有的很幻想,有的让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觉得了无生趣……我读的时候很开心,但美编最开始排了几页漫画之后表示觉得里头的主人公好惨……好东西给人无限的阅读空间,它源于生活,它让读者有不同的感觉,但最终,作者内心的柔软和温情始终在那里,人本来生而孤单,但没关系,我们有影子,我们有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也抱有这种信念,读《我的影的集》你就一定会被打动。虽然到现在作为编辑的我可能还没有把这本绘本里头要表达的东西完全理解到,但我坚信,这是本十分有内涵的绘本,可以让你每次读都有新感受。

  最好的阅读办法是:随意翻开,看几页,然后放下书,让书中的“我”和影子自由地在你的脑海里飞奔,阅读不一定要一气呵成,《我的影的集》里头,每一篇都是完整的故事。

  最后,做原创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一本书从无到有。除了书里的内页,书里的篇章页、封面,都出自wanze之手,他以源自现实职业的严谨让《我的影的集》拥有了别具一格的封面,如果你被封面吸引,请一定要翻开书,这会是你遇到的2012年最别具一格的漫画绘本。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的影的集读后感精选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800/10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