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孔子读后感(精选41篇)

孔子读后感(精选41篇)

白云滩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孔子读后感(精选41篇)

微信扫码分享

篇1:《孔子》读后感

孔子,我从小学时候知道了这个人。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对他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对这位儒学大师更加了解。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很安静地看完。

电影的情节是从孔子在鲁国为官开始,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一系列的从政治到军事的作为可以看出这哥们确实有才干,胆识过人、政绩突出,被鲁定公非常赏识,却因犯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权势季孙斯的政治利益而被排挤驱逐。孔夫子这一点也被后世很多天真地相信儒家治国的知识分子天真地继承,中国历来的政治一向是一边打一边哄,一用法家斗你一边用儒家哄你,学而优则仕这种说法一开始就是错的。孔子在一番政治作为之后终于成了悲剧,但这段在鲁国的戏因为符合剧情冲突的的要素,说白了就是有正派有反派,是和胡玫之前拍的宫廷斗争一脉相承的,胡玫拍起来也驾轻就熟,把当时很多名字拗口难记的人物拍成了活人。而到了出鲁国流浪的时候,没有了与孔子直接冲突的反面人物,剧情冲突并不激烈,如同很多媒体所说“后半段像散文”,其实从一个有理想却只能流浪的人物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出孔子辗转漂泊的背后,他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个春秋乱世的时代。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 -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 ”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

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在中国 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篇2:《孔子》读后感

在工作之余,翻看汪大海、胡卫红编著的《跟老子学无为领导跟孔子学有为管理》拜读此书让我跟随汪大海的脚步走近老子的道家学。学完整个上篇,在感受到了思想家老子的聪明、睿智,被他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所折服。叹服之余,我不禁把老子思想与自己的组长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得到一些启示,写出来以与老师交流、探讨。

体会之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你所说的规律既是规律,也不是规律。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你可以运用你掌握的规律,但不可执迷于你掌握的规律。

“名可名,非常名”,书上虽没有直接解释,我认为:规律可以说清,可以说明白,但又不完全说明白。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你不说它也存在天地之间,你掌握它,描述它应用它,他就能成为万物的根源。

规律存在于实践一切事物之中,以人类的有限的智慧,不可能全然掌握,但我们仍然要利用自己的有限智能,尽可能掌握并利用它。作为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将如何去掌握和利用规律呢,老子给我指出了道路:经验交感。组员们之间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家长交流、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家长和家长的交流。只要都充分的交流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体会之二:

告别“伟人”时代

老子给领导者们指出了一条相反的路径――丢掉心中“伟人”的幻影,保持谦卑的姿态: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主,因为它们善处卑下之地,所以成了百川之主。

孤零零地耸立一峰,如何以低姿态容纳百川,汇集成海的空阔境界?

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渺小。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不妨以谦卑之心面向世界,将姿态放到最低。如此,就为容纳新知、容纳他人、容纳世界留出了最大的心灵空间,从而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让生命的价值放出最璀灿的光芒――虽然人生如流星般飞逝,但那一瞬间的闪光,也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读完这一段让我深深感到:做班主任要“心中有孩子。”“做领导,心中要有下属或职工”你和他们是平等的。在此我想从我的班主任工作来谈我的想法。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以己之爱,启动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操。千万别忘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博学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善良的情感去熏陶学生,用宽容的胸襟去感化学生。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提高教育素养。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班里每一位孩子,尤其对于特殊生,我们更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在我们的课堂里,不应高高自居,应该俯下身来,静听孩子的心声。

体会至三: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呢?老子的意思是说,圣人像水一样。在我们常人眼里,圣人应该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如同高山耸入云端,只可仰望、膜拜,怎么能像水呢?不可思议!然而,思想家老子把圣人比为水,则是看到圣人像水一样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水是柔弱的,“天下莫弱于水”;水是自高而下的,流淌不止;水是生命之源,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多么伟大啊!圣人就像水一样,从高处流向广大民众,滋养民众心田,与民众结合一体,打成一片,圣人之为圣人,缘出于此!

班主任又何尝不应像水呢?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也要有水的品格。班主任要像水一样,永远向下流淌不止,流向每一个学生,滋养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繁荣学生的精神家园;要像水一样,能容纳百川,“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载着所有学生 ,驶向成功的彼岸;要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用真挚的爱去善待每一个学生,使其茁壮成长,在奉献中体会班主任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老子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我虽不能完全读懂,但是通过学习此书的通俗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教育意识要在“有”“无”之间的灵活转换。管理和领导思想与方法也要在“有”“无”之间的灵活转换。至于怎么转换还有待于继续学习和研究,才能使自己的领导与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3:《孔子》读后感

孔子向来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确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老师!他开私人办学之先河,把教育从官府带到民间;他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数十载,潜心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曾谈及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年幼到古稀,都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使身心不断臻于完善的境界。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继承、发展,以促进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知名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孙汉洲的专著《向孔子学做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学习、研究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好教材。近期,粗略的阅读了本书,学到很多。

书中上篇中,探讨为师之道时,首先就提到孔子是一个潇洒的人!一个人要想拥有潇洒的人,首先得学会幽默。教师也是凡人,难免有让学生不满的地方(如年龄、长相、衣着、举止),学生也会有些微词,这时就看你如果对待。你过分认真,难免找气生,气出了病,医药费还得自己掏;你以幽默对待之,反而“退一步天高地阔”。可见幽默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有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时,作为我们老师,也不妨请幽默来帮你的忙。记得有次代4.3班主任,下午午读还没开始,我就去班里了,还没进班门就看到XXX跟XX支起架子来,看来已经战斗了一会儿了,好多孩子围在周围,有几个孩子看到我来了,对着他们喊“琳琳老师来了,别打了!”我没说话,两个主角看到我站在讲台上,也慢慢地放下来,互相斜视着,气还没消,我招呼孩子们都坐下,大家也都安静下来,我便说“看来我错过了一场精彩的搏击战啊!地方有点小,那得多施展不开呀!我还没呐喊助威呢!”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哄堂大笑了,两个孩子也低下头笑起来,我话锋一转,开始教育起来,其实这种方法大家都会用到,只是不会次次用,更多的时候会火冒三丈、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发雷霆,先劈头盖脸的来一顿批再说,自己生气不说,其实效果未必好。其实现在我们有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却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教师被绑在所谓素质教育的战车上,更是不堪其苦。我们老师不妨请幽默走进生活,让它来调整人际关系,让它来缓解人生压力。“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我觉得自己平时还是挺能笑的,但头发却也白了太多太多,看来还需要继续多笑,想开一些所谓的烦恼!

孔子还是一个全面发展,兴趣广泛的人,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能。他爱好音乐,除非遇到朋友的丧事等特殊原因外,他每日必歌。他喜欢射箭,精彩参加射箭比赛。他热爱大自然,喜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很多的兴趣,但好像不如孔子那么的洒脱罢了,压力之大,牵挂之多,总是不能很好的静心做一件事,哪怕是休闲娱乐。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受教育者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换言之,我们不仅需要孩子学富五车,更需要孩子灵活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当然,我们教师只是教育者的一部分,父母以及社会上关涉教育、宣传的人士都是教育者,他们的思维品质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社会上的乱杂的各种培训机构,有多少是以教育为目的,又有多少是以盈利为目的呢?

作者在怎一个爱字了得中提到,“仁者爱人”,要求施爱之人要具有耐心、毅力与奉献精神。反思自己,惭愧惭愧,特别是耐心的缺乏,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错误,不能总是一一的耐心倾听,不能总是一一的耐心解决,有时候也会后悔处理的不妥,可火山爆发还是会常常存在。这个,对学生、对自己都很是不好,得改!所以向孔子学习,也是必须的!

记得书中作者讲了一个《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一只老螃蟹当教练,教一只小螃蟹学走路。他三令五申地讲解走路要领:“要向正前方,照直里走。”可是,小螃蟹尽管默记了要领。然而,走起路来却仍然横向走。老螃蟹对学生很不高兴,免不了一顿训斥。小螃蟹心中不服,提出要老螃蟹做示范动作。老螃蟹听了,便真的做起来,结果,他也是横着走。这次教学活动,自然是失败的。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老师的角色,也想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有时候也会给孩子一些不好的示范,也有言行不一的时候,也有太多偷懒的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师如孔子,学生、儿女又焉能不听其言,效其行的?孔子门下英才辈出的奥秘,大概就在于此吧。

《向孔子学做老师》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点,需要细细品味,需要慢慢去实践,去坚持落实。就如文中所说“如果要想做好一个老师的话,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粗知大意,还需静心悟读!

