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

漫游诗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呐喊》自序——

微信扫码分享

《呐喊》自序——(精选14篇)

《呐喊》自序—— 篇1

  呐喊自序教案(给闲人参考)

  教学目标 :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鲁迅先生写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内容:

  1.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鲁迅重拾文艺,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学生:金心异)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么鲁迅创作《呐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为何理想叫做“梦”呢?(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2.年青的鲁迅有那些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他的梦有没有实现?

  (1)因为少年时代的给父亲看病的生活经历,使他看透世态 想走异路。就有了“学医救国救民的梦想”(此处要求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板书:学医救国救民梦)本来这梦是相当美满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灯片,发现学医不能救国,梦想终于破灭。

  (2)因为鲁迅发现学医不能救国(读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概括为“治文艺,拯救民众灵魂”或者“办〈新生〉,拯救民众灵魂”终于失败,鲁迅深刻的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呢?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3.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不是,是在思索、探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对话:

  这个时候,金心异的来访是他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5.分析鲁迅为什么要把这十四篇小说合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为谁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呢?(学生齐读第22段。)(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1]

《呐喊》自序—— 篇2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案示例二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

  经历

  此时思想状况

  后来思想变化

  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

  父病   买药

  深感世态炎凉

  想走异端 逃异地

  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呐喊》自序—— 篇3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中国学习联盟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案示例二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

  经历

  此时思想状况

  后来思想变化

  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

  父病   买药

  深感世态炎凉

  想走异端 逃异地

  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呐喊》自序—— 篇4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呐喊》自序——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

  2.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

  3.掌握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此文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阅读感知

  掌握字词

  __(zhì)铺 __(zú)业 久__(wéi)

  不__(míng)一钱不__(dàn)于前驱

  愤__(mèn)反__(xǐng)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崐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占有。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三、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过程

  地点——生活经历——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四、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1层.总写(第1自然段);

  2层.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1层.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层.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2.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这些梦都基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忱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点。虽然这些梦幻都未能实现,但作者深沉的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却始终贯串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后来呐喊战斗的强大力量。

  3.揣摩鲁迅的“寂寞”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4.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比喻贴切,寓意深远的句子——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5.作者再次从事文学,完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吗?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6.小说集各为《呐喊》有何含义?

  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7.作者在叙述经历中都列举了哪些典型事例(典型材料)来说明白己思想发展的历程?

  在故乡,选用了父亲患病家境“坠于困顿”,他整日奔波于质铺和药店,但最后仍不免父亡的典型事例。家庭败落,庸医害人,为他后来抉择学医,埋下了种子。仙台学医,突出了一次放映时事画片的情景,集中反映了“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新认识,从而打破了他学医救国的美梦,决心弃医从文。在东京治文,他也只写了“新生”杂志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这件事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不仅“好梦”破灭,而且还留下无端的寂寞和悲哀。在北京蛰居,虽有五六年时间,但也只选取了“钞古碑”的一件事。深刻反映出作者所感受到的“寂寞”太沉重了。朋友索稿,作者写了一段寓意深刻的对话。这是作者从寂寞到呐喊的过渡,这些典型事例,对思想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叙述经历与议论思想观点结合起来,既叙述了重要经历,又阐明了思想发展的进程。每段叙事之后,都有相应的议论。的确是叙事具体生动,议论精辟透彻,起到前后照应,互相补充的作用。叙是议的前提与准备,议又是叙的内容的深化和提高。既使读者得到了感性认识,又明确了作者思想转变和发展的原因。其手法异常高妙。

  作业 :

  课外阅读《呐喊》。

  ※资料库

  一、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1.《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 《明天》1920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风波》1920年10月 《故乡》1921年1月

  《阿q正传》1921年12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2.鲁迅办《新生》

  1907年,鲁迅27岁。夏,鲁迅与许寿裳、周作人、袁文薮等人积极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据日本增田涉回忆,苏曼殊也是《新生》的筹办人之一。为了办好《新生》,鲁迅从刊名、封面设计、书内插图等各方面都一丝不苟地做了细致的安排。第一期的插图已拟定用英国19世纪画家瓦支题为“希望”的一幅油画,画面上是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但是《新生》终未能出版。此后,鲁迅集中全力搜集资料,阅读书报,进行译著,积极地开拓文艺运动的新天地。

