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通用12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1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尹祖琴】

  〖例谈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语文课里是什么关系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在语文课里,我们恐怕分不清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但是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常常不能很好地统一,使阅读教学呈现出效率不高或学科特点不明显的态势。追根究底,是“人文性”遭遇到了“教训”“教育”这两个严肃的词汇,抑或是遭遇到了过于澎湃的激qing,而迷失了本来的方向。请看下面这个课例:

  四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断:

  师: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聋哑青年说些什么呢?

  生:你真是身残志不残啊!

  生:你不向命运低头,我为你骄傲!

  生:当你知道自己聋哑时,你的内心一定是灰暗的,能走出这种灰暗的情绪,打造自己多姿多彩的内心,你真了不起!

  师:那你想对身旁耳聪目明的人说些什么呢?

  生:聋哑人都能这样,我们健全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师:听到你们的话,聋哑青年心里会想什么呢?

  生:有志者事竞成。

  生:我一定坚持下去。

  生:你们如果像我一样,也会成功的。

  师:这篇文章,一定给你很多启示,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在书页的边上吧!

  纵观教师的几个问题,其问题的指向只有一个──教训性或让学生受到教育,这一点,从学生的回答中也会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主要的是,它也是缺乏人文精神的,是对人文的误读,甚至是无情的践踏。

  【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殷丹】

  〖发挥创新的潜能──质疑是中国·课中质疑〗

  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所提的问题大都围绕课文的重难点,相对较集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有时还可故意设置疑点。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师板书:鱼画到了纸上。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哎,有道理。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生:可书上明明是“鱼游到了纸上”呀!(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我们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再下结论。(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师:得出结论了吗?生:鱼能游到纸上。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就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吗?

  【江苏省苏州市彩虹小学 董 萍】

  〖激活课堂教学 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依照教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获得被条块分割的僵死知识,学生去探讨、去尝试、去发现的机会被剥夺。也正是这样,教育走进了“死胡同”。那么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土渠道,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认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弃条条框框,激活课堂教学,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分氛围。精设巧问──激活创斯思维的途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提问是激活课堂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其中“问题”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愉悦感,这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应该怎样提出“聪明的问题”呢?

  1、激趣性提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求知者。”语文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析题时,我这样提问:“鱼总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轻松愉快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水南小学 陈红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品析词句,培养专注耐心的品质〗

  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习取得成功和将来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尤其是阅读教学,现行教材中有许多体现心理教育的因素。如果我们能依据教材内容,恰当施教,相机培养,则完全可以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相得益彰地进行心理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去进行。

  专注和耐心是一个人学习、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品质。专注和耐心要靠从小培养,而语文教学对此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品词析句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重点词句,可以加强专注精神和富有耐心等品格的培养。比如,对一些侧重写人的文章,可从中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学习人物的意志毅力等。对一些人、事并重的文章,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某些事情的艰难过程,深味人物顽强耐心、勇于拼搏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养成做事耐心,精神集中的习惯。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抓住“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一句中的“融为一体”这个词进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青年人做事达到忘我境界时“融为一体”是精神专注的集中表现。课文还讲到,他看鱼、画鱼十分投入,往往忘记了时间;“太阳快下山了”还在画;“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些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程度,画金鱼非常勤奋、专注、耐心。这种“痴情”正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此外,阅读方法中的“精读”,也是培养学生细心、耐心、专心的好方法。可见,通过品词析句,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专注耐心的良好品质。

  【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粉阳路小学 王 琼】

  〖留心观察 拓开习作之源·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然而,许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实话实说。笔者拟从抓住观察、留心特点、启发思考、实话实说等方面入手,浅谈在习作教学方面的点滴心得。

  察要抓住特点。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与众不同之处。观察事物,要观其景,闻其声,品其味,还要用心思考,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捕捉事物的特点。如《鱼游到了纸上》中聋哑人之所以能使“鱼游到纸上”,是因为他在分析比较中对金鱼的特点非常了解。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 吴春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乐于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善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教师要先作示范,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教《鱼游到了纸上》时,我部:“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抓住这句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在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一旦学会了提问,学习能力就能迅速提高。

  【广东省高明市荷城区石岐小学 傅伟强】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正出现令人振奋的崭新局面,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更显示出现代高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强大优势。以下浅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1、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奥秘。而多媒体就能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端“激趣”。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在课的开始,我先以动画形式出现话题:动画中,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游着游着,竟游上一张白纸。这时,画面打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动画中,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便向学生宣布: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

