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

旧城已冷 点赞 分享
全神贯注

微信扫码分享

全神贯注(精选14篇)

全神贯注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投入的精神。

  2.在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一段话。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初步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划分结构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个自然段,以自然段为依据,划分结构段。为全面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件什么事。

  1.板书课题,学生解释“全神贯注”一词(可以查工具书),再提出问题思考,围绕“全神贯注”作者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2.顺便解释“雕塑”、“奥地利”、“挚友”:

  (“雕塑”,造型艺术,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艺术形象。“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是维也纳。“挚友”,“挚”,诚恳;亲密的朋友。)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学会生字新词(有的可以放到分析课文时再去理解)。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挚”是翘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s))”的“塑”不要读成“su^”的音。

  “工作室(sh@)”的“室”不要读成“sh!”的音。

  “不禁(j9n)”的“禁”不要读成“禁(j@n)止”的“j@n”的音。

  “把湿布披(p9)在塑像上”的“披”,不要读成“p5i”。

  “径(j@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不要误读成“j!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中的第二个“悄”应读儿化音。

  “叽哩(li)咕噜”,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哩”应读成轻声。

  “悄悄(qiao)话”的第二个“悄”应读轻声。

  2.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结构:

  “诞生”的“诞”的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罗丹”的“丹”,不要和“舟”相混。

  “醉”的左半部是“酉”,中间不要少写一横。

  “激烈”、“激动”的“激”和“邀请”的“邀”,部首不同,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三)按自然段默读,概括出自然段段意,再讨论划分结构段。要求边读边想,边画出重点和概括性词语或句子。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2.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结合自然段的归并,讨论划分结构段,明确段与段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提示:课文共5个自然段,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或较集中,没有对话之类的较多的自然段。因此,较长的自然段,很可能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有可能独立成段。

  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写了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参观工作室,并看刚完成的女像作品,以及客人对作品的称赞和主人发现作品还有毛病等。

  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写了罗丹修改女像的经过。篇幅较长,内容具体。

  以上两个自然段之间联系很紧密。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最后一层意思是罗丹发现作品有毛病;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就讲着手进行认真修改。因此,这两个自然段既可独立成为两个大段,又在内容和情节发展上紧密联系。

  第3自然段是写罗丹由于全神贯注地工作,竟忘了客人的存在。第4自然段写茨威格招呼罗丹,罗丹这才发现客人被关在工作室里了。这两个自然段紧紧相连,共同记述一件事,显然可以合并成为第三大段,进一步生动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这可以说是第二段的发展和延伸。

  第四段即第5自然段,写了茨威格的回忆和感受: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显然,这是全文内容的归结。

  (四)通读课文,在质疑问难中,通过议论或查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句,解释一部分不理解和不甚理解的词语,为下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心做好准备。

  “仪态端庄”,仪态,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庄”,容貌、举止端正、庄重。指罗丹的作品女像的容貌、姿态等是端正庄重的。

  “杰作”,指罗丹塑造的女像,是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端详”,这里指罗丹仔细地看女像。

  “吁了口气”,吁,这里读“x&”(另读y)),是长出了一口气的意思。表示罗丹工作紧张后的放松。

  “径自”,指罗丹工作完毕,忘了客人的存在,自己直接行动走出门去。

  “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指茨威格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的认真态度,所产生的敬佩感情和受到的启发、教育。

  “莫名其妙”,表示事情奇怪,使人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或真相。是指罗丹把茨威格关在屋里,要锁门,茨威格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以“思考·练习”1、2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第一、二段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的一段话。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第一段。

  1.提问思考:

  课文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罗丹在雕塑一座女像的作品时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说是由什么引起的?先默读,再议论,然后回答。

  (事情从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时,带他到工作室观赏刚刚完成的作品一座女像开始的。)

  这一段共写了六句话,依次读一读,看看这六句话各写了什么内容,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的?

  第一句话写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罗丹既然招待茨威格这位客人、挚友,一定做了不少事。但课文接下去只写了一件跟“全神贯注”有联系的事,这件事是什么?

  (这件事就是第二句话所讲的:“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这句话跟“全神贯注”是有联系的,其他事没有写,因为跟“全神贯注”没有关系。)

  2.接下来再想一想:罗丹带着茨威格参观自己的工作室。既然是“工作室”,是“参观”,客人一定看了不少内容吧?设想一下,可能看到些什么?这些都写了没有?为什么?单单写了什么?为什么?这就是第三句话要说清楚的问题了。

  (客人可能看到工作室里摆放的主人创作的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当然还有些创作用的材料。工具什么的。这些都没有写,因为跟“全神贯注”没有什么联系。单单写了作品中刚刚完成的一座女像。因为这一作品跟“全神贯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写它。这就是第三句话的作用。)

  3.在“仪态端庄”的女像前,客人和主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读一读下面第四、五两句话,简要地说出客人怎样表示?主人怎样表示?谁的表示又跟“全神贯注”直接联系?

  (茨威格拍手叫好,表示祝贺;罗丹不满意,说还有毛病,表示需要修改。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修改的情节,跟“全神贯注”直接关联。)

  这是不是“全神贯注”的直接起因呢?

  (就是。)

  既然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动手修改,是故事的直接起因,为什么文章不从这里写起,而是把他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做文章的开头呢?

  师生共同议论,共同解答,注意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果文章从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修改写起,读者会感到突然了:罗丹怎么这时候看出作品的毛病呢?不是因为请客人茨威格参观工作室,看到刚刚完成的女像,才发现毛病的吗?那么,客人怎么到了工作室的呢?是主人请他进来的。是罗丹邀请他来家做客的。这一系列事实都有因果关系。所以,文章要从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写起是自然的,必要的。直到第六句“罗丹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全段紧紧围绕“全神贯注”步步深入,叙述得清清楚楚,给读者的印象是完整的、有条理的,为下一段阅读打好了基础。)

  4.顺便结合句子的内容看看,“端详”一词写成“看”可以不可以?为什么?“皱着眉头”表示了什么?

  (“端详”写成“看”不可以。因为“端详”是仔细看的意思;“看”只是看,没有“仔细”的内容。如果用了“看”,罗丹创作态度上的认真,就表现得不够充分了。“皱着眉头”,表示事情难办,得想个办法解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罗丹工作态度是严肃的,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严格的。)

  5.小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用词不宜太多,而要准确。

  6.自由读这一段,再分组或分行朗读,续读下去。逗号之间停顿短一些,句号之间停顿长一些。体会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

  (二)阅读分析第二段。

  1.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划分段落时,我们已经了解这一段是写罗丹怎样修改女像的。现在默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抓住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哪几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的。这些特点在其他写人的课文中,也同样使用。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重要的地方可以画出来,还可以议一议,求得共识。

  (作者紧紧抓住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点,生动、具体地表现他是怎样“全神贯注”的)

  2.再逐句细读,认真体会通过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点表现“全神贯注”的。

  ①“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写了罗丹修改时的动作和语言。这是罗丹在远处望,近处瞧,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左肩偏了点儿”该怎样修改,嘴里还叨唠着修改方案什么的。)

  ②“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注意“异样”和“激烈”两个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异样”的眼光是指不同寻常的眼光,这是通过描写罗丹的神态,反映他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激烈的争吵”是有可能指方案又感到不成熟,可用可不用,还在推敲之中呢。)

  ③“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踩得吱吱响”,“不停地挥动”是通过写脚的动作的重量大,手的动作的连续不断,反映此刻罗丹工作的紧张和热烈。)

  3.这一层内容,是作者从罗丹工作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的角度,描写“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的。接下去的一层,有一句话是前一层的归纳,又是后一层内容的引起。找一找是哪一句话。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起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4.自由读这一层(由“一刻钟过去了”到段末),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跟“越干越起劲”有关联,是什么?画出来。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5.罗丹的女像的毛病,只是左肩偏了一点儿,脸上可能还有一点儿不满意的地方,修改共用了多长时间?

  (大约一个小时。)

  课文为什么要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大家想一想,再回答。

  (课文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由短到长,步步加深,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慢了、太长了。作品那么一点儿毛病,竟用了那么长时间。这就从侧面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认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6.再读最后两句话,注意:每句话里有那么一个字,最能反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恐怕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最能表现一个人把全部精力、全部心思投入到某种活动之中了。是哪两个字?

  (“醉”和“痴”。)

  “他像喝醉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喝醉了酒是什么样?根据生活中见过的说一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一种是神态不清,有失常态,这里不指这种。还有一种是蒙头大睡,好像不醒人事似的。正像课文中讲的:整个世界好像已经消失了。课文用喝醉了酒,处于沉迷状态,比喻罗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作品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顾了。这是“全神贯注”的最高状态。)

  7.最后一句写修改完毕。读读这一句,看看是不是只交代了修改完了,有没有进一步突出“全神贯注”和全身心投入?找出来。

  (“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

  “对着女像微笑,”就已经说明修改是成功的、满意的了。“痴痴”是什么意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痴痴”,从工具书上查是“痴迷”的意思,也就是深深地迷恋某一事物。说明对修改后的作品,是十分满意的,他非常喜欢自己刚刚完成的这一作品,已经到了迷恋、陶醉的程度了。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全神贯注”的认真修改,不可能有这样满意的结果。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的动作又说明了什么?大概罗丹在修改作品时,下定了决心,憋足了劲头,“全神贯注”地修改到非常满意的程度了,这才“轻轻地吁了口气”,放松放松。)

  8.再自由读这一段,要求读出感情,一种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地投入修改作品时的执着感情。

  9.小结:这一段通过对罗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特点的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而且从侧面以修改作品时间长和作品毛病小的对比,以及修改作品紧张之时和完成修改作品之后的“如醉如痴”的沉迷状态,加深了“全神贯注”的意义,读了令人十分感动。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继续以“思考·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四段的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全力投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话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第三段。

  1.提示:第二段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新完成的女像。他的朋友茨威格从旁悄悄地站着,罗丹始终没有理睬他,是不礼貌,不友好吗?