  3.钱玄同(金心异)与鲁迅的交往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复,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玄同,后废姓,称疑古玄同。浙江吴兴人。早年留日,和鲁迅同时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积极从事国语运动和语文改革。五四运动前夕,参与《新青年》编务,发表大量文章,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闯将。1920年后,认为白话文运动已胜利,遂“功成身退”,并逐渐与鲁迅疏远。据《鲁迅日记》,自1917年8月9日起,钱玄同为《新青年》约稿,曾多次访问鲁迅。

  4.在“绍兴县馆”(1912年5月6日—1919年11月20日)

  1912年5月5日下午7时左右,鲁迅安全抵京。5月6日上午,移入绍兴县馆。

  绍兴县馆原名山会邑馆,供绍兴府属山阴、会稽两县来京候补的官员住宿。宣统年间,废除旧制,山阴、会稽合并而成绍兴县,山会邑馆因此改名为“绍兴县馆”。县馆的门额是鲁迅的父亲周凤仪的朋友所写。会馆所占面积相当大,计有五十七间房,一个大厅。

  鲁迅最初住在绍兴县馆的藤花馆。这里原有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边有座藤花池。据说鲁迅住在藤花馆的西屋,后移居至朝南的两间小北屋。藤花馆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床板缝里臭虫成群,邻居半夜经常喧哗,有时甚至聚众赌博,吵得鲁迅彻夜不眠。往往在遭到鲁迅的痛斥之后,他们才不得不稍加收敛。

  1916年5月6日,为了“避喧”,鲁迅移入绍兴县馆西边一个院落里的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排朝东的正房,北边还有一棵大槐树。相传在槐树上曾经缢死过一个阔人的姨太太。所以尽管槐树已经长得高不可攀了,而这屋却还没人居住。补树书屋前是供着历代乡贤牌位的“仰蕺堂”,后是供着文昌魁星之类神位的“希贤阁”,院里又曾缢死过人。鲁迅住在这里,可以说是与鬼神为邻了。补树书屋虽然寂寞冷清,但比藤花馆安静多了,鲁迅在这里可以潜心工作。

  补树书屋朝东的四间房,南首是一间住房,北首两间相连,门开在第二间房的中间。1917年以前,鲁迅住在南首这间房里,1917年搬到靠北的一单房里,中间一间作为洗脸吃饭的地方。由于绍兴会馆不供应饭食,教育部的食堂又办得很糟,鲁迅经常在小饭馆包饭,有时也打游击式的在街头买饭吃。客人来访时,就在县馆附近的广和居叫些炸丸子、木须肉、酸辣汤来款待。

  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陈设十分简陋:靠北窗下是一张床,旁边是一张书桌,一把藤椅,书架和方桌上堆满了书籍和金石拓本。鲁迅习惯于在夜晚工作,至深夜一两点钟才睡。夏夜,蚊子多,鲁迅有时也在槐树下纳凉。他摇着蒲扇,一边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一边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出路。从树上吐丝挂下来的槐蚕(俗称吊死鬼),每每冰冷地落在他的头颈上。在补树书屋期间,钱玄同来过一百多次,有时一月来访达七次之多。钱玄同来时喜欢靠在藤躺椅上跟鲁迅交谈,兴致高时能谈上五六个小时。那时钱玄同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常常催促鲁迅为《新青年》撰稿。

  二、鲁迅的《自传》

  我于一八一八年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家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出走,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教员,第二年就出走,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出走,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一直到现在。近几年,我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我的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成书的只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余还散在几种杂志上。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选自鲁迅《集外集》,《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三、《〈呐喊〉自序》鉴赏(李师东)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通看这篇序文,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笔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

《呐喊》自序—— 篇6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 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材料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并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学习指导: 

  一、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自己1918-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共14篇)写的序言,记叙了作者思想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学习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概括出鲁迅先生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概括段意可借助复句分析和句间关系及语法分析等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第一段及倒数第二、三、四段各句关系或复句关系;然后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以及承递性的语句,列出全文提纲。) 

  2、了解“序”的文体特点,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前提下,结合本文的文体,结合重点语段,概括出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命名为《呐喊》的由来。 

  3、理解文意时,可结合初中学过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等,对重点语段要细加揣摩,并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质疑解难。 

