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微信扫码分享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精选16篇)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

  三维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把握本文的寓意。

  2. 结合时代特点,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掌握“方”、“聚’、“许”、“增”、“且”、“焉”、“毛”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 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l)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试译全文。着重弄清几个通假字,如:“反、惠、亡、厝”,并翻译难句。

  (2)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区分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寓言的特点,注重课外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从而获得文化的补益和人生的启迪。

  (4)把握本义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背景资料:

  《列子》一书记载的神话寓言资料十分丰富,一些在中国相当著名的神话,皆出现于《汤问篇》。有的作品上古时已经出现,在《列子》书中稍作调整,如《夸父逐日》;有的则早已流传民间,但在《列子》书中首先记载下来,《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例子。书中表现的思想是魏晋时代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有些还反映了佛教思想,但本文却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

  题目解说: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讲的就是围绕愚公移山的事件而引出的一则动人的故事。

  知识链接:

  袁珂论《愚公移山》的特色

  旧以为是寓言,其实是神话。愚公就是古代神话中夸父、刑天、共工、蚩尤这类巨人的化身,所以他敢去搬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论其精神更是一脉相通,古代神话便多含有寓言性质,如《夸父逐日》、《刑天断首》等何尝不都有深刻的寓意;所以首先当视《愚公移山》为神话,然后再以寓言目之,何况故事中有“操蛇之神”,有“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等,本身也就具有了神话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 字音词义

  1. 字音认读

  冀州(jì)                  魁父(kuí)

  陇断(lǒng)           叩石(kòu)

  2. 字形辨识

  遗(yí)遗产              冀(jì)冀州        彻(chè)彻底            娥(é)娥眉

  遣(qiǎn)派遣   翼(yì)机翼              沏(qī)沏茶            饿(è)饥饿

  3. 词语补注

  阴阳:古代称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二. 内容解读

  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它是把比较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假想的短小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常常用比喻的方式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它常常假托于故事和人物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古代寓言有的是把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生动有趣,思想深刻。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寓言说的是愚公苦于北山的阻挡,率领儿子、孙子挖山的故事。愚公不顾智叟的讥笑,坚信每天挖山不止,世世代代地挖下去,就可以搬走大山。愚公移山的决心感动了天帝,天帝命神仙背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其实并不“愚”,“智叟”其实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的用意是构成鲜明的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其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

  全文按情节发展可分四段。

  第一段写移山的原因。交代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度、广度和所在地,突出移山难。

  第二段写移山之艰。叙述了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中的艰苦劳动。

  移山的原因——塞  迂

  移山的目标——通豫南,达汉阴

  移山的办法——投诸渤海之尾

  移山的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三段写移山的高潮,突出愚公移山之坚,批驳智叟的愚。

  第四段写移山的结局,两座大山终被移走。

  结构图示:

  人物形象:

  愚公:寓言成功的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精神。

  智叟: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人。

  特色赏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结构层次。本文结构层次非常清晰。课文先交代移山之因,然后写移山之难和移山冲突,最后写移山结局。移山之因是塞迂。移山之难难在以下几方面:l. 所移之山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且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 移山置土石地点遥远,“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只能“寒暑一反”;3. 移山办法落后,“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之难反衬了移山决心之大。移山的冲突有二:一是和妻子的内部矛盾,这是次要的:一是与智叟的冲突。通过冲突,既写出了移山之艰难,也赞扬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移山结局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本文把愚公和智叟加以对比,不仅具有讽刺效果,而且突出了愚公的形象。智叟的“笑而止之”以及“甚矣,汝之不惠”,是对愚公的讥笑和责难,企图阻止愚公移山,其口气相当严厉。他轻视愚公的“残年余力”,挖苦他“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责难他“其如土石何”,在他看来愚公简直无能至极。然而愚公的反驳却无容质疑,反而使得智叟的讥笑和责难显得滑稽可笑。与智叟“笑而止之”相反的是,愚公“长息曰”,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愚公首先指出智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进而批评他“曾不若孀妻弱子”。最后以有力的论证阐明道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弄得这个自命不凡的老头“亡以应”,落得个讥笑别人却反被嘲讽的下场。

  细节描写。文章的细节描写也很逼真并富有深意。寓言生动地描写了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并且年纪很小,从愚公批评智叟“曾不若孀妻弱子”可以看出,他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的寡母是极为支持的,可见愚公的事业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本身来看,京城氏之子是真诚而愉快地去帮助愚公的,这更有力的说明了愚公事业的正确性。正如晋人张湛所说:“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这一细节描写,极大的增强了寓言的表现力。

  句段品鉴: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品析:愚公虽年岁已高,但并不糊涂,“指通”、“达于”两个词写出了他做事目标明确。语言描写,反映了愚公民主的作风。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品析:这段话是愚公针对智叟阻止他挖山的言行时说的。歌颂了愚公目光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语言描写,突出了愚公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写法探究:

  (1)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对比指愚公、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愚公用发展的眼光挖山不止,解决实际问题是智,智叟用静止的眼光,阻止愚公挖山,实则是愚。这样就有很强的讽刺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俱”,天帝的“感”,对愚公形象的完善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这篇寓言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分完整。如写移山的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写移山路途的遥远“寒暑一反”。移山办法的落后,“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的结局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语言简练得体。

  如文中用“遂”,表现了愚公说干就干,毫不拖延的情况。“长息”,写出了愚公对智叟的惋惜。“亡以应”,写出了智叟无言以对的窘态。这些词都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

  难点探究:

  1. 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外表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内心的想法,接着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则用讥笑和嘲讽的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则更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2.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表现在什么地方?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愚公”不“愚”表现在:他决定毕力平险,挖山不止,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这反映了他目光长远。他认为子孙无穷,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叟”不“智”表现在:他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说明他目光短浅,实则愚蠢。作者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

  1. 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所以愚公要移山。他相信大山可以移走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 寓意是:告诉人们在困难面前要坚决斗争,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对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遇到了任何困难或阻力,都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尽一切办法去战胜它。

  第二题:

  l. 反——返  2. 惠——慧  3. 亡——无  4. 厝——措

  第三题:

  1.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3.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第四题:(略)

  第五题:(略)

  《故事三则》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诸、丧、食、袂、辑、啖、危坐”。

  (2)掌握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3)理解三则故事的寓意。

  (4)学习主人公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5)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了解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学法指导:

  (1)在准确理解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的基础上,通畅翻译全文。

  (2)共同探究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多角度地解读课文。

  (3)课外阅读《左传》、《世说新语》里的文言故事,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人文魅力。

  预习导引:

  1. 作者简介

  (l)《左传》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2)《礼记》简介。

  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礼仪法度,其性质为先秦儒家言礼之丛书。现今《礼记》即小戴记。

  (3)《元史》简介。

  《元史》是一部纪、传、表、志俱全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共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载从1206年到1370年,共165年的历史。由宋濂、王祎主持修撰。

  2. 背景资料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3. 题目解说

  《人有其宝》这则故事,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题目的意思是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赞扬了子罕不贪。告诉我们“不贪”比玉更宝贵。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选自《礼记·檀弓》,意思是不吃带有侮辱性的东西,启示人们:做人要有骨气,不应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许仲平义不苟取》这则故事,选自《元史·许衡传》,意思是许仲平“不取”不义之财,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苟取。

  4. 知识链接

  许衡对汉、蒙文化交流融合功不可磨。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他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公元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许衡对待学生“爱之如子”,从生活到学习无不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夜思昼诵身体力行,言必揆诸其义而后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 字音词义:

  1. 字音认读

  子罕(hǎn)  蒙袂(mèi)  辑屦(jù)  啖(dàn)

  2. 字形辨识

  贪(tān)贪污                袂(mèi)联袂

  贫(pín)贫穷                 决(jué)决心

  屦(jù)辑屦                            敖(áo)黔敖

  履(lǚ)革履                          熬(áo)熬夜

  3. 词语补注

  一词多义:

  二. 内容解读

  结构图示:

  一. 《人有其宝》

  宋人献玉,是因为觉得此玉珍贵。“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玉人”自然是识宝的内行,内行“以为宝也”,此物自然价值连城。在宋人眼中,如此宝玉才真能匹配子罕。然而,在子罕那里,此玉却成了一块人品的试金石:面对唾手可得的宝物,神色自若,毫不动心,子罕的高尚就在于“我以不贪为宝”,两相比较,子罕的赤子情怀喷薄而出,跃然纸上。

  二. 《嗟来之食》

  此文一开头就交代故事背景,“齐大饥”三字似乎看到了齐国因天灾而饥号遍野的惨苦景象,也为“饥者”出场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当“蒙袂辑屦,贸贸然来”的“饥者”出现时,黔敖应该说并没有表现出故意的轻视,“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也只是“习惯”而已。但饥者却“扬其目而视”反应强烈,谢绝施舍,“终不食而死”。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对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方来说,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三. 《许仲平义不苟取》

  此时的许衡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难民而已。许衡有吃梨的充分条件:长途跋涉又是酷暑天气,非常渴,加之梨树在路边无人看管。此时这个过路人吃个梨解解渴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何况大家都这么干了,法不责众嘛。但许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干渴的他坐于缀满水灵灵的梨树下,坐于都在汁水四溅地嚼梨者旁,如果此时装清高一是难度太大,二是没有必要。只能是一贯品性使然,这种守“义”只能是发乎真性,存乎“吾心”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对弟子的要求,元人许衡一生在仕途与布衣间多次交换角色,时时处处皆谨遵这一原则。摘梨解渴乃小事小节,但许衡却无动于衷,皆因心中有“主”。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