  (不是。因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顾不上跟朋友交谈什么。)

  是的。还有一个有趣的令人感叹的事实等着我们去了解,领会。这就是第三段所写的内容。

  2.自由读,再指名读这一段,想一想: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这句话的“径自”和“随手”是什么意思?表明罗丹的什么?

  (“径自”是表示罗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门走去,没绕道,也没看一下周围。“随手”是指罗丹走出屋门顺手就要锁门。这两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明罗丹还没有从刚才埋头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证明,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这就使“茨威格莫名其妙”了。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解释“莫名其妙”。

  (表明罗丹工作完了,竟不顾友人的存在,径自走出门去,准备上锁,这件事太奇怪了,使得茨威格不明白事情的奥妙和真相。)

  4.当茨威格叫住罗丹的时候,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唉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从这几句话里的“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的“猛然”和“简直把你忘了”的“简直”两个词语,你体会出什么问题来?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身边虽然站着朋友,实际上在罗丹的心目中,朋友根本不存在了。现在修改结束了,突然想起请来做客的朋友还在跟前。)

  “很抱歉”、“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这是罗丹向朋友表示歉意的话。“见怪”是什么意思?

  (“见怪”是责备、抱怨的意思。)

  从罗丹想向茨威格道歉的话里看出罗丹是不是为了修改作品甘愿冷落、慢待朋友呢?

  (不是)

  那又是为什么呢?

  (罗丹就是因为“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而忘了朋友就在身边。他对朋友仍然是一片真情,刚才发生的事,完全是无意的。茨威格也完全能谅解他的朋友。)

  5.再读这一段,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归纳这一段所讲的事情。先自己归纳,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小组议论后解答。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完女像,离开工作室,要锁门时,茨威格叫住了他,罗丹这才想起朋友还在身边。)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二)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1.最后一段,写茨威格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感触”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再结合本段内容讲讲。

  (“感触”是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这里指茨威格接触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一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想情绪。)

  2.引起了什么思想情绪呢?读一读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有什么含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是: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第一句话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那天下午在罗丹的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不是指学到的知识或能力怎样多,而是指学到罗丹对艺术创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创作更好的艺术作品。总之,强调这一天下午的收获是非同寻常的精神财富。)

  第二句话中先理解“人类的一切工作”是指哪些工作?“值得去做”的“值得”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人类的一切工作”是指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工作。“值得去做”的“值得”指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例如,我们眼下所做的工作:科研、教育、建筑、交通、卫生医疗、商业服务等等,等等。)

  那么,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要想做得好就应该怎样?

  (应该“全神贯注”。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女像那样认真、那样投入就好了。)

  3.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各门功课和各种技能,对同学们来说,这也是值得去做的事,要想做得好,也应该怎样?

  (也应该“全神贯注”。也应该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他的作品女像那样,认认真真地学习,全神贯注地学习,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大幅度地提高的。)

  (三)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课文记述了罗丹在雕塑女像作品时发生的故事。全文四个段落,从交代事情的起因,到事情的发展、经过,直至故事的结束,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个中心展开叙述。回忆一下,文章开头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交代事情的起因的?

  (开头交代了罗丹请茨威格来家做客,在请客人参观工作室时,主人发现新的作品女像的毛病,便动手修改起来。)

  2.接着,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又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展开叙述的?

  (接着,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特点,表现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以至于忘记了客人就在身边。)

  3.最后,又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结束全文的?

  (最后用茨威格对这件事情的深深感触——做好工作就应该“全神贯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课外作业:

  1.做“思考·练习”第4、5题。

  2.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要求先理解课文原句,再参考例句。

  检查对这两个词的理解,特别是“莫名其妙”,再看看课文原句是怎样使用这两个词的,然后提供以下的例句参考:

  ①祝贺——今天是爷爷的七十岁生日,全家人祝贺老人家健康长寿。

  ②莫名其妙——一只黄鹊飞进张叔叔家,怎么轰,黄鹊也不走,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全神贯注 篇2

  32  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蒂、茨、咕、吵、痴、径”,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并积累“全神贯注、挚友、端详、痴痴、径自”等词语。

  2、学习围绕课题质疑问难。

  3、学习并背诵第2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的。

  4、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2、学习罗丹认真工作的品质,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媒体 相应的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32、全神贯注》,指导并复习“贯”的笔画。

  2、指名读课题,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积累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做什么?怎样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这三个问题,请你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问题:谁全神贯注? (板书:罗丹)

  课件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法国雕塑家。14岁起学画,后学雕塑。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手法塑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闻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3、文中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罗丹的挚友。(指导读好外国人名。理解“挚友”)

  4、继续交流问题:那么课文主要写罗丹全神贯注做什么呢?

  交流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罗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5、出示句子: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一点,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指导朗读句子,并结合词句活动室练习1 理解“端详”的意思。

  (三)重点学习第2节,进一步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1、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请你仔细默读第2节,找找有关句子和词语。

  2、交流句子并抓住关键词体会:

  (1)出示句子: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的情景,感受罗丹的专注。(板书:一会儿   一会儿)

  ◆理解“叽哩咕噜”,结合词句活动室练习2,体会“好像、似乎”用词的准确性。(板书:好像   似乎)

  ◆再读句子,想象说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

  忽然他的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吱吱响”、“不停地挥动”看出罗丹工作时忘我的状态。

  ◆指导读句,想象说话: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         ,         。

  (3)出示句子: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从 “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这些描写时间的词语中进一步体会罗丹的全神贯注。指导读好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板书: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抓住描写罗丹动作、神态的词,“痴痴地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进行反复地朗读、体会罗丹工作时“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的如痴如醉的境界。(板书:如痴如醉)

  3、师生配合朗读第2节,注意读好文中的关键词。

  (四)学习第3、4、节。

  1、师引读第3节,理解“径自”,联系上下文再次感受“整个世界对罗丹来说已经消失了”,体会他全神贯注的程度。

  2、分角色朗读第4节,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的语气。

  (五)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1、过渡: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后来回忆说——(生齐读最后一句)

  2、师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32  全神贯注

  一会儿   一会儿

  罗丹          好像     似乎            如痴如醉

  一刻钟    半小时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本课小结 《全神贯注》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围绕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然后以问题引着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既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文本中“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这些在说什么,笑什么,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进行大胆的想象。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通过对这些动词的深入理解和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再次读名言,领悟到罗丹能全神贯注地工作一个小时,就是因为他认为女像值得修改,并且一定要改好。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例:越干越有劲                                            

  越来越激动 

全神贯注 篇3

  ------------------------------------------------------------

  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语文素材”小学语文教案专页 

  ——人教版第七册教学片断实录评析

  师:下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习的收获吧!(生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们先来。我们小组是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罗丹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可以到前面表演吗?

  师:当然可以,你们想法很有创意。

  (学生表演罗丹全神贯工作的注片段)

  师:表演得不错,谈谈你的感受。

  生:当模特太累了。(生笑)

  生:我觉得罗丹在工作的时候太投入了。

  师:大家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罗丹演得很好,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手在空中乱舞,动作很逼真,表现了罗丹痴狂的工作状态。

  生:我觉得于婷表演得不错,虽然女像没有一句台词,但她蒙着布,头搭在桌子上,很累,可她演得很认真。

  师:对,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团结协作精神。

  生:“罗丹”演得不错,但我觉得除了表现动作外,还应注意神态的变化,那样会更生动。

  师:你能到前面来表演吗?

  生:行,但我要请我的同桌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分工明确,好,请吧!(生鼓掌)

  生:(一生朗读,一生表演,表情丰富,极有感染力)

  师:(笑着问学生)你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生:他们表现出了罗丹工作的样子,表演生动形象,很有意思。

  师:我也觉得他们表现得很棒,大家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体会这一段,看你能想象出什么?看谁有“罗丹”的想象力。

  (学生用各种形式体会,有表情的朗读的、表演的、自读自悟的、小组交流讨论的……)

  生:“罗丹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这是描写罗丹动作、语言,我想他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怎样修改“左肩偏了一点”这毛病。

  生:“忽然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和谁热烈的争吵。”这是罗丹想到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好像又在反复的推敲。

  生:“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的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我想是罗丹看到自己修改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很高兴。

  师:同学们想象很合理,读得也很投入。

  生:还有一句“他好像喝醉酒了一样,好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我认为这句话充分表现了罗丹地修改雕像,以至忘了茨威格的存在。

  师:说得好,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众生议论、交流,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有一次,我在思考一道奥数题,一会儿挠脑袋,一会儿咬笔杆,没有思路的时候就很急燥,有了方法高兴得跳了起来,认真得写呀,算呀,连妈妈走到我身边都没发觉。

  生: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次,为了准备校舞蹈比赛,身为文艺委员的我总想着编排舞蹈的动作,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还边走边比划,竟忘了自己是在街上了。(众生笑)

  师:你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受,很好。大家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说不定,将来你们之中会出现数学家、舞蹈家、文学家呢!做事,这不正是罗丹成功的基础吗?

