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doc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doc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doc

微信扫码分享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内容。它从政治统治思想与方略、经济措施、民族与对外政策、个人修养和为君素质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讲述并分析了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代明君的为君之法和治国之道。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入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玄武门之变”与“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中已学过有关唐太宗的知识,且平时多多少少也有看过关于唐太宗的影视作品,对唐太宗这一人物应该比较熟悉,这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和目标的达成。

2、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主动参与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学生预习解决,突出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的历史贡献,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唐太宗,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由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的方法。

③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实时体验,评说唐太宗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会多角度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等方面的诸多示例,感受唐太宗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为借鉴,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胸襟。 通过借鉴唐太宗历史经验的学习,感悟这一历史人物给今天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体会唐太宗留给后世的丰富的精神遗产。 【教学理念】

1、以课标为依托,立足教材,围绕主题重新整合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根据本节内容,初步拟定为“君臣关系组”、“君民关系组”、“民族关系组”与“对外关系组”等四大组。

3、通过猜想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三个板块,把三维目标的落实融会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难点: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流程】

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序幕→ 猜想历史→探究历史→ 感悟历史→ 尾声五大板块 具体分为:从“天平”引入——说说唐太宗可能采取的措施——自读教材,分组探讨,板书总结——录像导悟,活动体验,评价唐太宗——以古鉴今,深化提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等媒体寻找有关唐太宗的资料。 (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力避将影视作品中有关唐太宗这一人物的艺术演绎作为立论的依据,使人物的评说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一、序幕:

皇帝

师:假如面前摆放一架天平,左盘放上 “江山”,右盘加上砝玛 “老百姓”,而定盘的“皇帝”就是天平的游码。我们经常说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天平中央的游码或右盘的砝码发生变动,都会使“江山”摇晃不已,甚至有可能使“江山”不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就像一架天平,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哪个朝代相对比较平衡?

生:汉朝、唐朝等。

师:在这些朝代中,比较突出的是唐朝。在唐朝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二百八十九年)你最欣赏哪一位皇帝?

生:唐太宗、唐玄宗等。

师:今天,我们来聚焦唐太宗,了解唐太宗如何使天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二、猜想历史: 投影历史档案: 隋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暴刑,爆发了全国性的起义。618年,隋 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最终基登成为唐朝第二任 皇帝。李世民执政初期,国家刚刚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疲惫,人民因饱受战乱 之苦,民心思安。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师:面对这种现象,如果你是唐太宗,你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稳固江山?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太宗是从哪些方面着手稳固江山,并根据本节内容,将学生分为“君臣关系组”、“君民关系组”、“民族关系组”与“对外关系组”等四大组。学生参照课前准备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信息,采取由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的方式,

进行合作讨论,探究历史。

三、探究历史: (一)君臣关系组: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

(二)君民关系组: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材料二:“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三:“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材料四:唐太宗说:“通过科举考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材料五: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 ——范文谰《中国通史》

(三)民族关系组: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四)对外关系组:

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为管理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还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尤其巨大。

经过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君臣关系组: 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说明了什么?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为什么唐太宗听到“逆耳”的话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呢?产生了什么作用?

君民关系组:据材料一、二、三,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体现了什么思想? 结果如何?材料四、五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产生什么影响?

民族关系组:唐太宗通过哪些方式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对外关系组:唐太宗的对外政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等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以适当补充、提升,板书归纳如下: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广开言路,克己纳谏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民惟邦本,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儒尊孔以诚相待,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兼收并蓄 师:通过以上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由初期的“乱”逐渐地走向了“治”,从而推 出“贞观之治”的内涵,即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doc相关文章:

2015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15年初中教学年终总结

2015电力员工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5年网络客服工作计划

2015毕业实习周记格式

2015羊年新春祝贺词

2015年终行政文员工作总结范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2015

数学2015八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2015会计文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2.doc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3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