  4、课外阅读《呐喊》中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二、 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呐喊〉自序》是一篇很不寻常的序文,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指它的内容十分重要,还指它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抓住特色,就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1、统一笔调下的组合式结构:从全文结构看,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按年代先后叙述他先有志于医学而后又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是他自传的一个片断;后一部分,写的是《呐喊》集中小说创作的经过,用了散文的形式。但是,作者在全文的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运用了文艺性的散文笔调,从而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2、组合结构下波澜起伏的内容:作者写梦与梦的破灭,写希望与失望,变化迭出,在波澜起伏间,把他生活的那一段中国历史的动荡影象融化在自己身上。 

  3、序文与文集表现手法的统一:鲁迅写序文,很注意文集中的内容,在序文中把具体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结合在一起,在记叙性的散文中包含着小说和杂文的手法。同样,他为《野草》写《题辞》,用的是散文诗的情调;为《中国小说史略》作《序言》,用的是文言。 

  4、精炼含蓄的语言:作者写他和金心异的对话,说自己的梦和寂寞,都很让人玩味。 

  学习方法: 

  一、 自主学习,解难质疑 

  1、浏览课文,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快速阅读本文,从中提取几个你认为能涵盖全文内容的关键词(点:“梦”——“寂寞”——“呐喊”等)。 

  2、深化或细化阅读,扩充关键词:能结合文章,解说特定的关键词,补充事实依据,使之丰富充实。 

  3、领悟课文,领略比喻之美:如“寂寞如大毒蛇”、“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铁屋子”、“呐喊”等,使文章含蓄深刻、妙趣横生。 

  4、 精读第22段,正确理解鲁迅的“听将令”?(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 

  5、 结合提纲,试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 合作探讨,研究拓展 

  1、小组合作研究 

  ①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点:叫喊、大嚷和呐喊三个词的有序运用,巧妙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由主张文艺救国到运用文艺做革命武器的心路历程。) 

  ②详写“消沉”生活为了什么?(点: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文艺救国失败后的无限痛苦与寂寞;另一方面,也恰恰证实了鲁迅先生并不是真正的消沉,他是在沉默中反思,在反思中积蓄战斗的力量。) 

  ③“呐喊”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点:呐喊是鲁迅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文艺,更是鲁迅先生的革命宣言、革命态度与革命行动,也是对前驱者的鼓励和慰籍,一种唤醒和号角,一种希望和期待——革命队伍的壮大和事业的兴盛。) 

  ④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你有什么看法?(点:关键是要有理有据) 

  2、 小组组合落实 

  ① 确定人员:全班同学自由组合,4个人为一组。 

  ② 确定选题:在下列选题中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中确定一个: 

  a、 研究鲁迅传记为他的思想发展划分阶段,尤其要侧重研究和课文有关的前期思想发展。 

  b、 研究鲁迅小说,为他的人物形象归类,尤其要侧重研究《呐喊》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c、 研究课文本身,诠释“呐喊”一词的丰富内涵,重点研究“鲁迅为什么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 

  d、 自由研究,对由课文中引发的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鲁迅写小说为什么要用曲笔等。 

  ③ 明确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落实、协调关系;另外分笔记输入员、上网查询员、资料整理员、研究报告汇报员等。 

  ④ 上报情况:小组人员、选题、研究分工、研究安排、所须帮助等。 

  3、 收集资料 

  各组在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资料。  呐喊自序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鲁迅先生写这篇自序的目的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内容: 1.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鲁迅重拾文艺,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学生:金心异)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么鲁迅创作《呐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为何理想叫做“梦”呢?(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2.年青的鲁迅有那些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他的梦有没有实现? (1)因为少年时代的给父亲看病的生活经历,使他看透世态 想走异路。就有了“学医救国救民的梦想”(此处要求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板书:学医救国救民梦)本来这梦是相当美满的,但是在仙台看幻灯片,发现学医不能救国,梦想终于破灭。 (2)因为鲁迅发现学医不能救国(读文中的句子),就想要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概括为“治文艺,拯救民众灵魂”或者“办〈新生〉,拯救民众灵魂”终于失败,鲁迅深刻的分析了失败的原因,那是什么呢?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3.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不是,是在思索、探寻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4.分析对话: 这个时候,金心异的来访是他人生转变的一个契机,我们来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5.分析鲁迅为什么要把这十四篇小说合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呐喊”的含义是什么?鲁迅为谁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呢?(学生齐读第22段。)(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呐喊》自序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崐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崐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胳。

  2.难点: 通过作者的历程表现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在叙述中述说了几个时期的事,这些事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联系?

  2.作者有没有发议论? 如果有,哪些是议论?