  特色赏析:

  《人有其宝》故事短小,却含义隽永,成功的关键在于叙事的取舍得当。从整个事件来看,头绪应该说是较为复杂的:既有献玉就会有献玉的原因,就该有对“玉”的细部刻画,就应该有见面时的寒暄……但是故事却都一一回避,除开必须交代的人名之外,只用“得玉”、“献”、“弗受”几个词语就将整个事件叙述的明明白白。这不能不说叙事者笔法的高明。

  但作者却也并非一切都“简”,虽然字数不多,却有几处描写:一是“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二是子罕的回答。这些语言描写,前者表现了“玉”的珍贵,后者则表现了子罕的品行与操守,可谓“点睛”之笔。

  《嗟来之食》故事不足100字,却生动的刻画了“饥者”的丰满形象。关键在于细节刻画的成功;“齐大饥”,交代了背景,表现了饥饿的程度;“蒙袂辑屦”,则刻画了饥者的困窘处境;“扬其目而视之”,更是让饥者“硬朗”的神韵跃然而出。人物对话虽然只有简单数言,却也字字珠玑,有着深厚的意蕴:“嗟,来食!”显黔敖的神态;而饥者的回答既交代了饥饿的原因,又表现了人物的精神。这种白描的手法看似简单,却余香悠悠。

  《许仲平义不苟取》选自《元史》,带有浓郁的史传笔法。即使只有简单的几行文字,也要展示得淋漓尽致。几个精当的动词,便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渴”后加一“甚”,表现客观条件的艰难,“争取”写尽众人“吃”之“贪”;“独危坐”写许衡之“静”。

  对比手法的使用,是成功的又一原因。既有行为的对比:众人“争取”,许衡“危坐”;也有语言的对比:众人认为“世乱”“无主”,许衡却坚信“吾心独无主乎”。在对比中人物品质精神得以凸显。

  句段品鉴:

  (1)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品析:子罕首先从正面阐明自己以不贪为宝物,宋人以玉为宝物,说明两者区分宝物的标准不同;接着从反面说明两者都丧失了宝物;最后说明不如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可见,子罕是在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2)扬其目而视之曰。

  品析:“扬”、“视”两个动词,传神地刻画了饥者虽饥得慌,但对别人轻蔑自己的言行,却十分反感,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动作描写,突出了饥者的硬朗与坚毅,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3)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品析:“众”与“独”数量的对比,“取”与“坐”动作的对比,更表现了许衡自重、自律、自爱的为人标准。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许衡“不取”不义之财的行为,为下文叙述许衡不取不义之财作铺垫。

  难点探究:

  怎样评价黔敖和饥者的各自行为?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对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方来说,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考点指津:

  【例】如果某一天,你成为了富者,你对那些少数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将打算怎么办呢?

  考点说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课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思维点拨:文中叙述的是黔敖对饥者带有轻蔑侮辱的语气进行施舍,结果饥者拒食而死。但作为富者的你,也许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首先是待人的语气、神态,其次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参考答案:先应分析少数孩子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原因;其次,解决好孩子们的后顾之忧,真心实意地给以帮助,并进行跟踪调查、回访等。

  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

  《人有其宝》强调了人应以“不贪为宝”;《嗟来之食》强调做人要有骨气和尊严;《许仲平义不苟取》歌颂了自省自律的精神。对我们的启迪是要学习古代仁人志士“义不苟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尊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第二题:

  ①用  把;②食品、食物   让……吃;③保存、保有  拥有;④如果   如

  第三题:

  1. 之于  2. 谦词,有冒昧的意思  3. 推辞   4. 端正  5. 难道

  第四题:(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愚公移山》

  【识记与积累】

  1. 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仞( )               穷匮( )                 孀妻( )

  b. 智叟( )               始龀( )               惩罚( )

  c. 迂回( )               负荷( )                    阻塞( )

  2.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 翻译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5. 解释文中加“____”的词。

  曾:________    穷匮:________

  6. 这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人物各自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找出下列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    )

  例: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 甚矣,汝之不惠。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 请翻译“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创新】

  世间本没有神,但本课作者却以神话结尾,这有什么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则》

  【识记与积累】

  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罕( )                            蒙袂( )                  嗟( )

  b. 黔敖( )                     子罕( )                    啖( )

  c. 蒙袂( )                    食之( )                    嗟( )

  d. 黔敖( )                        辑屦( )                    啖( )

  2. 下列加线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献诸子罕                       之于

  b. 吾心独无主乎                难道

  c. 从而谢焉                       推辞

  d.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险

  3. 翻译句子

  ①以示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许仲平义不苟取》,完成4~6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4. 写出加线字的读音。

