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最新9篇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最新9篇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最新9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9篇《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

课时准备: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春风》

2.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教材分析:

1、歌曲《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全曲为4/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1——8小节)运用弱起小节、切分音,歌词用拟声词“噜”描绘出和煦的春风轻轻吹佛大地的生动场景。第二乐段(9——16小节),前四小节旋律舒展、轻盈,展现了“嫩芽笑颜开”、“歌声响四方”的春天景色。特别是第12小节变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满生机。后四小节运用简单的二部合唱,进一步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热爱。

2、《春》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欧洲广泛流传。1725年他出版了分别冠以“春、夏、秋、冬”副题和每首配有小诗的四首协奏曲,被统称为《四季》,而《春》就是其中的一首。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们合作,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学会演唱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能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境。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喜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本节音乐课以“春”为情境主题,根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经验,我设计了歌曲《春风》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教学活动,歌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并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欣赏《春》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

CAL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CAL课件播放)(展示一组春天风景图片。)(背景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导语:春天来了,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儿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儿正舒展着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2、师:同学们还能说出那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歌唱春天的歌曲?

(学生分别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讨论交流。

三、新课教学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听完了刚才的`音乐,说一说你对春天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教师指导)

2、介绍作者及乐曲背景

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安乐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备受人们的青睐。《春》是《四季》中的一首。

3、复听《春》(CAL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讨论,乐曲中用的什么乐器?模仿了什么的叫声?(引导学生体验小提琴音色)

4、唱一唱

学生跟音乐轻生哼唱主旋律

(二)学唱歌曲《春风》

1、听一听

CAL课件出示带有歌词的大歌单,播放歌曲《春风》

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我这里有描绘春风吹来的旋律,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复听音乐)

师:歌曲用什么力度?

板书:轻快的mp

2、唱一唱

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歌曲(体验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

3、小组展示

4、二声部合唱训练

CAL课件播放低声部范唱音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师生合作二声部歌唱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学生互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春》,学会演唱了歌曲《春风》,从中领略到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愿每位同学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有新的收获,获得健康成长。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播放《蓝色多瑙河》)

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词欧洲生涯装饰金碧辉煌草坪优雅博物馆街头巷尾掺和镂花梁柱阿尔卑斯山北麓华尔兹圆舞曲(指名读,齐读。)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过渡:你们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从课本上获取这么多资料。维也纳为什么会被称为音乐之都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摇篮”本来指什么?文中的音乐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发源地)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2、看,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呢!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学生观看并作简单介绍。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呢?(维也纳真不愧是音乐的摇篮,真不愧是音乐之都啊!)

3、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有疑问吗?是呀,装饰一般用物质材料,可是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装饰材料却是音乐。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2、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

3、生齐读第三小节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齐读中心句(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从“离不开”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维也纳人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板书:如痴如醉)

3、小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

学生自学5、6、7段,然后交流学习收获

1、国家歌剧院世界歌剧中心、美观大方、规模宏大、色彩和谐、艺术品

2、金色大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3、播放课件,欣赏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小结:维也纳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4、听赏歌曲《好日子》。

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同学们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吗?

(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小结: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表演、创编感受音乐与自然的主题。

2、认识力度记号“pp、p、mp”,并能准确地运用。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表现音乐形象。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力度记号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

歌曲的意境想象。

三、教学难点:

休止符乐句的掌握和演唱

四、教具

课件、钢琴、歌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好好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你看到山谷是什么样的景色?

生:山谷有烟、有雾,有花……

师:这些东西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山谷里是怎样的?

生:静悄悄的。

3、师:大家想不想到山谷中去看一看呀?

师: 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山谷静悄悄》,共同去感受它的美。(播放歌曲范唱。)

4、点题板书:山谷静悄悄

二、教授新课:

师:在这静静的山谷中会有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到歌曲中去寻找吧?

(播放歌曲)

生:……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3、请大家再来听听歌曲有什么特点?情绪有哪些变化?

师:这么美的山谷,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把它唱出来吧!

4、带领学生用“lu”演唱歌曲

师:你认为作曲家要表现怎样的意境?

生:……

师:哪些地方体现了山谷的幽静呢?

生:……

师:讲解八分休止符,要求学生演唱时要声断气不断。

5、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要求运用力度记号。

6、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师:是谁改变了山谷的宁静?

生:……

师:对,是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发出了“叮咚”的声音。地质队叔叔常年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进行探测、找到矿资源并把它开发出来,象我们生活中的金、银、铜、水晶……好多宝藏都是从这山谷中的岩石中取出的。地质队叔叔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呀?

生……

师:再次带领学生感受歌曲。

师:你认为歌曲的两个部分有区别吗?

6、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重点演唱叮咚部分(注意四分休止符)

7、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师:为了使我们的歌曲更完美,哪位同学有好的演唱方法推荐给我们?生:……

师:好,我们试试ⅹⅹ同学的演唱方法。

1、师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主旋律,另一部分唱叮咚

(学生体会多声部歌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两个声部进行调换演唱,学生感受。

四、教师总结

师: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山谷,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了山谷中静静的美景和地质队叔叔的铁锤精神,让我们继续保持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去探索大自然更美丽而丰富的声音。

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和舒展恬静、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两首《摇篮曲》,感受歌曲中亲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通过聆听朝鲜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和聆听三首不同的《摇篮曲》来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的特点,表达的妈妈与孩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摇篮曲》装饰音以及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3)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

2、表演:歌曲《摇篮曲》。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让我们共同一起“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通过聆听朝鲜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和表演歌曲《摇篮曲》来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表达的妈妈与孩子的情感。

3、通过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聆听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2、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三、表演《摇篮曲》。