篇4:《孔子》读后感

一、“为己学”主张独立思考精神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荀子劝学篇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后汉书桓荣传谕曰:“为人者,凭誉以颂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

“故知人之为学于艺、学于文,抑学为人之道,虽其所学同,而其所以学之用心,则有为己、为人之别,此诚不可以不辨。学知为己,即知所以为据德之学矣。

又有“此始纯粹是一种为己之学,即在自己德性上有期望,有到达,故谓之据德之学也。”

“为己学”是追求自己内在的成长,期望自己有所提高,而非对外进行张扬和炫耀。进一步,为己学之时,不同的人有快有慢,每个人所达到的程度各不相同,这就是完全凭着每个人自己的特点以及他能领悟的程度,孔子对学生因人施教也常常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学问的阶段进行点拨,能不能领会完全在自己。所以,孔门之学是相当的重视独立思考,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领悟程度以及成长速度。

“为己学”不是为了取得颂扬和外界评价

倘若为人学,就免不了被外界的意见以及声音、需求左右。这里面的颂扬和评价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老师。

一个人不会独立思考,恰是因为过于相信他人的思考的结果,过于在意他人的意见,均落在了为人学的框架里。虽然看上去更倾向于解释是为了自己成长,还是为了外界评价而学,但深一步的体会会感觉到,孔学深深尊重体悟在个人,每个人因心以会道的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以往对传统文化存在的偏见里,其中就有一条,认为传统文化太刻板,完全遵从教化、摒弃了人之为人的独立精神。经过这一“为己学”带来的思考,我认为孔学本质上是提倡独立思考精神的,偏见是对孔学的不了解和想当然。看到这一点,深深的松了口气,“为己学”完全在乎个人。

颜渊季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颜渊、子路三人之志,即三人之所愿学也。此三人之志全属自己一种内心境界,故称之为“为己”之学。

朱子谓:“三人之志,皆与物共,特有小大之差。”此所以称之为“为己”之学。

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为己之学,所愿只在己。其所求完成者,即其一己之心德。而其一己心德所能到达之最后境界,乃为一种“物我一体”之天气气象。

可见跟随自己的心愿,独立思考,独立探求,最后方能到达物我一体的最后境界;假如学为人,最终丧失了自己,更无法到达境界了。

二、“好学”在于不断的学习与提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对这段话没有什么感觉,看了《孔子与论语》,才明白这句话的深意,以及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孔子在我们眼里是完全的圣人啊,我们就会当然的认为,圣人与我们是有着很大分别的,圣人天生就不一般。像佛陀树下多少天就顿悟了一般,好像人是一下子成圣了。如果自己远远到达不了他们的境界,应该是天份和悟性不足吧。但看到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等,是一个逐渐变化、不断升华的过程。

“孔子之立、之不惑、之知天命,皆循序而可见。孔子之下学上达,正宜如是参之。必博文、约礼,乃始知有立。有立焉而上达于不惑,又上达于知天命,而据德、志道之学亦胥在是矣。”

孔子也是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走上来的,于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人修为客观发展的下学上达的过程,原来圣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了学问、达到了至高境界的,都是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一点一点达到的。这也为自己的成长积淀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以前看到他人那样的知识渊博、知见那么深、境界那么高,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机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了,常常以“没文化”来调侃自己,实际是在众人中间有点自我放弃的意味了。然而,看到孔子的境界都是这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我又能比孔子高明么,当然也要一点点累积起来啊!只学习孔子的好学就可以了啊。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果真是伟人啊,还是以身效果的伟人,他只说自己好学,实在向人们昭示一个达到更高层次境界的唯一道路。能把自己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亦向人们昭示了一个圣人亦要经历的过程。反过来想我们自己,如果想让众人觉得自己是圣人或者神人,定要呈现个“吉人天相”、天生如此啊,天赋异秉之类的,而孔子不为圣而圣,是一个真境界啊!这也不得不让人恭敬反思,为学修行是否急功近利、总怀着一蹴而就的心态。

书中载:“至其由下学而互通层累以渐跻于上达之一境,此则为孔门教学之所以异于夫人之学者。然亦由乎夫人之学而以通以累,而始更有其上达之一境耳。固非无此下学,而径可跻此上达之一境也。”

孔孟性善的不同也可见此等意义。但二者不同的是:

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凡同类者皆相似,因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此则成为全称肯定语,又规格太高,遂使后人疑问争辩。

论语本章,仅言大类大多数如是,不说尽人皆然,此则争辩较少。又仅说忠信,不言仁、义、礼、智四端,其间大有分寸。孔子教人,一面守其易遵之礼,一面企其难及之智,双方配合,走上仁道。仁道人人可能,但亦少人能及。孔子似在人之最后成就上,并未明白主张人人有平等之可能。只是天生本质相近,如忠信,而别立人生至高标准,如仁与智。

孟子教人为尧舜,乃曰:“非不能,是不为。”意存责备。

孔子则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孔子并不自居为圣与仁。

孟子把教人标准提高了,不免说得容易。

孔子把教人标准放低,待人做到高处去,则自见困难。

孔子自己,只以“学不厌、教不倦”自负;称最称赏的颜渊“好学”而已;自说,他忠信与人同,好学与人异。我们学孔子,亦要学孔子与我们的异处,即是学孔子的“好学”呀。

三、学应当求真义,杜绝执一理而偏

《孔子与经史之学》的部分,展现了孔子为学的过程,以及后人是如何延续继承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偏重,到了清朝更是完全偏离了孔子本义,使得现在很多人不认识、不承认经典的妙处,真是令人痛心。这一章的内容较多,罗列变化过程可以使大家更明白整个过程,但也需要时间功夫。我就只谈自己的感想吧。

想到我们平时读书,哪得从历史上的发端站在高处一直看到现在的呢,多是拿到一本书,看到一个句子,用自己的理解觉得不错,就深以为然。只言片语,或者是只某个作者的书籍与思想,便推祟倍致。看到这部分内容将整个孔子之学的演进、偏重、曲解说的如此详细,不觉得也是冷汗直冒的感觉,倘若是我读书,读到这个偏的、曲的,是断然分辨不出来呢!即使读到正的,又怎么能分辨出是正的呢!既惊叹钱穆先生治学的细致,也惊叹在现代的老师可以带领我们看到这本钱穆先生的书。

假如又是走到一个偏的、曲的境地,倒是如何是好呢?

想到读书思考志学上,我们研究一个学问义理,是否也会受到当今现代的需要的影响,而不顾真理大道了呢?

联想到平时读书,有多少人在读经典,又有多少人在读功用之书、专业书籍,而且在此基础上到处都是几天学会个什么,迅速怎么样,完全是被功用带着走的状态呢!

便何况要研究、要考据,在一个乱法时代里面,真正能够不被时代带偏、不被形势带走,坚持中正真理的又有几个呢?

这就给了我以后学习或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启发,就是:

第一,要有辨别,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辨别,请比你强的人辩别,在自己的时代里选择最可信最接近真理的书去读;

第二,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正心,寻求真义,而非被自己的偏见或者需要给带偏;

第三,尽可能多的去读经典,去对比、去思考和领悟;

第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近代社会种种演变,已逐渐激成两大潮流。“一曰‘个人主义’,一曰‘集体主义’,而莫不从功利观点起步。‘个人主义’形成资本自由,‘集体主义’形成共产极权。所争各为财富,而所失则在人性。人生无不好群居共处,既不愿一味封闭自我,摆脱大众;亦不愿专为供奉大众,牺牲自我。孔子所主张之仁道,即为求人、我各得,群、己两遂。我们遇到的多数问题,必当从人类自身内心之忠信、仁智求解决。忠信本于先天,仁智成于后天。两者合一,乃可为人类永久向前指点出一条仁道之路。人类今日种种现象,已非远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所知。因此亦不复能即凭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当时之所学,解决当前人类之诸问题。然断不能谓当前人类,已非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当时之人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孔子时如此,今日人类如此,更复两千五百年后,人类亦如此。认定了“人性”,知加以尊重,乃始可以言“学”。由“尊德性”而断之以“道问学”,只此是一条不变之大道。一切谋财害命之奇技淫巧,皆所当禁。一切背情伤义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亦所当绝。一切大思想、大理论、大发明、大创造,莫要跑得过快过远,先要照顾着十室之邑、愚夫愚妇、人所同然之“忠信”本质。惟此乃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基本。”

特别抱歉,完全原文打上来了,这一段读来真是振聋发聩 ,激动万分。把一个目前思想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自我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阐述得如此清晰、符合根本!我们的偏见里面以为,只要是中国的古代的东西,就是主张集权的,就是集体主义的。从未想过,这个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竟然在孔门思想里有答案!

从“人性”出发,人既有好群居的特性,又有不愿牺牲自我的特性,人我之间,如何取舍,也自人性当中的“忠信”而来。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儿。一个特别喜欢哲学的朋友,临时爽了约,还拿自我自由来说事儿,我认为她就没有分清自我和与他人的关系(即群体)的分别。个人自由无可厚非,但是假设你与别人产生的联系,与群体产生了联系,还坚持“自我”,背离最基本的“忠信”,这个是如何说不过去了,对吧?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一个场景、在一个合理的度。

钱穆先生的这本《孔子与论语》所载内容的准确、详尽、视野胸怀的广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早知如此,定当早些努力读书,前面慢慢读、读不懂、不想读,后面突击读,发现了这本书的好,却觉得如果再多些时间细细品味就更好了。另一感想是,我们现代人对孔子的误解、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实际上在这本书中已经完全得到了释疑,如果本书的内容以一种大众乐见喜闻的方式不失本义的呈现出来,使更多的人知道孔子与论语的真实情况,使更多的人喜欢上传统文化与经典。真正的把能提升自我成长的学问推广发扬出去,对解除现世所面临的很多问题、解决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呢。

我为此前不学感到羞愧。以后,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好学”的人。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更加接近真理,更加存养智慧精神。

篇5:《孔子》读后感

面对“三问”这个题目久久下了笔,不知道写啥,脉络很多内容也丰富,就是无从下笔。“心得”自问所得甚少,悟性也不够,但总要写点什么,勉强思之从心而发。

客师歌“三问”较好地解决了人生意义在哲学高度的重大问题:人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是什么?时间之于人的意义是什么?为何有时间的存在?“三问”以客师与�s述先田猎迷路这件事为背景,通过一问一答一层一层解析先觉、先知、先机、后觉之间的关系;时间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人和万物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三问”前四句交待了这次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第一问�s述先以客师明天地为由,诘问此时为何迷于田、困于岵、又冷又饿的境地。客师以诗经“衡门”开头,这也尊循了古人把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作为说话的依据,逐层逐次地解析“先觉”“先知”“先机”“后觉”,提出“先觉何必求先知,先机有时从后觉”极具智慧性的观点。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很多人都具有先知的能力,先知在任何时候只有极少部分人才有的能力,既使有这种能力的人,也不必非得用这种能力去处理事情。且事物发展的先机,有时也在后觉中产生。这二句话解决了有先知能力的人价值问题:人的价值并不在于要运用自已先知的能力去证明自已,或者获取利益,而是要顺从事物演化中的轨迹,不参杂人为的因素去干扰、改变它的结果。特别是从事易学研究或爱好者,当具备一些先知的能力,在运用这些能力的时候,有时能断人的生死、有时能改变人生的轨迹时,怎样做到慎言?先圣有“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客师特意写下“三言”告诫子孙要“三言两语”。