  3.鲁迅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词语注释: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p148注⑥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p149注③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p148注⑤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崐起活动的意思。p150注②

  久违:好久没见。p150注③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 占有。p151注③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p154注③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解题:

  我们学过或将来要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崐《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除《祝福》(收崐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呐喊》里,《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崐《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彷徨》和《故事新崐编》。

  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崐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崐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崐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崐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崐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崐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集结成书前,作者写了这崐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崐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崐《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崐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崐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文。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崐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崐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崐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崐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崐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崐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崐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崐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应该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崐程。(选用典型事例)

  1.绍兴父亲患病: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崐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学: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崐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选用《全体新论》《化学崐卫生论》等课程)

  3.仙台学医: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崐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4.东京治文: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崐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崐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崐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崐梦: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崐──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崐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再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崐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崐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崐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崐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崐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崐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崐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崐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崐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崐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崐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崐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崐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崐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有关。后来《呐喊》所反崐映的许多重大问题: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崐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崐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崐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崐程。

  憙拑

  第  二  课  时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崐艺观点、创作态度。

  第一层(11─17自然段)创作小说的动机。

  5.北京s会馆抄古碑: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寂寞、苦崐闷但不悲观的心境,这是冷静分析、深刻思索的时期。

  6.北京朋友索稿:详写寓意深刻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生动反映了十崐月革命给鲁迅以新世纪的曙光,认识到唤起民众,就能毁坏铁屋子,从此崐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这就是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情况。

  从以上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大致经过:敇抉择学医,崐敇治病救人;弃医从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挂上阵,呐喊战斗崐四个阶段,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崐精神。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美梦,唤醒沉睡的大众,正是《呐喊》的由来。崐   第二层(18─20自然段)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对小说能成集的心崐情和小说集《呐喊》的命名。

  创作是为慰藉猛士而发出呐喊,当然须听将令,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指导思崐想。

  先交代一下从寂寞到呐喊的变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说,年青时崐候经历了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已处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开崐始动笔,为什么仍不免呐喊几声?就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崐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时候做过的梦,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崐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有前躯。(不畏惧向前冲锋)

  听将令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释,是指那时革命的前躯者的命令,崐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崐(《〈自选集〉自序》

  听将令反映到现实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崐写出了积极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的呐喊;

  2.为勇猛的革命前躯助威帮阵的呼喊。(出于鲁迅的谦虚)

  小结: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崐这条线索即是: 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崐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崐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敁侮蔑敋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敁走异路,逃崐敁异地敋;学洋务是将灵魂敁卖敋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崐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崐论: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崐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崐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崐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崐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希望是不崐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崐落在文章的结穴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崐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关于铁屋子的争论: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呐喊》自序

  鲁 迅

  [学习目标]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  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引导?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引导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点拨?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问题?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点拨?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提示?   

  ? 提示?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引导?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引导?

  ?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点拨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 点拨?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 点拨?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 篇7

  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 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 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 "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入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呐喊》自序—— 篇8

  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 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 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 "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唯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入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呐喊》自序—— 篇9

  阅读指导设想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言。“自序”既回顾了作者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又表明了他思想发展的过程,还反映了作者的文艺观点与创作态度。因此,《<呐喊>自序》是全面了解《呐喊》的一把钥匙,也是鲁迅前期思想发展的小传。

  本文虽是课内自读课文,课时又少,但不宜过于粗泛,应注意把握好学生自读与教师启发、点拨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设想围绕文章内容的理解,精心设计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在课上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教师在启发、点拨时应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由于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鲁迅作品,对鲁迅的思想也已有所了解,因此;教学过程 中可适当联系过去学过的鲁迅作品(如分析鲁迅弃医从文这一部分,可联系《藤野先生》的有关部分。)这些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舍。

  本文内容丰富,有些文字较深,加之学生生活阅历浅,历史背景不熟悉,阅读起来确有不少困难。所以适当疏通文字、补充介绍背景知识是必要的,没有这一步,很难谈到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但补充介绍不宜过多过杂,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庞杂臃肿。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上述工作可作为预习作业 ,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联系学过的鲁迅作品,在课上介绍有关背景(教师订正补充);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教师在课上抽查)

  自读重点和难点

  读懂这篇文章,重点应弄清“鲁迅为什么要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而其中关键则是把握住生活经历、思想变化、《呐喊》成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难点有三:1.怎样看待鲁迅在“好梦”破灭后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和与此相关的一些言行。2.如何理解“金心异”与鲁迅的一番谈话。3.鲁迅写文“呐喊”,为什么要听“将令”。

