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

  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然-- 阡陌-- 垂髫--

  谐太守-- 邑人-- 刘子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布置作业 。

  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

  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

  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1.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峰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士: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可用油印资料、电教等手段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                         (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现在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3

  陶渊明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                         (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现在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指导思想: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       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       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       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5

  一、 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 整体感知

  a) 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

  阡陌( )垂髫( )怡然自乐( )诣( )

  b)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近、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 局部品味:

  1、 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 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

  (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 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 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通过讨论,板书如下)

  (对 比)

  桃花源↓现实

  ┃ | ┃

  只有父子之分 |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a)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 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初识 见…乃…问…具…

  ↓

  所见所感村…咸…自…率…不…遂…问…乃…无…此…余…皆…

  ↓

  离开 停…此中……道也

  9、 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A、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四、 教学反馈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采用了authorware6.6这个软件,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 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 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 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 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 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 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 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 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

  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  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习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

  (1)完成课后作业 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一册》人教社)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辨认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这一设计巧妙,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引子

  有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

  明确:出自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②由 《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出示投影片一]

  在中国,素有 “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 《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 “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出示投影片二]

  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要求:

  ①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及步骤:

  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

  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

  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2.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①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

  髫tiáo狅 诣yì 骥jì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②讨论: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

  [出示投影片三]

  第一部分 (第1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 (第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 (第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3.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①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a. 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b. 推敲字词。

  △ “忽逢桃花林”中的 “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 “忽”说明是偶然的。

  △ “芳草鲜美”中的 “鲜美”作什么解释?

  明确:“鲜美”,鲜艳美丽。

  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个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

  △ “渔人甚异之”中的 “异之”作什么解释?

  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 “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 “欲穷其林”中的 “穷”字作什么解释?

  明确:“穷”,穷尽,走到头。

  ②学习第二部分

  a. 提问朗读: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自云先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提问:为什么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d. 推敲字词。

  △ “阡陌交通”中的 “交通”,作什么解释?

  明确:“交通”,交错相通。

  注意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符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 “妻子”,是一个词吗?“绝境”作什么解释?

  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学习第三部分

  a. 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又 “处处志之”,而后来 “寻向所志”,却 “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b. 推敲字词

  △ “处处志之”中的 “志”和 “寻向所志”中的 “志”,意思是不是相同?作什么解释?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 “志”为动词,做了标记,后一个 “志”为名词,做的标记。

  ③积累词语

  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如此

  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讨论: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试分析一下,曲折和悬念迭起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

  [出示投影片四]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 (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 (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 (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 (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 (五折)。

  5.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①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以上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

  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请看陶渊明写作本文的有关背景材料。

  [出示投影片五]

  教师提供有关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 (42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 “大济于苍生 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泽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 “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虽 “心远地自偏”,但 “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 “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原是 《桃花源诗并序》中的 “序”,《桃花源记》与 《桃花源诗》有密切联系,请看 《桃花源诗》。

  [出示投影片六]

  桃花源诗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②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6.朗读课文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①教师范读,指点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 “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 “叹惋”。

  ②学生朗读

  7.布置作业

  用现代汉语把 《桃花源记》改写成故事。

  作业提示:

  本题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解题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 “叹惋”?使得故事更加丰腴。

  参考答案:略。

  文章不求统一,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不能变成翻译课文。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重视感情层面,重视培养语感。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语言的品味不能脱离作品的感情形象;二是语言片断不能脱离作品整体。如何培养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阅读,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章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为此,这篇教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三个步骤来阅读课文。第一步是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对作品解读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从阅读的动力看,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基础看,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以整体把握为前提。第二步是提问朗读,重点分析。提问朗读是这篇教案的一个特点。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的片断,学生必须对课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找出这些片断,这比一般的朗读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教案根据课文的意境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点,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提问朗读的同时,教案根据教文言文的特点,即要字字清楚,句句落实,而不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设计了 “推敲字词”和 “积累词语”这两个教学环节。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分析,领略其精神,赏析其特色。这样教,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步是朗读训练。朗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从而感受作品。

  教案还提供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和 《桃花源诗》,让学生通过联系阅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教案较好地纠正了一些习惯教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它体现了课程标准这样一个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因为语文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方能实现。

