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前预习学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前预习学案

酒醒梦一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前预习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本文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准确诵读本词并能背诵,初步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
二、预习内容
1、本文的写作背景
                                          
                                        
2、作者柳宗元的相关情况
                                          
                                        
3、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余自为僇人(   ) 恒惴栗(   )   则施施而行(   )  斫榛莽(   )焚茅茷(     )  箕踞而遨(   ) 皆在衽席之下(     )
若蛭若穴(    ) 攒蹙累积(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再次了解“记”的特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教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增强自豪感。
3.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难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二、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你认为以上两个“游”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探究点二: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西山?

(四)当堂检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穷回溪                b. 日与其徒上高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前预习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302737139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