  2、练中“持趣”:

  练习时,多媒体更充分地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可以让学生用鼠标点击选择答案,当答案正确时,除了在荧屏上显示出来,还可以配以热烈的掌声;当答案错误时,也可以配以其他声音,提醒学生重新再找。甚至可以让学生用鼠标拖动的方法选择答案,当答案拖放在正确位置的时候,就会停在那里;如果放错了鼠标就会往回跑。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三社小学 林碧娥】

  〖创设情境,让课堂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怎么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呢必须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忧势,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越短。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识。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根掂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万式,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激发兴趣,让课堂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重在传授知识,而是重在让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作用,使他们进入"生疑"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来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课堂伊始教师可提问学生“通过读课题想知道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做到自己明确学习目的,在理解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和作者的观察方法时,让学生读文后,提问:围绕“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你可以提出哪些疑问 学生可能会问:“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带着这个问题,再讲读课文,抓住有关重点语句,继续质疑。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无意中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东张中心小学 王碧琴】

  〖关于创造性阅读的思考和探索·尊重深长的独立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到: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这样的创造性阅读可以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要在教学中落实创造性阅读,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反思以前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确实使大部分学生进入了主动阅读的状态。教师或以自己的感知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所以,不仅应多放手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心得,还应让学生直抒胸臆,大胆发言,品头评足,学生的阅读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如一个老师上《鱼游到了纸上》讨论“作者是谁”这个问题时,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那位老爷爷。一个学生说:“我觉得那个青年,书中说挤了过去而插图中这个青年就是挤在人群中的。“青年人是不喜欢喝茶的,再说,他也不可能称同龄人为年轻人”。一个学生反驳:“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喜欢喝茶”?又有学生反驳。第一个学生又说:“我补充一点:课文中写观看的有老人,有小孩,还有青年。这青年写在最后,也说明作者是年轻人。”……讨论变成为争论,学生们各执一词,兴味不减,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连我也不知道结论到底是哪一个了。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像大多数同学所说的,作者是那位老爷爷,我们该给编辑同志们提点什么建议呢?”一个学生说:“告诉他,老爷爷应画在人群中。”老师又说:“那么,我们现在就给编辑同志写一封信吧。想想怎样把我们的争论和建议写清楚,想好的练习说一说。”

  这几个同学的看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人生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都不同,所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类,尤其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少年儿童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属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公无碍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以前的教学满足于学生 “依葫芦画瓢”、记正确答案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路上这是要尽力、尽快摈除的。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成云超】

  〖问题意识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悬念设疑,激发思维〗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板书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预习提示中拟出悬念:

  1、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来呢?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这两个问题从课题入手,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疑读文,同桌互议,进一步拓展思维。

  【福建省南平浦城县管厝中心小学 张留忠】

  〖在《闽北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浅谈中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度”〗

  “大海凭鱼跃,长空任鸟飞”──教学空间的阔度。

  尽管如此,但语文又不等于语言,其知识结构是语言和文章技法的结合体,教师只有从整个知识体系出发,站到培养能力的高度,教学之路才不会偏进窄小乏味的死胡同。如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一位教师并未死在“背解释”,“造词句”上费心思,他把“赏心悦目”,“一丝不苟”等词语放到“在文中有何表意作用”的问题上教学,使学生的词语学习进入精要性的境界;指导学生讨论“金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我心里”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入体会关键性语言的绵长的韵味和它们的章法作用;设置“为什么把聋哑青年放到西湖热闹的环境中写”,“为什么以我的见闻为线索”等问题,让学生品味到作者的构思的巧妙之处。教学既抓住了语言的根本,又从语文知识的各个侧面展开,处处都为学生留下锻炼思维能力的余地,课堂十分活跃。语文课堂处理好了现象和本质,点和面的关系,就能开拓出宽广的空间,学生就能像长空之鸟,大海之鱼一样,尽情地掌握“飞”的知识,造就“跃”的本领。