  (王松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9

  一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离开、再寻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似有而无、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方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 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 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

  (6)成语(7)句子翻译(8)故事内容等。

  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 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 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 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 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 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来。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指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 乃不知有汉:竟 :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 乃不知有汉:竟 :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      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     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    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 (见“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①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②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③率妻子邑人(    )    遂与外人间隔(    )

  ④此中人语云(    )    诣太守,说如此(    )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①.交通(古义        今义          )

  ②.妻子(古义        今义          )

  ③.绝境(古义        今义          )

  ④.如此(古义        今义          )   

  ⑤.无论(古义        今义          )   

  ⑥.鲜美(古义        今义          )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缘溪行(      )      ②渔人甚异之(      )   

  ③欲穷其林(      )    ④便要还家(       )

  ⑤便扶向路(       )   ⑥欣然规往(       )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A、便舍船,从口入(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B、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C、见渔人,乃大惊(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D、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E、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豁然开朗(    )            B.屋舍俨然(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欣然前往(    )

  二、阅读课文回答

  6、将下列句子的正确释文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填空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               

  “垂髫”指                 。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

  ②.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⑤.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① zhõ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④  yǔ   yì 2、①、古今: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②、古今:妻子、儿女    今义:妻子   ③、古今: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这样    今义:这样   ⑤.古今: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⑥  古今: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3、① 沿着  ② 觉得奇异  ③ 尽  ④ 同“邀”、邀请 ⑤ 原来  ⑥ 计划4、A、舍: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乃:副词、就/副词、竟然   D、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E、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5、A.开阔、敞亮的样子      B、整齐的样子    C.悠闲、安详的样子      D.高兴、愉快地……二、阅读回答:6、①   C 、   ②   D、7、填空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①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②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缘(沿着)  交通(交错相通)  鲜美(鲜艳美丽)  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          导语 :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四、          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

  1、              熟读课文

  2、              课后练习

  

  、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4

  一、 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 整体感知 

  a) 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 

  阡陌( )垂髫( )怡然自乐( )诣( ) 

  b)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近、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 局部品味: 

  1、 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 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 

  (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 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 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通过讨论,板书如下) 

  (对 比) 

  桃花源↓现实 

  ┃ | ┃ 

  只有父子之分 | 有君臣之别,贵*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a)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 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初识  见…乃…问…具… 

  ↓ 

  所见所感村…咸…自…率…不…遂…问…乃…无…此…余…皆… 

  ↓ 

  离开 停…此中……道也 

  9、 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a、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四、 教学反馈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  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 夹岸:两。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复,再一次。 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 若,好象。 才,仅仅。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       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2,作者:(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 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 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                         急死人           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7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异义现象;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感受课文优美的社会自然风景;

  3、感受作者的社会理想和思想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课文桃花源优美环境及渔人与村人的交往情感,积累文言词句,领悟作者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难点:古今异义现象,课文中流露作者的社会理想及局限性。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读,以读启思法。

  五、学法:反复诵读,仔细品味,积极思考,勇于发表勾画,讨论,扮演。

  六、教学思路:整体感知──重点诵读──启发探究──延伸创新。

  七、教学过程:

  一、课外引入,激发兴趣。

  1、提问:大家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吗?讲的是什么意思?只要学生说出有关理想中的美好幸福的地方即可。

  2、引出课题《桃花源记》,请学生简介陶渊明。

  3、铺垫:东晋怎样的一个时代?(战乱的时代)

  过渡语:作者在这样的一个战乱时代会写些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了解线索。

  小组分段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事?

  渔人无意闯入桃花源的见闻

  2、课文中的渔人沿路走过了哪些地方?

  缘溪──桃花林──山──洞──村──郡下

  3、由上题可见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呢?

  渔人的行踪(游踪)

  4、桃花源给你的印象怎样?或课文哪一段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一)学生齐读第二段“土地平行──怡然自乐”。

  1、思考: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写了些什么人?他们怎样?

  以问题启发学生理解语句,激发学生发现及求知欲望。

  2、重点点拨:俨然、之属、交通、悉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3、诵读感受,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多读几遍。

  4、小结并板书:优美环境,安定的社会(优美、和睦、幸福)。

  (二)过渡语:渔人进村了。

  齐读第三段:1、村人见了渔人做了些什么?