  指导过程和步骤

  本文的教学目的应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文艺观点及其创作态度为主,努力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段落,深入理解其内涵,从而把握全篇主旨的能力。

  一、概括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情况。(可整理列成下表)

  地 点 经 历 思想变化

  绍 兴 父亲病故 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南 京 走异路、逃

  异地,去寻求 追求新知。

  别样的人们。

  仙 台 学 医 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东 京 弃医从文 改变国人的精神

  筹办《新生》 无聊、悲哀、寂寞;

  流产 促使自己反省。

  北 京 亲历和旁观 沉入于国民中,回到

  过更寂寞更 古代去;不再慷慨激昂。

  悲哀的事;钞

  古碑

  和金心异 希望不能抹杀,须听

  谈话 将令,慰藉在寂寞里

  奔驰的猛士。

  二、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后来又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提示:鲁迅父亲的患病和亡故,促使鲁迅学医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这是他第一个美好的“梦”。在仙台学医看到战争画片,出于对同胞麻木的激愤和悲哀,了解到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提倡文艺运动,弃医从文,产生了一个新的“梦”。

  三、筹办《新生》失败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

  提示:一方面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悲哀”和“寂寞”——暗示着社会和国民如一潭死水,投入一块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另一方面,终于看清楚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当时同样具有青年人的特点:有热情、有勇气、有闯劲;血气方刚,激昂慷慨。但往往对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估计过高,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认识还不深刻。

  四、作者为什么要“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这种“麻醉法”真的奏效了吗?

  提示:因为现实使作者感到“太痛苦”,而“后来”又“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于是”作者“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然而这“麻醉法”并未真正奏效,鲁迅并没有彻底消沉下去。第10段“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一句中的“似乎”二字,即是明证。

  鲁迅此时的苦闷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所带来的时代的苦闷;鲁迅此时的沉默,正是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所作的艰苦思考与探索的体现。它孕育着后来的《呐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沉寂,而不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此时的鲁迅只是不再像青年时那样“慷慨激昂”了,他开始以一种更实际、更冷静、更清醒、更深刻的态度来观察社会人生、来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课文第11段对“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古碑”和“冰冷的槐蚕”等几处景物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鲁迅当时苦闷深沉的内心世界。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冷酷最终使鲁迅的一个又一个“梦”破灭了。然而,通过作者对自身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刻剖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贯串于其中的那种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那种上下求索的执著、痛苦与艰辛。因此,可以认为:鲁迅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就是指他年轻时候强烈的、执著的救国救民的理想。

  五、鲁迅写作《呐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金心异的来访,对鲁迅的思想影响。

  关键在于读懂第19—21段三段文字。要弄清作者通过设喻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可以采取教师说出喻体、学生说出本体的方式)。

  ①“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②“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

  ③“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④“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第19段表明鲁迅曾经确信旧世界万难摧毁这样一种观点;第20段表明金心异确信摧毁旧世界的希望在于将来的观点。阅读21段,首先要确切认知几个关键词语的含义。“确信”指的是上文所说的“铁屋子”的万难破毁;“必无”和“可有”也是承上文所说,“必无”说的是铁屋子的破毁无望;“可有”说的是铁屋子可能有破毁的希望,而金心异认为几个人既然起来,就不能说决没有希望。因此;这一段始终都在讨论旧世界的摧毁,有无可能,而不是或说不上什么鲁迅对于将来革命必胜的信念。其次本段是一个多重复句,可以通过确认句子的构成以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含义。第一层应划在“于是”之前,是因果关系;第二层“然而”是个转折,这一“转”到哪为止?看来从“然而”到“可有”都是这转折的后一部分,这个分句对前面一个分句的“确信”有所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就成为下面答应做文章的原因了。经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鲁迅的这几句话,反映了他对自己勇于否定,反映了他探讨问题时一贯的科学态度。

  (2)金心异的来访是不是鲁迅写作《呐喊》的真正缘由呢?