“智者只需明辩机,子时不问明朝疑”,有智慧的人只须辩明事物演化的规律和机会,从规律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自己的言和行。子时不问明朝疑,是不须动用先知的能力来决定明天的所为。

二问,�s述先提出“一朝夕”的问题,客师针对“一朝夕”这个问题,论述在不同层次的人理解也不大一样。有人说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蒙童、妇人、老妪是属于看山是山的境界。偶人、在雷火中论长短的人、在芥子上竟雌雄的人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智者属于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朝夕之内大玄机,一物一换有分离。皆道天地一盈虚,吾道虚虚一朝夕”,每个人在自己的一朝夕中,都是用有别于其他人的唯一,换得自己的一朝夕,肯定与其他人有区别,映证后面的痴人、愚妇的一朝夕。世上万物(动物、植物)在这个大玄机中均有区别于其他万物的一朝夕。世人都说天地像风箱一样有盈有虚,而我的道却只有虚虚的一朝夕。

“天地不过一狎子,只布朝夕困人兹。”真正困人兹的并不是这个狎子,天地自有天地之道,而是人类自己不明白朝夕的道理,不懂得时间的内核而困于朝夕之中。

“海枯石烂光移影,千万人行将其定。痴人愚妇谋万年,自误今岁他年连。”在时间的这根长轴中留下一段一段的影像是千万人的人生轨迹共同形成的。痴人、愚妇谋划着万年大计,憧景着今年、明年以及年年岁岁。但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谁也不敢保证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人生的悲欢离合、妻离子散、突发的事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只有真人能破得这个大迷津,抱着不争朝夕只在今的人生观,去感悟世界。

三问,以�s述先经历的战争中生死之间的事诘问客师:生命为何如此短暂且无可奈何,朝夕也好,只在今也罢,生命只存在短短的一瞬即灭。替众人也替天地间的万物问出生命的终极问题: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生物来到世上不管存在的时间长短,都会面对死亡、毁灭。天地万物演化最终都逃不过死亡,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意义何在?客师以弓和箭的取用进而论述是否得情。人和万物来到世上,得情与否是人和万物存在的决定意义,来到世上得其情,就是人和万物最终的意义所在。不得情,那怕岁岁连连却只能空活一生。客师写到这里,悟出了人生真谛。

整篇三问将世人的境界分为这么几类:一是痴人、愚妇、偶人,这是低层次的人,处于迷津而不自知,却还在思考万年大计;二是三岁蒙童、妇人老妪,这类人虽然不明天地之理,却按生活节奏过好每一天,做好应该做的事;三是智者、真人,他们明天地之理,知道事情演化的规律,在充分掌握规律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做应该做的事。四是得情之人,这类人包括客师、赤子,他们不会被时光、朝夕、长短、雌雄缠绕其中,也不会纠结得失,只遵从人之本性和万物之情,那怕存在的时间很短,却胜过无数的岁月。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凡夫俗子的我们虽然境界不高,但只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努力修“四正”,处迷茫而不惑,在顺境而不娇。暂时无法达到“得情”的境界,即使智者、真人境界我们也还在修行的路上,但只要认准目标,不断修心、修身、修已,向智者学习明辩机遇,通过学习、领悟天罡遁的奥秘达到人生目标。

篇6:《孔子》读后感

初读孔子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后来读《论语》,觉得他是乱世中清醒的智者,是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再后来读井上靖的《孔子》,在经历了一个由“圣”到“凡”又由“凡”到“圣”的过程后,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起来�D�D一个生逢乱世、颠沛流离却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志士,一个宽厚博爱、推己及人、体恤民瘼、有教无类的仁人,一个集过去思想之大成,创立儒学并泽及后世的学者,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一个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的多情人。

我读《孔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的力量,耳边回响着孔子对乱世发出的地动山摇般的呐喊。尽管井上先生只是淡淡地、不加修饰地把孔子的风貌与学说勾勒出来,却让我从时间的缝隙中似乎窥见了孔子波澜壮阔的生涯,那些淡然的心境和凝重的感叹,那些明慧的达观和温和的嘲讽。还有更深切的,几欲将我埋葬其中的执着和爱。

孔子认为自己生活的春秋时代是天下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渐积达到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历史灾难的深渊;而他心向往之的则是尧舜之理想化的、有道的黄金时代,他的理想是要使现实政治回到过去时代的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至梦不到他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便为之感伤不已。

为此,他不得不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而“放逐”自我,一生穷途奔波并屡遭劫难。大司寇只不过是倏忽昙花一现而已,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漂泊中有蒙难匡蒲、彷徨与卫的经历,也有伐树于宋、绝粮陈蔡的遭遇,但孔子依然坚定执着,不改其道。“知其不可”是孔子对现实的明察、对人生的彻悟;“为之”则是孔子对现实的负责、对人生的热诚。孔子相信治理乱世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尽管随时都有艰难险阻,但也不能因之而懈怠退缩。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必须坚持对理想的固执的态度。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成事,却可以成人。我想起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顶,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永无休止。也许更多的人会把西绪福斯的这种无功之劳看作人生苦役,然而,加缪却认为这种行动本身已隐藏着人生幸福。诚如鲁迅所说,在体育竞赛中那跑在最后却坚持始终的,正是人类的脊梁。

孔子与隐者不同。隐者是“无为”,而孔子是“为而无所求”。隐者以逃避来表达他们对时代的反抗,而孔子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以改良社会的行动诠释自己的立场,绝不轻视任何微小的努力。在居蔡游楚期间与隐者的遭遇中,无论是讥讽与奚落,还是同情的忠告,都未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而为了理想他选择的是流放自己的命运。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四处奔波,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学道不倦、乐以忘忧。知天命使得孔子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而不是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他闭上了专注世俗功利的眼睛,从而获得了坦荡快乐的人生。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对此,孔子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苦恼,但从来都不会绝望,而是看作天命对自己的考验,因此他仰首对天、坚忍痛苦。即使是在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至境必将到来,微小努力的积累会产生人类社会光辉的明天。

孔子立志救世,但终其一生,他却仅仅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是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他的时间则最多仅仅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的“边缘人”。尽管孔子充满“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的自信,洋溢着“天生德于予”与“文不在兹乎”的历史使命感,也的确既具高远的理想亦具超常的政治才能,但却只能是有德而无位,这是孔子的悲剧。然而孔子却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无忧无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

孔子爱人,因此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仁只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孔子安人,是为了让全人类过幸福生活所必须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孔子把“仁”区分为“大仁”和“小仁”:“小仁”是平民在生活中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大仁”则是教导政治家要拯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民,企望一个凤鸟自由翱翔的升平的天地。而无论是“大仁”还是“小仁”,其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从始至终,孔子考虑的都是关于人的一切�D�D人的幸福或者不幸。在孔子看来,即使生活在乱世,每个人也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至少构筑一个“爱”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觉得生命是有价值的,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以达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处的安顺和乐之境。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有一份博大包容的心境,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止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爱人就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一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和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之所以对齐桓公主持缔结的葵丘盟约赞赏不已,是因为盟约使得黄河之水没有一次用于战争,也就使得千千万万无辜百姓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孔子日日苦心焦虑、努力弘扬自己的主张,就是为着社会上遭受不幸的人越来越少,确保人起码的幸福。

孔子是爱人的,他以一个圣哲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只要看见遭遇不幸者,就会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时,便急切问人而不是马,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而孔子最慎重的三件事�D�D“斋、乱、疾”,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因为孔子的博爱,使其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使人倾慕的力量。

孔子的人性爱是孔子最大的魅力。《孔子》的主人公蔫姜因为其宽阔的胸襟而一辈子离不开他。而孔子叱责子路、照拂颜回、不理子贡,其实都是孔子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孔子师徒相交情真意笃,言谈笑语坦荡无忌,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道而生死不悔。而这一切皆是以老师的人性爱作支撑的。

王国维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孔子即是如此,他对人类的永恒的爱是因为其人是一多情人。惟其能喜能怒、能哀能乐,故其七情备;惟其七情备,故足为万世师表。《孔子》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孔子,一个作为“人”的孔子。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丰富的,他的经历是坎坷的、复杂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染指他的灵魂,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他的言行是自然由其德性的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其道理也并不酸腐偏激,只是随之自然,合乎人情。他爱乐,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对于美的事物竟有如此敏锐而深刻的会心。他是诗人,在他那深厚博大的心灵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迷人的诗意。郭沫若说,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极度�D�D在深度如在广度。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孔子,这是孔子的魅力。他爱人,他有着人情的温暖,他时刻想的是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把济世化民看作天赋的使命,怀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尽管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演出的一幕幕剧,没能真正打动他的同时代人,但他依然做一个称职的演员,即使是悲剧也演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是为我读《孔子》之后的一些感想。

篇7:《孔子》读后感

两千多年来,解读《论语》的人有许多,近年来更是争谈《论语》。但在这片喧嚣中,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解读《论语》的作品少见,尤其是带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进《论语》的,更是微乎其微,让人觉得,与种种已被挖掘出来的“微言大义”相比,似乎教师的喜怒哀乐不在《论语》之中。但事实上,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的喜怒哀乐。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所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点透了。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就是从教师的视角来解读《论语》。作者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描摹了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阐述了蕴含在《论语》中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意识到,教学就是爱,就是专注,就是彼此扎根的`师生情谊,就是通达人世、响彻人间的文化之旅。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这本书并没有严格的体例,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乐园。如同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有这方面的大气。这其实是作者的自信,不循规蹈矩,不耿耿于怀于考据,活读《论语》,妙解孔子。循规蹈矩难有真情,更难有激情;不耿耿于怀于考据和历史的真实,才给我们自由解读的无限空间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完成了孔子和自我的思想对接。所以,这本书与其说在写孔子,不如说是写如何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