  问要设酒杀鸡作食

  2、村人向渔人介绍了他们哪些情况?

  “自云……遂与外人间隔”

  3、谁能说说这句话讲些什么?

  4、点拨:率妻子绝境同时引出古今异义现象

  5、渔人向村询问介绍了些什么?

  “问今是……皆叹惋”

  6、找出本段中的一对近义词。(要延)

  7、村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害怕战争,幸福生活不愿被打挠等)

  (四)深入感受,扮演创新。

  课文中渔人具体怎样问?村人怎样答?不够详细,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演一演。

  要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准备3分钟,抽小组表演。

  再读课文二、三段。

  桃花源,表现作者理想。

  自从渔人去过了桃花源后,还有人进去过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没人进去过,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实际上桃花源并不存在)

  我们现在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了吗?

  (让学生结合现实自由发挥,注意正确的思想引导)

  五、延伸课外,布置作业。

  一千五百多年过去,桃花源村的后人,无意中走出了桃花源,看到了外面世界(比如我们苍南、深圳、上海),他回去会向村人介绍些什么?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溪  桃花林  山  洞  桃花源村  郡下     线索清晰

  环境优美

  渔人见闻  社会安定  向往           描写生动

  幸福快乐  又不可实现的矛盾心理   情感矛盾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8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甚异之:对这儿景色感到很惊异。

  穷:走尽。

  其中往来:在那田野里来来往往。

  怡y 然自乐:都安闲快乐。

  具:详细。

  妻子邑y 人:妻子儿女;乡邻们。

  复延:又请。

  不足:不值得。

  高尚士:志向高洁的隐士。

  阡qi n陌m 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可以互相听到。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问津:问路。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相关知识: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57岁,因为此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纷呈,生灵涂炭。他拒绝同统治者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能为力的思想矛盾。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二、文章脉络

  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2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写作方法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3.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理想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四、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练习解答】

  一、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作用:这样写既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也为后文写“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2、桃花源中景色优美,地广物丰,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彼此和睦相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一派和平宁静的景象。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地方。

  4、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生活的向往。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生活的愿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者的理想却是建议在乌托邦式的空想的基础上的,因而是脱离社会实际的。

  二、舍:放弃,离开;房屋  寻:寻找;不久  为:作为;给;对

  三、⑴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⑵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⑶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今义:指和自己没有亲密关系的人。)

  ⑷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四、1、村里人;渔人;渔人;村里人

  2、村里人;渔人;村里人;渔人;渔人

  五、略

  【类文品读】

  莲花洞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法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厅奥当何如哉?

  1.作者对自然的景色有独特的感受,且不事雕饰,如用“   ”写亭,用“   ”写湖水,用“   ”写杨柳,用“    ”写石。

  2.试举例说明本文在描写景物时拟人手法的运用。

  3.注释句中的加点字。

  山骨尽出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

  尽:   尝: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晴雨烟月,风景互异。

  ②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参考答案:1.亭轩豁可望;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2.写湖水时用的“献”字,写杨柳时用的“牵”、“引”二字。 3.尽:全、皆。尝:曾经 4.略)

  【同步评价】

  一、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 然开朗(  ) y 然(  ) 垂ti o(  ) 叹w n(  ) y 太守(  )

  2.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

  a.欲穷其林(完了,尽)  悉如外人(全、都)

  b.延至其家(邀请)  此中人语云(语言)

  c.诣太守(往见)  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d.处处志之(作标记)  咸来问讯(全、都)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一为具言所闻

  b. 闻之,欣然规往  渔人甚异之

  c. 寻向所志  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果,寻/病终

  b.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6.用原文回答。

  ①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    。

  ②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    。

  ③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④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     。

  ⑤作者怎样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

  7.下面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就顺道旧路回去,处处做下记号。

  b.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译文:黄色的头发垂在脑门前,并且非常快乐。

  c. 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文:问从哪里来,渔人具体回答了他们。

  d. 未果,寻病终。

  译文:没有结果,最终寻找生了病。

  8.简答:

  ①《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

  ②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二、同步解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桃花源人    。