  尝(    )                  啖(    )

  5. 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b.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c.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d.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6. 翻译句子。

  ①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愚公移山》

  1. b            2. c               3. b

  4. (1)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险阻。

  (2)甚至连魁父那座小山丘都平不了。

  (3)还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5. 竟然   穷尽

  6. 语言描写   突出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性格。

  7. d

  8. 你太不聪明了。

  9.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2. 思路提示:此题可以从当时的生产力状态及人们的想法来谈。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等方面来谈。如: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作者采用这样的结尾,就让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否则,愚公挖山究意怎样,人们就不得而知。如影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是“化蝶”;这样就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比较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

  《故事三则》

  1. c            2. d

  3. ①把它给琢玉的人看。

  ②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③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危坐于树下,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4.    

  5. c

  6. ①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吃它,是不能这样做的。

  ②梨可以没有主人,难道我心里也没有主人吗?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故事、讲故事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继续学习收集数字成语,感受数字成语的奇妙。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书写和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校本课学习的主题?(指名说)

  白板出示:趣学成语弘美德。(学生齐读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新学了那个成语呀?(齐说“井底之蛙”,强调“底”的写法)

  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

  白板出示:《井底之蛙》讲的是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只能看见井口的一小片天,却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通过小河狸贝瓦的介绍,青蛙才知道,井外还有那么大的天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要做一个放眼世界、博学多才的人。

  二、学习新知:

  1、观故事,明其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愚公移山》,学生观看。师板书课题。

  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故事讲了谁做的什么事?

  2、讲故事,练表达。

  出示内容提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出门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愚公跟家人商量后,全家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

  这时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先生,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搬到你死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走啊

  可是愚公却说:”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恒心感动了,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了。

  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名讲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愚公有什么好品质?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出示:“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3、写成语,记心里。

  师范写,生书空、练写。重点指导写好“愚”字。

  课间休息:请你像我这样做。

  三、拓展积累:

  在成语家族中,有好多好多成员,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积累,和更多的成语交朋友。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数字成语朋友,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抄到本上,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对待学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2、课后再搜集五个带数字的成语,弄懂意思,抄在本上。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法

  六、教学设计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呢?(生:听过。)那我请位同学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乘老师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的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就觉得很纳闷,就上前问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呢。”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细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再联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变转身回到书屋努力学习。从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图强,用功学习。)讲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没错,这则故事告诉的正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认真体会一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文学常识(2分钟)

  从文中注解①我们看到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

  三、字词(4分钟)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读一篇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将不懂得读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没有,就先划出来,等一下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生:读完了。)那你们有哪些不会读的字词呢?(生: „„)(在这篇课文中以下字词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担者 箕畚(jīběn)

  穷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孀(shuāng)妻 龀(chèn) 叟(sǒu)

  „„(结合注释解释: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无”。 „„)

  四、朗读课文(2分钟)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

  五、疏通文意(8分钟)

  大家读得非常好,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结合文章注释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词句是大家有疑问的,现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讨论,试着翻译一下整篇课文。(„„)

  大家都看完了吗?有没有哪些字词句在你们讨论中没能得到共识或不能让你给理解的呢?(可能会有疑问,根据学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为这篇文章的字词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就请4位同学为我们翻译一下这篇课文吧。(本文为自读课文,全文大意由学生自己疏通,教师只从旁指点即可。)

  【生1: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2:北山有一个愚公,年纪将近有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

  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就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簸箕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生3: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生4: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根据学生的翻译,对于翻译不到位的地方稍作解释。) (在翻译其间结合课后练习二分别点出一词多义字“方” 、“且” 、“曾” 、“固” 、“亡”等。)

  六、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较完整的知道了整篇课文所叙述出的寓言故事。在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整篇寓言故事以及它所叙述的道理。对于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也将作出详细的解说,所以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下这篇寓言通过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向我们诠释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4

  《愚公移山》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教学创意: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 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 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五、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  。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  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板块之二:学生进行“发现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学版块之三: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8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教学版块之四:师生小结后布置课后作业 。(2分钟)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5

  《愚公移山》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愚公移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它塑造了老愚公这个性格鲜明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愚公移山》编排在第五册“文言文综合阅读(一)”单元中,本单元将文言文集中编排,试图从文言词法上来“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文言文的同时,了解一类文言词法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本文重点是了解通假字的知识。在前四册课本里,学生已先后学了二十来篇文言文。同时又阅读了一些课外文言短文,应该说,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一单元将学过的文言词法知识进行一些综合比较,同时也为学习第六册“文言文综合阅读(二)”单元的句法知识综合比较奠定基础。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了解《列子》及作者;了解什么是通假字。第二,初步学会辨认几个通假字,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能概括出课文的寓意。第三,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学习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o