  生:(笑着说)对,有可能。……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案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体现了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全神贯注 篇4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让你们看几幅图片(出示罗丹作品图片《思想者》、《沉思》和《行走的人》,其中一件作品市场拍卖价100万美元左右。)这些图片都是什么来的?(雕塑)那么大家知道这些价格不菲的雕塑是谁的作品吗?没错,它们就是罗丹的作品。那么大家了解认识罗丹吗?(课件出示罗丹的有关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全神贯注》。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解释“全神贯注”一词。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围绕“全神贯注”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2.顺便解释“雕塑”、“奥地利”、“挚友”:

  (“雕塑”,造型艺术,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艺术形象。“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是维也纳。“挚友”,“挚”,诚恳; 指亲密的朋友。)

  三、学习生字词

  1、再听课文录音,把本课的生字词圈画出来。(课件出示生字词)

  2、解释生字词,并尝试用生字词组词。

  3、老师带读生字词,学生跟读

  4、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音:

  “挚”是翘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ǘ”。

  “不禁”的“禁”要读成“jīn”,不要读成“禁止”的“jìn”。

  “径(jì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不要误读成“jī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和“悄悄话”中的第二个“悄”应读儿化音。

  “叽哩(li)咕噜”,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哩”应读成轻声。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件事的呢?也就是依次写了什么?请五位同学来读,要读准生字,  

  读通课文。  

  2、交流:  

  师相机板书:    发现毛病     修改塑像     忘记挚友     深有感触  

  师:这其中哪个环节最能体现罗丹的全神贯注?(——)能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吗?  

  全神贯注之一:(大屏幕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1) 指名读。这几句话写了罗丹的什么?(工作情况),运用了什么描写?(动作、神态)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塑像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一定是在为怎样修改想着最佳方案。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在紧张地工作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很投入,忘记了时间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罗丹在为每一点改进而兴奋  

  (2)同学们,能从对罗丹的神态、动作描写中推测出他内心的想法吗?(这里雕得不  

  对,应该改改这儿……那儿也有点毛病,也需要修改……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修改才好  

  呢?为什么我修改多次还这么难看?对,我就这样修改……太好了,马上就成功了。她  

  太美了!……)  

  (3)读出罗丹的激动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全神贯注之二:(大屏幕出示)  

  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自由读,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怎样是“痴痴”的微笑?(做个动作)  

  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神态、动作)  

  (4)你平时看到的喝醉了的人是怎么样的?罗丹的“醉”和平时喝醉酒的人的“醉”会有什么不同?(罗丹的“醉”是一种沉醉,是一种陶醉,是一种对艺术作品的精神享受,他是品味创作成功的喜悦,而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引导学生体会:  

  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看出他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这件作品太完美了!我的雕像真是太美了,我太满意了!……)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罗丹终于修改好了作品,他在欣赏着自己的创作成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我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终于改好了!太棒了!)  

  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对自己的修改心满意足(大功告成了,我可以安心地去休息了……)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感受罗丹内心的想法。这才叫读书。  

  “他像喝醉酒是完全陶醉了,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已经消失了。”这个“整个世界”是指什么?  

  除了修改女像以外的事,其中也包括他刚刚请来的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从中可以看出罗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这种工作的专注程度。就叫——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等。  

  (5)朗读,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罗丹的如痴如醉。  

  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罗丹的全神贯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划出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议  

  预设重点: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a、这句话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罗丹的全神贯注的?(怎么体会到的?)  

  罗丹上前是——看细微的病  

  后退是为了——看看整体的效果  

  b、跟谁争吵?  

  c、会争吵些什么呢?  

  d、谁能用朗读来表现罗丹的全神贯注?  

  谁能再投入地读读。  

  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引读。  

  预设重点: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一刻钟”是几分钟时间?(15分钟)引读:  

  一分钟过去了,罗丹的手在不停地挥动。  

  两分钟过去了,罗丹的手在(               )  

  一刻钟过去了,罗丹的手(                   )  

  半小时过去了,罗丹的手(                    )  

  45分钟过去,还是在(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预设重点: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这“整个世界”都包括些什么呢?(茨威格、窗户、鸟叫声、窗外的景物……)  

  引读: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什么)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你能给“痴”组几个词吗?(痴情、痴心、如痴如醉、痴呆、痴迷)  

  能用它来说说罗丹对雕塑的态度吗?  

  (罗丹如痴如醉地修改塑像。罗丹对雕塑一片痴情……)  

  罗丹如痴如醉地修改塑像,好像整个世界都消失了。让我们别打扰罗丹,与这位大雕塑家一起进入雕像世界中如痴如醉吧。配乐齐读第二段。  

  四、欣赏作品  

  正是因为罗丹对雕塑的如痴如醉、全神贯注,所以他留给了我们很多不朽的杰作。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他的一些杰作。  

  五、  

  同学们,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忘记了所有的一切,包括他邀请来的老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茨威格又有什么感受呢?  

  读最后一段话:  

  那天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事也是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的呢?  

  ————我认为非常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所以就要————  

  同学们,就让我们和罗丹一样,全神贯注地去做好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吧!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罗丹  

  修改塑像            忘记挚友 

全神贯注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投入的精神。

  2.在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一段话。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初步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3.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个自然段,以自然段为依据,划分结构段。为全面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件什么事。

  1.板书课题,学生解释“全神贯注”一词(可以查工具书),再提出问题思考,围绕“全神贯注”作者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2.顺便解释“雕塑”、“奥地利”、“挚友”:

  (“雕塑”,造型艺术,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艺术形象。“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是维也纳。“挚友”,“挚”,诚恳;亲密的朋友。)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学会生字新词(有的可以放到分析课文时再去理解)。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挚”是翘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sù)”的“塑”不要读成“sū”的音。

  “工作室(shì)”的“室”不要读成“shǐ”的音。

  “不禁(jīn)”的“禁”不要读成“禁(jìn)止”的“j@n”的音。

  “把湿布披(pī)在塑像上”的“披”,不要读成“pí”。

  “径(jì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不要误读成“jī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中的第二个“悄”应读儿化音。

  “叽哩(li)咕噜”,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哩”应读成轻声。

  “悄悄(qiao)话”的第二个“悄”应读轻声。

  2.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结构:

  “诞生”的“诞”的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罗丹”的“丹”,不要和“舟”相混。

  “醉”的左半部是“酉”,中间不要少写一横。

  “激烈”、“激动”的“激”和“邀请”的“邀”,部首不同,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三)按自然段默读,概括出自然段段意,再讨论划分结构段。要求边读边想,边画出重点和概括性词语或句子。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2.引导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阶段,结合自然段的归并,讨论划分结构段,明确段与段之间联系的必然性。

  提示:课文共5个自然段,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或较集中,没有对话之类的较多的自然段。因此,较长的自然段,很可能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有可能独立成段。

  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写了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参观工作室,并看刚完成的女像作品,以及客人对作品的称赞和主人发现作品还有毛病等。

  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写了罗丹修改女像的经过。篇幅较长,内容具体。

  以上两个自然段之间联系很紧密。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最后一层意思是罗丹发现作品有毛病;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就讲着手进行认真修改。因此,这两个自然段既可独立成为两个大段,又在内容和情节发展上紧密联系。

  第3自然段是写罗丹由于全神贯注地工作,竟忘了客人的存在。第4自然段写茨威格招呼罗丹,罗丹这才发现客人被关在工作室里了。这两个自然段紧紧相连,共同记述一件事,显然可以合并成为第三大段,进一步生动地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这可以说是第二段的发展和延伸。

  第四段即第5自然段,写了茨威格的回忆和感受: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显然,这是全文内容的归结。

  (四)通读课文,在质疑问难中,通过议论或查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句,解释一部分不理解和不甚理解的词语,为下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心做好准备。

  “仪态端庄”,仪态,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庄”,容貌、举止端正、庄重。指罗丹的作品女像的容貌、姿态等是端正庄重的。

  “杰作”,指罗丹塑造的女像,是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端详”,这里指罗丹仔细地看女像。

  “吁了口气”,吁,这里读“xū”(另读yù),是长出了一口气的意思。表示罗丹工作紧张后的放松。

  “径自”,指罗丹工作完毕,忘了客人的存在,自己直接行动走出门去。

  “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指茨威格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的认真态度,所产生的敬佩感情和受到的启发、教育。

  “莫名其妙”,表示事情奇怪,使人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或真相。是指罗丹把茨威格关在屋里,要锁门,茨威格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以“思考•练习”1、2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第一、二段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第一段。

  1.提问思考:

  课文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罗丹在雕塑一座女像的作品时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说是由什么引起的?先默读,再议论,然后回答。

  (事情从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时,带他到工作室观赏刚刚完成的作品一座女像开始的。)

  这一段共写了六句话,依次读一读,看看这六句话各写了什么内容,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的?

  第一句话写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罗丹既然招待茨威格这位客人、挚友,一定做了不少事。但课文接下去只写了一件跟“全神贯注”有联系的事,这件事是什么?

  (这件事就是第二句话所讲的:“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这句话跟“全神贯注”是有联系的,其他事没有写,因为跟“全神贯注”没有关系。)

  2.接下来再想一想:罗丹带着茨威格参观自己的工作室。既然是“工作室”,是“参观”,客人一定看了不少内容吧?设想一下,可能看到些什么?这些都写了没有?为什么?单单写了什么?为什么?这就是第三句话要说清楚的问题了。

  (客人可能看到工作室里摆放的主人创作的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当然还有些创作用的材料。工具什么的。这些都没有写,因为跟“全神贯注”没有什么联系。单单写了作品中刚刚完成的一座女像。因为这一作品跟“全神贯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写它。这就是第三句话的作用。)

  3.在“仪态端庄”的女像前,客人和主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读一读下面第四、五两句话,简要地说出客人怎样表示?主人怎样表示?谁的表示又跟“全神贯注”直接联系?

  (茨威格拍手叫好,表示祝贺;罗丹不满意,说还有毛病,表示需要修改。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修改的情节,跟“全神贯注”直接关联。)

  这是不是“全神贯注”的直接起因呢?

  (就是。)

  既然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动手修改,是故事的直接起因,为什么文章不从这里写起,而是把他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做文章的开头呢?

  师生共同议论,共同解答,注意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果文章从罗丹看出作品有毛病需要修改写起,读者会感到突然了:罗丹怎么这时候看出作品的毛病呢?不是因为请客人茨威格参观工作室,看到刚刚完成的女像,才发现毛病的吗?那么,客人怎么到了工作室的呢?是主人请他进来的。是罗丹邀请他来家做客的。这一系列事实都有因果关系。所以,文章要从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写起是自然的,必要的。直到第六句“罗丹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全段紧紧围绕“全神贯注”步步深入,叙述得清清楚楚,给读者的印象是完整的、有条理的,为下一段阅读打好了基础。)

  4.顺便结合句子的内容看看,“端详”一词写成“看”可以不可以?为什么?“皱着眉头”表示了什么?