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这是用西方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来与孔子进行类比。的确他们两位古人之间有着不少相通之处,就说在对待教学的态度方面,两位圣者都有虽是异国之人,但却是“殊途同归”的结果。那就是一种对教育的纯粹之情,一种对教育的痴迷之心,一种对教育的九死未悔的执着。“我们有的,孔子没有”,“孔子有的,我们有吗?”这是书中的第一、第二篇的标题,颇有古人问天的意味。在知识经济年代,我们拥有的物质条件,在孔子所处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孔子的“孤独”的精神,我们有吗?我们有的,应该说,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绝境,因而我们没有发现或发掘出自己的精神潜力。但我们是或多或少地拥有孔子的那种精神的,否则我们也很难生存在教育的这一方天地之中。教育是个永恒的事业,它需要孔子的那种柏拉图式爱情的追求。

中卷,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真正走进圣人的内心;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涵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在这本书中,很少将《论语》的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或者阐释,而是以点带面,从一个个细节说开去,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读者、尤其是为人师者得到更多的启发。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之下,孔子跟弟子之间的对话,转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无论是优秀的颜渊,还是鲁莽的子路,在周勇的笔下,他们都活生生地从古旧的、深奥的《论语》中走了出来,跟孔子展开了饶有趣味的对话,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五彩斑斓、趣味盎然。

孔子为什么会“诲人不倦”?因为有颜渊及“颜渊式的学生”相伴左右。颜渊出身贫寒,经常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即使这样,颜渊还在那里温习老师教给他的功课。颜渊简直是死心塌地的“听话”,有他这样的学生在认真听课,做笔记,教书就成为了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孔子不能没有颜渊,不光是为了创造优秀的教学,而且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精神生命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教学到这份上,已经不仅仅是教学了,而是师生的精神生命从此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了。颜渊是孔子的“命”,颜渊死了,孔子的教学热情日益消退。不仅如此,他像走到了人生的边界,一贯敬天的孔子竟诅咒苍天的残酷。一年后,孔子还是离开了人世,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颜渊,以继续令其心仪不已的“诲人不倦”。

“下卷,耕耘自己的《论语》天地”,的每一个标题都极具吸引力寻找《论语》导游:钱穆与杨绛,设计自己的《论语》游戏,感受《论语》中的人格力量与师生关系,送一本“我们的《论语》”给毕业生。

读一读,学一学孔子当老师的方法,感受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情实意,或许可以慰藉自己困顿的心灵,让前行的旅程更加温暖。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这正是我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

篇8:《孔子》读后感

还记得是一年多前,“名师工作室”给我们小学部的老师每个人发了一本教育有关的书籍,我发到的是《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刚开始拿到它,就被它那古朴的封页所吸引。书的封页上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很惭愧的是,自己真正只读过一遍,当然,每读到一些感触很深的句段,我都会很认真地摘录下来。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越读越动情。特别是读到颠沛流离的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大爱时,我流泪了,在晶莹的泪花中,我看到了让我感动不已的人性之美、胸襟之美、境界之美。对孔子的教育情怀、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感悟,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学习孔子,做孔子式的老师!

学习孔子,永怀“教学之恋”。教育是孵化理想的温床,学校是拒绝世俗的殿堂,教师是充满诗意的职业,教师应该富有幻想和激情,教师应该活得纯粹而高雅,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他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用和善的眼光看世人,用柔和而充满希冀的眼光看学生。这就是“教学之恋”。唯有如此,才能开创“有教无类”的先河,才能提出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主张,才能打破贵族和平民的出身限制,才能创造出三千弟子的办学规模。孔子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奖金荣誉,没有广告宣传,生前只是个平民知识分子,去世后却被敬仰朝拜,成为万世师表,甚至他的学生竟在老师的墓地边结庐守孝,陪伴老师长达六年,连做官和做生意都弃之不顾,原因是什么?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痴迷、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无限倾情,才让他成为世人眼中的“圣人”。

学习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一生以学安身立命,在学中陶冶情操,从而成为最有学问的人。孔子笃信唯有先“学”,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乐乎”与“不愠”的老师。“学第一,教第二。”以前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如今才知道这也是孔子对自己说的话。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自己站得高,才能把学生往高处带。不读书,我们用什么来传道授业解惑呢?倘若自己的灵魂熄灭了火焰,我们用什么来点燃孩子们的心灵呢?对比自己,以前总抱怨没时间没心情学习,也埋怨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可一个自己都不爱学习的老师又怎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呢?中国的古语千真万确,“身教胜于言教”,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无论以何种高明的方法,也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而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则无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他自身便是读书的典范。当读书成为教师的精神第一需要,他的学生自然会仿而效之,当读书也成为学生的精神第一需要时,我们自可信心十足地展望未来的美好。

学习孔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能在2500多年以前,就提出并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他能按学生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从而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才。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几乎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且对他们的优缺点也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想想,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能出现七十二贤人,与他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是分不开的。

学习孔子,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亲如一家,孔子对学生平易近人,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不得已去见南子,回来后,子路对他表示不满,孔子感到子路不理解并错怪了他,他就在子路面前激动地对天发誓,求得子路明白他的心志。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入武城“闻弦歌之声”而笑子游“割鸡何必要用牛刀”,子游不服气地反驳孔子说:“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于使命。”孔子觉得他讲得有理,就公开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讲错话。正因为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他是一位“圣之时者”,又是一位有热情、有感情、有爱心的文化圣人,因此弟子们对孔子十分敬爱,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团结精诚,能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这可以说是孔子办学的伟大与成功之处。

关于《跟孔子学当老师》,有太多的感动存在,我会再读,三读。关于孔子,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学了,我仰望他,并希望自己能在他的引领下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不再那么单调,也不再那么迷茫。

篇9:孔子读后感

孔子说:“人分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

从生物科学这个角度来解释,中人以上:万物之灵的人;中人:一般的动的人;中人以下:禽兽不如的人。

抠心自问我是哪一等人?中人算不算的上?请自己多花时间认真检讨,改过自新。

放眼看社会禽兽不如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原因?是人们价值观念扭曲,市场导向错误等等,谋财害命比比皆是,人祸不断。

总而言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全中国,全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我才明白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从前种种譬如今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今天给自己一个新的出发点――对得起未来的自己。

篇10:孔子读后感

孔子出生在春秋战国中晚期的鲁国。孔子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之所以能蜚声海内外,完全得益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的母亲带年幼的孔子来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靠亲友的接济和给别人做零活度日。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有影响,对国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孔子很早就出去干活,赚钱养家。孔子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他不但钻研历代经典,在历史经验借鉴得失,他还把历史的名人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他们的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教训。他崇拜周公。子产。管仲等人,并把他们当做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治国的道理和做人的方式。

孔子最初开始收徒讲学,大概是在27岁。那时他的学生还不多而且都是些希望出人头地的平民子弟和士族子弟。他们看到有些统治者都向他询问不懂的东西,所以对他很尊重。接着就投到了他的门下学习。孔子教学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度,向所有喜欢学习的人传授知识。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没有其他的要求,凡是喜欢学习的成年人不论老幼。贫贱。国籍等条件,都可以投到他的门下学习,这就是有名的“有教无类”。

孔子还曾经做过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那就是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途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没有屈服。当然途中也有很多次当上了大官,但最终孔子还是继续周游列国。

学习无止境,人不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吗?就像孔子一样,学习才是自己的,名利都是浮云。

篇11:孔子读后感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音zōu)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上就死了父亲,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跟随孔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齐国的大夫黎�I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篇12:孔子读后感

《走近孔子的读后感》

坐在窗前,桌子上放着一杯热茶,手中捧着一本书,这个有些诗意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是一个书虫,深信着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一本好书就像是你的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他开拓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智慧,洗涤你的心灵。我也喜欢把我所读的好书跟所有同样爱书的人分享!

最近读了一本自认为很好的书―《于丹《论语》心得》,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就很喜欢于丹。看到她才知道原来讲《论语》的不一定是老头子,喜欢听她讲的《论语》,因为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没有文邹邹的死板语言,有的只是生动的趣语。还记得于丹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我心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多么精彩的一句话,还不成熟的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可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孔子是灰色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通的,贴近人心的。我们不需要仰望他,只需平视。

之所以买这本书,一是因为于丹,二是因为孔子。孔子是家喻户晓的,自上学前我就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另一方面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以看出他不求富贵,只求道义,他认为行义是最重要的;同时孔子生性正直,老子曾这样评价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作为一名学者,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历代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的人们不再关注于古典,他们更关注时尚的、新潮的语言,这难道不是人类一种变相的落后吗?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化,才使现在的人们少了一些纯真,少了一些真诚

我也许就是同学所说的落伍的人吧,但是不知怎的,我对那些时尚的东西总是没什么兴趣,我可能更中意于古典的东西吧!其实谁说少年不能读《论语》,论语是我道德品质的教材,论语所代表的思想其实也是儒家的主张,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最早是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则是,中国在各国所设立的孔子学院,论语是中国的一个标志,孔子是中国人的典范。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少年,我应该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不求名利,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正直,力争成为第二个孔子!