  “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课堂活动的幅度。

  有的教师业务水平相当高,课堂效率为什么不高为什么有的教师教案写得非常好,口齿也清楚,而学生的收效仍甚少,课堂节奏有问题。青年教师因节奏太快,老年教师因节奏太慢,往往都不能与学生的情感频率谐调,以致给课堂效果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执教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谐课堂活动的幅度,或快或慢,或扬或抑,或高潮或低谷,以形成最佳的“刺激”效果。一般来说,感情色彩浓厚的课文,教师可利用本身的情境,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感情色彩较平的文章,则可抓住其构思的巧妙处创设课堂情境,确立高潮,决定扬抑。仍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例。上述教师教学,复习巩固字词内容时,一板一眼,节奏较缓;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鱼游到纸上”等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时,则节奏加急,激发高潮;而在指点一,二段的作用和文章由浅入深的布局时,又回到一板一眼的启发引导幅度中。这样的课堂跌宕有姿,疾徐交错,该疾时,如边塞战马,奔驰急迫;该徐时,如飞翔大雁,即使是在战场上空,其队形的改变也十分缓慢,就收到了良好的情感调控效果。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不从建筑语言人手,就谈不上准确和有力;只有让课堂成为最宽广的语文活动天地,学生才能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全面地受益,而合理的课堂节奏调理,则是实现圆满教学效益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此之者,均不可偏废。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小学 李琼涪】

  〖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设计“聪明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因素,促进旺盛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感觉索然无味,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原有的各种兴趣基础上,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从毫无兴趣的被动学习转为兴趣盎然的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提问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解决一个个问题后的愉悦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根据课题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课题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则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围绕课题设计几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揭题时,可以这样问:“鱼总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这种方法揭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自觉读书,从而了解课文内容。

  【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 施文娟】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时,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鱼应该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是谁使鱼游到纸上来的?他是怎样使鱼游到纸上来的?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读边思,主动地把握了全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生字,能理解“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内容,体会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到了忘我的境界。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鱼游到哪里?自由填。

  2、补充课题:

  纸上,设疑。

  3、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徽与微,港(巳)巳为记忆难点,联系巳的运用。

  2、解答:

  鱼游到纸上是什么意思?

  3、画鱼的人是谁?把描写他的有关句子都找出来。说说对他留下了哪些印象?

  4、了解青年:

  预设:三方面:  

  第一:他的外貌。(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

  第二:他是一位聋哑人。(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  

  第三: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研读,深入探究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⑴ 顺着你们敏锐的感觉继续研究课文,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甚至是哪些标点,感受到青年的这些。读书交流。

  ⑵ 体会青年忘我的爱鱼(看鱼、画鱼)境界。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看鱼: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忘我地看鱼)  

  抓住“呆呆地,静静地, 老是”来体会。

  “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我地看鱼)

  抓住“一整天”“每个星期天”。

  适机语句叠加,深入体会。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起发想象:

  假如星期天,风和日丽,他就这样——

  假如这个星期天,寒风凌烈,他来吗,读──

  那么如果这个星期天,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仍旧──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他都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

  画鱼: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忘我地画鱼)

  抓住“一丝不苟”、“每个部位”。

  想像仿佛金鱼在纸上怎样的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映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我地画鱼)

  什么是“融为一体”。

  请学生说说围观的人会说些什么?(出示图片)

  “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忘我地画鱼)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唯一记得的就是──。

  当作者把小女孩的这句话赞叹的话写给他看的时,他也写了一句话。出示: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 “先游到了____。”他会写鱼先游到哪里呢?你能猜出他的心意吗?说说理由。

  小结:心中有鱼,才能纸上有鱼。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

  5、无独有偶,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十分专注地对待他所钟爱的事。你们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吗?

  三、补充材料

  成语故事。

  怎么做到胸有成竹?

  四、练笔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专注力是十分了不起的,主要你认真地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坚持不懈,你就能做出连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事情来。──仅仅一年的时间,一位聋哑青年做出了让我们如此敬佩之事?那你们呢?把你们的感受和启发写下来。没准我们去玉泉还能碰上这位青年,到时候你可以把今天的感受给他看看。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  

  画得好  纸上  

  忘我   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前提测评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二)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三)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四、达标测评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2、预习《父亲的菜园》

  【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

  有时……  (游到了心里)

  有时……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花港、清澈、鱼缸、一丝不苟”等词语。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

  教材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花港 玉泉 清澈见底 聋哑人 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吗?