  (“端详”写成“看”不可以。因为“端详”是仔细看的意思;“看”只是看,没有“仔细”的内容。如果用了“看”,罗丹创作态度上的认真,就表现得不够充分了。“皱着眉头”,表示事情难办,得想个办法解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罗丹工作态度是严肃的,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严格的。)

  5.小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用词不宜太多,而要准确。

  6.自由读这一段,再分组或分行朗读,续读下去。逗号之间停顿短一些,句号之间停顿长一些。体会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

  (二)阅读分析第二段。

  1.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划分段落时,我们已经了解这一段是写罗丹怎样修改女像的。现在默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抓住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哪几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的。这些特点在其他写人的课文中,也同样使用。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重要的地方可以画出来,还可以议一议,求得共识。

  (作者紧紧抓住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点,生动、具体地表现他是怎样“全神贯注”的)

  2.再逐句细读,认真体会通过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点表现“全神贯注”的。

  ①“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写了罗丹修改时的动作和语言。这是罗丹在远处望,近处瞧,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左肩偏了点儿”该怎样修改,嘴里还叨唠着修改方案什么的。)

  ②“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注意“异样”和“激烈”两个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异样”的眼光是指不同寻常的眼光,这是通过描写罗丹的神态,反映他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激烈的争吵”是有可能指方案又感到不成熟,可用可不用,还在推敲之中呢。)

  ③“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踩得吱吱响”,“不停地挥动”是通过写脚的动作的重量大,手的动作的连续不断,反映此刻罗丹工作的紧张和热烈。)

  3.这一层内容,是作者从罗丹工作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的角度,描写“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的。接下去的一层,有一句话是前一层的归纳,又是后一层内容的引起。找一找是哪一句话。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起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4.自由读这一层(由“一刻钟过去了”到段末),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跟“越干越起劲”有关联,是什么?画出来。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5.罗丹的女像的毛病,只是左肩偏了一点儿,脸上可能还有一点儿不满意的地方,修改共用了多长时间?

  (大约一个小时。)

  课文为什么要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大家想一想,再回答。

  (课文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由短到长,步步加深,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慢了、太长了。作品那么一点儿毛病,竟用了那么长时间。这就从侧面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认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6.再读最后两句话,注意:每句话里有那么一个字,最能反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恐怕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最能表现一个人把全部精力、全部心思投入到某种活动之中了。是哪两个字?

  (“醉”和“痴”。)

  “他像喝醉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喝醉了酒是什么样?根据生活中见过的说一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一种是神态不清,有失常态,这里不指这种。还有一种是蒙头大睡,好像不醒人事似的。正像课文中讲的:整个世界好像已经消失了。课文用喝醉了酒,处于沉迷状态,比喻罗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作品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顾了。这是“全神贯注”的最高状态。)

  7.最后一句写修改完毕。读读这一句,看看是不是只交代了修改完了,有没有进一步突出“全神贯注”和全身心投入?找出来。

  (“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

  “对着女像微笑,”就已经说明修改是成功的、满意的了。“痴痴”是什么意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痴痴”,从工具书上查是“痴迷”的意思,也就是深深地迷恋某一事物。说明对修改后的作品,是十分满意的,他非常喜欢自己刚刚完成的这一作品,已经到了迷恋、陶醉的程度了。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全神贯注”的认真修改,不可能有这样满意的结果。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的动作又说明了什么?大概罗丹在修改作品时,下定了决心,憋足了劲头,“全神贯注”地修改到非常满意的程度了,这才“轻轻地吁了口气”,放松放松。)

  8.再自由读这一段,要求读出感情,一种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地投入修改作品时的执着感情。

  9.小结:这一段通过对罗丹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特点的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而且从侧面以修改作品时间长和作品毛病小的对比,以及修改作品紧张之时和完成修改作品之后的“如醉如痴”的沉迷状态,加深了“全神贯注”的意义,读了令人十分感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以“思考•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四段的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全力投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话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第三段。

  1.提示:第二段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新完成的女像。他的朋友茨威格从旁悄悄地站着,罗丹始终没有理睬他,是不礼貌,不友好吗?

  (不是。因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顾不上跟朋友交谈什么。)

  是的。还有一个有趣的令人感叹的事实等着我们去了解,领会。这就是第三段所写的内容。

  2.自由读,再指名读这一段,想一想: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这句话的“径自”和“随手”是什么意思?表明罗丹的什么?

  (“径自”是表示罗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门走去,没绕道,也没看一下周围。“随手”是指罗丹走出屋门顺手就要锁门。这两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明罗丹还没有从刚才埋头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证明,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这就使“茨威格莫名其妙”了。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解释“莫名其妙”。

  (表明罗丹工作完了,竟不顾友人的存在,径自走出门去,准备上锁,这件事太奇怪了,使得茨威格不明白事情的奥妙和真相。)

  4.当茨威格叫住罗丹的时候,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唉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从这几句话里的“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的“猛然”和“简直把你忘了”的“简直”两个词语,你体会出什么问题来?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身边虽然站着朋友,实际上在罗丹的心目中,朋友根本不存在了。现在修改结束了,突然想起请来做客的朋友还在跟前。)

  “很抱歉”、“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这是罗丹向朋友表示歉意的话。“见怪”是什么意思?

  (“见怪”是责备、抱怨的意思。)

  从罗丹想向茨威格道歉的话里看出罗丹是不是为了修改作品甘愿冷落、慢待朋友呢?

  (不是)

  那又是为什么呢?

  (罗丹就是因为“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而忘了朋友就在身边。他对朋友仍然是一片真情,刚才发生的事,完全是无意的。茨威格也完全能谅解他的朋友。)

  5.再读这一段,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归纳这一段所讲的事情。先自己归纳,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小组议论后解答。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完女像,离开工作室,要锁门时,茨威格叫住了他,罗丹这才想起朋友还在身边。)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二)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1.最后一段,写茨威格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感触”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再结合本段内容讲讲。

  (“感触”是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这里指茨威格接触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一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想情绪。)

  2.引起了什么思想情绪呢?读一读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有什么含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是: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第一句话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那天下午在罗丹的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不是指学到的知识或能力怎样多,而是指学到罗丹对艺术创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创作更好的艺术作品。总之,强调这一天下午的收获是非同寻常的精神财富。)

  第二句话中先理解“人类的一切工作”是指哪些工作?“值得去做”的“值得”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人类的一切工作”是指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工作。“值得去做”的“值得”指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例如,我们眼下所做的工作:科研、教育、建筑、交通、卫生医疗、商业服务等等,等等。)

  那么,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要想做得好就应该怎样?

  (应该“全神贯注”。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女像那样认真、那样投入就好了。)

  3.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各门功课和各种技能,对同学们来说,这也是值得去做的事,要想做得好,也应该怎样?

  (也应该“全神贯注”。也应该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他的作品女像那样,认认真真地学习,全神贯注地学习,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大幅度地提高的。)

  (三)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课文记述了罗丹在雕塑女像作品时发生的故事。全文四个段落,从交代事情的起因,到事情的发展、经过,直至故事的结束,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个中心展开叙述。回忆一下,文章开头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交代事情的起因的?

  (开头交代了罗丹请茨威格来家做客,在请客人参观工作室时,主人发现新的作品女像的毛病,便动手修改起来。)

  2.接着,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又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展开叙述的?

  (接着,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特点,表现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以至于忘记了客人就在身边。)

  3.最后,又是怎样围绕“全神贯注”结束全文的?

  (最后用茨威格对这件事情的深深感触——做好工作就应该“全神贯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课外作业。

  1.做“思考•练习”第4、5题。

  2.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要求先理解课文原句,再参考例句。

  检查对这两个词的理解,特别是“莫名其妙”,再看看课文原句是怎样使用这两个词的,然后提供以下的例句参考:

  ①祝贺——今天是爷爷的七十岁生日,全家人祝贺老人家健康长寿。

  ②莫名其妙——一只黄鹊飞进张叔叔家,怎么轰,黄鹊也不走,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全神贯注 篇6

  活动   交往   体验

  ——人教版第七册教学片断实录评析

  师:下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习的收获吧!(生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们先来。我们小组是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罗丹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可以到前面表演吗?

  师:当然可以,你们想法很有创意。

  (学生表演罗丹全神贯工作的注片段)

  师:表演得不错,谈谈你的感受。

  生:当模特太累了。(生笑)

  生:我觉得罗丹在工作的时候太投入了。

  师:大家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罗丹演得很好,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手在空中乱舞,动作很逼真,表现了罗丹痴狂的工作状态。

  生:我觉得于婷表演得不错,虽然女像没有一句台词,但她蒙着布,头搭在桌子上,很累,可她演得很认真。

  师:对,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团结协作精神。

  生:“罗丹”演得不错,但我觉得除了表现动作外,还应注意神态的变化,那样会更生动。

  师:你能到前面来表演吗?