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孔子的形象和语言,睁开眼时忽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细雨,论语何尝不是着春雨呢,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阅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是因为题目很吸引我,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 “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倘若不曾有过孔子或柏拉图式的怀抱理想的教师,则中西方的教育与文明史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 “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的学生曾点说的一段让孔子引为之音之言的人生理想。不是子路、冉有他们理解的“学而优则仕”,竟然是归于大自然。

归于大自然,身边是单纯年轻的笑脸,迎着春风,洗尽尘埃,畅游在春风和歌声里……天地开阔,师生之间可以畅谈嬉戏,也可以在山水之间明澈自己的心境。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某门知识或者某个技能,而是一种自动求知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有孔子那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所从事的教学,无论深浅,都意味着他将承受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

如此想来,在教学这旅程中,即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学生,便可以让学生永远留恋求学岁月,也可以让自己真正实现职业理想。那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就让我们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

篇13:孔子读后感

《孔子如来》讲,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季孙行父,死后被谥为“文”,人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很敬佩他。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含蓄的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很多人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是孔子反对的,孔子说的是:“三思而不行。”

为什么说三思而不行,因为三思而后行,是根据利害而行动,而不是根据是非而行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告诉君子有义在,他就会去做;告诉小人有利,在他才会做。孔子也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但是很多人却选择三思而后行,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想的太多,人便退缩,长期以往,人便委琐。人一委琐,便不可观。李贽说:“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说,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善恶美丑判断。钱穆说:“是有贵于刚决,多思转私。”意思是,做事贵于果断刚决,想的太多了就变成自己的打算了。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之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事,三思而后行,导致不能见义勇为,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可能是,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等,这样的想法,但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见到比较多的是:你走在马路上,见到地上有垃圾,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哦,这有一块垃圾,我要把它捡起来。第二反应第三反应是,这样很丢人呀,别人会不会嘲笑我呢?我还是不捡了吧?或者是:这里有垃圾,我把它捡起来。但是第二个第三个想法是,我为什么要捡这个垃圾?捡这个垃圾对我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我还会被别人笑话,我还是不捡了。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在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人流量比较多的大街上,扔下一些塑料瓶,观察一下,看有没有人会捡?但结果令人意外,整整等了约四个小时,有几百人经过这里,但是没有一个人捡起这些塑料瓶,接着,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有人主动请求路人和他一起捡垃圾,会有人帮忙吗?实验结果更令人诧异,在四个地方的实验人员,请求路过的人帮他一起捡垃圾,路过的人无一例外,全部都帮助我们的实验人员捡垃圾。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三思而后行,会让我们的,根据这件事的利害而行动,而不是根据是非善恶或价值观来行动。所以,我们并不是在每件事上都要三思而后行,而是根据自己的最初一念来行动,因为“最初一念之本心!”

篇14:孔子读后感

读完《孔子》,方明仁礼,知廉耻。

孔子一生怀抱着济世安民之心,希望靠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天下从无道变为有道,遗憾是周游列国最终无一国采纳,没有成为政治家,最终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儒家仁,到孟子发扬光大的仁政,尔后不断拔高孔子地位,到尊崇孔子后人,再到将孔庙祭祀逐渐升格为国家大典、历朝还有多位帝王亲临曲阜孔庙朝圣祭孔,足见皇权与孔子的儒家的亲密关系。成为帝王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绵千年不绝。

“圣人出而黄河清”,本书白描式地勾画了孔子的形象,粗线条地记述了其一生的经历和主要思想,读来要言不繁,也让我增进了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作为一介平民,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由此可见,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符合现代社会潮流的,他所期望的国家状态,也是大部分人所期望的。

篇15:孔子读后感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界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谁也无法把它剥离,这是不争的事实。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孙汉洲老师撰写的“孔子教做人一书”,对平日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又有了新的领悟。本书不仅讲孔子做人处事的观点和方法,还把《论语》中相关原文译成白话文,而且例举了大量的实例、故事,读来趣味横生。其中关于“孝道”的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自古忠臣皆孝悌。本书第一章写的是“孝悌之道”,比尔盖茨说过: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如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人认为孝敬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限于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父母生日那天,甚至有些人对于孝道理解出现了偏差,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孝顺。论语:“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意思是,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呢?可见“孝道”并不是单单物质上的满足。记得有一次看见了一则公益广告,主要内容是讲当年迈父母不小心将饭粒掉在桌子上的时候,当不再健康的父母走路需要搀扶的时候,想想我们小时候他们是如何照顾我们的。画面出现的时候我注意到所有人都在极其专注的盯着电视屏幕,室内顿时清静了许多。不知道这个广告的创意者是谁,但他的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广告能重新换回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那份爱与敬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经典之作,跟这个公益广告比起来“脑白金”简直是垃圾,“黄金酒”也成了索然无味的白水。回头说说现在的孩子,或许是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或许是他们太小不懂得,然而这些都过于牵强,都不是你们让爷爷奶奶替你背书包的理由,也不是你冲他们大呼小叫的借口,很多孩子都会背诵“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呢,仅仅是背诵、默写是不够的,背的再熟练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也是毫无意义。

教育孩子是个大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一起努力。说到这不得不再提到一个公益广告,就是“给妈妈洗脚”的那段,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也应当以身作则。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有关于“孝道”方面的活动及教育,社会也应当多出现以上两个公益广告式的宣传典型。三方面合力才能做到对于孩子的良好教育。

篇16:孔子读后感

读了《孔子学琴》,我从中感受到了孔子能沉浸在音乐中,为什么他能沉浸在音乐里呢?我想是因为孔子心静。我想起《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中,司马懿说的一句话:“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我也是学琴的,我能体会到心静和心乱音色的不同,要能心静,就要心中有琴,琴人合一。

孔子能够将自己的身心浸入音乐的境界,我们又何尝不能呢?想来也是,静心是学琴的最高境界,难不成随便一人都能到达炉火纯青之地步?

先不谈琴,因为除学琴外也要学习孔子的精神,兴趣是最基本条件,第二就是能静心。

外界给予自己讽刺挖苦之时会你会怎么做?坚持下来的大概没有一成吧?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不顾外界的`看法,自己坚持学琴,生活中也要这样,不能遇到一点小挫折就退缩,更不能因厌倦而放弃,学而不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目中无人。

刚刚说的兴趣也是一大因素,但坚持自己的兴趣也是一种本领。孔子埋头苦练确实有点像现代人所说的“愣头青”,但怪不得他,古人所了解的太片面性,只是苦练,没有任何技巧性可言。但也并不是说此事就不对了,只是需要增加些技巧性而已。

孔子在曲中所投入的感情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埋头苦练只是一方面,感情在里面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首曲子若是没有感情,就只是一首曲子,你所付出多少感情,琴音就会回馈多少感情。

总而言之,孔子学琴中所存在的优点,都是常人可望不可及的,这样的人才是我们膜拜、敬仰的对象。

篇17:孔子读后感

时间过得真够快的,转眼间三月份已过了一多半了,古人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前者我感受过了,但琴艺书法我是半丝不会的,所以我用读书充实这段时光。在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孔子》这部书。虽然只是粗度,但这已让我受益不少,相信古人所说的开卷有益就是这个原因吧。下面我简略介绍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大略可分为儒释道三家,而佛教的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才是真正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中国古代人民自己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而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孔子》这部书主要是阐述儒家思想的著作。

《孔子》一书讲到了仁的概念,孝的含义,礼的作用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现实。而我所说的仅仅是孔子对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不同事情与不同心态的划分。当然《孔子》一书博大精深,区区千字必是言之不尽,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述说。

由于本次阅读略显仓促,且文言文字言简意深,我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孔子》一书,不过经过多次阅读,我相信我会更好的理解它的。

篇18:孔子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画说孔子》,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知道了东方也有圣诞节,每年的9月28日为孔子的诞辰日。到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人们把这天叫做孔夫子圣诞或是孔子圣诞节。

我还知道了为什么孔子圣诞节能延续了上千年?这是因为孔子是举世公认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

孔子的一生,办学传道四十多年,先后教授弟子三千多人,精通六艺的有72人,他悉心册编《诗》《书》,审定《礼》《乐》,修撰《春秋》,研读《周易》,作《易传》等,总结数十年的学术心得,传承历史文化堪称不遗余力。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被尊为创始人。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了占正统地位的政治思想。至此,各个朝代的帝王都会给孔子封尊号。1658年,康熙皇帝御笔万世师表匾额高悬于孔庙的大成殿上。孔子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一斑。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他的思想和精神,遇到困难仍然要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实现梦想。

篇19:孔子读后感

今天,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知道了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这篇文章真的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特别是孔子说的那段话: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这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体现了孔子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诫大家都需要不断地相互学习。

另外,大教育家孔子不仅能够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且觉得在这些方面自己比不上学生,还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是多么好的老师啊!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身上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可我一直都听不进去,现在想想真为自己的不谦虚而感到脸红。

为了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我总结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是:认真对待学习,听话、爱好广泛,并且动手能力特别强;不足是:稍有些胆小,有时还爱撒娇。不过,我有信心改掉这些坏毛病,同时还要虚心地学习周围同学的长处,让自己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篇20:孔子读后感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过了十天,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我虽然学会了曲谱,可是还没有学会弹奏的技巧啊!”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师襄子赶紧离席拜谢,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孔子学琴的经过,表现出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让我懂得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凡事都要持之以垣,不要只求表面功夫,做就要做好。

篇21:孔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孔子拜师》。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三十岁时已经远近闻名了,但是他还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拜老子为师,他谦虚好学,每天不离老师左右。

读了这篇文章,我十分佩服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他都已经三十岁了,也成为名人了,还要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可是现在有很多人,一出名就会骄傲自满,不求上进,只知道贪图安逸。在去洛阳拜师的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最后终于来到了洛阳,他的毅力多么顽强呀!见到老子以后,他每天不

离老子左右,有不懂的问题就会问他,真是不耻下问。

和孔子相比,我还相距甚远呢!每次练小提琴时,妈妈都会给我指出毛病,我也会注意,但是每当练完一遍我就会坐下来休息,妈妈经常提醒我,可我总是不在意,总觉得自己已经练得挺好的了。现在想想,其实我还差得远着呢!