1、教师谈话导入: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

2、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3、再听一次。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4、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5、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6、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7、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8、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9、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四、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五、开放式教学。

1、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选一首符合本课题的歌,唱给妈妈听。

2、要求妈妈给孩子的唱写一个评语交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项活动的进行,也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3、为本单元全班开演唱会作好准备工作。

六、教师小结。

让我们回到家为妈妈唱上一首自己创作的《摇篮曲》吧!那将是妈妈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也能为妈妈减少一些疲劳,安心的入睡。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1、曲《火车咔咔咔》并用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3)。

2、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标

1、《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笛演奏1~17小节旋律。

3、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听乐曲《火车咔咔咔》

介绍马林巴:一种敲击乐器,属于木琴的一种。木琴是由音条构成的,不同长度的硬木音条,按由长渐短的顺序并行排列在架子上。音条越长,音越低,相反。音条越短,音越高。

再次听乐曲《火车咔咔咔》

(二)用节奏乐器为第1~17小节旋律伴奏

(三)表现音乐

分小组排练

(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乐器伴奏。

(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3)制作阿根廷的民族服装、帽子等。

(4)为旋律填词演唱。

分小组汇报表演,并评价。

教学评价

1、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用课堂乐器演奏1~17小节旋律。

3、积极地参与小组的表演。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欣赏《草原小姐妹》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三、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四、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一、唱歌:《采金秋》《丰收之歌》

二、聆听:《扬鞭催马运粮忙》《丰收锣鼓》

三、创编:金秋的喜悦

四、音乐知识:民族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一、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欢快劳动情景,上教版四年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二、通过聆听《扬鞭催马运粮忙》《丰收锣鼓》,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喜庆的丰收场景。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能听辩其音色。

四、能在多声部节奏中模拟各种声响,并创编相应的劳动动作,表现繁忙的运输情景。

教材分析

《采金秋》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名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儿童歌曲。4/4拍、羽调式,两段体。歌曲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活泼。第二部分节奏舒展,旋律优美上扬,较好的抒发了欢乐的情感。歌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描画了家乡秋色的景色,

《丰收之歌》是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一首丹麦歌曲。歌曲的节奏鲜明、简洁,歌曲结构短小、规整,为典型的西洋大调式的风格。歌曲抒发了人们热爱劳动和喜庆丰收的愉快心情,赞美了丹麦人宽厚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感受秋收劳动的快乐心情,体验丰收的喜悦。

二、能在多声部节奏中模拟各种声响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丰收之歌"

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之歌")。

2、谈话: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描写了什么场景?

二、新授《采金秋》

1、引入: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采金秋吧。{课件播放秋天美景}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视唱。

三、歌曲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交流、讨论、实践。

2、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前倚音、下滑音的旋律,衬词的演唱要轻巧灵活;最后的长音要唱足时值,教案《上教版四年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吐字要轻切、清晰。

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3、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四、歌表演《采金秋》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2、各组展示,集体评议。

五、小结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初步进入金秋的意境,让学生在《采金秋》中感受收获季节的美,从而激发了学习这一单元热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读谱知识

1、出示课件:视唱歌谱

2、观察、思考、探讨:这几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

3、结合歌曲的旋律学习强音记号,唱准课本中的示例旋律。

三、教学新歌《丰收之歌》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猜猜这是来到了哪儿?(丹麦)是什么美景?请听《丰收之歌》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为他们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

6、朗读歌词。(要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随乐唱词,教师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8、学生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2、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教学反思:异国风情的秋天让学生耳目一新,脍炙人口的旋律,让学生轻松的学会了这首歌,有充分的时间做学生喜欢的卡农游戏。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开心一刻节气歌

1、按节奏朗读"节气歌"

X XX XX XX 2、变化节奏朗读节气歌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加入打击乐器自创节奏。

三、创编节奏:金秋的喜悦

1、分声部拍击并模拟运输工具的声响。

如:老牛拉车X-︱X-︱;

Mie mie 2、和小伙伴合作,搭乘各种"运输工具"并模拟其声响进行表演。

3、自主创编,模拟其他运输工具的声响进行表演。4、组成多声部的节奏,表现丰收季节热闹的运输景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

1、初听:结合多媒体课件了解乐曲背景

2、复听:整体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情绪、意境。

3、分析乐曲的乐段并学会唱第一乐段。

4、跟随乐曲做动作感受不同乐段情绪。

三、欣赏《丰收锣鼓》

1、初听:感受乐曲要表现的情绪

2、简介中国打击乐器

3、分部分聆听乐曲。

第一部分: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面?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音乐上有什么变化?

4、再听全曲。出示管弦乐队图片,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模仿每一乐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姿势。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2、 通过学习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 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吗?

2、 对!这是著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 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 除了著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哪些著名演员?

5、 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 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段。

7、 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段。

8、 认识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九

教 学 目 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教 学 内 容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创作练习

教 材 分 析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

牐犐栉剩耗闾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牐牸虻ソ樯芨枨的创作背景: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

3.再次聆听歌曲。

牐犚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4.学唱曲调:

牐犕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

(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

(2)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

(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三、创作歌曲的练习

1.完成二首短曲的曲调填充创作。

2.从现有的素材来分析应该是大调式或宫调式,但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先给以限制,而是应该让其发挥,适时指点,指导也从感性、曲调通顺出发,而不从理性的调式上去分析。

3.根据曲调的意境及分句长短创作相应歌词,试唱——修改——试唱。

4.学生以个人创作为主,相互交流为辅。教师以鼓励学生的热情为主,适当点拨为辅。重在参与,强化过程,淡化结果。

5.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金笔头网的价值所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最新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