  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原因是    。

  11.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惊异的一句是   ,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   。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

  1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原因是(  )

  a. 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

  b. 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c. 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

  d. 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

  15.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三、美文赏读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   

  ②既醉而退  既:   

  ③亲旧知其如此  旧:   

  ④以乐其志  乐: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

  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18、请把“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

  ②

  19、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

  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

  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

  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

  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

  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

  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

  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

  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

  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

  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

  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

  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

  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

  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

  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

  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

  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

  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

  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

  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

  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 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

  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

  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

  语句。

  (附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

  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

  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

  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

  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

  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

  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

  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

  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

  (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

  (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

  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

  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

  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

  (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

  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

  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

  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

  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竞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

  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20

  师: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在阅读文章之前,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做一个小练习。谁愿意一试?

  (生小声议论: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题目考大家?)

  师:不用紧张,老师出的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生有十几人举手)

  师:请蔡飞飞,杨辉恒,任雪妍三位同学上台来。

  (生三人分别写了题目,台下有议论声。)

  师:好,这三位同学都写完了。请大家看,题目写对了的同学是哪几位?

  生齐说:蔡飞飞,杨辉恒的写对了。任雪妍的错在把“源”写成“园”。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生沉默,表示不解。)

  师:这样吧。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生纷纷仔细阅读一、二段。2分钟后,有一位学生举手。)

  师:好。请杨志深同学来回答。

  生:“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师:能否具体点?

  生(想了想):应该与水有关吧,指水的源头。

  师:很好,请坐下。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写错了。接下来请大家把一、二段朗读一次。(生读完后,老师放出幻灯片2,叫一生读幻灯片上的作者简介。)

  生大声读: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他曾做过小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后弃官回乡过起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师:读的很好,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以后有机会成为播音员。(生窃笑)请大家注意,前人有姓名外,还取名、字,甚至还有号。请大家从陶渊明取名、字来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点?

  一生对古文颇喜爱,答:“渊”与“潜”都与水有关。“明”与“亮”有关,都指明亮。

  师:很好。看来蔡飞飞真的是有心人,平时她看书就喜欢思考,知识面也广,我们应该学习她认真思考的精神。古人取名、字、号往往是有关联的,不是随便取的。下面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注意生字词、朗读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师放录音,学生看课文。)

  (听完录音后。)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认真地朗读。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

  (生读完)

  师: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的,还有没有字不懂读啊?

  有生举手:“豁、俨、邑”不懂读。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第一个读“huò”。第二个读“yǎn”,第三个读“yì”

  师:对了。请坐下。昨晚老师已叫大家预习了全文。文意要求先疏通,不知道大家做了没有?

  生齐说:做了。

  师:很好。那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老师随便挑原文几句话,请几位同学来翻译。(抽了几个成绩大概在30名左右的学生)好,卢国豪,你来,请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出来。

  生:其中来来往往耕田种地的男男女女,穿着都像外人。

  师:“外人”能否译得具体点?

  生思考片刻,照原文答: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有没有同学有异议?

  另一生答:应是指与渔人生活那个朝代不同的人。(生纷纷赞许)

  师:不是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课本的注解是错误的,在这里李小娜同学有认真思考,大家可要学习小娜的认真学习的态度。接下来请看第三段第5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谁来译?

  生几个人举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师:好,译得很流利,请坐下。看来大家对文章的翻译应该了解得很透了,学习态度都很认真,效果较好。那接下来看看老师幻灯片上的问题。(打出幻灯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请从原文找出来。

  (由学生阅读全文3分钟,3分钟后由学生作答。)

  一生说: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说:这句话是写桃花源的什么美?

  生答:景色优美。

  师:很好,请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读第一段,应把景色优美读出来,在读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自由读完后)

  师:刚才老师看大家读得很专心,能从读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学举手。(稍等片刻,有1生举手)好,许智宇你来给大家试范。

  (该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师:刚才许智宇读得最好的地方在哪?

  生:“忽逢”读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还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出了诗人陶醉其中,赞叹讶异不已的味道。

  师:卢咏芬对许智宇的朗读评点怎么样?

  (生齐声说很好。)

  师:那我们大家齐来一次。(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还体现在哪些地方?(生举手人数有十多个)

  一生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这里写什么美?