  [设计意图:听写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词语的启发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主要内容。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4.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课题,当读到“游”这个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游”字,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课文所在表达的情感。]

  二、理清脉络,检查读文。

  1.引入: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2.生读书找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3.交流汇报。哪些句子带有“游”字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屏幕出示。

  1.……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2.……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4.……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5.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6.……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啦!……

  7.……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读文。老师想请一些同学跟老师配合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读出相应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课文]

  三、紧扣“游”字,学文品读

  1.同学们能读得这样好,一定是知道了这些鱼是怎么游的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第一句先写了鱼在哪游?

  鱼游在水里

  [出示句子:……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1)谁来读句子。

  (2)鱼儿是怎样游的呢?

  (3)“自由自在的游”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自由说一说。

  [屏幕出示游鱼图]

  (4)鱼儿游得如此自由自在,那么看的人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一个词中看出来。那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练一练。

  2.可爱的金鱼吸引了许多观鱼人,在这些人中,有这样一个人。

  [出示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他在干什么?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2)这个人是谁呢?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第3自然段,在第3段中找找答案。

  (3)这是一个什么人?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青年人?

  [出示外貌描写的句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3.这个青年人来这里干什么?(看鱼,画鱼)他画得好吗?(好)哪几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表明他画得很好?

  [第3、4、5“游”字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谁来读一下第3个“游”字句。

  (2)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作者在写小女孩儿说这句话的时候,用了一个“惊奇”,说明他的画画得太好了,好得那些鱼像是──(真的)

  (3)那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生练习读。

  金鱼纸上游

  (4)还有一句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也体现出他画得好。

  [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5)他画得这样好,以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拿出笔在图画的空白处写一写。

  [生写出自己假想为围观者所说的话。]

  4.面对大家的赞美,唯独他没有任何反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一读第9到第11自然段。

  (1)指名读句子。

  (2)作者开始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骄傲的青年人可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看法?

  (3)作者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跳,作者会在心里怎么想?

  5.作者把对青年人的称赞写在了纸上,引发了他们间的一次对话。

  [出示句子:我把那个女孩儿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找三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你知道聋哑青年是怎样让鱼游进心里的吗?

  (3)总结:正是因为年轻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认真观察,细心练习,他才能把鱼画得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以致人们称赞他是让鱼游到了纸上。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例,你能不能说一说呢。

  四、总结全文,主题升华

  1.同学们,文章以一个“游”字贯穿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七个句子,体会一下鱼是怎样游的。

  2.谁能再说一说鱼儿是在哪里游的?如果让你给这三个词排排序,应该怎么排?[鱼在水里游,鱼在心里游,鱼在纸上游。]

  3.对,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这让我想起茨威格说的一句话来: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当──全神贯注。

  五、作业

  抄写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

  六、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水里游──心中游──纸上游

  忘我 成功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5

  课题   鱼游到了纸上   导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多层次、多角度地感悟语言,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青年画鱼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       课型:阅读课   课时:2课时   主备人:郝淑晶   审核人: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复习   (8分)   1、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2、检测学生预习本课字词情况           考本课字词   学生简介学习目标       内外板书写字词   易错的字要加强指导   交流学案(15分)           展示准备(10分)   1、熟读课文   2、交流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订正学案   深入小组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成员合作探究,完善学案   针对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意见分歧,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准备展示   深入小组指导   学生在展示时   应注意什么   书写员书写展示内容,纠错员订正,其他同学准备展示       第二课时   展示点拨(30分)自由展示   (5分)   学生展示学案问题,通过朗读、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参与学生研讨,重点内容适当点拨、及时评价   分组展示准备成果,研讨、评价   发挥特长,展示学习本课的创作   抓住关键性问题展示,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   达标检测   (5分)   1、归纳本课知识   2、完成反馈练习。   组织学生梳理知识,教方法   做反馈练习   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3分钟)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27、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5分钟)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2分钟)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解决思考问题(3分钟)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3分钟)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18分钟)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5分钟)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心里

  鱼———————————→纸上

  恒心、专心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7

  一、导语,析题,整体感知:

  这节课,黄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看题目,谁能根据课题提出一些问题吗?…….

  看着课题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是不简单,都值得表扬,我们预习过课文,谁能说说“什么鱼游到了谁的纸上?”、“鱼是在水里游的,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师:我们通过分析课题,既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又搞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那位青年画鱼画的非常好,他画的好吗?

