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颜值担当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微信扫码分享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精选7篇)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1

  【“三合一”特色教案】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终于在1929~1933年酿成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结构:

  前言: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神速,被很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当时,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蓬勃,商品似乎取之不尽,一切显得富足而舒适。最令人吃惊的是私人汽车的猛增,汽车大王福特生产出“人人可以买得起的车”。20年代,美国生产出全世界小汽车总量的85%。1929年,美国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面对如此的美景,难怪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迅速实现。

  ◎虚假“繁荣”的幻灭

  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这“繁荣”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③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历史纵横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

  学思之窗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思 考

  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同时,在“繁荣”的激励下,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幅度提高。到1929年,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经济危机的表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概况: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特点: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资料回放

  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美】特格韦尔《新政日记摘抄》,1932年12月24日

  3、影响:这场危机还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工人罢工。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内容: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他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2、结果: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他乐观

  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历史纵横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政策。它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深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本课测评】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学习延伸】

  “brother,can you spare a dime?”

  once i built a railroad,made it run,

  made it race against time.

  once i built a railroad.now it’s done—

  brother,can you spare a dime?

  once i built a tower,to the sun,

  brick and rivet and lime.

  once i built a tower,now it's done,

  brother,can you spare a dime?

  (译文)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

  让它与时间赛跑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

  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以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相当流行的一首歌曲。想一想当时这首歌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它展现出大危机期间怎样的社会图景?表达了普通工人怎样的心境?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2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案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学习

  1.1929年10月下旬,美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崩溃,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时期来临了。

  2.经济大危机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也特别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__________,这就是这次大危机的特点。

  3.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的不满,趁机造势,扩大其政治影响,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在经济大危机初期,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__________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不断__________。

  课堂合作探究

  1.1922—1929年美国经济的繁荣

  (1)原因:①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由战前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为经济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技术革命是经济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③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表现:2。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飞速发展,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②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3.经济危机的爆发

  (1)时间:1929年一1933年

  (2)表现:纽约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涨;失业人数激增。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

  【例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股票投机盛行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

  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变式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知识点二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经济损失达2 500亿美元以上,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这次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相比有何特点?它还产生了什么影响?

  1.经济危机的扩展

  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和萧条。

  2.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曰、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3.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年代的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1)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①美、法、德等国都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②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③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矛盾尖锐。②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释疑解难  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认识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告诉人们:(t)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2)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內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例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世界市场的作用

  【例3】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法国出现社会混乱      b.德国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

  c.美国法西斯势力上台    d.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变式题2】下列现象与1929--t933年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

  a.1930年美国宣布提高工农业产品的关税   b.美国出现全国性的社会危机

  c.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统                    d.苏联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知识点三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928年上任的美国总统胡佛竞选总统时,曾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这是为什么?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被迫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如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2.结果

  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例4】经济大危机后,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非常不满 (      )

  a.自由贸易     b.自由放任  c.国家干预经济  d.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变式题4】经济危机发生后,采取传统方式解决经济危机的人是  (     )

  a.希特勒   b.罗斯福  c.墨索.里尼    d.胡佛

  巩固测试

  1.下列现象出现在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是    (    )

  ①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②商品丰富,物资充足

  ③“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④大批工厂倒闭,工人纷纷失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927—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时值柯立芝总统在位之时,人称这种现象为“柯立芝繁荣”。下列哪项不是“柯立芝繁荣”出现的原因    (    )

  a.利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在此期间统一的国内市场出现

  c.占有了广阔的国外市场            d.利用了一战这个有利时机大发横财

  3.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4.后来人们之所以把1929年10月24日称为“黑色星期四”是因为这一天    (    )

  a.胡佛竞选总统失败     b.胡佛总统被迫下台

  c.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5.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    (    )