  生:行,但我要请我的同桌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分工明确,好,请吧!(生鼓掌)

  生:(一生朗读,一生表演,表情丰富,极有感染力)

  师:(笑着问学生)你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生:他们表现出了罗丹工作的样子,表演生动形象,很有意思。

  师:我也觉得他们表现得很棒,大家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体会这一段,看你能想象出什么?看谁有“罗丹”的想象力。

  (学生用各种形式体会,有表情的朗读的、表演的、自读自悟的、小组交流讨论的……)

  生:“罗丹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这是描写罗丹动作、语言,我想他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怎样修改“左肩偏了一点”这毛病。

  生:“忽然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和谁热烈的争吵。”这是罗丹想到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好像又在反复的推敲。

  生:“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的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我想是罗丹看到自己修改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满意,很高兴。

  师:同学们想象很合理,读得也很投入。

  生:还有一句“他好像喝醉酒了一样,好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我认为这句话充分表现了罗丹地修改雕像,以至忘了茨威格的存在。

  师:说得好,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众生议论、交流,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有一次,我在思考一道奥数题,一会儿挠脑袋,一会儿咬笔杆,没有思路的时候就很急燥,有了方法高兴得跳了起来,认真得写呀,算呀,连妈妈走到我身边都没发觉。

  生: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次,为了准备校舞蹈比赛,身为文艺委员的我总想着编排舞蹈的动作,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还边走边比划,竟忘了自己是在街上了。(众生笑)

  师:你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受,很好。大家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说不定,将来你们之中会出现数学家、舞蹈家、文学家呢!做事,这不正是罗丹成功的基础吗?

  生:(笑着说)对,有可能。……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案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体现了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全神贯注 篇7

  一、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文中具体而生动的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

  3. 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精神。

  四、教学难点:

  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师生都查找有关罗丹的资料,了解罗丹其人及其艺术作品。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表示思想集中的成语是什么? “全神贯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以“全神贯注”为题的(边说边板书题目)大家一起读课题—— ,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师小结:课文中指的是谁在全神贯地干什么?谁能把这个词扩充为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带着问题思考。

  三、交流问题

  1、课文中指的是谁在全神贯地干什么?谁能把这个词扩充为一句话?

  小结:“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正在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这不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嘛.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扩充题目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2、出示雕塑家罗丹画像

  简介:这就是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传世的杰作,是近百年来西方美术史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艺术家。罗丹的成功无一不是他全神贯注的结果。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的。

  二、 精读课文

  1、同学们在已经预习了的基础上再默读课文,看一看哪一段最具体地写出了罗丹的全神贯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第二段)

  2、重点句入手

  (1)指读第二段。把你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再找到句中的重点词打上点,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课件出示句子,齐读)板书:“醉”。

  同学们这个“醉”字,你体会到什么?想看一看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是什么样子吗?那么,请再去联系这一句的上下文读书,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你一定能看到一个“像喝醉了酒”的罗丹。(生自由地认真地读书)

  (2)自由交流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通过读把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的神态动作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你想读上文就读上文,想说下文就读下文,很自由的。

  联系上文:读这段话,我们尽管自己去发现,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标点,一个动作,你有什么发现就说什么。

  此处引导学生从罗丹的神态、动作上体会,不断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不断激励,创设开放性的平台,切忌不要太牵。生谈到哪里就读到哪里,注意对罗丹工作时的神态动作描写的体会,最后又回到重点句上来。注意加强读的指导。

  如:你特别强调了“眼睛里发出异样的光”,为什么这样读呢?

  突出“一会儿……一会儿……”可以读出罗丹特别忙碌;而强调“上前”“后退”则可以读出罗丹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们未必要统一到一种读法上来。

  你现在就是罗丹,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体会体会吧……

  (3)继续研读:还从哪里读出了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

  读到“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一句时,师启发:为什么不直接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

  对呀,随着时间的流逝,罗丹渐入佳境,越来越痴迷,以至于达到了这样的程度——读(又回到重点句)

  (4)你觉得除了用“全神贯注”形容罗丹,还可以用什么词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心致志……)

  (5)师生合作读,理清段内条理。(师引读,生接读)

  (6)请学生参与板书:你们看看这板书上是写“吁了口气”的“吁”好,还是写“痴痴地笑”的“痴”好?为什么? (各抒己见, 进行比较鉴别, 体会到这个词非常重要, 它刻画了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 达到痴迷的程度. )

  (7)你能用带有“醉”字的词来形容罗丹的工作状态么?(沉醉、陶醉、醉心于……如痴如醉)

  是啊,罗丹雕刻起来竟是这样如痴如醉、如癫如狂啊!(顺势板书:如痴如醉、如癫如狂)

  联系下文:联系上文,我们对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有了深切的感受,再联系下文读书,看看下文中又有罗丹“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的具体描写吗?

  生联系下文回答后:

  ①茨威格是个什么人,你知道么?(奥地利作家,罗丹的挚友,罗丹请来的客人。)

  看到罗丹已经沉浸在工作中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茨威格可能会怎么想呢?文中没有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他可能感到意外;可能感到惊讶;可能感到有些好笑……)

  ②文中有一个词就概括了大家说到的意思。(“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不着急回答。现在你就是茨威格,你能够用你的读告诉我们什么是“莫名其妙”吗?

  ③是啊,罗丹对艺术的追求就是这样精益求精,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真是——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联系下文后又回到这一句。)

  三、读书方法提炼

  同学们,当一篇较长的文章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段,善于抓住重点句,还要善于抓住重点词,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联系上下文去读书,去思考,这样才能读懂语言文字的真正含义。(师边说边用图演示。)

  四、深化主旨

  衔接过渡到开头段:

  (1)题目是《全神贯注》,第二段又最突出地写出了罗丹全神贯注,为什么不在课文一开始就写呢,应该说也是可以的啊,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与第二自然段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主要内容以及与第一段的联系。(有了毛病才修改毛病,有了事情的起因,才有事情的发展。)

  (2)面对同一个作品,两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

  如:茨威格认为是杰作,还要祝贺他,而罗丹为却认为有毛病,还修改了一个多小时。

  (3)我们来读一读罗丹的说的话,看看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读出些什么?(罗丹真是一个对艺术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人。)是呀,有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罗丹真是个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人呀!其实,在这一段话里,已经在描写到罗丹的全神贯注了。

  衔接过渡到结尾段:

  (1)所以,一旁的茨威格有了这样的感触——读最后一段。看看你能针对重点词句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吗?如:茨威格为什么说在罗丹工作室里一个下午学到的,比他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呢?

  是啊,他学到的是绘画的知识?还是雕塑的本领?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读这一段话,还要回扣全文来理解了。

  (2)再读书,联系全文读懂这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对,因为罗丹以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对艺术的追求之中,所以他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

  听说,当时茨威格觉得自己小有成就,在法国朋友面前很狂妄的说法国的艺术退步了,没有什么人值得他崇拜的,于是他的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罗丹,在亲眼看到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工作以后,茨威格也更加努力,被高尔基称为“第一流的艺术家”。

  (3)你还知道像罗丹这样全神贯注工作的人吗?举例说说。我们的身边有这样全神贯注工作的人吗?

  (4)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努力奋斗,勇往直前,全力以赴,才能获得成功呀!让我们把这段话背下来,默下来,永远记在心中:“……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生齐读,再默写或抄写这段话。)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二段话。

  2.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罗丹的作品欣赏。

  3.写一个片段,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及语言。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醉

全神贯注 篇8

  教学目的:

  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第第2小节,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重点)

  3、结合文中描写,领悟并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难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一段文字资料,指名读,你觉得这是怎样一个人?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2、再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默读,这又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此时你有疑问吗?

  4、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你们有这样的疑问吗?其实,他就是罗丹。出示图片板书罗丹。学了今天的课文,全神贯注,就找到答案了。咱们把课题写一写。谁会读,谁也会读?读题目。好,咱们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孩子们读得真是全神贯注啊,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读词语。

  2、好,词语过关了,那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谁能用上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真厉害,把那么长的文章,竟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谁也会说一说?

  3、像这样,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一些内容,连成一句话,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后也可以试着用用。

  三、围绕专题,重点研读

  1、他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的?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他非常全神贯注,请你用心地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用铅笔写上你的理解或感受。

  2、研读,品悟重点句

  预设一: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1)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都读出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尽可能引导,但不强求一定要体会得很全面很深刻)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塑像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一定是在为怎样修改想着最佳方案。

  预设二: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在紧张地工作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很投入,忘记了时间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罗丹在为每一点改进而兴奋

  预设三: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自由读,说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

  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看出他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罗丹终于修改好了作品,他在欣赏着自己的创作成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2)此时的罗丹已完全沉醉于艺术创作中了,简直入了迷,你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罗丹?

  (3)让我们也醉在其中,读好这个句子。

  3、小结:罗丹就这样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又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作者是从他的动作、神态上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时的专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从时间上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这样精彩的描写,让我们再来享受一次吧!

  四、讲读第一段

  罗丹修改了那么长的时间,这雕塑像真有那么糟糕吗?

  预设四: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师:在罗丹眼里……

  预设五: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1)请女孩子读上面的话,请男孩子读下面的话。

  (2)交换读。

  (3)读着读着,你读懂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在我们眼里看得出吗?在磁威格眼里呢?)

  (板书:精益求精)

  五、赞美大师

  过渡: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责怪他了吗?是呀,他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出示句子)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

  (生齐读最后一句)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是呀,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多好的一句话,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你把这句话自己读一读,背一背,把它深深地印在心里,好吗?指名背。

  2、罗丹小时候成绩那么差,长大后却成了大雕塑家,现在你该找到答案了吧!

