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月度工作总结 >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九篇)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九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九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一

职工姓名:

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签 约 须 知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保证向对方提供的与履行劳动合同有关 的各项信息真实、有效。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 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 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老动合同期限不满 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 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同 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 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 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 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 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 动合同的。

4、除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两种情形之外,用人单位不得 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5、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有效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 担保或者以其它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6、工资数额应用大写数字。

7、本合同第十三条、三十一、三十二条无相应内容的,应填写 “空白”。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甘肃*有限公司

地 址:

性 质: 有限责任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乙方(劳动者)姓 名: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9xx..民族: 汉

文化程度: 本科 籍 贯:

居住地址:

身份证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 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 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为:20xx年09月01日。

第一条经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期限采取下列第二种形式:

(一)固定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年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自 年月 日至年 月 日。

(二)无固定期限:自20xx年9月1日起。其中,试用期自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1日 。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自年 月 日起至 时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甲方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安排乙方从事 会计工作,工作地点为: 。 甲乙双方可以签订岗位协议书,合理约定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三条乙方应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第三种工作制。

(一)标准工时工作制:乙方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

(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三)不定时工作制:甲方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实行综合计算工时或者不定时工作制的,由甲方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形。

第五条 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乙方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以及计划生育、带薪年休假等休假权利。

第六条 甲方 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乙方加班。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三十六小时。

四 劳动报酬

第七条 甲方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乙方的工资水平,

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结合乙方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贡献等确定,实行同工同酬。甲方支付给乙方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条 甲方按下列第三种形式支付乙方工资。

(一)计时工资。乙方的工资标准为 元/月(周),绩效工资(奖金)根据乙方实际劳动贡献确定。

(二)计件工资。乙方的劳动定额为 ,计件单价为。

(三)按照甲方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制度确定。

乙方在试用期期间的工资标准为3000 元。

第九条 甲方于每月15日前以法定货币足额支付乙方工资。

甲方:乙方:日期: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二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1.(9分)(1)(3分) chēng diān hún

(2)(4分)山峰巍峨 陡峭峻拔 高入云霄 颇负盛名 (两个错别字2分,书写2分)

(3)(2分)c

2.(3分)c

3.(3分)a

4.(5分)

(1)(2分)该同学明白了两个道理: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要善于学习各位老师的长处,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2)(3分)针对人物、情节、环境等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示例1:关云长看重兄弟义气而千古流芳,吕布不讲信义而遭人唾弃。所以做人要讲信义。

示例2:黛玉教香菱做诗时说,诗的立意是最要紧的,不能因词而害意。我想,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要把立意放在第一位考虑。

5.(2分)机动车、燃煤、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一些城市(或:大中型城市)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6.(共8分,每空1分)(1)举杯邀明月 (2)盖竹柏影也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思而不学则殆 (5)谁家新燕啄春泥 绝胜烟柳满皇都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错填、漏填该空不得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4分)

7.(2分)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8.(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2分)

(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 ,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

9.(4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赞同。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描写环境的黑 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作铺垫。

示例2:不赞同。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10.(4分)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6分)

11.(2分)“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2.(5分)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2分)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3分)

13.(3分)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14.(3分)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答“引用论证”并分析得2分。)

15.(3分)b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17分)

16.(2分)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2分)d

18.(4分)(1)总共 (2)拜访 (3)通“伸”,伸张 (4)讨伐,征讨

19.(2分)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0.(2分)b

21.(5分)三顾茅庐 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畎亩之中 版筑之间(原文或现代汉语均可) 百里奚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5分)

22.(3分)c

23.(2分)“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24. 活动一(2分)

示例1: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示例2: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2分)历史文化 2 4 5 (每空1分,第2空错填、漏填均不得分)

活动三(4分)结论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意思对即可)(2分)

结论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2分)

s("content_relate");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2016广州中考语文真题及解析07-10

2016年广东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09-21

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06-04

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1606-04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天津卷」06-09

2017年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06-07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09-23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真题11-04

中考英语阅读真题教学10-17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06-07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三

甘肃省“十二五”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方案

自2006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农牧厅、省安监局的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农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十二五”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方案》的部署,“十二五”期间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和谐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为目标,以创建“平安农机”县(区、市)、乡(镇)、村和户(合作社、协会、作业公司)为载体,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为着力点,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11年至2015年,我省各市(州)、县(区、市)要继续按照《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继续全面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通知》(甘农牧机[2009]1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力争到2015年省级授牌表彰的县(区、市)达到80%以上,国家授牌表彰的县(区、市)达到15个以上。