  二、学习“画得好”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首先听老师读“青年画鱼”的段落,你从哪里听出他画鱼画得好?(生汇报)

  师:刚才大家都听的很认真,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刚才听的段落,画出你认为能表现那位青年画鱼画得好的句子。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快速读这句话,他用了几种技法画鱼?

  2、谁能说说什么是“工笔细描”?哪里看出?(肯定方法:语言环境中解词)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他画得细致、画得认真?(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什么意思?“苟”是什么意思?“不苟”呢?他对什么不马虎?(画鱼)

  他只对画整条的金鱼不马虎吗?(每个部位)

  师:对,他不光对画整条金鱼不马虎,还对金鱼的每个部位也不马虎。他只对每个部位不马虎吗?“丝”是什么意思?(极细小的)还对什么不马虎?(每个部位的每一点,每一线都不马虎)

  朗读

  3、下面我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挥笔速写”,谁能结合语言环境解释“挥笔速写”的意思?速?(快),这么快你怎么看出画得好呢?(游)

  4、朗读整句

  连起来读这句话,该怎么读工笔和速写呢?为什么?(试读、对读)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你从这句话怎么看出那位青年画得好?(惊奇、游)

  2、读出惊奇的语气,指导“哟”――惊奇,“叫”

  3、体会“啦!”,除了惊奇之外还有什么感情?(赞叹、喜悦)赞叹什么?喜悦什么?

  4、读

  5、可配上动作读。

  ◎围观的人是什么反应?(越来越多。赞叹、议论)

  这些人是指哪些人?(老人、青年、孩子),你从哪里看出?(1、图上,插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2、前文,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来学习)

  怎么赞叹的?怎么议论的?要从语调、语气、神态上听出看出是什么人。

  一起来赞叹一下吧!(读课题)

  三、“纸上”、“心里”的关系

  1、金鱼为什么能游到他的纸上呢?(先游到了他的心里)

  2、心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脑子里,“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3、金鱼为什么能游到那位青年心里呢?(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忘我”是什么意思?“忘我的境界”就是――达到忘记自己的程度

  四、分析“忘我”

  快速默读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1、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a/同桌讨论,这句话哪些词语看出他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哪些词?这么多同学都知道了,我现在大家有感情地读这句话,我要能从你有感情地读中听出你画的词语,听出他的忘我来,可以吗?(指名读)(指名说他画的词)问:你为什么画这些词呢?

  指导:呆呆的、静静的是什么样子?

  老?

  c、朗读

  d、他这么专注、这么忘我的看鱼,会看些什么呢?

  e、这段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说话?聋哑。当时知道吗?只觉得他有点特别。特别?他哪些地方特别?

  正因为他这么特别忘我的看鱼,金鱼才会游到他的心里。

  2、还有哪些地方看出他忘我?

  a、他好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b、还在金鱼缸边,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只记得什么?

  正因为他长时间、持久忘我地看鱼、画鱼,金鱼才能游到他的心里,才能游到他的纸上。

  五、学到这里,你对这位青年是什么感情?(佩服),当知道他是聋哑人之后呢?(更加佩服)当作者知道后呢?

  佩服――感叹号

  惊讶――咯噔一跳

  惭愧――好骄傲地青年

  六、这位身残志坚的年轻人确实令人佩服,其实作者初次见到他时就已经特别注意他了,只是那时还不了解他,只觉得他有点特别,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

  七、他的特别之处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正因为他的特别,正因为他的忘我,正因为他那么勤奋、专注地看鱼、画鱼,金鱼才能游到他的纸上。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人也很特别,她就是――作者。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把这位聋哑青年刻画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只要我们像这位青年、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我相信,绚丽多彩的生活同样会反映到我们每个人的作文纸上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一丝不苟”、“唯一”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2~3段,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教学重点:

  通过2~3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如“呆呆地、静静地、一丝不苟等”来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一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鱼在纸上游吗?那看了这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

  (生: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好,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指导学生自学全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唯”字,把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各写一个。

  3、填空:

  我在观鱼,看到了一位的青年,他。

  4、指名说不懂的问题。

  四、快速默读课文

  按下列提示分段:

  1、玉泉观鱼

  2、认识青年

  3、人们赞叹

  4、了解青年

  五、指导学习第2、3段。

  1、自由读,从哪里看出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找到的同学自由上前板书。)

  2、出示:……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的画画。……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指名读,说说从哪些词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境界。

  ②指导理解:一丝不苟

  a、要求学生从句子中划出能够说明“一丝不苟”意思的一个句子。

  b、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丝不苟的意思。

  ③“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看出什么。

  ④指导朗读。

  3、第8自然段抓重点词理解教学同。说说大家会赞叹些什么?议论些什么?