  仅从文章第21段来看,鲁迅写作《呐喊》确乎是在与金心异的一番倾谈之后开始的。但这并不是写作《呐喊》的真正缘由,而仅仅是促成鲁迅挥笔上阵的一个契机,一个外因。真正的、根本的缘由,应该是通过分析第1—第11段所得出的结论,即鲁迅坚定执著地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这一点鲁迅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却,这是写作《呐喊》的最本质的缘由。正如文章第1段所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六、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

  提示:(1)阅读第22段。鲁迅此时的“呐喊”有别于筹办《新生》时的激昂慷慨。因为他经历了从“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自觉地发展到“听将令”而“呐喊”的艰苦历程。深切感到自己所经历过的如“大毒蛇”般“缠住了”自己“灵魂”的那种“寂寞的悲哀”是不能“忘怀”的,更不能让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也如我年轻时一样感悲哀与寂寞,因此要为“猛士”呐喊,使他们“不惮前驱”。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所以鲁迅将此称为“须听将令”。这表明鲁迅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始自觉地以文艺为武器,为挞伐黑暗残酷的反动统治而战斗,开始成为为猛士的前驱而奋力“呐喊”的无畏战士。也正因为鲁迅听从“将令”,写“遵命文学”,才使得《呐喊》永远放射着熠熠不灭的光辉。

  七、阅读第23段。联系对第22段的分析,体会这段每句话的含义。

  鲁迅在这一段中,以含蓄的笔法反映出自己为社会、为人生的文艺观和创作态度;表现出一位伟大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序”开头是全文的总纲,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在全文收束时又说,“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作者颇具匠心地运用开篇点题和卒章照应的方法,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呐喊》自序—— 篇10

  《呐喊》自序

  鲁 迅

  [学习目标]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  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 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 引导?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引导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点拨?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问题?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点拨?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提示?   

  ? 提示?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引导?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引导?

  ?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点拨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 点拨?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 点拨?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 篇11

  三.《呐喊》导学案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所作的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之一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谋篇布局,极富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划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xx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一条明线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暗线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一明一暗的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阿q正传》

  1、分析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2、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表现在:①妄自尊大;②自轻自贱;③欺凌弱者;④健忘;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3、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

  两方面分析评价:一、肯定阿q要革命,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二、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阿q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4、阿q“大团圆”结局揭示了什么?

  有主、客观原因。主观上阿q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客观上,阿q是被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5、阿q的典型意义。

  ① 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6、鲁迅对阿q抱怎样的态度?

  鲁迅对阿q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7、简析赵太爷。

  赵太爷是封建地主,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农村的土皇帝。他的性格是专横、贪婪、狡猾、狠毒。

  8、简析《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①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②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

  10、简析《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其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其内涵可概述于下:

  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鲁迅在五四后的小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一) 农民题材

  从《呐喊》中的《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到《彷徨》中的《祝福》、《离婚》,鲁迅从正反面,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性格、命运。

  《明天》中的单四嫂,丧夫之后,恪守妇道,遵循封建道德“夫死从子”的规矩,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便是她的明天。因此,她起早贪黑,全心全意地扑在儿子身上。然而,不幸的是儿子也死了,单四嫂子在浓重的黑暗里盼望着“明天”,结果盼来了更大的不幸和痛苦,她是没有明天的。

  小说从单四嫂子的悲惨命运中,对封建制度发出了抗议。另一方面写蓝皮阿五之类的旁人,不是真正关心帮助她,而是想乘机揩油,没有一个真正同情她,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从而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中国农民和所有被压迫者的明天。

  《风波》通过七斤家庭的“辫子”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面貌。辛亥革命后,七斤因撑船进城,被革命党人割掉了辫子,然而,辛亥革命割掉了群众头上的辫子,而没有割掉封建制度,所以当张勋复辟,“皇帝要坐龙庭”的消息传到这个封闭的小镇时,给七斤一家带来了巨大的不安,产生了巨大的动荡。赵七爷穿起了“高兴时才穿的宝蓝色长衫”,放下了盘在头顶的辫子,找七斤反攻倒算来了。然而风波很快就过去了,一切都处于平和、安静之中。七斤依然撑船进城,六斤照样裹起了小脚……

  作品把辛亥革命后除掉一根辫子外,其他依然如故的农村封闭、落后、灰暗的气氛表现了出来,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出启蒙的重要意义。

  《故乡》是鲁迅以自身1922年回故乡搬迁为题材创作的。

  小说通过“我”儿时的好朋友闰土的外貌到精神的变化,写出了在多子、饥荒的影响和苛税、兵、匪、官、绅的压榨下,农民的苦痛与麻木。小说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写人的变化。