  《初中语文教学指导纲要》对初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作了明确的规定:“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熟读或背诵课本中规定的文言诗文。”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多读、熟读以至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并学一点重要的文言知识。因此我把诵读以至背诵课文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本文在文言词法方面通假字运用比较多。虽然学生在前四册的文言学习中,已碰到过不少通假字,但对通假字的概念、种类等知识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在学生对通假字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通假字的有关知识有一个理性的了解,以便掌握规律,学会辨认通假字的方法。因此也应把“古字通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文的结尾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天神收束故事。对这一结尾如何理解?对愚公挖山不止的壮举如何评价?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会产生疑问。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文的教学可采用诵读法、质疑法、辩论法以及练习法。在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突破教学的难点上,可采用辩论法,对愚公移山的壮举的评价,可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宜采用练习法,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课外,以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三、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例如,当学生困于“投诸渤海之尾”的“诸”时,则授以“因境择义”法,启发学生将“诸”的四个义项(①众、各②之于③之乎④他、她、它们)分别放人该语境中,使上下文意畅通者便是;当学生困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时,则授以“联系法”,启发学生回忆“火烧令坚”的“火”的用法,学生便知“箕畚”是名词作状语用;当学生困于“甚矣,汝之不惠”的句式时,则授以成分分析法,先找主谓语,后还原成现代汉语,使学生了解这一句是主谓倒装句;当学生困于该句中的“惠”时,则授以“规律解惑法”,凡古汉语的某个字译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是古字通假。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分为五个环节:悬念激发式导入——整体感知——自研见疑——启发解惑——拓展训练。下面谈谈设计意图。

  第一步,悬念激发式导人。

  本文的导语可采用悬念激发式,故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的内容紧扣课文,直奔寓言的寓意,促使学生探究理解课文。如用毛泽东曾于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引用这篇寓言,启示人们发扬愚公精神,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内容引入。

  第二步,整体感知。

  文言文教学应该采取“整体——部分——整体”的活动过程,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宏观语境,进而把握其微观语境,以便对每一词、句和部分作出准确的理解。具体做法是:①听课文录音朗读,要求注意读音、语调、节奏和重音。②通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出人物不同的语调;理清文章的思路,各用一句话归纳段意。③齐声朗读课文一遍,反馈通读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或肯定或指正。④讨论文章的思路,先由学生同桌交流,后由一人主讲,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归纳,由多媒体幻灯片显示答案。

  第三步,自研见疑。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符号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特别是通假字、多义词),并设计l一2个疑难问题,准备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自研情况要巡视了解,并作个别指导,以了解学生疑难之所在,加强启发解惑教学的针对性。

  第四步,启发解惑。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

  首先,扫除文字障碍,提出难词难句,生生交流,教师点拨,并授以四种解词方法:因境择义法、联系法、成分分析法、规律解惑法。

  其次,让学生提出课文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归纳问题解惑,如:

  1.愚公移山遇到的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为什么要写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3.故事结尾写“神”和“帝”把两座大山背走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没有过时?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具体谈谈问题的展开。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研读课文1。3段,了解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教学流程是先将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男生找不利条件的语句,女生找有利条件的语句,并以读代答,进一步作口头翻译,教师适当点拨,并择要板书,可用多媒体逐一显示(板书内容详见最后的板书设计)。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对愚公其妻和智叟就移山这件事都提出疑问会混为一谈,认为都是移山的不利条件。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读课文,读出两个疑问句不同的语气以及他们的话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确:愚公之妻的话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智叟的话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说的,带有责难、讥笑和轻蔑的语气。他们的话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愚公之妻的话引起大家对运土石地点的讨论,促使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智叟的话引起愚公的反驳,并在反驳中阐明了人力无穷尽的观点。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这才显得自然合理。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衬托和对比的写作特色。教学形式可采用民意测验的方式,对愚公移山的壮举持肯定和否定的请分别举手,并派代表阐明各自的理由。此举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估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估计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愚公移山的做法并不聪明,如果搬迁自己的住所,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不是更好吗?由此可见,愚公“确愚”,智叟“确智”。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只要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肯定。第一种看法当然是正确的,第二种看法反映出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也应该给予肯定。应该

  说,这种开放性评价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激励作用的。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文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尾的含义。它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方式是采用比较的方式,教师把结尾改为:“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挖啊挖啊,终于把两座山挖掉了。”再将它与课文的结尾作对比,让学生比较优劣,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比较,明确课文的结尾好,好在两个方面:一是词语运用生动,山神“惧”,上帝“感”,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惧”、“感”、“负”三字,表现出愚公移山的壮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二是富有神话色彩,当时科学不发达,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们往往“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第四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并正确评价愚公精神,这是学生感悟形象的重要环节,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之一。突破难点的方式是让每人写一句话,说说学了本文以后感受最深的一点。答案不求统一,可让学生各抒己见,但回答的基点要扣住本文的寓意:愚公精神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对学习、对工作,还是对建设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交流结束后,要求学生课后将观点整理成文,写一篇小作文,题为《小议愚公精神》或《也谈愚公精神》。