  4、正是因为青年画得很像,以致于一个女孩发出了惊叹。

  指名读女孩的话(读出惊叹的语气)

  比较

  “哟,他画的金鱼真像啊!”

  “哟,金画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写出了他画的金鱼仿佛是活的。)

  六、小结:

  这位青年怎么会画得如此之象呢?下一节课桌上我们再去了解他。

  板书设计:

  呆呆地、静静地

  一丝不苟

  举止特别  忘我境界  没有反应

  融为一体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9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文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二、前置性作业展示

  (一)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写一写:在课文后的生字条中挑选认为最难写的字,写一遍,并告诉同学们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多音字展示

  (二) 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1.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接读)读后小组间想到评价。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青年画技的高超

  1.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青年画技的高超

  2.你从哪里感受到青年人鱼画得好?

  重点句子:

  1.“哟,金鱼游到了他了他的纸上来了。”

  (1)指导读好句子

  (2)比较句子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3)想象说话

  围观的人们在看到青年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4)说写法

  作者在描写小姑娘的时候,对小姑娘的什么进行了描写?

  2.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1)你从哪里知道鱼画得好,说明理由。

  (2)对这句话你还有哪些体会?

  重点词语:工笔细描  速写  静静地

  (3)创设情境,学生画画 ,体会静静地

  (师读青年画鱼的句子,生闭眼想象)

  ①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②指导读好句子。

  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金鱼的时候,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刻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印着的只有谁?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工笔细描也罢,挥笔速写也罢,有人围观也罢,有人惊叹也罢,他的心里只有谁?

  师:这才叫“静”啊!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竹的“静”!让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乱地画画。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    >人。)

  1.  学生自由读,填空。

  2.生齐读补充好的句子。

  3.质疑:

  面对这个特写镜头,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二、分析“画技高超”的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请在找到的理由前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分析原因

  (1)“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青年人鱼画得好的,他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用关联词语说明“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体会青年的“忘我”

  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逼真,作者在书中也用了一句话做了最好的说明。

  ①“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什么是“忘我”?

  ②小组学习:从文中找出体现青年忘我的句子

  ③小组汇报,说出句子及理由

  ④重点分析句子: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从哪里体会到青年的忘我?

  他这样看了多久?从哪知道的?

  (3)小结:现在你知道青年为什么能有如此高超的画技了吗?

  三、拓展升华

  1.名人名言

  2.写一写

  四、作业

  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执著

  坚持不懈

  先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ɡǎnɡ        qīnɡ chè       yú  ɡānɡ        yì sī bù ɡǒu  

  (         )     (        )     (          )    (            )

  xiù  huā         huī  bǐ         lǒnɡ  yǎ         yì hú chá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绣(     )  致(     )   挥(     )  缸(     )

  锈(     )  到(     )   浑(     )  缺(     )

  徽(     )  苟(     )   巷(     )  描(     )

  微(     )  句(     )   港(     )  瞄(     )

  三、选字填空。

  澈   撤   缺   缸   诱   绣   微   徽

  1、小河里的水清(     )见底。

  2、他因为有贪污行为被(     )除一切职务。

  3、任何人都有(     )点,关键看你是否及时改正。

  4、鬼子再(     )骗雨来,雨来也不说李大叔的隐藏之处。

  5、茶室后面的金鱼(     )边围了许多人。

  6、她的(     )花技巧很高。

  7、她对客人总是面带(     )笑。

  8、看到他胸前的校(     ),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学生。

  四、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

  4、“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

  5、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

  6、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

  五、填充词语,再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泉白(     )(     )  (     )由(     )在     清澈(     )(     )

  天真(     )(     )   一丝(     )(     )     游(     )游(     )

  赏(     )悦(     )  融为(     )(     )

  六、缩句。

  1、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正在一丝不苟地画金鱼。

  2、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

  七、阅读理解。

  (一)

  我挤过去一看,原本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

  1、根据课文填空。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青年画画时的态度:               。

  4、文中“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是:                           。它和“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                                           。

  5、文中着重抓住那位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样子来写,你能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吗?