通过努力,达到以下目标: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农机安全生产“四长”责任制、考核制、责任倒查制、过错追究制得到切实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所有者、驾驶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不断推进,农机牌证管理不断规范,源头管理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措施不断完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率、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及驾驶证到期换证审验率逐步提高,农机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及配置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有效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工作重点

(一)争取政府重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把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列为农机化工作考核内容,作为农机安全生产重要抓手不断深入推进。要积极主动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的规定,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投入,保证创建工作持续开展。

(二)发挥基层作用,夯实创建基础。将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着力点、工作重心放在乡村。积极争取县、乡两级政府对创建活动的重视支持,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公安、安全监管、交通、教育以及村级组织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确保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调动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网络,使创建工作真正深入到村户。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要制定好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重要意义。继续做好“六个一”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要把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与“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各级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农机部门抓好创建活动,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要积极争取县乡政府的重视支持,有效发挥村委会以及各种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农机具的安全生产检查;要与有关部门配合,严格查处违章操作、违法载人、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行为,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减少或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机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各部门协作配合、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格局。

(三)加强指导,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各地要根据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各阶段重点,加强工作监督检查,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五民”观念,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基层,办牌办证到乡村,送检送审到村屯,维修服务到田头,宣传动员到农家,扎实推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要加强创建活动的日常检查指导,把检查指导同总结、宣传典型经验有效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不断努力推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四)加强监督,确保创建实效。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督查,确保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各项目标任务良好落实。要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定期开展“创建回头看”,加强对“平安农机”授牌单位的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不松懈、不退步。对授牌单位有关工作存在问题、不到位、退步的,要促其整改;对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等重点工作滞后和存在问题的,要及时予以撤销,收回授牌。

(五)严格考评标准,推广先进经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对照甘肃省“平安农机”量化标准开展考评工作,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先进经验。采取考察、观摩、现场会等形式,组织辖区内有关单位到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学习交流,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良好开展,省农牧厅、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决定成立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领导小组,省农牧厅巡视员王亨通为组长,省安监局副局长周仲平为副组长,省农牧厅办公室副主任刘遇林、省安监局监管二处副处长谢磊、省农机局副局长贾怀德、省农机监理总站站长刘俊昌、书记薛高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机监理总站,省农机监理总站书记薛高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工作。各市(州)、县(区、市)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保证此项工作的全面良好开展。

六、具体安排

省农牧厅、省安监局成立全省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考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省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对各市(州)推荐的“平安农机”单位对照《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考评标准》(农机发[2011]3号,附件2)和《甘肃省“平安农机”县(区、市)量化标准》、《甘肃省“平安农机”乡(镇)量化标准》、《甘肃省“平安农机”村量化标准》、《甘肃省“平安农机”户量化标准》进行检查考评。授牌表彰全省“平安农机”县(区、市)、乡(镇)。择优推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具体程序如下:

(一)县级自评。每年4月至5月,各县(区、市)农机、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考评标准》和《甘肃省“平安农机”县、乡、村、户量化标准》进行自查自评。

(二)市级推荐。各市(州)农机、安全监管部门在县级自评的基础上审核后,对符合要求的单位向省级推荐申报省级“平安农机”县(区、市)、乡(镇),并从历年表彰的省级“平安农机”县(区、市)中择优推荐申报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

(三)省级复评。6月至7月,省级考评小组对推荐单位进行检查复评,对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的单位,由省农牧厅、省安监局授牌表彰,并按分配名额择优向全国创建“平安农机”活动考评领导小组推荐我省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单位。

(四)各市(州)农机部门务于每年5月31日前将推荐省级授牌表彰单位的《全省“平安农机”县(区、市)申报表》(见甘农牧机[2009]19号文件,附件5)一式一份及单行总结材料和电子文档一并报省“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办公室(省农机监理总站)。同时,以文件形式上报推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单位名单。经省级检查复评后,对确定推荐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的单位,按照省上通知要求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申请表》(见农机发[2011]3号,附件3)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考评计分表》(见农机发[2011]3号,附件4)一式四份及单行总结材料及电子文档报省农机监理总站。