  三十年前的少年闰土是一个在海风和阳光下劳动的小英雄,体格健壮,勤劳的双手、充沛的精力和坦率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天,他会捕鸟;夏天,他白天到海边拾贝壳,晚上到瓜田里看瓜。全篇写得生动而有趣。

  可是,三十年后,昔日的小英雄从灵魂到肉体都被封建势力压榨成一个麻木、痛苦的人。生活的艰难,使他感到“吃不够”、“非常难”,但并不知道怎样改变自己的生活。灵魂的麻木,使他见到昔日的朋友、兄弟,也会恭敬起来,叫了声“老爷”,变成了一具木然的石像,造成了感情的隔膜。他相信迷信,穷到生活的最底层,可是还抱着一副香烛案,企求来世的好运,而不图改变现状。

  作品从对三十年前的神异图画到三十年后的萧瑟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农民从精神到肉体的创伤。

  小说结尾处作者写道“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里的用法与《药》里的“花环”一样,是体现作者的理想的,作者希望寻找到一条农民解放的道路。

  “闰土形象系列”──自从闰土形象出现之后,文学史上便出现了被束缚在土地上,家庭有沉重的包袱,生活的担子异常艰难地挑在肩上的、思想已经极度麻木、无法解脱而又默默忍受压迫的一群农民形象,如《春蚕》中的老通宝、《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等,这些人在性格上与闰土有着某种血亲联系。这便构成了一个形象系列。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一面的小说。写“我”如何在农村不受礼教束缚,不必再去读孔孟的书,而和贫穷人家的孩子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钓虾子、看社戏、吃罗汉豆。有时他们也笑我,但总是关心保护我,表现了这些孩子善良、美好的心灵。也表现了鲁迅对农民的爱。

  (二) 知识分子题材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在鲁迅的小说中(特别是《伤逝》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从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这二十年的中国社会许多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精神特点,在鲁迅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反映。

  鲁迅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塑造了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

  【1】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文人。这类知识分子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追求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如孔乙己、陈士成等。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造出来的废物。

  《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一样,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陈士成深受科举考试制度的毒害,满脑子只有“学而优则仕”的教训,因而直到头发花白,仍然幻想着踏着科举考试的阶梯望上爬。结果他的第十六次县考依然落第。这次落第给了陈士成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过去的美梦都像“受潮了的糖塔一样,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然而,陈士成一面感叹着自己的失败,一面又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旧时迷信传说上面,即地下有财富的地方会出现一种白光。他曾听他的祖母说过,陈氏的祖宗曾经是巨富,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在这里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这时,陈士成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用斗”。接着就在眼前出现了一个白光的幻觉。于是他摸起锄头就挖,结果一无所获,他仍然不甘心,又跑到山里去刨,终于掉在闪着白光的湖里淹死了。

  陈士成和孔乙己虽然都是旧式封建教育的产物和科举考试制度的牺牲品,但其社会地位和思想性格不尽相同。孔乙己是一个已经被社会践踏在脚下的卑微可怜的人物,他虽然感到一生未捞到“半个秀才”是一件耻辱的事,但心中却根本不再存在去获取功名和富贵的奢望,他只是一个苟活者。而陈士成却是一个利欲熏心的破落户子弟,满怀功名富贵的狂想,是一个名利狂。

  作者通过孔乙己和陈士成这两个知识分子的悲剧,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科举考试制度的弊害及旧社会的冷漠;另一方面批判了他们的不觉悟,指出了他们走向悲剧道路的主观原因。鲁迅一方面揭露、批判他们深受毒害而不觉悟、麻木不仁;另一方面也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因为他们属于灵魂被腐蚀掉、被吃掉的一类人。

  【2】 是四铭、高尔础等伪道学家

  《肥皂》中的四铭是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的形象。对于这类形象,鲁迅则予以猛烈的抨击。这些形象是属于完全否定的形象,鲁迅给予他们的是揭露、批判、讽刺和鞭挞。

  【3】是辛亥革命时期到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包括了吕维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他们是辛亥革命以后到五四落潮时期由叛逆而趋于彷徨和歧路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有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

  “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有《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闰土的故事,吕纬甫、魏连殳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一个复调。

  《故乡》中我的归乡寻梦——现实逐渐剥离、取代了想象中理想化了的神奇图画,——我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完成了一个人生的循环。

  《祝福》中我与祥林嫂的会面,使祥林嫂无意中扮演了灵魂审问者的角色,作为知识者的我则成为一个犯人,在追问下,招供出灵魂深处的浅薄和软弱,并终于发现自我与鲁镇的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最后的离去,就多少含有了对生存困境的逃避。

  《在酒楼上》表明了知识分子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漂泊感,与乡土中国的“在”而“不属于”的关系,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苍凉感。

《呐喊》自序—— 篇12

  《呐喊》自序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崐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崐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胳。

  2.难点: 通过作者的历程表现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在叙述中述说了几个时期的事,这些事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联系?

