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战情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微信扫码分享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精选12篇)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1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张茂林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2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异义现象;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感受课文优美的社会自然风景;

  3、感受作者的社会理想和思想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课文桃花源优美环境及渔人与村人的交往情感,积累文言词句,领悟作者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难点:古今异义现象,课文中流露作者的社会理想及局限性。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读,以读启思法。

  五、学法:反复诵读,仔细品味,积极思考,勇于发表勾画,讨论,扮演。

  六、教学思路:整体感知──重点诵读──启发探究──延伸创新。

  七、教学过程:

  一、课外引入,激发兴趣。

  1、提问:大家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吗?讲的是什么意思?只要学生说出有关理想中的美好幸福的地方即可。

  2、引出课题《桃花源记》,请学生简介陶渊明。

  3、铺垫:东晋怎样的一个时代?(战乱的时代)

  过渡语:作者在这样的一个战乱时代会写些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了解线索。

  小组分段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事?

  渔人无意闯入桃花源的见闻

  2、课文中的渔人沿路走过了哪些地方?

  缘溪──桃花林──山──洞──村──郡下

  3、由上题可见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呢?

  渔人的行踪(游踪)

  4、桃花源给你的印象怎样?或课文哪一段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一)学生齐读第二段“土地平行──怡然自乐”。

  1、思考: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写了些什么人?他们怎样?

  以问题启发学生理解语句,激发学生发现及求知欲望。

  2、重点点拨:俨然、之属、交通、悉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3、诵读感受,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多读几遍。

  4、小结并板书:优美环境,安定的社会(优美、和睦、幸福)。

  (二)过渡语:渔人进村了。

  齐读第三段:1、村人见了渔人做了些什么?

  问要设酒杀鸡作食

  2、村人向渔人介绍了他们哪些情况?

  “自云……遂与外人间隔”

  3、谁能说说这句话讲些什么?

  4、点拨:率妻子绝境同时引出古今异义现象

  5、渔人向村询问介绍了些什么?

  “问今是……皆叹惋”

  6、找出本段中的一对近义词。(要延)

  7、村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害怕战争,幸福生活不愿被打挠等)

  (四)深入感受,扮演创新。

  课文中渔人具体怎样问?村人怎样答?不够详细,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演一演。

  要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准备3分钟,抽小组表演。

  再读课文二、三段。

  桃花源,表现作者理想。

  自从渔人去过了桃花源后,还有人进去过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没人进去过,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实际上桃花源并不存在)

  我们现在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了吗?

  (让学生结合现实自由发挥,注意正确的思想引导)

  五、延伸课外,布置作业。

  一千五百多年过去,桃花源村的后人,无意中走出了桃花源,看到了外面世界(比如我们苍南、深圳、上海),他回去会向村人介绍些什么?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溪  桃花林  山  洞  桃花源村  郡下     线索清晰

  环境优美

  渔人见闻  社会安定  向往           描写生动

  幸福快乐  又不可实现的矛盾心理   情感矛盾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3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霜林菊影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  

  3.掌握并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桃花源记》,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他生活在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他有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资”、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作《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序即《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因为《桃花源记》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三、诵读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为(wèi)外人道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② 句读要分明。③节奏要合理。④语速要适中。⑤语句要流畅。⑥要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

  六、口译全文。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课文例句

  今义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味道)新鲜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  

  妻子  

  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不足  

  不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够,不充分  

  如此  

  像这样   

  说如此  

  这样  

  缘  

  沿   

  缘溪行  

  缘故,缘分  

  延  

  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词语

  词义

  课文例句

  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  

  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动词  

  处处志之  

  标记,名词  

  寻向所志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  

  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通假字  

  “要”通“ 邀”,邀请  

  4.“然”字解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  

  5.省略句  

  ①(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桃源中人)   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桃源中人)具言所闻,(桃源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二、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据此可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重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课文研读赏析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从未见过的,因此“渔人甚异之”。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桃花林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林在视觉上色彩缤纷,嗅觉上芳香扑鼻,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对桃花林的描写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气氛,为写桃源美和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铺垫。

  3.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很隐蔽,与世隔绝,难以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是“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桃源人为什么到这里来?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相呼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好客、淳朴、民风淳朴、生活富足。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渔人到底说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应当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中的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根据第2、3段的内容,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桃花源有着“有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仍,“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的生活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祥和愉悦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作者虚构的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一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陶渊明对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样一个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他想要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四、成语集萃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五、拓展学习:《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1.教师解说该诗大意:  

  2.学生朗读该诗。  

  3.比较该诗与课文的异同。  

  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序曲折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③表现手法不同。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指导背诵:

  记忆链条: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无问津者  

  七、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板书

  教学后记: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4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第六步、当堂检测。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5

  《桃花源记》说课稿——libilan

  漳州市华侨中学

  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 (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6

  八年级的语文(人教版)教材,收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有三个“外人”,注释上明确标注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其理由:

  之一:所谓“外人”即是相对于“本人”而言。第一个“外人”实际是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的村中之人,这对于渔人来说,他们就是“外人”。而渔人是东晋时期的人,即是当世之人,与之不同的人即为世外之人。而文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应该就是当世之人,也就是和渔人一样的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而后面两个“外人”,都是相对于桃源人而言。“遂与外人间隔”是说桃源人与桃源以外的人隔离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桃源人告诫渔人不要向桃源以外的人说起。所以,这两个解释为“桃源以外的世人”,完全正确。