联系人:苏威,电话:0931-8877269 邮 箱:gsnjjl003aqk@163.com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四

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

随着近年来基层公路文化建设的积极开展,公路路政文化对基层公路路政执法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如何建设基层公路路政文化,以及建设到一定阶段后该如何使其走得更远,是摆在基层公路路政执法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文是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路管理,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完好畅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者其他方式投资修建的公路,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简称公路路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四条 公路路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管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路管理工作的领导。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公路交通事业。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路段的路管理工作。专用公路的路管理工作由专用单位负责。

“公路管理部门”是指省公路局、省属公路总段、公路管理段和地(州、市)、县(市、区)公路管理机构。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公路路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的义务,对侵占、破坏公路路产和侵犯公路路权以及不依法进行路管理的行为都有制止、检举的权利。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公路管理部门的路管理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实施有关公路路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维护公路、公路桥涵、隧道、渡口的养护、施工作业的正常秩序;

(三)实施公路路巡查,依法查处违反本条例的各种违法行为;

(四)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对违反公路路管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依法进行处罚;

(五)依法控制公路两侧建红线。取缔违章建设施;

(六)审理从地下、地面、空中穿(跨)越公路的其他建设施事项;

(七)负责对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隧道、渡船限载、限高、限长、限宽标准(以下简称超限)和超过载重质量的运输车辆及公路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审批铁轮车、履带车等上路行驶有关事项;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七条 下列行为由省公路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一)国道、省道、县道经营使用权或者产权变动等;

(二)国道、省道、县道公路行道树的采伐、更新;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报批的有关事项。

第八条 下列行为由省公路管理部门审批,需有关部门审批的报请有关部门:

(一)在国道、省道、县道上设置立交、平交道口、埋设各类管线、修建跨越公路的桥梁、渡槽、牌楼等;

(二)跨地、州、市及跨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域的超限运输;

(三)因国家建设确需占用、利用公路路产期限在30日以上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报批的有关事项。

第九条 下列行为由市、自治州、地区行政公署公路管理部门或者省属公路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管理范围进行审批,需有关部门审批、备案的,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备案:

(一)乡道经营使用权或者产权变动;

(二)在乡道上设置立交、平交道口,埋设各类管线,修建跨越公路的桥梁、渡槽、牌楼等;

(三)跨县(市、区)的超限运输;

(四)因国家建设确需利用、占用公路路产期限在30日以内的;

(五)乡道公路行道树的采伐、更新。

第十条 除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行为外,其他行为由县、市、区公路管理部门或省直属公路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 公路路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着标志装,持统一证件。

路巡查专用车应装有国家规定的标志灯饰。

第三章 路产管理

第十二条 在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边坡以外各不少于一米宽的土地,以及用于建设、养护公路和公路附属设施的其他土地为公路用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

公路用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因公路改线而不再行驶车辆的旧公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调换公路建设用地或者改作公路料场、绿化等附属设施的用地。

第十三条 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棚屋、摊点、维修、洗车、加水、加油场点和电杆、变压器、广告牌、招商牌、标牌及其他非公路设施;

(二)进行集市贸易,举办物资交流会等商业性活动;

(三)挖掘公路路基、路面、边坡、采矿、取土、挖砂;

(四)填埋、堵塞、损坏公路排水系统或者利用公路桥涵、排水沟等设施引水灌溉、排放污水、坝蓄水、设置闸门;

(五)堆积、抛撒、焚烧污物及其他类似行为;

(六)盗窃、迁移、破坏、损坏、涂改公路标志、标线及测桩、界桩、护栏、花草树木等公路附属设施;

(七)铺设妨碍公路安全畅通的空中或者地下管线;

(八)其他侵占、破坏、损坏、盗窃、迁移、污染公路路产的行为。

第十四条 在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平交道口;

(二)铁轮车、履带车、未封闭的垃圾车、拖拉机和非机动车辆等行驶;

(三)冲闯站卡、拒绝缴费;

(四)其他侵占、破坏、损坏、盗窃、迁移、污染公路路产的行为。

第十五条 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的上、下游各200米,小型桥梁的上、下游各5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的100米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采挖砂石、淘金、开矿、修堤坝、压缩或拓宽河床、烧荒、刷坡、爆破、取土;伐木及其他类似行为;

(二)倾倒垃圾、污物、堆放物品、停放装载危险品的车辆以及其他类似活动;