  2.作者有没有发议论? 如果有,哪些是议论?

  3.鲁迅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是什么?

  词语注释: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P148注⑥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P149注③

  小康: 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P148注⑤

  随喜: 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崐起活动的意思。P150注②

  久违: 好久没见。P150注③

  不名一钱: 没有一文钱。名: 占有。P151注③

  曲笔: 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P154注③

  愤懑: 气愤;抑郁不平。

  解题:

  我们学过或将来要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崐《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除《祝福》(收崐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呐喊》里,《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崐《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彷徨》和《故事新崐编》。

  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崐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崐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崐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崐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崐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崐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集结成书前,作者写了这崐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崐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崐《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崐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崐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自序"指作者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序文。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崐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崐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崐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崐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崐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崐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崐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崐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应该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崐程。(选用典型事例)

  1.绍兴父亲患病: 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崐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学: 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崐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选用《全体新论》《化学崐卫生论》等课程)

  3.仙台学医: 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崐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4.东京治文: 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崐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崐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崐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崐"梦": 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崐──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崐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再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崐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崐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崐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崐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崐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崐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崐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崐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崐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崐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崐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崐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崐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崐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有关。后来《呐喊》所反崐映的许多重大问题: 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崐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崐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崐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崐程。

  憙拑

  第  二  课  时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崐艺观点、创作态度。

  第一层(11─17自然段)创作小说的动机。

  5.北京S会馆抄古碑: 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寂寞、苦崐闷但不悲观的心境,这是冷静分析、深刻思索的时期。

  6.北京朋友索稿: 详写寓意深刻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生动反映了十崐月革命给鲁迅以"新世纪的曙光",认识到唤起民众,就能毁坏铁屋子,从此崐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这就是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情况。

  从以上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大致经过: 敇抉择学医,崐敇治病救人;弃医从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挂上阵,呐喊战斗崐四个阶段,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崐精神。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美"梦",唤醒沉睡的大众,正是《呐喊》的由来。崐    第二层(18─20自然段)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对小说能成集的心崐情和小说集《呐喊》的命名。

  创作是为慰藉猛士而发出呐喊,当然须听将令,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指导思崐想。

  先交代一下从寂寞到呐喊的变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说,年青时崐候经历了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已处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开崐始动笔,为什么"仍不免呐喊几声"? 就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崐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时候做过的"梦",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崐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有前躯"。(不畏惧向前冲锋)

  "听将令"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释,是指"那时革命的前躯者的命令,崐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崐(《〈自选集〉自序》

  "听将令"反映到现实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崐写出了积极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的呐喊;

  2.为勇猛的革命前躯助威帮阵的呼喊。(出于鲁迅的谦虚)

  小结: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崐这条线索即是: 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崐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崐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敁侮蔑敋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敁走异路,逃崐敁异地敋";学洋务是"将灵魂敁卖敋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崐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崐论: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崐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崐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 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崐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崐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 希望是不崐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崐落在文章的结穴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崐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关于铁屋子的争论:

  铁屋子: 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示众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 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呐喊》自序—— 篇13

  《呐喊》自序

  鲁 迅

  [学习目标]

  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  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 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问题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 引导?  

  [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    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引导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点拨?

  "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问题?   

  "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点拨?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提示?   

  ? 提示?    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 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 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引导?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引导?

  ?    :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点拨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 点拨?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 改变命运

  攻医学 救国救已

  治文艺 改变精神

  ? 点拨?    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 篇14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简介“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案示例二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2.点明《呐喊》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文

  “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他终于宣言:‘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鲁迅的精神》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二、课文分析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

  经历

  此时思想状况

  后来思想变化

  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

  父病   买药

  深感世态炎凉

  想走异端 逃异地

  看见世人真面目                       

  2.归纳《呐喊》诞生的条件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三、根据课文理解鲁迅的文艺观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探究活动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呐喊》自序——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812894118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