  4、是呀,罗丹就是这,样对待工作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正因为他这样去工作,一件又一件大的作品才会在他的手中诞生。

  5、咱们一起来欣赏罗丹的作品吧!……

  这就是罗丹,他能让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变为生动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杰作。 

  板书:                   

  全神贯注         一会儿   一会儿                

  (罗丹)          好像     似乎               精益求精

  一刻钟    半小时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

  陈微微

  《全神贯注》这篇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自己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第七单元教学的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之一是“继续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交给一定方法,引导质疑问难”。在本学期的日常教学中,我已逐渐渗透质疑能力方面的培养,“围绕课题质疑问难”对学生而言,并不十分困难。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在继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疑。通过第2小节重点段的学习,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质疑、解疑和对人物的内心展开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对课文重点段落中重点句子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理解“全神贯注”,体会意境,让学生在质疑、解疑、想象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整堂课教学下来,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1、二分钟热身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学生按学号进行名言大放送,最后有老师介绍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言——“人类一切的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师生互动,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较好地达到了开启学生的心扉。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接着,我又顺势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并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的设计是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以问题为诱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2、抓住重点段落,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性的问题,而是在学生质疑后,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提练出两个主要问题,从而训练了学生“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疑”。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发现和由教师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样。由学生提出能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本篇课文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非常细腻传神,象“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等描写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感受、体悟的过程,它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人物品性的感悟与理解程度。

  在教学中,我抓住罗丹工作时的言行举止、神情动态进行导读,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问,大胆地读,大胆地说,真正实现了“脑、手、眼、口”等多种感官的解放。整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撞击出课堂教学生命火花。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学习第二小节理解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情景时,如果能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的具体事例来,那就能更好的理解全神贯注做事,是罗丹成功的基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又如:课一开始,我是以名言揭题,如果能充分利用这句名言,在名言的使用上走了个来回,以名言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时让学生说的名言,那是学生学完课文后的感想,是知识内化的结果,能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但我没能及时捕捉到,留下了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普查课的得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路,在自己的脚下,走扎实每一步,走踏实每一步,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

全神贯注 篇9

  【文本赏析】

  罗丹是一位雕塑大师,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读着《全神贯注》,我仿佛看到了罗丹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罗丹完成雕塑时的喜悦。如果一个人真要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还有什么事会做不好?可是又有谁能做到如罗丹般的全神贯注呢?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是简单的,可真要如罗丹般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又是多么不简单。他对艺术的态度和执着也让我们感受了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他难道仅仅是在雕塑在修改一件作品吗?不,他是在用自己的心血去打磨作品,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在借一件件完美的作品来丰盈自己的生命呢?本文不象一些写景的文章,有着优美的语言,但细细品味,却有另一番味道。

  一、细节描写,表现全神贯注

  文章没有直接盛赞罗丹的全神贯注,只是抓住罗丹精雕细刻一座女像时的言行举止、神情动态来表现他的全神贯注。于无声处极至渲染罗丹的专注、投入以及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从动作、神态等方面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得维妙维肖,同时也不断引发我们的思考,罗丹他在想什么?对自己的作品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此时的罗丹可谓是“我的眼里只有你”——只有他的雕塑。确实,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象已经消失了,他怎么有还会记得斯蒂芬·茨威格的存在呢?

  当罗丹修改完毕后,只见他“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一个“痴痴微笑”、“轻轻地吁了口气”让我们感觉罗丹仿佛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实际他仅仅是对雕塑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修改,罗丹却全神贯注地投入,他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了艺术而存在。

  二、侧面烘托,突出人物特点

  课文不仅直接描写了罗丹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还通过茨威格的眼睛来对罗丹进行侧面的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展示人物个性风采。当看到罗丹的作品,“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作为作家,茨威格的审美目光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对罗丹作品的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罗丹却“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可见罗丹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之严是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他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得不让人赞叹,让人钦佩。斯蒂芬·茨威格的最后的感叹,同样也是每个读者的心声,确实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象罗丹那样全神贯注。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而本篇课文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非常细腻传神,象“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等描写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学应该抓住罗丹工作时的言行举止、神情动态进行导读,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己去悟,让学生学会阅读写人文章的一般的方法。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个生字,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

  2、学会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一、名言导入,了解罗丹

  同学们平时都积累了不少的名人名言,谁能来说几句?(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一句名人名言。

  1、出示:对于我们的眼睛,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

  (1)齐读。这两句话一句是罗丹说的,一句是说罗丹的,你们了解罗丹吗?去看看资料袋的内容,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获得的信息。

  师板课题:谁能说说怎样叫“全神贯注”?

  二、自读课文,把握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2)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围绕罗丹全神贯注做什么,结果怎样来说)

  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预设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1)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都读出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尽可能引导,但不强求一定要体会得很全面很深刻)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塑像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一定是在为怎样修改想着最佳方案。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在紧张地工作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很投入,忘记了时间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罗丹在为每一点改进而兴奋

  (2)他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一句话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他其实是在跟自己争吵,他的内心有个声音在争吵,在他内心又回在争吵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写一写罗丹当时心理状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写话)

  (3)指导朗读:(读出罗丹激动的样子)

  预设2: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自由读,说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

  引导学生体会:

  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看出他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罗丹终于修改好了作品,他在欣赏着自己的创作成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2)你平时看到的喝醉了的人是怎么样的?罗丹的“醉”和平时喝醉酒的人的“醉”会有什么不同?(罗丹的“醉”是一种沉醉,是一种陶醉,他在品味创作成功的喜悦而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3)指导朗读:(着重指导读好“才”、“痴痴地微笑”等词)

  (4)师:罗丹的工作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等)

  (5)师:罗丹花了这么长时间修改雕塑,这雕塑在真有那么多不足吗?(让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1: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自由读,“杰作“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把你的赞美读出来。

  师:在茨威格眼里是杰作的雕塑在罗丹眼里……(学生接读)

  出示句2: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谁来“端详”一下这座雕塑?(让学生做做动作体会“端详”的意思)

  ▲你就是罗丹,这一“端详”你都端详出了什么?

  ▲毛病还真不少,可是在茨威格眼里……(让女同学读句1)而在罗丹眼里……(让男同学读句2),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罗丹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预设3: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1)读一读,圈出句中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词、句。(径自、猛然想起、简直把你忘记了)

  (2)从这些词句中你都读出了什么?(罗丹完全忘记了老朋友的存在,当茨威格提醒他,他才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回过神来。)

  2、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忘记了所有的一切,包括他邀请来的老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茨威格又有什么感受?

  出示: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1)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好。说说自己的体会。

  (2)出示: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全神贯注。——让学生说说两句话的不同。

  师小结:茨威格不愧是个大作家,说的话都这样严谨。

  (3)让我们把他说的话刻在心里,当我们遇到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的事,就全神贯注去做吧。(指导把这句话背下来)

  四、收集资料,课外延伸

  1、收集罗丹的故事或作品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优课实录】

  全神贯注

  执教:李卫东(天津)  点评:靳家彦

  师: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它讲的是什么,这是阅读的好习惯,要养成这个好习惯。现在要求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想一想怎么概括?

  生:(思考后)罗丹修改女像。

  师:你用六个字概括了全文内容。

  全文只有一个自然段描写罗丹修改女像,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咱们读第二自然段。现在老师先读,老师读的时候你要想象你已经来到了罗丹的工作室,想象罗丹工作时的样子。他的动作,他的神态都出现在你的眼前,就像看电影一样,会吗?

  生:会。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文中的情景。)

  师:现在请你们读,你们自己想象,用口读,用心想。读一读,想一想;再读,再想。自己试一试,读吧。

  (学生练习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想象。

  (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象。)

  师:读得好。你们看,这个自然段里写罗丹工作的情况,写了他的动作、神态。这段话写罗丹的语言了吗?

  生:没有。

  师:写罗丹的心理活动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你能不能抓住这些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猜猜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你自己读,读一句,猜想一下,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师:现在老师读原文,你谈谈自己的理解:“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

  生1:罗丹想:这里雕得不对,应该改改这儿。

  师(继续读课文):“他一会儿后退”——

  生2:罗丹想:这儿有点不对,也需要修改。

  生3:罗丹想:如果人们从远处看我这个雕像,会怎么样?

  师(继续读课文):“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生1:罗丹想: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修改才好呢?

  生2:罗丹想:为什么我修改多次还这么难看?

  生3:罗丹想:笨死了,笨死了,刚修改好这里,那儿又给改坏了。

  生4:罗丹想:这里行了。不,这里还得修改。

  师(继续读课文):“忽然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生1:罗丹想:怎样改这个雕塑才能改得更好呢?对,我终于找到最佳方案了,就这样吧。

  生3:罗丹想:如果改好了这里,那里又会出问题;可是如果不这样就会更难看,怎么办呢?

  师(继续读课文):“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生:罗丹想:对,我就这样修改。这样好。这也好。这样不行。对,这下才好嘛!

  师(继续读课文):“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生1:罗丹想:太好了,马上就成功了。对,就这样,她太美了!

  生2:他想:我会干得很出色的。

  生3:他想:我终于有办法了。

  生4:他想:努力吧,一定会成功的。

  生5:他想:我一定会把它改好的,我一定会胜利。

  生6:他想:好,还差一点就好了。

  师(继续读课文):“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生1:罗丹想:我这件作品太完美了!

  生2:他想:我的雕像真是太美了,我太满意了!

  师(继续读课文):“大约过去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

  生1:罗丹想:我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啊!

  生2:他想:终于改好了!

  生3:他想:啊!这一下我终于改好了!

  生4:他想:你,你是我最完美的一件作品!

  生5:他想:我对你最满意,你是我最成功的一件作品!

  生6:他想:太棒了,太棒了,实在是太棒了!

  师(继续读课文):“然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生1:罗丹想:可算完成了。

  生2:他想:终于改好了,我也可以去休息了。

  师:太棒了!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这样理解课文,你就不仅仅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你还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理解罗丹内心的想法。口里念,脑里想,用心去感受,这才叫读,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你再读 这句话。这次读,你就像罗丹那样完全地进入工作状态,特别投入,尽情地去读,谁来试一试。

  (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样的工作态度叫什么?

  生:全神贯注。

  师:这叫“全神贯注”,这一段话里有一句话把罗丹的工作状态表达得最充分,这句话是哪一句?

  生(读课文):“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喝醉酒是完全陶醉了,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已经消失了。这个“整个世界”是指什么?想一想,是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吗?

  生:是除了修改女像这件事,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他脑子里。

  师:所有的事情,其中也包括他刚刚请来的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明他工作专注的程度。这就叫“全神贯注”。

  请一名同学接着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师:罗丹径直出门,不管他的朋友了。茨威格虽然被丢在一边可是他感触特别深,他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你读吧。

  生1(读课文):“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师:这里有个小问题,是不是“一切工作”都要全神贯注地去做?