  ①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④深刻影响国际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6.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7.下列关于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       b.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c.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8.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农场主把大量牛奶倾倒河里,下面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b.农场主销毁牛奶是为了缓解压力,减少损失

  c.经济危机的出现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太多了

  d.农场主销毁牛奶是为了维持牛奶的价格,确保利润

  9.危机发生后,各国为了摆脱困境,可能采取的手段有  (    )

  a.降低关税,以刺激出口     

  b.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

  c.受内部因素影响,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 

  d.实行货币贬值,增加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0.美国人之所以造出“胡佛村”“胡佛袋”“胡佛车”等词语,其用意是    (    )

  a.纪念胡佛,因为他执政时美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b.咒骂胡佛,因为经济危机发生时他未采取任何措施

  c.谴责胡佛,因为他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机的破坏

  d.怀念胡佛,因为他使美国人“人人一部车”

  11.大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这表明,受经济危机影响    (    )

  a.人们对现有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        b.自由主义政策在美国行不通

  c.民众对销毁剩余产品的做法极为不满    d.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

  12.对历史图片进行对照,能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能反映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请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一1929)在曼海姆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年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材料二  1929年的英国,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材料三  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xx年,迄今在全球32个国家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其汽车产品销往192个国家。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成功收购休斯飞机公司,该公司是公认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电子公司。此后,它将作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而被管理,从而成为又一个由通用汽车公司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德科电子公司则正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

  (1)请为三个材料各配一张图片:

  材料一:图(     ) 

  材料二:图(     )  

  材料三:图(     )

  (2)分别为三幅图片配历史背景说明。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说明汽车发展过程与技术革新过程是同步的。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3

  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海南中学历史组:王颖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7课的内容。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它不仅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因此,本节课在第六单元的地位十分重要,起着铺垫、启下的作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本课首先介绍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然后介绍了危机的特点和影响,最后介绍了胡佛总统“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民众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涉及内容繁多,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独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相关理论逻辑思维,且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总体知识储备和理论思维水平仍然有限。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了解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3)了解 “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

  2.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2)学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

  四.教学环节说明

  [导入新课]

  (ppt展示)

  我们知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经济危机总是周而复始地发生。那么在二战之前,人类经历的最惨重的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中,几乎所有人都变得一贫如洗,但是有一个人却获得了惊人的盈利1亿美金。他就是投机之王杰西•利物弗尔。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他,认为是他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让我们一起透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设计意图】:教育法则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么设计,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拉近学生与本课内容的距离,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新课探究]

  一、透视美国——探源危机

  (ppt展示)

  首先,让我们正面看美国。这则材料反映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行业发展情况。从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当时美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知道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暂时调和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所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以美国最为繁荣。但是请同学们看看教材是怎样表述“繁荣”的,是带双引号的“繁荣”,虚假“繁荣”。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美国虚假“繁荣”?虚假繁荣的美国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国。

  问题生成:

  (1)请同学们结合视点一,谈谈贫富差距扩大为什么会引发经济危机?

  师生互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这样的认识: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贫富差距扩大,工人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购买力低,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许多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导致生产和销售矛盾扩大,造成了生产过剩的危机,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结合视点二,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信贷消费过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到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更加尖锐,刺激经济危机的爆发。

  (3)股票是企业的“晴雨表”,可以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但是视点三里的股票还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吗?为什么?

  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们把握了股票投机与经济危机爆发的关系,即人们过度地进行股票投机生意会形成虚假的繁荣,使得资本家盲目地扩大生产,必然会激化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

  结合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共同总结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ppt展示)

  【设计意图】: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这一的教学重点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阅读与分析,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渡: 危机爆发后的世界是怎样的?让我们俯瞰世界,直面危机。)

  二、俯瞰世界——直面危机

  (一)特点

  (ppt展示)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本课的重点内容“经济危机的特点”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件展示经济危机时期的照片和小说《光荣与梦想》片段。照片直观生动,能对学生们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小说的细节描写更是把这场经济危机的惨烈体现的淋漓尽致,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在展示照片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握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对于小说片段,由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学生很自然地总结出这场经济危机还有破坏性特别大这一特点。

  (过渡:这是一场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必然会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影响

  (ppt展示)

  问题生成:

  (1)材料一反映了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法、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提高关税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真的能使自己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吗?