  第五步,拓展训练。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横向拓展延伸,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进行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设计若干个题目,印发讲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甲)文为《愚公移山》第二段,(乙)文为《山海经?北山经》,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也显示了教学流程。它既便于教师归纳总结,又便于学生思考记忆。

  —一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龄之高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叩石垦壤,箕秘一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子子孙孙无穷匮

  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

  ——一对比衬托————一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法

  六、教学设计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呢?(生:听过。)那我请位同学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乘老师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的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就觉得很纳闷,就上前问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呢。”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细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再联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变转身回到书屋努力学习。从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图强,用功学习。)讲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没错,这则故事告诉的正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认真体会一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文学常识(2分钟)

  从文中注解①我们看到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

  三、字词(4分钟)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读一篇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将不懂得读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没有,就先划出来,等一下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生:读完了。)那你们有哪些不会读的字词呢?(生: „„)(在这篇课文中以下字词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担者 箕畚(jīběn)

  穷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孀(shuāng)妻 龀(chèn) 叟(sǒu)

  „„(结合注释解释: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无”。 „„)

  四、朗读课文(2分钟)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

  五、疏通文意(8分钟)

  大家读得非常好,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结合文章注释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词句是大家有疑问的,现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讨论,试着翻译一下整篇课文。(„„)

  大家都看完了吗?有没有哪些字词句在你们讨论中没能得到共识或不能让你给理解的呢?(可能会有疑问,根据学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为这篇文章的字词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就请4位同学为我们翻译一下这篇课文吧。(本文为自读课文,全文大意由学生自己疏通,教师只从旁指点即可。)

  【生1: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2:北山有一个愚公,年纪将近有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

  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就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簸箕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生3: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生4: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根据学生的翻译,对于翻译不到位的地方稍作解释。) (在翻译其间结合课后练习二分别点出一词多义字“方” 、“且” 、“曾” 、“固” 、“亡”等。)

  六、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较完整的知道了整篇课文所叙述出的寓言故事。在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整篇寓言故事以及它所叙述的道理。对于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也将作出详细的解说,所以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下这篇寓言通过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向我们诠释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7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本文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三年级阶段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里,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

  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穿插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三: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此版块共设置了11个问题(略),通过问题的解答即熟悉了课文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四:拓展延伸,能力训练

  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文段阅读,具体见教案。

  五:布置作业,强化巩固.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供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请你写一篇感受。

  六: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不“愚”-----勇往直前

  智叟不”智“-----成为笑谈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8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z20分十分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    )

  (2)我之死,有子存焉(    )

  (3)子子孙孙,无穷也(    )

  (4)何而不平(    )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

  二、作文:片断练习

  [z50分三十分钟]

  题目:雨后的校园。(300字左右)

  练习答案及点拨

  一、孝查加粗词、通假字、“之”的用法、句式和译文。

  答案:1.(1)通达  (2)即使  (3)短乏、不足、尽  (4)愁  2.(1)通“慧”  (2)同“无”。

  3.(1)代词,指愚公。  (2)助词 的  (3)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去销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4.b。5.凭着(你)剩下来的一点时光和力气,并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还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

  二、作文:片断练习(略)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9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0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1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3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了愚公移山的愚蠢精神……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 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在纠正标点并进行朗读之后,辩论继续进行,这时正反方的力量又起了一个大逆转,原先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反方阵营中产生了相当一部分“倒戈相向”的起义者,而本来以为自己已必败无疑的正方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并据此把对方原来提出来的盘山公路、高架索道都纳入了“移山派”的“方法论”中…… 

  最终的临时性结论是:“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通过辩论,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寓言故事重新正了名。而随之而来生成的新的问题是: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那些只是愚蠢之“愚”,那些才是“愚公之愚”呢?在“固执”与“执着”之间,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道路呢?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这让我觉得知识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只是知识的功能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请网友们指点迷津。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4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5

  学习目标

  ★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明确故事寓意

  ★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

  ★明确故事寓意

  ★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晓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词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属于文学作品范畴。愚公是作品中一个艺术形象。这是一幅放大的书中插图,请说出图中各种景物、人物的名称。(“太行、王屋二山”、“云层”、“夸娥氏二子”、“愚公”。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这篇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仔细体会。

  二、检查作业

  1、注音

  箕畚(  )  始龀(  )  穷匮(  )

  亡以应(  ) 魁父(  )

  2、解释加点的词

  惩山北之塞(  )  指通豫南(  )

  毁山之一毛(  )  寒暑易节(  )

