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微信扫码分享

目录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5)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7)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9)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12)

第1 页,共14 页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说明: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7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一、简答题

1.儒家思想为什么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答案】儒家思想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原因在于:

(1)汉武帝罢黯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儒家思想在后世流传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合乎统治需要的思想武器

①儒家从“仁”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套修身达仁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孔子说,爱人要推己及人,就是从爱自己到爱父母兄弟,爱妻子朋友,再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即由小到大,由内及外。对社会上的纲常伦理作出了规范。

②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同时,他还提出了“仁政”的观念,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且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

2.如何理解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

【答案】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园圃中一个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的系统,它根植于东方的土地,融入了东方的智慧,吸纳了外来的因子,最终形成一种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自新能力,并且生生不息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多种文化形态:

(1)以纵向的发展形态区分,可以分为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

(2)以产生的地域区分,可以分为中原农耕文化与北部边疆的游牧文化,而农耕文化又可以分为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

(3)以文化的地域类型区分,包括了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州文化、两淮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

(4)以民族的属性区分,包括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又可分为藏文化、蒙文化、满文化、壮文化、纳西文化等;

(5)以文化的社会性区分,可以分为皇家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6)以宗教的属性区分,可以分为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

(7)以不同的门类区分,它包含的内容很多,诸如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舟车文化、青铜文化、玉器文化、山文化、水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

总之,中国文化是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历经数千年的演化而汇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不断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

第2 页,共14 页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答案】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表现为:

(1)夏商时期

文字记载显示,我国在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有文物佐证的学校,迄今所知最早的时代是在商代。

(2)周代

周代,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确立,为巩固宗法制度而建立的学校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育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善,学校的结构也更为完备。西周学校分作“国学”和“乡学”两种。

(3)商周时期

商周两代的学校教育,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即“学在官府”。这是因为只有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才能入学受教育。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都迅速发生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制度也随之而改变,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4)汉代

封建制度确立以后,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国家采取“内法外儒”的文教政策,积极兴办学校,招纳士子。汉代的学校也分官学和私学两类,以官学为最发达。官学中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和“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和校、库、序等。

(5)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不断,太学时兴时废,官学教育有所削弱。这一阶段教育的变化,是晋武帝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只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的学校,这是晋代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

(6)隋唐时期

隋唐一统天下,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

①隋文帝为了振兴学校教育,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隋场帝时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②唐代承袭隋代的制度,学校体系更加完各。中央设立的学校分直系和旁系两类,通称为“六学二馆”。

(7)明清时期

国子监到明代己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

4.举例说明文化交流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文化交流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的,这主要表现在:

(1)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总是相互的、双向的

即使是两种文化有先进和后进之分,也是一种相互间的影响关系,并不是某一方总是影响者,

第3 页,共14 页

只是某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可能大一些或小一些而己。成熟的或发达的文化,可能对尚未成熟或较不发达的文化影响大一些,反之可能小一些。但这也不是一种规律。后者对前者在特定阶段影响大一些的现象,也是可以在文化史上寻找到的。我们说,文化的品格应该是虚怀若谷,胸襟博大,能容纳异质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而不是居高自傲,颐指气使,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

(2)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多元文化,具有一种厚度、强度和融化力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外来文化,如犹太文化及其他周边民族的文化,都被中国文化逐渐吸收甚至同化的缘故。从另一方面来说,外来的异质文化要想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生根与发展,它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化,必须按照中国文化的生存机制逐步地改造自己,如同印度的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一样。即使是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化,它也必须像利玛窦那样先学习中国文化,而后才能站稳脚跟。若是以强势压人,甚至明火执仗,蛮横无理,都是不可能在中国文化里存在久远的。

第4 页,共14 页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相关文章:

2017年初二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听力录音

初中生2017年精彩的元旦联欢会日记300字

初二下册地理作业本答案2017

2017年初三学生入团申请书200字

2017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格式1500字

初3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2017

2017年小学四年级暑假作业布置

行政部门2017新年工作计划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3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