  (3)材料三显示经济危机不仅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剧了哪些矛盾?

  (过渡:资本主义世界的出路在哪里?)

  (三)应对

  ▲ 应对:德日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使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胡佛反危机政策(“自由放任”)失败

  (展示图片:德日美)

  关于“自由放任”政策,展示胡佛所说“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原理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引导学生把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结果和教训。美国人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领导他们渡过危机。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讨论、归纳,引导学生既明确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应对政策,既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回首危机——危机的启示

  今天,我们一起回首了二战前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回到现实,我们看见始于xx年夏天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未结束。面对危机,我们不禁反思1929年的大危机,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中你觉得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那么,还有什么呢?

  结束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胡佛的反危机政策又失败了。人们需要看到希望,需要振奋精神。在这次大危机中,迪斯尼给人们设计了象征着希望的米老鼠艺术形象,米老鼠形象的出现,就宛如一道黑暗中的烛光,给当时苦难中的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心灵慰藉。这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那么,在现实中谁将给美国人民带来希望呢?

  设计意图:感悟历史,总结本课,引出下文。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4

  【学习目标】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梳理】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依然存在。

  (2)具体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________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________,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人们醉心于________活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直接原因:供需矛盾。

  2.标志:1929年,美国________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泛,________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________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矛盾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进一步加紧对________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总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________。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________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基础练习】

  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这首儿歌反映的是(   )

  a.工业革命使环境恶化                b.战争危机日益临近

  c.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                d.美国实施工业复兴法

  2.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

  3.美国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互动探究】

  概念:经济危机

  是指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工厂停工、工人失业、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问题情境1:观察p80和p81两幅插图:《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和《美国人领取救济》。一切都似乎来得那么突然,刚刚还是繁荣的春天,一下子就遇到了肃杀的秋风。

  美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哪些因素?为什么美国经济会从一战后的“繁荣”一下子掉进经济大危机的万丈深渊呢?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问题情境2:为什么资本主义世界一国或几国的经济危机会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呢?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呢?

  问题情境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于美国的经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局势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情境4:在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作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问题情境5: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及解决措施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深刻教训和启示?

  【效果测试】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   )

  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②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 ③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2.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3.在危机面前,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却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是因为(   )

  a.胡佛的措施未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本质     

  b.罗斯福所率领的反对党的抵制作用

  c.美国人民受危机打击严重,已完全失去信心    

  d.美国人民不适应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c 2.d 3.b

  【效果测试】

  1.a 2.c 3.a 4.b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5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经济危机的内涵、表现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2、理解:20年代经济繁荣的景象,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3、运用: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补充的相关图片、文字信息的比较分析、整理,归纳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理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它会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而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

  【新课学习】

  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

  利用ppt连续播放“廉价卖车”、“美国人领取救济”等图片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进而设问: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生答:股市崩溃引发了经济危机),它又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一、探源经济危机

  1、美国经济的“繁荣”(引导学生阅读引言中的内容)

  问题设计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

  表现:

  (1)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战后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2)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学生理解发生于美国经济危机转为世界性经济危机作铺垫。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发生一次,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2、虚假繁荣的幻灭

  问题设计2: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那生产为什么会“过剩”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历史纵横》,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学生自主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2)贫富差距扩大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重要原因

  “过剩”表面上来看是因为生产出的产品太多,而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是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

  (学生回答:不是)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字。(以课件或幻灯出示资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而年收入在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没有平均享有。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人们所感到的是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里,为什么呢?