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练快板和小提琴,虽然很累,但我不肯放弃每一项特长,因为这两项特长我都很喜欢,以后我会努力把它们都练好。在生活中,我也能做到不耻下问。读课外书的时候,我有不懂的词就会问妈妈,妈妈也会耐心地给我解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学习孔子,做一个谦虚勤奋的人。

篇22:孔子读后感

孔子对教学的热恋,让我无限的感动;孔子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孔圣人的境界,但我会从孔圣人哪儿得到教育,得到激励,走好教学之路的每一步。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孔子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教学活动,体现着对个体的发现与尊重,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因此,我们当教师的,要向孔子学当老师。

篇23:孔子读后感

快乐的寒假,我像飞出笼子里快乐的小鸟,坐在刺桐公园的石椅上,掏出吴祚来写的《孔子学堂》,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多么引人入胜的经典古文呀,我稚嫩的心灵跟着《论语》简练深奥的文字,与孔子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在朴实的生活之中和道德对话里得到荡涤。

从《孔子讲道》我明白只有追求真理,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从《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感受到仁爱、智慧、勇敢是真正的伙伴;从《知之为知之》我感悟到:只有刻苦、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其中,我最喜欢《君子(上)》这篇论述。孔子告诉弟子:“君子无所事。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凡事不能与别人争执不下,即使在比赛中,也应该互相谦让,这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看来,我也算是“君子”。

春节将至,购票大队排成了头不见尾,尾不见头的长队。我和爸爸从早上8点排到了下午2点,终于望见售票窗口的影子,我深吸一口气说:“爸爸,我到旁边去运动一下。”刚刚走出几步,我看见离我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个老爷爷,正颤悠悠地拄着拐杖,无精打采地排着队。我想:这位老爷爷一定排很久的队,开始体力不支!怎么办呢?我跟爸爸小声商量:“我们跟老爷爷换一换位置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真是一个懂得尊老、谦让的好孩子。”我和爸爸重新站到队伍后面排队,但看到老爷爷买完票高兴地样子。我一点也不后悔。

“君子明白正义,小人只知道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语录像是冬天的阳光,带来无比的温暖;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像是甘甜的泉水,带来心灵的滋润。

篇24:孔子读后感

对于孔子,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当然,这本书也阐释了孔子对于他这一生的哲学和理念。不过对于这本书,我最欢的一句话还是,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用简单话来说,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有。”不逆诈“就是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不能先怀疑对方的动机,去质疑别人。而只有那些内心坦荡,内心光明,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倾向把对方想象成为一个好人,这就是“不逆作”。

正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老是用猜疑的眼光对待别人,那么他就会失去生活、朋友以及周围的一切。

在我们班里,开玩笑的人,不少。如果他和你开一次玩笑,你就对他大喊大叫,无法理喻。那么这个人下次还会再主动理你吗?还会跟你交往吗?只会让人感到自已是个爱发脾气,不够亲近人的家伙,久而远之,大伙便会主动疏远你。

比如我们班的x×,他最爱开玩笑,特别是跟我。但我不想去猜疑他,那样只会让自已变成“套中人”,套在其中。而在学可忙碌时,有人跟你开个玩笑,是最好的。你既可放松一下身心,也可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细数下来,我也被他“骗“了不止五次,可我是快乐的,偶然被骗几次又何妨?

就如书上讲的:人生最大的损失,恰恰是为了防止可能被骗,终身做了套中人,这样,丧失的东西就多了,而社会也是这样。

假设在社会提倡”人防人“,那么,便是一切人防着一切人,我防着你,你猜着我,那么这个社会便会彻底分裂。自认为,有防人之心所想的,便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而人这一辈子,要是防人的话,肯定是拿大辈子的生命作交换。这样活着,你愿意吗?更何况每天都要提心吊胆,长时间下去,没有一个人是不崩溃的。

所以对于”防人之心不可有“,我是支持的,因为防人之心是中国人的老毛病,而药方正是孔子所说的话。

篇25:孔子读后感

老子教导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是很注重德行的,但他们的容貌看起来会有些愚钝。老子所说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且智慧的‘收藏’,不是智慧的不足,而是智慧的收敛,不是智慧的麻木,而是智慧的蛰伏。”

比如,在街上发现了一个鼓鼓的钱包。有的人可能会说,今天运气太好了,拿着这些钱去吃点儿好吃的吧。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运气很好。但这件事有其他的做法,可以捡起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根据钱包里的身份证明来锁定失主。还有一种做法是,路不拾遗。有钱不捡,貌似很蠢笨,但细想开来,倘若每个人都能有君子的德行,对路上的钱包路不拾遗,那即使过一天、一个星期,哪怕过一个月,失主沿路寻找,就一定能找到丢失的、没有被动过的钱包。如果每个人都因德而愚,世界会不会更多一些美好,更多一些信任,更多一些明媚。

有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国王发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种花,谁种的花最美,就选谁当继承人,到国王约定好的日子后,孩子们怀抱各种美丽的花,只有一个孩子手捧空花盆,而最终国王选了他当继承人,因为分发的那些种子都是煮熟的,根本种不出花。空花盆孩子老老实实播种照料国王给的种子,看上去是那么愚笨,但他诚信踏实的德行赢得了国王的信任。那么,到底是努力捧来美丽花朵的孩子更有智慧,还是空花盆孩子更有智慧?

在学习中,我为了在短时间内把作业完成,会应付着写,还想着自己好聪明,糊弄了老师,得出空闲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但其实我欺骗了自己,考试会令我原形毕露。小聪明终究不能称之为智慧。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君子德行的人,不在意别人眼中愚钝的自己,做正确的事,以君子德行要求自己,收敛智慧,蛰伏智慧,收藏智慧。

篇26:孔子读后感

悄悄地,经典诵读之风刮遍校园。徜徉在经典文化的圣殿,我结识了慈祥的孔子,雄辩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庄子……其中,我最仰慕的是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学堂》为我们呈现了孔子上课时的情景。在他的课堂上,不会有人抄袭,也不会有人作弊,他们都发挥着自己的真实水平,因为孔子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知也”。相比较这样真实的学习,不由得令曾经的我感到汗颜:

那是五年级时的一次数学单元检测,顺利地解答完大半张考卷后,一只“拦路虎”把我难住了。任凭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到解题方法。于是,一个声音在我左耳边说:“到学习比自己好的同桌那里瞄一眼吧?”

“不行,偷窃知识是不对的!”另一个声音马上在右耳边反对。

“可不瞄的话,这次就与高分失之交臂了。不达标多倒霉呀!”一个声音很为难。

“可那原本就不是您该得的。要是瞄了,您会失去更多的!”另一个声音很坚决。

“瞄一眼吧……”

“不行,目不能斜视……”

两个声音激烈地斗争了好久,最终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我还是选择当了一回“长颈鹿”。

事后,我向母亲进行了坦白,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看您这么坦诚,相信您一定知错能改!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不懂装懂,明白吗?”

从那以后,测试时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我知道在学习上弄虚作假,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学堂》让我更加了解到孔子的讲理、礼让、谦虚;《孔子学堂》让我更端正自己该持有的学习态度;《孔子学堂》让我更明确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孔子学堂》,有了您的指引,我一定会开创起一片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

篇27:孔子读后感

本学期限拜读了高欣编着的《孔子叫我们宽容点》其中第一章《孔子做人之道》。它让我知道做人是一门大学问,书中用浅显的话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教他的学生做人要可能宽恕就是恕别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推给别人。”其中的“恕”即“推己及人,仁爱待人”。遇到与人相处上的问题,应换位思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

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思考?作为老师无论与同事之间,还是跟与学生相处时,也应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念头。曾经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过去我们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时候,也曾对着作业喊累,也有偷懒的时候,当然还少不了犯错……现在我们的角色不同了,是老师了,慢慢的这些经历也就淡忘了,站在讲台上的我们也许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躲迷藏。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点体谅学生,设身处地的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可以理解。比如:设计课堂教学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要考虑到学生智力能力,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和困难。我想这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来也就快乐多了。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到了这一信条,就会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当我们心情烦躁不安时,懊恼时,请提醒自己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篇28:孔子读后感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掩上书卷,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孔子家中,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师襄教给他的一首曲子,师襄则坐在一旁,捋着胡须,面带微笑地听着。整首曲子完成的十分顺利,师襄说:“这首曲子你会弹了,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而孔子摇摇头:“我只学会曲谱,还未学会演奏技巧呢。”几天后,师襄又来到孔子家中,只见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琴声如小溪流水般悦耳动听,便说:“你已学会了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而孔子却诚恳地说:“我还没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演奏怎会使人感动呢?”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住处,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琴声迷住了,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终了,师襄站起来,激动地说:“你已领会了乐曲的思想内容,弹出了音乐的精神,能学一首新乐曲了!”孔子又摇了摇头说:“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又有了一段时间,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突然,抑扬顿挫的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孔子之所以琴艺炉火纯青,是因为他虚心求艺,刻苦练习。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不要只去看一些人的灿烂辉煌的一面和登峰造极的成就,最重要的是要从他们的背后那辛酸的泪水和苦涩的汗水中吸取精华,投入自己的经历中。俗话说:“有付出,才有回报。”是呀,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和夏天的耕耘,哪里会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呢?

篇29:孔子读后感

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赞叹他高贵的品质,赞叹他博学的才能,赞叹他广泛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是因为他有谦虚的美德,他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聪明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然不满足,继续向他人请教。就是因为他有那么端正的态度,才让自己的名声渐渐地大起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于他的勤学苦读。孔子出生贫寒,很早就失去父亲,他被迫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使他更加刻苦地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到最后孔子终于成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

通过读《影响世界的人-孔子》一书后,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越是身处逆境越要发奋努力,那么那些逆境或阻力便会成为动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更加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感恩,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回报老师!