  三、师范读课文

  1、对照书中的注音,学生默读课文。要求读流畅。

  2、学生齐读课文。分小组或分男生女生读。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四、学生品读课文

  1、理解读。对照书中的释义,默读课文。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根据教师提示的要求,学生读特定的句子(如教师提示:“请读出写愚公移山方法的句子,……原因的句子、……结果的句子”)

  2、理解说。(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说的内容和要求,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

  每一小组推派一人在全班交流)

  ①说故事内容

  ②说故事寓意

  ③用现代文分角色表演。

  3、理解写。①感悟道理:愚公不畏困难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后代人。愚公认识山不加增,人力能战胜自然的道理。  ②设计板书:            苦

  愚  愚公:利 移山  不愚

  公               理

  移

  山  智叟:知难而退

  无所作为  不智

  讥讽阻拦

  五、课堂检测

  1、注音:

  万仞(  ) 孀妻(  ) 迂(  ) 曾不能(  )

  一厝(  ) 朔东(  ) 智叟(  )

  2、解释词语

  惩_____ 险______诸______ 箕畚_____ 心_____ 虽_______ 匮_______感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学生提出质疑的词语,互动解疑

  2、小组汇报交流网上搜集到的信息

  3、背诵课文某一段落

  二、品读课文

  (教师设问激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以下设疑供选择。)

  1、愚公的年龄有多大?

  2、小男孩有多少岁,父亲可疼他?

  3、愚公妻子和智叟话的结构相似,都对愚公的体力提出了质疑,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江阴大桥”中的“阴”是什么含义?地名或企业名中有类似的词吗?请举例。

  (江阳工业园区、淮阴市)

  三、检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其妻献疑曰年且九十

  ①惧其不已②

  其如土石何且焉置土石

  以君之力

  ③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魁父之丘④

  汝心之固且焉置土石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研读课文

  (一)阅读思考,探究迁移。(以下设疑供选择)

  1、能不能以“智公移山”为题?

  2、如果没有玉帝的被感动,愚公的志愿最终能实现吗?

  3、文中为什么要安排邻人相助的情节?

  4、有人说“面山而居”不如“背山而居”,根本不需要耗巨资(人资,物资)去移山。

  你认为对吗?

  5、想一想,在中国革命历,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在你的学习生活里,会遇到“山”吗?面对“山”,我们应抱怎样的态度?

  (二)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三)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自测自评自结。

  (四)小结参考:

  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就借助于幻想中具有超人智慧的力量的神来解释问题。神话往往代表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愚公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是伟大、艰巨的,必须有坚毅的精神才能完成。所谓绕道搬家,是屈服于自然,是害怕困难、逃避矛盾的心理表现。

  五、布置作业

  1、书后思考练习

  2、背诵全文。

  3.以“有志者事竟成”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篇16

  一石击起千层浪——《愚公移山》教学案例

  一、引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

  《愚公移山》属于传统篇目,但它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上,教学设计是否该有一点新的突破呢?                                                             

  而且,学生学习文言文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或倦怠情绪,能否找到一种办法唤起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背景

  在理解并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认识到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切入口后,我校较早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我班是尝试这种学习方式的主阵地。而我作为活动指导教师,为了将研究性学习长期开展和深入研究下去,结合我校教学实践,决定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作一些突破,尝试应用“辩论”激活语文教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熟悉了它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一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辩题;二是自主探源,搜集证据;三是表达见解,交流合作;四是获得认识,写出成果。 

  所谓“辩论式教学”就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辩题采用“正反”两方比赛,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并以此来体验个人成就感的一种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既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差异性。它的精髓是: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他们对问题充满浓厚兴趣和满腔激情。教师积极创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探源学习的环境,既是学生探源时的学习伙伴,也是最终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

  三、教学流程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最后一课时,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愚公移山’的意思, 面对困难,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还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

  b生说:“我们应该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c生说:“愚公雇用童工,违法。”

  d生说:“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在‘愚公移山’中,愚公‘聚家而谋’后,得到‘杂然相许’,愚公从家中选出‘荷担者三夫’,以及邻人孀妻之遗男,为移山不遗余力而‘毕力平险’,结果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感其诚’,就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大山的。可见,移山一事情,靠的并非愚公一人的力量,而是团结的力量。”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e学生站起来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同意向愚公学习,认为愚公这样代代挖山不止的做法不值得学习。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他可以搬家,或开山辟路,或靠山吃山发展经济。干嘛非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呢?”

  f生接着说:“是呀,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挖隧道不就行了吗? 

  g生说:“愚公就是愚,他的行动表明他的思想古板,做事不愿多动脑筋……”