  一是可以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想买的一切。

  二是可以通过股票投机活动赚到自己想赚到的金钱。

  (3)分期付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引导学生阅读81页学思之窗,完成思考题:分期付款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造成了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

  1925年,有约49亿美元的零售商品是靠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出的。1926年,赊购票据达60亿美元。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提示:适度的分期付款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则会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

  问题设计3:

  假如你是一个拥有年薪美元、即年购买力为美元的美国人,现在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辆10000美元的汽车,xx年还清,计算一下,在今后的xx年中,你每年的购买力还剩下多少?(利息不计)

  分期付款实际上是提前消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购买力下降。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多媒体展示股票的相关知识。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向公众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但购买者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预期收益)。股票可以买卖,但不能退股。

  股票有面值(即发行时的价格),市值(市场价格),市值=面值*预期收益率/当时银行利率。

  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受市场供求情况影响。但从根本上讲,受该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影响,整个股市行情必然受整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股市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问题设计4:

  假如一个美国人从银行贷款1000美元买股票,当股票涨到10000美元时还不抛售,等着再涨,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已拥有了近9000美元的资产,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商店买东西。一旦股票下跌,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当时的人们相信,股票是不会下跌的,但是,这种不幸还是发生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一夜之间,繁荣化为乌有。

  多媒体播放视频《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二环节:感受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

  问题设计5: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1页内容并回答。表现:见教材。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

  2、经济危机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特别广。

  问题设计6: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第二单元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

  多媒体展示几幅危机扩展的图片。

  持续时间特别长。

  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发展

  破坏性特别大。——“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引导学生阅读81页图,对比图上和图下的人物表情和82页资料回放。

  上:乐观,有足够的信心,下:悲观失望

  3、经济危机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82页两段文字,总结经济危机的影响及表现。

  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摩擦;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反抗。

  有史有论,论从史出。

  政府危机严重、世界局势的紧张。经济危机如此肆虐,面对如此形势,怎么办呢?你有没有解决之道?

  第三环节:应对经济危机

  情境探究: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稳健的政策,确保了香港金融的稳定。主要看站在什么立场上。胡佛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上。

  1、胡佛的对策

  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自由放任”政策的介绍,了解“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

  2、政策的效果

  效果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

  3、民众的呼声

  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克服危机,形势反而不断恶化。民众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克服危机,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罗斯福新政》。

  第四环节:反思经济危机

  从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课堂巩固练习(略)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重点,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

  【板书设计】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探源经济危机

  1、美国经济的“繁荣”

  2、虚假繁荣的破灭

  二、感受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

  2、经济危机的特点

  3、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应对经济危机

  1、“自由放任”的政策

  2、美国民众的呼声

  【教学反思】

  第二:归纳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信贷消费过度;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课后作业】结合本课内容,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写一篇调查报告:金融危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6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1.大纲内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政的历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史背景 【考点概括梳理】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20世纪20年代,美国财富集中于           和           的现象十分严重,       不断扩大。 (2)           萎缩和许多部门生产            。 (3)美国           市场虚假繁荣。 (4)20年代盛行的           购买方式存在很多隐患。 2.爆发              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溃,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历史上的“           ”时代来临了。 3.特点 (1)范围广泛。席卷           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直到           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 (3)造成的破坏特别巨大。整个资本主义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以上。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           国家的社会危机。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           更加尖锐。 (3)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           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政策: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__________”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__________,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可以看一看极端的情形,假设我们大家把收入全部储蓄起来,完全停止花费,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工作,而且不久我们也不会再有收入以供花费。那时就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得以增加一便士的财富,最终我们全都得饿死。……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同样希望能看到一些宏大的计划付诸实施: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凯恩斯(1931年) (1)从材料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汉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2)从材料来看,胡佛认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结果如何?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美国的股市崩溃而引发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c.它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一战造成的损失 d.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恶化了国际关系 2.引发本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发生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 c.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国战后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4.1931年初 ,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其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帮助美、德缓解危机               d.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结成了同盟关系 5.“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 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 6.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 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7.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当时世界形势的紧张,其直接原因是 a.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人民的掠夺     b.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 c.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设置关税壁垒         d.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 二、非选择题 8.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回顾历史上的经济危 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认识。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国家干预不是唯一的提振经济的做法。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经济活动,并由此推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1)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