  之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桃源人来此“绝境”是“先世”为“避秦时乱”,而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穿着打扮应该还停留在秦朝时期,而渔人已生活在东晋时代,历经了几百年,这两个朝代的服饰应该有所变化,所以说,“男女衣着”都像桃源以外的世人,肯定不合情理。再说,据《中国古代服饰》介绍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显然渔人的穿着与桃源人有所不同。

  之三:当渔人来到桃花源,桃源人的第一反应是“大惊”。大者非同一般也。那么,为何桃源人会如此吃惊呢?笔者认为,不仅是面孔陌生,更多的应该是穿着的不同。试想,在我们的教室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现代人,我们会感到吃惊,但如果突然出现的是一个穿着打扮如同秦朝时期的人,我们的惊讶程度是不是大得多呢?不言而喻。

  因此,笔者认为,《桃花源记》中三个“外人”,不能是同义。第一个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上一篇:《桃花源记》匠心独运的顺叙手法

  下一篇:《桃花源记》说课稿2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7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  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 夹岸:两。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复,再一次。 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 若,好象。 才,仅仅。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       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2,作者:(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 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 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                         急死人           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8

  第25课《桃花源记》必考内容整理

  一、重点字词

  (一) 通假字:

  1、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2、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二)古今异义:

  1、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好

  2、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4、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

  6、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满、不够

  (三)一词多义;

  舍  1、便舍船:舍弃          2、屋舍俨然:房子

  寻  1、寻向所志:寻找        2、寻病终:不久、随即

  为  1、捕鱼为业:作为        2、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乃  1、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志  1、处处志之:做标记      2、寻向所志:标记  

  3、故为之文以志:记

  (四)其他:

  1、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它奇怪    2、缘溪行   缘:沿着

  3、中无杂树     中:中间          4、复前行   复:又

  5、欲穷其林     穷:穷尽          6、才通人   才:仅仅

  7、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9、咸来问讯     咸:全、都        10、欣然规往   规:计划

  11、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问津:问路

  12、悉如外人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3、延至其家    延:邀请          14、复前行     前:向前

  15、未果        果:实现          16、落英:落花

  17、缤纷:繁多的样子              18、具言:详细的说出

  19、叹惋:感叹惊讶     

  20、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21、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22、鸡犬相闻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24、诣太守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25、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  值得  

  26、怡然自乐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        

  1、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记号。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一个个都安闲快乐。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的告诉了他们。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没有再出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东西。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0、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1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三、全文理解:

  1、本文的作者是  陶渊明  ,  东晋  时期人,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诗有《饮酒》、《归园田居》,  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对 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的热爱。

  2、本文主旨: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厌恶。

  3、从本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3分)

  答: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由此可见本文是虚构的。

  而且,后来南阳刘子骥曾经认真的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4、桃花源人为什么要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答:害怕外面的人来破坏他们幸福自由的生活。

  5、你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3分)

  答:我认为他是一个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

  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4)

  答:1、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2、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3、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灰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的情况。

  4、怡然自得:(怡然自乐)形容十分高兴而自得其乐的样子。

  7、.“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答: “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8.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复寻(迷失)桃花源。 

  9、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2分)

  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9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10

  《昨梦录》一卷,又名《退轩笔录》,宋人笔记小说,康与之撰。《桃花源记》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了《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

 桃花源记(选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阅读题目1

  9.第一段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诗人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麻枲之属

  11.第一段选文的开头描写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美景,请你就这部分内容写几句评注性的文字。(3分)

  12.第一段选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那么第二段选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1分)

  13.两段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1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3分)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阅读答案1

  (一)9.东晋 陶渊明 (每空0.5分)

  10. ①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 类 (每个1分)

  11.这部分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1分)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1分)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1分)

  12.是。杨谢而从之。(每问0.5分)

  13.社会安定、和平(1分)人人平等,民风纯朴(1分)人们过着自由快乐、自给自足的生活。(1分)(意对即可)

  14.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每点1分,共3分)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目2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渔人甚异.之 (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此公欲来,能容.否( )     ④杨谢.而从之 (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12.简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3.(乙)文中的“ ”与(甲)文中的“鸡犬相闻”都描写了村落中动物悦耳的叫声。(2分)

  14.(甲)(乙)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3分)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2

  10.①对……感到诧异②交错相通到③收留、容留⑷道谢

  11. ①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韭菜饭食来款待他。②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

  12.行文上,收简括之效,省去渔人复述山外情况的赘言。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发挥丰富想象力的广阔空间,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多少兴亡盛衰沉浮成败尽在这“一一”之中。

  13.鸡犬陶冶

  14.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怡然自乐的生活图景。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题目3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便要.还家 (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皆.不私藏 ( )          ④麻枲之属. ( )

  10. 与“入山之大穴”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具答之

  D.辍耕之垄上

  11. (乙)文中的“ ”与(甲)文中的“ ”都描写了村落中动物悦耳的叫声。(1分)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

  ②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__

  13.(甲)(乙)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_

  _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3

  9.①“要”同“邀”,邀请 ②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③都④类(4分)

  10. B(2分)

  11. 鸡犬陶冶 鸡犬相闻(2分)

  12 ①(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乃”、“无论”错译或漏译各扣1分,2分)

  ②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

  (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4分)(如“惟”、“以”错则各扣1分,2分)(在这儿)能享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些一点也不缺少。

  13.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怡然自乐的生活图景。

  附录:

 《昨梦录》译文

  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人民都聚集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吗?”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1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                         (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 )       屋舍俨然(y n)     阡陌交通(qi nm )

  黄发垂髫 (ti o)     便要还家(y o)

  刘  子  骥( j    )       诣   太  守(y )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现在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篇12

  一、内容回顾

  1. 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 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 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 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 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桃花源记》人教八上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4734901114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