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感悟 >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

2011年10月29日下午,部分非京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来认定高考报名资格。这被视为“异地高考”的民间方案。

在此5天前,包括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5位公民,联名向总理上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

2亿流动人口的权利

“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桃源(网名)已经接受了让孩子回老家复读高考的现实,但她依然出现在《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的发布会现场,她希望能和其他家长一同继续推动“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希望像我们家这样的悲剧继续发生。”她说。

1996年,桃源夫妇俩从山东来北京发展,不久便购置了房产和汽车。随后,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在了北京。1999年,桃源的孩子也跟随来到北京就读小学,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三第一学期,直到今年3月,回到老家中学就读准备高考。

由于北京和山东的教材不一致,这位在北京读书时还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在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只达到当地三本录取分数线。而孩子昔日的北京同学们,却纷纷拿到了大学的录取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通知书。

为了让孩子考回北京,桃源夫妇决定让孩子在山东老家复读一年。但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极少回去的老家,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这种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孩子就不停地吃,买东西,现在胖得……”桃源话未完已止不住眼泪。

桃源的丈夫则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回老家陪读。“这是我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桃源说。

在北京,像桃源孩子这样的随迁子女已有40多万。而放眼全国,这个数据则更为庞大——数据显示,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已达997.1万。在中国的农村,尚有未能随迁的留守儿童约5800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如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

这多少是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留守儿童问题凸显;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任何一种选择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丁香花(网名)199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但一直未能获得北京户口,如今孩子选择了在北京读高中,因为没有户籍地山西的学籍,三年后孩子只能以社会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人士的身份回山西参加高考,但“社会人士高考录取有诸多限制”。丁对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

中产维权撕开口子

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拥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北京户口,而在转为北京户口前,享受与北京户籍一样的同城待遇。但很快,这种“期限”被无限期地延长。争取随迁子女高考权利的志愿者,首先就来自这些“绿卡族”家长。

北京的“绿卡族”家长大概在2005年左右开始进行维权。这两年,这个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自称“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他们甚至已经拥有一个网站(jmoyugongping)作为维权的平台。在十几个家长志愿者QQ群中,家长们相互鼓励,任何有关异地高考、户籍的话题都能引起一阵讨论。

而他们的例行工作,则是街头或网上签名和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去当地教育部门和国家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这些志愿者已经征集到签名达51000人次,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志愿者家长来看,这些家长多为有房有车的中产阶层。在流动人口中,那些富贾们直接将孩子送去了国外。而收入不高的农民工,则被迫将孩子留守在户籍地。只有这些中间阶层的流动人口最为尴尬,也因此最有维权的动力。

随中国房地产市场而兴起的中产维权意识,在随迁子女高考权利的争取中得到了验证。这些随迁子女家长的利益诉求,也从最初的只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相关文章: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民间方案-2019年精选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wenxueyuedu/wenzhangyuedu/renshengganwu/10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