  材料二  l929年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在经历萧条后,又陷于新的危机。经济危机波及所有经济领域,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l9世纪末的水平。美、德、法、英四国有约29万家企业破产,出现了大片机器“墓地”。 材料三:漫画(见下图) 

  材料四:l929~ 1933年经济下降状况表(见下表)

  1929~1933年经济下降状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资本主义 世界工业生产 下降幅度46.2%40.6%16.5 %28.4%8.4%33%以上对外贸易 下降幅度70%69.1%50%50% 以上50% 以上60%失业工人 (万人)1 700476近300853003000(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高考真题再现】 1.(xx年 四川文综 题)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 重庆文综 题)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xx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参考答案 【考纲课标解读】 少数人  企业  贫富差距  市场  相对过剩  股票  分期付款  1929  “大萧条”  整个资本主义  1933   三分之一  资本主义  矛盾  国际市场   自由放任  不断恶化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第(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停止消费就会失去工作,由此可以推断出他认为危机的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造成的;从材料凯恩斯认为一些宏大计划是正确的可以推断出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多消费,举办公共工程;第(2)问主要还是从材料的阅读中找到答案;而结果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主张多消费、政府出资举办公共工程以缓解经济危机。 (2)胡佛认为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问题。解决办法是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解析】 考查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全面认识。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b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2.【解析】从备选项中看至少有一个叙述是错误的,只要排除一个,就可至少排除两个备选项。从教材中了解到一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直到20世纪20年代。只要霸权存在,那么纽约的金融中心地位就不会动摇,由此判断①是错误的。从备选项中就可以排除a、b、c三项。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判断③④是正确的。然后在备选项中判断同时具有③④的只有d项,由此得出d项是正确的选项。 【答案】 d 3.【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1933经济危机相关的知识,之所以这市场危机能从美国开始后就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是美国支配了世界市场,b、d说服力不够,c项错误,一战后美国没有操纵国联而由英法控制正说明是英法而不是美国掌握世界霸权,所以选a项。 【答案】 b 4.【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31年,此时正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由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b、c、d三项明显错误。 【答案】 a 5.【解析】一是注意题目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二是紧扣“梅隆”“胡佛”“华尔街 ”等信息,说明是大危机时期。 【答案】 a 6.【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中的时间。1930年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通过增加进口货物的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转嫁危机。 【答案】 b 7.【解析】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a项是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关系紧张的因素,b项表面上看可能是正确答案,但时间、史实都不符合“直接”含义,d项只是导致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不是导致世界形势的紧张,c项指的是因为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取招高关税的政策,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世界形势的紧张,所以答案为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解析】第(1)问从材料“国家干预不是唯一的提振经济的做法”可以看出应该是与国家干预相反的,即市场方式;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答案;第(3)问主要由教材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注意分局部和整体两方面。 【答案】(1)市场或者自由放任主义 (2)持续时问长、波及面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从局部看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高考真题再现】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 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 a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篇7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

  2.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加强学生多途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掌握对教材的研读思考,归纳基本知识,探究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知识结构】

  一、“大萧条”的来临

  1、背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

  ①贫富差距过大、

  ②股票投机过度、

  ③信贷消费过度

  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时间:1929年10月      

  标志: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表现: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美国危机”      世界经济危机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三、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措施:自由放任政策

  2、结果:危机更加恶化了

  【探究学习】

  探究一:镜头一:美国10月的夜晚凉风习习,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的罗克和他的工友们走在纽约宽敞的大街上,各种各样的汽车销售广告和赊购住房的广告在霓虹灯的映照下绚丽多彩。为了按时完成公司的扩产计划 ,他们已经连续几天加班到这么晚了,这几年公司由于注重技术革新和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许多地方新建了工厂,公司的老板也上了美国富豪榜,罗克的工资也涨了,虽然不是很多,罗克也挺满足。在选举总统的时候罗克投了胡佛的票,因为他答应当选后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看到身边许多人都贷款买了住房和汽车,罗克也不甘落后,不仅贷款买了住房,还多贷了一部分钱买了股票。让罗克幸运的是他买的股票近来价格一路飙升,已经翻了几翻,这样他就可以很轻松的去偿还第二期的住房贷款了,他庆幸自己赶上了大好时光。

  请依据上述镜头结合课本p80导言、正文和图片思考:罗克所赶上的“大好时光”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表现?