  生:景美。

  师:这里的景跟前面写的景有何不同?(生思考后答不出)

  师提示:好,你先请坐,此处写到了人没有?

  一生恍悟答:前面写自然的景色美,这里写人在这里生活创造了景物美。

  师:哦,发现了区别。既然有人在此劳作,此处除写景美外,“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体现了老少生活无忧无虑,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生答:生活美。

  师:很好,大家齐来读应把第二段写桃花源的生活美读出来,读出作者的向往之情。(由生齐读第二段)

  师:桃花源除景美和生活美外,美还体现在哪?

  生齐答: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师:桃花源人热情好客体现在哪一段,能否找出来?

  (生多个人举手。)

  师:好,黄贵发,你来。

  生:体现在第三段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要”读音是——

  生齐答:yāo

  师:对了,作邀请讲,所以不读第四声,王贵发你要注意这个注音,请坐下,既然桃花源人都好客,那此处应是指什么美?

  生答:人美。

  师:有没有更好的词概括?

  台下有一生小声答:人美。

  师:人美好,还是人情美好?

  生答:人情美好点吧。

  师:(老师打出幻灯片4)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生思考后依然无人作答。

  师提示:刚才我们在介绍陶渊明生活的背景时,大家有没有记住陶渊明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生:社会动荡不安,有战争。

  师:那文章第三段有没有提到桃源人是为什么举家搬迁到这里来呢?

  生齐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师:那也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此处了,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

  生:没有战争

  师:用战争好还是战乱好?

  一生答:战乱好,因为“战乱”指人们因社会动荡而无法安居乐业。

  师:很好,请坐下,中国古代战争连连,人们确实无法过太平日子,所以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社会才是人们最想得到的,在战乱的年代,桃花源的宁静,便是历代人们所向往的。接下来,请大家把第三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该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老师打出幻灯片5)

  师:请大家看幻灯片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四人一小组讨论。老师会请几位同学把你那组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分享或共同探讨。

  (学生积极讨论,非常感兴趣,3分钟后)

  师:大家刚才讨论得蛮热烈的,不知结果如何?有哪组的同学先带头发言?(多名学生举手,师请其中一名学生答)

  生:我们认为桃花源的人不愿意外人打扰,破坏他们的生活,比如渔人言而无信,带人来寻找,不怀好意,所以找不到。

  另一生好像有异议,师:刚才这组同学有自己的见解很好,我们再看余海彬有何见解?

  生:我想去桃花源的人不一定个个都去破坏他们的生活,刘子骥是高尚的人,陶渊明为什么也不让他找到桃花源呢?

  师(赞许):余海彬看来对课文研究仔比较深,提的问题也挺有意思,那你认为陶渊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生:我想桃花源可能没有这个地方,我在网上查过武陵有个桃花源,但经考查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想文中的桃花源可能是陶渊明捏造出来的,因为陶渊明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他特向往,就捏造了文中的桃花源。(生齐鼓掌表示赞同。)

  师:余海彬同学的这种学习态度实在令人感动,看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真让余海彬也去—访芳踪了,余海彬也没找到真正的桃花源,但却找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打出幻灯片6》总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接下来我们再把最

  后两段朗读一下,朗读时应注意读出找不到桃花源的那种遗憾的感情。

  (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请一为学生范读。)

  师:杨智深你来试读一下。

  (生杨智深读。)

  师:遗憾的感情从哪体现?

  生答:“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

  师:那刚才杨智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没有?

  生有的答:还可以。

  师:老师觉得杨智深已经把握了,接下来大家跟着音乐再把全文有感情朗读一次好吗?

  生:好。(生跟着音乐自由朗读,读完后下课铃响。)

  师: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这节课堂教学实录概括说有以下特点:抓点、带面、释词、究义。教者开场就抓住“源”与“园”的区别,以此为起点,带出“世外桃源”有何特点这个“面”。然后一线串珠,拧起了“景色美”、“人情美”、“环境美”(无战乱),这样一气贯通,自然分析至结尾。释词究义完美结合,思维始终保持一种勃发的状态,是文言文教学比较好的设计。(点评者:吴泓)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97119117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