篇30:孔子读后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只知道孔子的这两句名言,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开始讲起,主要讲述他开创杏坛教育,招收弟子,广推“周礼、六艺”之道,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暮年的孔子,因为抱负不能施展,开始编撰《春秋》,他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被编写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举止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从他初习周礼,到下定决心学习圣贤,造福于民,孔子的虚心好学、求实上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学易”。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渐渐地,母亲没有能力教导他了,就把他交给了外公。“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扎马凝神,一会儿又俯卧在地练双臂腕……”,读到这里,我想:“孔子才十岁呀!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读。原来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时候,有一些疑问,见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气寒冷,于是就练武强身一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好问,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奋啊!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学习,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外公,怕打扰外公,又挤时间来强身健体,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实孔子从那次“庙宇祭祀”之后就已经在心中扎下了学习礼道的决心啊!他宣传礼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国君都能用仁义德心治理天下,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心怀天下,真让人佩服!

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要虚心请教别人。另外,我们还要会利用时间,像孔子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正所谓学无止境,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虚心求学;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成语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如:《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又如: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刘绍棠《蛾眉》一

成语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如: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又如: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篇31:孔子读后感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无论是孔子还是孔丘更或者是Confucius,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当孔子穿梭于个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他不仅和儒学息息相关,在思想或者文化,甚至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在那个时代里丝毫没有被受到重视。这不是他的错,儒家思想终究适应不了春秋时期的统治阶级。那个时期,孔子被落寞在所难免。

但是,伟大的孔子似乎又印证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孔子的儒学从春秋时期的应运而生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巍然大宗,再到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学遭受严重打击。西汉时期在逐渐复苏,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然成为正统思想。从此以后一路繁荣确立了正统地位……

这一思想在孔子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后,仍然为我们现在所用以德治国的思想所延续着。当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的时候,标志了现时代对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鉴。

孔子,我不仅仰慕他的学识,钦慕他的素养,更多的是佩服他那种经得起时间千年鞭策考验的志气和灵魂。孔子虽然生活清贫,却始终不动摇对学习的坚强意志。他用自己祖先的名声来不断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在二十多岁时,他做过

一个小史,管理仓库,这个官虽然很小,但他却做得非常认真,他用已学过的知识,把每一个帐目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

想想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难道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吗?党和人民信任我们,走出校门,来到农村,应当耐得住寂寞,扎根基层,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村,将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作为责任,作为义务,“村官”如同孔子做过的小吏一样,虽然不大,但同样要认真、细致、全身心的投入,不仅仅是要做清廉正直的好官,最重要的是要做百姓眼中最信赖、最贴心的致富带头人。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或许还有点迷茫,有点紧张,但孔子却给了我一剂良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谓能者为师。万不可认为自己大学生便不可一世,其实自己对于农村什么都不懂,我需要学的还很多,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都是我学习请教的对象,就像臵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坚信,在我村官的职业生涯里,我每天请教一点、学习一点、聚集一点,定能成为农村大舞台上的一小座山、一小片海。

篇32:孔子读后感

在我的心中,孔子是学者,是圣人,对他的感觉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样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是让人膜拜的。然而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后,更加了解了他作为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的喜怒哀乐。

孔子喜欢向学生推荐《诗》,因为他觉得那可以倒动人的一切美好情感,可以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可以让人宣泄心中所有的惆怅,还可以让人在家里就能看到许多可爱的草木与动物。他感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他会把自己的求学教训教给学生。虽然早已“学富五车”,却依然觉得自己还不够有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他更是觉得自己学问不够,于是坦诚的将自己的知识缺陷告诉学生,说自己还得继续努力。老师在颠沛流离的处境中尚且如此卖力求学,学生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他会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悲伤与痛苦。颜渊、子路死的时候,他悲伤到不能自已,学生们劝他,他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在悲伤,反而问:“我有悲伤吗?”等他在学生的提示下终于明白自己确实是在悲伤,他就说:“颜渊死了,我能不悲伤吗?子路死了,我还能吃得下饭吗?”不但如此,他还会“日哭”——终日哭泣。

讲了这么些孔子的事情,就是想说,孔子教给学生的,不只是文史知识,更重要的,他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喜怒哀乐,用一颗最真的心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拥有一颗“仁心”。

我们会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夏丏尊先生曾将教学比作师生一起在池子里游泳,说如果老师没有“爱”,就像池子里没有“水”,游泳便又不成了。这个比喻显然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爱仅仅是池子里的美好存在之一,还得交学生怎样游泳,游什么样的泳,什么又是最好的泳姿。也就是说仅仅有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有爱的依托,也就是说,要“授之以渔”。就像孔子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教给学生,用以培养他们“达礼”。

哪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我就承认对他们有着打心底的热爱。可是,只有当我们把这种爱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时,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学,并没有向学生传授多少能够触及心灵的“渔”,而让他们更强烈的感受到我的爱。自己做的都不够好,有凭什么来埋怨学生不听话、不懂事呢?

由此,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地理,学会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做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在每一次课上,我都要把自己对地理的热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这样有意思!教给学生知识,更不忘把学习方法交给他们,用切身经验告诉他们:地理,一点都不难学!每一次的时事地理,都拿出来和学生探讨:汶川地震是什么原因?今年哪些地方发生了洪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是地理呀,我们离不开地理。我想,那一天,那就是我毕生所追求的。

篇33:孔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吴祚来的《孔子学堂》,里面的名句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

国,如礼何”可见礼让多么重要,只要礼让治国,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人们要学会礼让,别人就会尊敬你;国与国之间互相礼让,战争也不会发生;君臣民之间互相礼让,这个国家民心不会动摇,将坚不可摧。孔子对他人礼让相待,他人也就以礼相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走在一起,一定

有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学会谦虚,要相互学习。孔子老师在谈论“君子”时,子贡夸他而孔子却说这是给他戴高帽子。以及谈论其他问题时,孔子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见孔子是个多么谦虚的人。

在《孔子学堂》这本书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与翻译,它给我们呈现出孔子上课时的情景,让我们更了解到孔子是一个讲理、礼让、谦虚的人。

只有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亲自时间获得的认识是正确的,学习获得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我们要拥有辩证的思想,拥有辩证的思想,让我们更能认识到本质。《孔子学堂》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也给我们带来生存的知识。

《孔子学堂》真是本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的好书。置身其中时,孔子的形象仿佛被复活了,你会看到一个可爱的老师,他和自己的学生们不断地讨论问题,他的学生们不用考试、不用做作业、不惩罚学生,还有大量的时间与同学们交流知识,周游列国,只是让学生们面更广,学到更多知识,通过对话来讨论问题。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轻轻地合上了这本书。好想也来这么一趟别样的求学之旅!

孔子从不写书,而他和他的弟子讨论的话题都是常见的,也是从古书上总结的。可他们却可以“温故而知新”,从旧的知识中找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时一个话题可以聊上几节课,孔子老师也会有时被同学们问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却不会为学生的问题而恼怒。

成语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唐·李翱《李文权文集·陵庙日时朔祭议》:“先儒穿凿,各伸己见,皆托古圣贤之名以信其语,故其所记各不同也。”又如: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

成语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哎,那骂得可真也是不亦乐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篇34:孔子读后感

《孔子评传》是由由匡亚明先生主编的,这套《孔子评传》更是由匡亚明先生亲自执笔撰写,老先生注重社会历史的研究,对商周社会经济也有深入探讨,这使得这部书成为文史哲交汇的巨著,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评传。在孔子思想的研究方面,可以说匡亚明先生开创了最广泛的范畴,拓宽了研究视野,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和我的孩子一起研读。全书分十章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尤其当我读到关于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实践等内容时,更是触动很大。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仍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通过与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我们有个小小的发现: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就曾经总结性他说:“夫循循然善诱人。”孔子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是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

除此之外,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夫子教人,因材而异”的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以及“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在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孔子的教育方法、至理名言,孔子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仍然是有益的、适用的,甚至可以说是需要提倡和强调的。他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多么精辟的教育观点,是多么辩证而又统一的教育方法。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被我们牢记,更是被世界所牢记,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篇35:孔子的读后感

孔子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我很崇拜他。寒假里,我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介绍了孔子一生的历程,使我们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挫折中前进》这个篇章,介绍的是孔子成长的历程。孔子很能吃苦,经受得起各种困难,也很有志气。在挫折中,他凭靠着自己的毅力一天比一天进步,修养了许多才能,养成了谦虚好学的品德。

在孔子的一生中,一直是刻苦学习知识的。在很的小时候,他每天央求母亲教自己新的内容,然后不断地去温习,以至于小时候就已经聪慧过人了。到了长大之后,孔子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刻苦,成为了一位闻名天下的著名学者。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诗》《书》《礼》等著作,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经过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编成了《论语》。

看完了《孔子的故事》后,我真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想变强,就要能吃苦,同时还要有自信,要有所付出。

篇36:孔子传读后感

阳光明媚,水波温柔,于万千光辉之下,我手捧鲍鹏山先生所撰写的《孔子传》,细细品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与道理。微弱的光影打在泛白的扉页上,洗刷过“十五志于学”的高远,“三十而立”的大道,“四十不惑”的开明,“五十知天命”的参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人生是非的理解与通透,而如今我仅以少年的身份领略其中的奥秘,在心间留下最深印象便是那“十五志于学,少年方始终”的感悟。

在鲍鹏山先生的叙述中,孔子自小便聪慧过人,更是在颜母的教导下汲汲而学,掌握了礼乐等基本知识,那又为何称十五才志于学呢?原因有其三:

一为“志于学”即心之所向为大学之道。在《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指的是我们要发现自己内心中本来已经被蒙昧了的德性,从而让自己成为君子,然后在达到真正的至善后止步。孔子十五志于学便是立足于至善的目标,从这一年起坚决而又明确地为学而不倦。

其二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曾谈及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是圣人。然而孔子却常以“学而知之者”自居。因此孔子称自己“十五志于学”也是一种谦虚,是希望自己能够戒骄戒躁,初心前进。