  生:不是,而是值得让你去做的所有的工作。

  师:这是一个条件:值得去做。

  生:第二是要做得好。

  师:有几个条件?

  生:两个。一个是值得去做,一个是要做得好。

  师:在一切工作中,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你就必须怎么样?

  生(齐):全神贯注。

  师:这样理解句子就很严谨。茨威格刚刚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觉得它非常完美。书里有一个词叫什么?

  生:杰作。

  师:就是超出一般水平的作品,非常出色的作品。茨威格是著名文学家,他的眼力不会错,作为罗丹的挚友,他也不会去吹捧罗丹,他说这件作品是杰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这样的杰作罗丹还不满意,仔细端详后突然说什么?

  生(读课文):“不,还有毛病。”

  师:请问,对于这样的杰作,他还说有毛病,还要去修改,这个事情值不值得?谈谈你们的意见。

  生:因为创作一件品做,一定要达到自己心目中最高的水平,不能随便糊弄,创作一件作品必须做到最完美。

  师:这就是罗丹对自己的创作负责任,已经是精品了,还不行,还要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两天,罗丹又看到这个作品,这一幕还会重演。正因为罗丹这样去工作,一件又一件大的作品才会在他的手中诞生。我们再读这一段。

  生(齐读):“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师:你想看罗丹的其他作品吗?

  生:想。

  师:我们再到罗丹的工作室里看一看罗丹创作的一部分杰出作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罗丹的部分雕塑作品,并做简要介绍。学生静静地欣赏作品,不时发出赞叹。)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搜集罗丹的故事和罗丹的作品资料,互相交流。

  总评

  李卫东老师教学的《全神贯注》一课,以学生为基点,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研读课文,先是读得正确、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进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去课文意境,读出形象、读书意境、读出任务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感。

  李卫东在设计和教学这课书时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把握了教学的重点。这课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一个是工作过程,一个是道理。把握住重点,对其他内容淡化处理,让学生集中精力去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二是提供了必要的图像资料。不仅让学生去看作品,而且教给学生如何去欣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雕塑艺术、对罗丹的作品有了一些了解。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三是巧妙地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个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写得好,就是因为它写了罗丹的动作、神态,写了他发出的一些声音,但是没有把罗丹内心的话写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想象的空间。李老师抓住教材的特点设计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是听读想象;第二是自读想象;第三是根据这些动作体会罗丹想的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补这些空间,去体味文字背后的东西。实践证明,学生完全有能力达到这样的水平。尽管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比较简单,但不能因此就放弃这样的做法。我们应该经常这样去做,一堂课一堂课地去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做。这样,学生才会在言语实践中逐步地提高阅读能力。

  李卫东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一丝不苟。这课书的教学体现了他一直倡导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实践为经、以感悟为纬、以内化为宗,运用了“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引导实践、诱发感悟、指导练习,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也保持了他一贯的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品味。

  【资料链接】

  罗丹(1840~1917),法国大雕塑家。曾用7年时间完成了他的杰出作品—《巴尔扎克》雕像,从而轰动一时。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雨果》等杰作都有不同寻常的伟大之处,人们称他是19世纪最有世界影响的大艺术家。

  罗丹是巴黎人,他生长在一个普通事务所职员的家庭。罗丹后来的伟大成就,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先到一个业余画家的家里对着实物画几个小时的素描,接着又急忙赶去上学。晚上从学校回来,还要去博物馆。当时博物馆里有一个专画人体的学习班。他在那里要画上两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到图书馆、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的雕塑作品。罗丹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他说:“为了使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1917年11月17日,罗丹与世长辞,他的亲友和崇拜者为他举行了一个简朴真挚的葬礼。英国,甚至正在与法国交战的德国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掉会。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皙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1940年茨威格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全神贯注 篇10

  教学目的:

  1. 认识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第第2小节,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4. 结合文中描写,领悟并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第第2小节,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描写,领悟并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老师这有段资料,请你们听听,边听边想老师介绍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2.师:老师这还有段话,请同学们再听听再思考这又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师:其实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相信这时每个同学都有疑问了是吗?谁来说说呢?

  4、师:你有这样的疑问,你们也有这样的疑问吗?其实,他就是罗丹。等学了今天的课文,全神贯注,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好,咱们就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下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全神贯注啊,那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读词语

  2.师:好,词语过关了,那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谁能用上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真厉害,把那么长的文章,竟能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谁也会说一说?

  3.师:大家把全神贯注这个词用的很好,那谁能说说“全神贯注”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真厉害,看来你们在课前下了一些功夫)

  三、围绕专题,重点研读

  1.师:那么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塑像的?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他非常全神贯注,请你用心地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用铅笔写上你的理解或感受。

  预设一: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1)指名读。师:从这句话中你都读出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尽可能引导,但不强求一定要体会得很全面很深刻)

  师: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他是在跟他的客人说话吗?(不是)那他是在干什么?(自言自语)那谁来说说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会在说些什么呢?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塑像

  师: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你又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什么呢?老师这也有句话,看看是老师这句话好还是课文中的话好!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小黑板出示)

  预设二: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越来越激动。

  师:你能不能从这找出几个关键词来体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

  引导学生体会: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在紧张地工作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很投入,忘记了时间

  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罗丹在为每一点改进而兴奋

  预设三: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自由读,说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

  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看出他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罗丹终于修改好了作品,他在欣赏着自己的创作成果,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2)师:此时的罗丹已完全沉醉于艺术创作中了,简直入了迷,你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罗丹?

  (3)师:让我们也醉在其中,请我们班的女生来读好这个句子。

  3、小结:罗丹就这样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又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作者是从他的动作、神态上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时的专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从时间上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修改女像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这样精彩的描写,让我们再来享受一次吧!(请男生读)

  四、讲读第一段

  师:罗丹对他的作品修改了那么长的时间,那么旁人的眼里这件作品是怎样的?(让学生去课文中找答案)

  预设四: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师:茨威格把罗丹的这件做平称为什么?(杰作)那么你们知道杰作是什么意思吗?(很杰出优秀的作品)

  师:但在在罗丹眼里这件作品······

  预设五: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1)师:请一二大组读茨威格对作品的话,请三四大组读下面的话。

  (2) 交换读。

  (3)师:读着读着,你读懂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在我们眼里看得出这件作品的不足之处吗?那在磁威格眼里呢?)

  师:罗丹的作品在别人眼里是一件杰作,可是他对自己的作品却是力求达到完美无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一丝缺陷,希望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板书:精益求精)可以捎带解释一下精益求精的意思(好了还求更好)

  五、赞美大师

  过渡:师: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责怪他了吗?(没有)是呀,他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出示句子)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生齐读最后一句)

  1、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是呀,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多好的一句话,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你把这句话自己读一读,背一背,把它深深地印在心里,好吗?指名背。

  2、师:罗丹小时候成绩那么差,长大后却成了大雕塑家,现在你该找到答案了吧!

  4、师:是呀,罗丹就是这样对待工作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正因为他这样去工作,一件又一件大的作品才会在他的手中诞生。所以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做一件事能做到全身贯注,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

  板书: 

  全神贯注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 好像  似乎精益求精

  一刻钟 半小时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全神贯注 篇11

  【学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生动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以读为本。引导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再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问,大胆地读,大胆地说,教师的作用只是架桥铺路,点拨启导,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追求在多元互动中的和谐发展,在活力释放中撞击出课堂教学生命火花。

  【预设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体会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重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预设流程】

  一、名言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名言,细读质疑: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

  ⑴ 指名读句子,质疑。

  ⑵ 随机揭题,板书课题。读题。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我检查生字词。

  2、生字词检查:

  指名读,正音。提醒注意“莫名其妙”。

  理解“挚友”,借助词语手册理解。

  随机了解两位名人。引导搜集资料。《词语手册》(资料袋)欣赏作品。

  3、在题目前后加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

  4、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罗丹工作室,去感受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

  三、围绕专题,重点研读

  1、默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一个句子,用心读读,圈圈句子中的最能表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词语,并在句子旁边作作批注,写上你的理解与感受。

  2、交流研读,品悟重点句:

  句一: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⑴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⑵ 找出一对反义词,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呢?联系平常写生想象。

  ⑶ 还有一对近义词,我们也想像一下:他会跟谁说话呢?说什么、吵什么呢?

  ⑷ 补充空白,想像说话:只见罗丹一会儿皱着眉头说:“_________”;一会儿捋着胡子说:“__________”;一会儿说:“__________”。(练笔)

  ⑸ 加动作、神态感情朗读:(对着塑像)

  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表现。

  ⑹ 练习朗读。可加自己的想象读。自我评价读──同学评价读──齐读。

  小结:

  听着你们的朗读,如见其人哪,在这个过程中,他想到旁边的茨威格了吗?还忘记了什么?

  句二: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⑴ 齐读,再读这句话,用心去读,能否从句子中分别读出两个字,最能反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和状态的字。

  ① 理解“醉”,“痴”的含义,连在一起说“如痴如醉”,从这两个字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② 他忘记了朋友,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真是“浑然忘我”啊,那是不是什么都忘记了呢?