  听了这些学生的发言后,学生们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愚公愚不愚。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下周语文小活动,就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举行一场“愚公愚不愚”的辩论赛,请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搜集证据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  辩题提出来,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他们查找资料、收集证据,架起课内外知识的桥梁。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了兴趣的、全身心投入地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广度、深度、渠道及对学生思想行为品质的影响远远大与平时的一节课。这是把空洞的定量作业变活、把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生动的好办法。在辩论前,学生事先必须得把这篇古文读懂。所以说为辩论会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探究求知的方式。学生搜集的资料涉及面广,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达到整整一本子。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轮到下周语文小活动时,我简单引言:“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愚公移山’辩论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群情激越,纷纷发言。

  正方先说:“愚公不愚,在几千年前,愚公就要移山,不顾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坚信人定胜天,最终成功,这是如今许多人都不具有的韧劲与毅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反方马上就有人提出意见:“愚公的精神可嘉,我们一定要学习,可是,他的做法却不可取,行为不妥,我们不可学之,移山是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方法。他可以像如今愚公村的人民,将太行-王屋开辟成旅游点也不错嘛。” 

  反方:“愚公年年月月率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但仅靠一族之力,何年何月才能挖掉万仞高山?再一想,愚公真会有无穷尽的子孙?大概作者也认识到这是巨大工程,搬来神仙相助。想想,若无神助,愚公能成功吗?”

  紧接着,正方反驳:“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连神灵都被感动,搬走了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愚公以实例告诉我们:信念+信心+恒心=成功。” 

  正方有生补充说:“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是搬一座山容易,还是搬一个家容易呢?假设能把山移走,请问又怎么处理那些沙石呢?难道像愚公自己说的那样,把沙石运到渤海吗?且不算运输工具的落后,路途遥远带来的麻烦,单是把这么大一座山放入海里,试问水位的上升对海岸上的生态环境回造成什么影响?又会伤害多少无辜的小鱼?还有那些原本在山上生活的小生灵,它们的家没有了,你打算让它们住在哪里?”

  还有一些反方辩手的说法更“强硬”:“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一种害人害己的表现方式吗?难道对方辩友希望为了成就愚公一个人的名誉、为了让愚公一个人千古流传而害了那么多的可爱的小生灵吗?”

  反方:“对方辩友也明白,愚公这一辈想成功地移山是不可能了。可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展,谁能保证愚公的子孙就一定会按他的愿望来做呢?也许他们不同意呢,那时愚公还能控制他们的思想吗?”

  反方:“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吸收外资,就是要利用别国的先进的东西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如果一味地如愚公那样,自力更生,何时能赶上乃至超过世界!又哪来我们今天的生活!” 

  反方:“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每当遇到难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地苦思苦想呢,还是请教一下他人,以快捷的方式搬走‘大山’的技巧,求得正确的方法?答案不言自明。”

  反方:“我方认为愚公的做法与当今社会讲究‘效率’的精神相违背。把家搬到山外去,不就没有了‘出入之迂’的困难么?如果他们搬家,不但出入的问题解决了,本来用于移山的劳动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如开垦良田,种植果木等,收效不是更大吗?”

  正方:“《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些同学的立论偏离了‘寓言’的本来特性。寓言是一种‘托其事’而‘寓其理’的特殊文体,它的目的是说‘理’,为了把‘理’说得有趣、传神,故事托附于一些荒诞的在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事’来表现:‘事’的虚假性是显而易见的,用不着反说。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恰恰是所寓之理。有的同学说‘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实际上是就‘事’论‘事’,只是说愚公做这件‘事’不对,而把其中深刻的道理弃于一旁了,这是典型的思维逻辑上的错误。”

  正方:“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 ‘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诚,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2003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学生们事先有了充分准备,辩论时几乎都能够侃侃而谈,有的言笑晏晏,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我看见思想与见识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飞舞、碰撞。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起,很多同学却浑然未觉,我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辩论,在进行辩论后,要求学生把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交上来。     

  四、教学效果自评

  由于教学设计反常规,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各个同学各抒己见,这堂课的气氛始终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对课文挖掘深度远远超过平时。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当然,总有个别学生,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教法,他都无动于衷,懒于思考,拒绝参与辩论。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尝试。辩论出现冷场时如何合理调控,在这方面今后还需多加努力。

  五、收获与反思

  (一)、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四)、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五)、下节课我上另一个平行班,在疏通文句,理解文章大意后,我仍旧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竟然没一个学生持反方意见。于是我引导:“愚公移山,的确显示了他的坚韧不拔,但事情要多角度想,不移山行吗?请同学设想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眼中的惊讶、困惑、新奇、兴味等种种反应告诉我,他们的探究兴趣已经萌发! 不少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跃跃欲试。由此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预设的教学流程只能参考,不能死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机智处理。这一点是值得自我肯定的。

  “辩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艺术更精湛,臻于完美,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实践……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案(ab案)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含课时练习)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7492128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