其三则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他认为圣人并非真在十五志于学,因为圣人是天生聪慧的',并不需要像常人那样慢慢累积,但圣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因此孔子仍然称自己“志于学”是想以此来让后学者自我勉励,奋发前行。

读懂了为何“十五志于学”,我们便可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p岳飞矢志报国的慷慨�p徐霞客志在远方的无畏……漫长历史中也还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尽数其间,均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向先辈学习,志存高远,德才颖超。

岁月匆匆,转眼间,蹒跚学步的小儿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的征途也需要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奋勇向前,无畏险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篇37:孔子的读后感

看完《孔子》,感触颇多。

首先在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他们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一开始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美好的人生道路并不都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许多文人无法自保,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是大众化情结,即民众情结。文人出生的士人,更多的是考虑下层社会的利益,有着儒家“天下归仁”的情怀,但他们却不能找到或不能遵从于官场的定律,因此常常受到非议和排挤,在这种仕途不顺的处境,这时候他们的人生选择也就有所区别,但又无外乎三种,一种是归隐田园山林。尘世太流俗、官场太黑暗,这是他们归隐的原因或者借口。他们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要坚守知识分子的原则和良心,他们要守候自己高贵的精神家园。于是,他们选择了归隐。他们的代表有安贫乐道、“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的五柳先生。但是陶渊明等人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远离政治,憎恨政治这便是与儒家哲学相反的隐士哲学。

另一种则是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书生报国的基本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书生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这里先看看儒家先贤孔子,一开始孔子在鲁国为官,这也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与鲁国政坛更善于权谋的季孙斯等权势相比,孔子这个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天真了点儿,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也是吃力不讨好,只好背井离乡在春秋列国之间流浪了14年,当时孔子还不是后世那样的国际巨星级的圣人大腕,衣食尚不得周全,所以流浪过程肯定狼狈不堪。但是过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宣传自己的理念,希望社会能够恢复秩序(周礼),人们能够各自安守本分,社会物质比较丰富,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讲究同情心互相爱护(仁爱),也即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可以说像孔子这种知识分子并不少见,他们都想入世为官,身居要职,他们想为民请愿,为国出力,但他们几乎都是政治文盲。他们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让他们在政治纷争中步履维艰,进退维谷,他们不懂得左右逢源,于是处处碰壁。

在后世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它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现实生活的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坎坷的时候,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苏轼的豪迈奔放,孔明的死而后已??都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表现。它包含了孔子和隐士们的积极人生观,告诉我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更是一种智慧,命运与机会常常青睐于那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同时它又摒弃了那种自暴自弃和不知道“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的人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才应该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拥有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同时又不忘了明哲保身。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远离朝野,退隐山林,仍然心系着天下黎民。

现在让我们把问题拉回现实,时代在变迁,古代的知识分子先进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在我们现代社会可能不管用。那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可算是现代的知识分子了,那么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是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个目标很可贵,但是太大了。让我们说点更实际的吧,我们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就仅仅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吗?这听起来会很悲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学的课程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我们直接学我们的专业课不久行了嘛。不是的,看一下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学马克思,在学近代史,在学??的原因。一门优秀的课程,不止是在让我们学知识,更是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前段时间非常流行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也明确的告诉我们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也许你会抱怨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不好。但是,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所以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一晃即过。记得有个师兄跟我说,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是很不屑的,他说现在突变因素很多,你现在所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可能跟你以后真正的人生相差很大。但是我想问的是,你现在都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你又怎么去走好它呢?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篇38:孔子的读后感

孔子是公元前551到公元前479,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懦家学派创始人,孔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著名的徒弟有子路子贡颜颜渊。曾希等等,本来我只知道孔子很著名,但不知道孔子身后还有这么多的事情,直到我翻开了一本名叫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才清楚地了解到了真正的孔子。

孔子的故事作者是李长之,李长之是现代诗人,也是散文作家,他的一生用在了历史学科上,在他的笔锋之下,孔子像是活了一样,此书记载了孔子的出生入死,其中,我最喜欢第十章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选文之中。作者李长之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次孔子与他的徒弟们的谈话,一天,孔子教他的徒弟们与他聊聊天,子路说有多个兵力人马的国家受到了大国的威胁,让我去做一做,保证三年之后出任,孔子大笑起来,再问了另一个徒弟,我只要在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三年就能让大家吃饱饭,孔子没什么反应,到了公西华,公西华说他愿意学习,想在宗庙中做个小司仪,孔子还是没有反应,直到说到曾茜,曾茜说道,我比不上他们三人的好主意呢,孔子说没什么关系,个人说一下个人的自愿罢了,于是曾茜说,春天三月里穿上轻便的衣服,在和五六个同伴六七个小朋友到溪水中去洗个澡。在求雨台上再吹一下凉爽的清风,唱着歌慢悠悠的回来,我不希望再有什么别的了,孔子听啦,大为感叹,果真也是这个主意呢,孔子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一来自从决定不参加政事工作之后,他的心理反而特别平静起来,二来孔子热心正直活动,他素来也不留恋富贵的一面,所谓清高,三来,孔子也不愿轻易表露自己对政治的抱负,同时也对待弟子们应该谦虚谨慎,这时其他三位弟子已经退下,只留下曾茜一人,曾茜见了孔子赞许,他就是特别和老师谈得来,于是问道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在曾茜这样回答的时候,孔子子淡淡地回答。不过是每个人讲讲每个人的志愿罢了,曾茜却不放松,就追问道,那么老师为什么大笑子路呢?孔子说,谈政治就得讲礼节,礼节之中最要紧的是谦虚,可他说的一点也不谦虚,所以我不能不大笑,他听完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大为感叹啊,孔子是多么的谦虚啊,他不显富贵的一面,不求富贵,不求任何志愿报国的景象,只求能随随便便穿个衣服。

出去玩一会儿啊,他是多么的谦虚,多么的谦虚啊,我们以后要像孔子一样学,要好好学习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谦虚,不显富贵。

篇39:孔子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孔子》。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三十岁时已经远近闻名了,但是他还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拜老子为师,他谦虚好学,每天不离老师左右。

读了这篇文章,我十分佩服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他都已经三十岁了,也成为名人了,还要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可是现在有很多人,一出名就会骄傲自满,不求上进,只知道贪图安逸。在去洛阳拜师的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最后终于来到了洛阳,他的毅力多么顽强呀!见到老子以后,他每天不离老子左右,有不懂的问题就会问他,真是不耻下问。

和孔子相比,我还相距甚远呢!每次练小提琴时,妈妈都会给我指出毛病,我也会注意,但是每当练完一遍我就会坐下来休息,妈妈经常提醒我,可我总是不在意,总觉得自己已经练得挺好的了。现在想想,其实我还差得远着呢!

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练快板和小提琴,虽然很累,但我不肯放弃每一项特长,因为这两项特长我都很喜欢,以后我会努力把它们都练好。在生活中,我也能做到不耻下问。读课外书的时候,我有不懂的词就会问妈妈,妈妈也会耐心地给我解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学习孔子,做一个谦虚勤奋的人。

篇40:孔子的读后感

孔子小时候家里贫穷,三岁父亲就去世了。孔子每天帮母亲上山砍柴。一天,孔子去山上砍柴,忽然,他隐隐约约听到林中有人正在弹琴。于是,孔子顺着优美的琴声走过去。他看见一位老人在悠闲地弹琴,孔子怕影响老人,就躲在树后悄悄地听着。听着听着,孔子入了迷,他闭上了眼睛。当孔子睁开眼,老人已走远了。第二天,事情和前一天一模一样。到了第三天,老人弹完琴后,见孔子很诚恳,走到孔子跟前问:“你愿意学琴吗?”聪明的孔子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孔子开始跟随老人学琴。为了能把琴学好,他刻苦学习,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不懈。两年以后,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争鸣,风听了不吹,鸟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

读了《孔子》这个故事后,我被孔子认真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从今以后,我会更加刻苦学习,牢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

篇41:孔子的读后感

关于《孔子》,之前在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有过了解,但是并没有去看。因为在得知孔子的扮演者为周润发的时候,我直觉认为发哥饰演的孔子无法达到我的期盼值,所以当初我没有去关注这部电影。

这次,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观看后的第一感想是,发哥果然演不出我心中的孔子,但是,他已经演得很好了。孔子,作为对后世影响深远、广泛的历史人物,他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他的著作,更是他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这样的一个对于我们来说神一般的人物,发哥将他饰演的贴近我们凡人,已经足见他的演技了得。《孔子》这部电影主要从孔子年轻时期受到鲁公重视担任大司寇讲起。正在孔子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之时,受鲁国“三桓”排挤驱逐,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终于晚年返乡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齐鲁会盟时,孔子势单力薄与齐大夫黎�I谈判;以少胜多平息公山狃叛乱;“子见南子”,孔子以一句“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而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成为了我在整部电影里面记得最清楚的台词;等等。

其中,让我记得最深刻的片段是颜回舍身跳入冰水中捞书,最终死于非命。在书籍泛滥的21世纪,我们或许不能理解颜回的举动,但在春秋时期,书籍是一种很稀少很珍贵的财富,落入冰湖中的书籍,更是孔子当时穷困潦倒的现状中的精神支柱,可想而知为什么颜回会拼了命去挽救书籍。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子待他更甚亲生儿子,视他为最终的衣钵传承人,但最后却是英年早逝。当看到孔子在湖上痛哭着让颜回上岸,孔子抱着他的遗体四个时辰不动时,心里也有一种沉甸甸的哀伤。

《孔子》这部电影不能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的后半部分故事情节平缓,人物光彩尽失,节奏相对拖沓,视听语言相对混乱,观众很难清楚电影最后到底讲的是什么。不过至少完整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孔子思想:礼仪之道、为人处事之策、为官之德,为师之道,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所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儒家思想,引发观众的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孔子读后感(精选41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