  1、原因:(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美国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经济繁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战后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

  探究二:镜头二:10月24日这天罗克休班,听说昨天股票指数涨到 363点的历史新高,他心里很高兴,吃过早饭后便早早的来到股票交易所,准备再买一些股票,按目前的涨势过不了多久就可以买一辆小轿车了,罗克在心里盘算着,圣诞节这一天也正好是女儿罗莎的生日,到时买一辆自己亲手生产的“福特牌”轿车送给女儿做圣诞礼物,想象着女儿高兴的样子,罗克的脸也成了一朵花。终于等到了开盘,但今天的形势似乎不好,开盘后股价便一路狂跌,随着股价的下跌罗克感到自己的心越来越高已经到嗓子眼了,嘴唇发干,两腿发软‥‥‥怎么回到家的罗克已经记不清了,头脑中呈现的是一张张扭曲的脸,一幅幅跳楼的画面,他想啊、想啊,可是总也想不明白,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请依据上述两镜头结合课本p80-81正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同位之间合作探究,帮助罗克搞清繁荣的美国为什么一下子掉进经济大危机的万丈深渊呢?

  1、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股票投机过度

  探究: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那生产为什么会“过剩”呢?通过以下材料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而年收入在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没有平均享有。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追问:然而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罗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他感到的是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里,为什么呢?

  一是可以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想买的一切。

  二是可以通过股票投机活动赚到自己想赚到的金钱。

  (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造成了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分期付款实际上是提前消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购买力下降。

  也就加剧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探究:经济危机爆发时工厂没有减少产量,反而还不停地扩大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探究三:镜头三:令罗克没有想到的是股票损失只是他灾难的开始,不久他和妻子都失业了,住房因为还不起银行的贷款和利息也被银行收回了,他们一家只好搬到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牛皮纸搭起来的“胡佛屋”栖身,而这一住就是4年多。有一天罗克遇到嘴里哼着:“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的儿歌,手拿“胡佛袋”沿街乞讨的老邻居迈克老爹,迈克老爹是美国著名的美森轮船有限公司的水手曾到过世界许多地方,听他讲“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都发生了经济危机,尤其是德国和日本闹得更厉害,不知到我们国家以后会怎么样”。罗克问迈克老爹,“你看报纸了吗”?“没有”,“报纸上说胡佛总统采取措施了,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好日子就回来了”。晚上回到家女儿罗莎热情的迎了出来,希望爸爸能给她带来好吃的东西,还希望爸爸帮助她解决老师布置的一道:“分析当前美国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的历史题,罗克伤心的看着女儿,他既没有给女儿带来吃的东西,也不知道如何解答这道历史题‥‥‥

  请同学们依据上述镜头结合课本p81-82正文、图片、“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知识合作探究,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会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经济危机的表现:(略)

  2、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原因: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

  探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摩擦;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反抗。

  探究四: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的政策是什么?结果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1、胡佛的对策:初期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后期被迫采取一些措施;

  2、结果:危机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3、效果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克服危机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

  【练习巩固】

  1.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d )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2.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     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子:“为什么买不起?”         母:“因为你爸爸失业了。”

  子:“爸爸为什么失业?”       母:“因为煤生产的太多了。”

  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可能出现于                    ( a )

  a.1930年的美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

  3.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 b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4.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      ( d )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5.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c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如果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德国、苏联、美国,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b )

  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        b.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德国:排着长队的求职失业者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 b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8.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 c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资本主义矛盾的普遍存在

  9.美国总统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是因为他认为①政府干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②美国的繁荣是永恒的,危机是暂时的③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改变④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 经济问题                                   ( a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57175115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