  (二)贝多芬

  乡下一间(简朴  简陋  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倾听  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呜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在弹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  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纳闷  苦闷  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   )当他下楼时(   )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努力啊(   )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                                      。

  4、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打“√”

  5、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                       (     )

  a、服务员           b、旅客       c、贝多芬       d、作者

  6、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八、续写一个片段。

  那位年轻人真勤奋、专注啊!我们班的  (         )  和他一样,学习也非常认真,下面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10

  一、导入

  看黑板,谁来读一读课题。第一次读这个题目,哪一个字让你眼前一亮?为什么会让你眼前一亮?(眉毛、眼睛都在读这个字)

  二、以“游”为线,整体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个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仔细找一找,所有带“游”的句子,并把它画下来。

  2、汇报:

  第一个句子在哪儿?读带“游”的句子。

  齐读最后一句带“读”的句子。带“游”的句子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点名7人读,老师用几句话串起来。

  三、学习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为什么笑了?

  齐读“哟,金鱼……来啦”指名读。(3人一齐读,谁读的嘴像小女孩说的话)听了这小女孩带叫声了吗?这是怎样的叫声?把你感受到的惊喜和惊奇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感染大家。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听到这小姑娘的惊叫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指名读小姑娘的惊叫声,你们做出自己的反应?

  听到这句话,你的脑海里会出现金鱼怎样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你因为什么而看到了?如果这句话中的“游”改成“画”你会有助于对反应吗?惊奇、惊讶、惊叹汇成了这句话,齐读。

  这位青年是怎样画鱼的,读有关的句子。仔细读“那位青年……纸上游动”

  青年画画特别,你会留意句子的哪个部位,哪个词?

  你们留意过“静静”吗?看青年画画画的特别认真为啥没有说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为什么没有说他在熟练的画画?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可以小声的讨论。哪位迫不及待地想说……还敢想说!

  静静地读这个句子,怎样读出静静的味道?在青年画画的过程之中,你听到他说一句话了吗?到课文中去找呀?他说过一句话,吭过一声吗?他没有做任何的反应。

  齐读“哪位青年……在纸上游动”没有声音的静,这叫什么静?这只是没有声音的静吗?在青年画画的过程当中,你看到他动了吗?看到他伸懒腰、东张西望了吗?再读。

  除了笔动在之外,他的身体像雕像一样,这叫什么静?没有说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他只是这样画着画着?这不是安静的画吗?

  只动嘴巴,不出声音的朗读,你看到金鱼怎样的动态?(生说摇尾巴、吐泡泡、嬉戏)

  把“动态”改成“摇尾巴”读,那位青年还需要看金鱼摇尾巴吗?

  把“动态”改成“吐泡泡”读,那位青年还需要看金鱼吐泡泡吗?

  青年在静静的画时,他的心中只有──只有动态,只有细节。

  这叫什么静?这是心灵的宁静。

  只有当青年的心里深深刻着、烙着、记着金鱼的时候。

  只有当青年的心里装不下别的东西的时候,他才能这样画。齐读。

  这叫“心到自然成”。

  那位青年能让金鱼游到自己的心里,你能让这段文字游到自己的心上吗?

  生背诵。

  这叫心到自然成。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11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 案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 二 课 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篇12

  本课我在练习设计上比较有特色。

  1.第一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聋哑青年”爱鱼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课文中找根据,具体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该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2.第二题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聋哑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应让学生分别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意思,然后紧扣一个“先”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弄清“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过程中,凸现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3.第三题,重在语言的积累。在朗读与抄写中,体会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自主性练习]

  一、读句子,回答问题。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1.“忘我的境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先认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部分。把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说说,再简要地写下来。

  二、读课文,自由分组研讨以下问题后选出发言人全班交流。

  1.“金鱼游到纸上来啦”是谁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鱼先游到我的心里”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3.鱼“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聋哑青年的外貌是怎样的?他看鱼、画鱼时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再体会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并选择其中的两三句抄写下来。

  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首先看是否正确地理解了两句话的意思,再考察对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否理解,是否能对“先”字的含义作出正确的解释。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7300127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