  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联系实际体会说说。

  ⑵ 指导朗读。

  ⑶ 罗丹塑像修改完了,他该想起旁边的朋友了吧?指名读第3自然段。茨威格莫名其妙,你们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⑷ 再齐读句子。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塑像修改完了,为什么还用湿布盖起来呢?(讨论体会)

  2、看到这里,对于罗丹,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3、再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理解。

  4、联系实际理解。

  5、讨论学习写法。

  6、课外练笔,延伸阅读。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如

  痴

  修改塑像  如

  醉

全神贯注 篇12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环节上,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这一中心词进行质疑、品读、体会,感受人物形象及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受到心灵启示。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己的阅读理解中找出重点词句,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并进行语言的积累。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乐于学习榜样人物。所以学生能够通过与文本对话受到心灵启示,学习人物品质。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好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罗丹对自己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塑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的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着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紧抓住中心词“全神贯注”进行质疑、品读、理解。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形象及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受到心灵启示。

  3、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把生活中的感受引入课堂,内外相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媒体应用:

  1、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将名人名言出示出来,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名人名言的形式直奔主题。

  2、在“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这一环节,出示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便于指导学生品读理解,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描写罗丹修改作品的句子,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名言,引出“全神贯注”

  1、师生共同读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学生仔细朗读并提出疑问。

  那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习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茨威格

  (设计意图:以名人名言的形式直奔主题。)

  3、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质疑。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围绕“全神贯注”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下列两个主要问题:

  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从什么地方看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设计意图:问题让学生提,以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

  4、初知课文内容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件事——快速阅读全文,然后一段一段地跳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设计意图: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在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读悟表达训练。学生提炼出来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勾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

  1、自读感悟,理解、体会“全神贯注”

  ① 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② 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③ 组内交流,准备汇报。

  2、讨论交流体会“全神贯注”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①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上前”是寻找细微的毛病,“后退”是观察整体,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②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③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④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记了 ,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

  (2)多种形式品读这些句子,(如:学生pk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并试着演一演,在品读、表演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情景。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应体现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qing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三、写名言,体会“全神贯注”

  1、其实,名人能写名言,老百姓也能写名言。我们在座的都是未来的“名人”,也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感触一定很深,不妨也来写一写。(老师也当场说一两名)

  2、请你们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每个人都写几句名言,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3、写好名言后,把自己的名言当作座右铭贴在自己的书房或送给朋友。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找名言,延伸课外

  1、认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搜集名人忘我工作的故事

  (设计意图:把语文实践拓展延伸到课外,把生活中的感受引入课堂,内外相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端详……说……  (语言)

  26、全神贯注     眼睛闪着光……  (神态)      忘我的工作

  (罗丹)       踩响……挥动……(动作)      执着地追求

  教学反思:

  我觉得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所以我依据略读教学的特点,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两点做法:

  一、给充分时间,引导自读自悟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持,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全神贯注》时,我就给足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又让学生多种形式的品读得点句子。在充分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也比较到位。

  二、选准“感悟点”,做到“粗中有细”

  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是略读教学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在《全神贯注》教学中,紧紧围绕 “全神贯注”这一中心词进行教学。让学生找出描写罗丹神态、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内化,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使学生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方法心得等方面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放手,在理解中的指导过多,如在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这一环节,学生能找出描写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的句子,应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进行理解,但是我在教学中过多地指导了这些句子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全神贯注 篇13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 篇14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轻松。我吹口琴,你们要随着音乐节奏晃动。

  ◇师吹口琴曲,生随着音乐节奏晃动。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我看到大家在听我吹口琴时,都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词,你们知道吗?

  ◆生:全神贯注。

  ◇师:对,就是“全神贯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以“全神贯注”为题的。

  ◇师边板书课题边说:注意看这个“贯”字。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全神贯注。

  ◇师:知道“全神贯注“的意思吗?”“全”指什么?

  ◆生:“全”是全部的意思。

  ◇师:“神”指什么?

  ◆生:精力、精神。

  ◇师:“贯注”呢?

  ◆生:集中。

  ◇师:合起来就是——

  ◆生:注意力全部集中。

  ◇师:我们可以用分解组合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谁能把这个词扩充为一句话?课文预习了吗?

  ◆生: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全神贯注地修改他的作品。

  ◇师:看来,扩充题目也不失为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传世杰作,是近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雕塑家。请欣赏——这是罗丹的代表作“思想者”。

  (屏幕显示罗丹的若干作品)

  ◇师:罗丹的成功无一不是他全神贯注工作的结果。咱们赶快打开书,看看罗丹他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

  ◇师:第一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看一看哪一段最具体地写出了罗丹的全神贯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个同学很会学习,课文读完了,还读了生字。

  ◇师:出示“挚友”。齐读。 “挚友”什么意思?查字典了吗?“挚”字下面有个手,说明什么?

  ◆生:是好朋友。

  ◇师:上面表示读音,下面表示意思,“挚”是形声字。

  ◇师:出示“仪态端庄”。齐读。什么意思?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仪态端庄的样子。

  ◆生和师做仪态端庄的样子。

  ◇师: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罗丹是全神贯注的?

  ◆生:第二自然段。

  ◇师: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听听本班同学的朗读。谁是咱班读书最好的?

  指名2人读。

  ◇师:给他们鼓掌。声音响亮,落落大方!想不想象他们一样读?一边读一边画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师:一开始就划,划满都是不对的。

  ◇师:这一段哪一句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

  ◆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象已经消失了。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

  (课件显示句子。)生齐读。

  ◇师板书:“醉”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他是真的喝醉了酒吗?是整个世界真的消失了吗?

  ◆生:不是。

  ◇师:大家联系生活想一想,喝醉了酒的人是什么样子呀?

  ◆生:晕晕乎乎的,胡里胡涂,什么也不清楚了。

  ◇师:胡里胡涂,什么也不清楚了。可罗丹有一点是决不会忘记的,那就是——修改女像。

  ◇师:我们该怎么读呢?请自己在下面练一练。

  ◆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不光强调重点词,还要注意快慢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语感。师范读。

  ◆生又练,再点人读,齐读。

  ◇师: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和重点句理解,是我们常用的,也是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师:怎么样像喝醉了酒一样?课文当中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翻到第二节。

  ◆生再读书后回答。

  ◇师:从语言当中体会到什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第二节,动作的词语用红色表示。

  ◆生自由读。

  ◇师:从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出了什么?

  ◇师: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想想会说些什么?

  ◆生1:我觉得他在跟女像说话,我会再认真修改的,你会变得更漂亮!

  ◆生2:我觉得他在跟另一个罗丹说话,

  ◇师:从动作的词语,我们看出罗丹很忙碌。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师:我听你把“异样”读得重一些,可以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哦,当罗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时,当然会特别兴奋了。

  再点读,齐读“异样”一句,做动作,脑海里浮现罗丹那种投入、忘我工作的情景。

  ◇师:作者他有没有写罗丹全神贯注?我们是从他的动作体会出来的。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全神贯注?

  ◆生读:“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

  ◇师:为什么作者要写一刻钟过去了,再写半小时过去了,不直接写一个小时过去了?

  ◆生:直接写一个小时说明时间很快过去了。

  出示:“他像歌醉了酒一样,……”齐读。点读。

  ◇师:这体现了罗丹忘我的境界。再读。

  ◇师生齐读这一节。

  ◇师:罗丹的“醉”是喝醉的“醉”吗?

  ◆生1:陶醉。

  ◆生2:沉醉。

  ◆生3:如痴如醉。

  ◆生4:心醉。

  ◇师相应板书。

  ◇师:联系下文,还从哪里看出罗丹全神贯注?

  ◆生读句子。

  ◇师:茨威格是什么人,你知道吗?

  ◆生:奥地利作家,罗丹的挚友。

  ◇师:看到罗丹已经沉浸在工作中,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茨威格可能会怎么想呢?

  ◆生1:他可能感到惊讶。

  ◆生2:他可能感到奇怪。

  ◆生3:他可能感到意外。

  ◇师:书上用了一个词——

  ◆生:莫名其妙。

  ◇师:谁能读出莫名其妙的感觉?

  指名2人读,自由练读,齐读。

  分角色读。一人读罗丹的话,一人读茨威格的话。

  ◇师:你们觉得茨威格会不会见怪啊?

  ◆生:不会,,因为他们是挚友。

  ◇师:是啊,罗丹对艺术的追求就是这样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真是——

  ◆生齐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读2遍。

  ◇师:同学们,当一篇较长的文章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段,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句、重点词,不仅如此,我们还得用联系的观点,去联系上下文读书,这是一种把长文章读短,把书读薄的本领。当然,这需要我们长期练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师:第二段最突出写出了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为什么不在课文一开始就写呢。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第一段。

  ◇师:不要第一段可不可以?

  ◆生:没有第一段,就没有这个挚友。

  ◇师:罗丹是怎么说他的作品的?读罗丹的话。

  点读。

  ◇师:他在挑自己的毛病。再点读。

  ◇师: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生:想了又说,说了又想。

  齐读罗丹的话。

  ◇师:他的挚友是怎样评价他的作品的?

  ◆生:拍手叫好,说是一件杰作的诞生。

  ◇师:从他们对同一作品的态度完全不同,从中你读出什么?

  ◆生1:对细节的关注。  ◆生2:对艺术精益求精。

  ◇师:那能不能不要这段?

  ◆生:不能。

  ◇师:读到这里,你对罗丹有什么想法?茨威格有什么感受?

  ◆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老师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猜出来吗?就是针对这一段的重点词或重点句,提出问题。

  ◆生:我们今天学到什么知识?

  出示最后一节。生再读。

  ◆生:为什么说一下午学到了比多年学到的还要多?

  ◇师:他知道了什么?

  ◆生: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心全意。

  ◇师:我们罗丹就是这样,值得去做的,就要全神贯注地去做。

  再次出示课件罗丹的作品:女雕像。师做介绍。

  ◆生齐读:“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

  ◇师:我们读到这里,谈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悟,现在,你能用上出示:如果……就……   只有……才……的句式表达你的感悟吗?

  ◆生:如果罗丹不修改,就没有这么美的女雕像。

  ◆生: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做成大事。

  ◇师:你知道哪些全神贯注工作、学习的人?

  ◆生:陈毅《吃墨水》。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全神贯注工作、学习的人?

  ◇师总结:课文主要讲的是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背诵第二段,学学他的写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全神贯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