(三)铺设输送易燃、易爆、易漏和有毒物品的管道及其他妨碍公路桥梁、渡口、隧道安全畅通的行为。

第十六条 严禁乱砍滥伐和损坏公路行道树。不论树权属谁所有,需要采伐更新时,按本条例第七条、第九条有关规定办理。

禁止利用公路行道树架设电线、悬挂各种标牌等有损树木生长的行为。

第十七条 兴建铁路、机场、电站、水库、水二、厂矿或者铺设空中、地下管线等工程设施,确需占用、利用、挖掘或者变更公路路产时,建设单位应提前60日向公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签订协议,落实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措施,并缴纳占用费或补偿费。妨碍或者中断交通

的,还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方可实施。

第十八条 修建跨(穿)越公路的各种桥梁、渡槽、管线、牌楼等设施须经公路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

第十九条 在公路上不得擅自增设交叉道口。确需设置的,必须经公路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建设单位修建交叉道口,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公路技术标准,并缴纳占用费或补偿费。

第二十条 起限车辆,不得任意通行。确需通行的,超限运输承运人应按分级管理原则向公路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缴纳路产补偿费或技术保护措施费。妨碍交通的,还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

超过规定核载质量的货运车辆禁止通行。经过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在公路上设置测重装置。

第二十一条 铁轮车、履带车及其他可能损害公路的机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驶。确需通行的,须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有效技术保护措施。

第二十二条 在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范围外从事开山炸石、采矿、取土和施工作业,不得危及公路路产安全;

采矿作业不得在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范围内进行,矿井不得穿越公路。确需穿越的,应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造成路产损失的,须赔偿损失。

第二十三条 通过公路渡口的一切车辆和人员,应当遵守公路渡口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 在公路施工和养护时,应当保障车辆通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过往车辆及人员应当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如需中断交通或绕道通行的,须经公路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公路管理部门必须采取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的措施.并发布通告。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桥头、渡口、隧道口擅自设置检查、收费站、卡。确需设置的,应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过往车辆通过批准设立的站、卡应按规定缴纳通行费或接受检查。

第二十六条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对涉及损坏公路路产的,应配合公路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作出赔偿处理。公路管理部门应配合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禁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摆摊设点等妨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

第四章 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

第二十七条 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范围,是指永久性建物或者工程设施边缘与公路过沟(坡顶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的最小间距: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其中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不少于30米,立交桥、通道不少于

50米。

严禁在现有和正在修建的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永久性建物或者工程设施。

在公路弯道内侧和平交道口附近修建建物,其距离必须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城建、规划等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村镇规划,审批建设项目,办理土地征用等手续时,涉及公路路管理的,应事先征得公路管理部门同意,按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确需在公路两侧建红线内修建临时性建物的,应提前30日向公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实施。经批准的临时建设施期满应无条件拆除。

第三十条 在公路两侧开发和建设时,不得填埋公路路基、边坡和公路排水系统,并应设立独立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第三十一条 在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范围内、公路用地以外设置各种广告牌、招商牌及其他标牌,必须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统一规格并与公路景观相协调。

第三十二条 公路通过城市规划区的,公路两侧建红线控制应按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办理。通过乡镇的,仍按本条例规定办理。对已成为城市道路的国道、省道,因城市建设确需绕城改线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对公路改道作出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凡违反本条例,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须缴纳赔偿费。逾期不交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追缴赔偿费金额5‰的滞纳金。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公路管理部门有权分别情况予以查处:

(一)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一)、(四)项、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公路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纠正,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工具。未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对个人可并处5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已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对个人可并处赔偿费10%的罚款,对单位可并处赔偿费50%的罚款;

(二)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公路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补栽保证成活的盗伐株数10倍的行道树,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公路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补办手续,补缴有关费用;情节严重的,可并处20xx0元以下的罚款;

(四)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三)项、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车辆,由公路管理部门暂扣车辆或车辆有关证件,责令其补办有关手续,可并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已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除赔偿外,可并处赔偿费一倍的罚款;

(五)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赔偿因措施不当所造成车辆、行人的损失,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由公路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的,依法强制拆除其违章建,并视其情节轻重,对个人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并处20xx0元以下罚款;

(七)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遵循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由批准者负责取缔并恢复原状。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公路管理部门给予的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路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公路路管理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路管理部门及其路人员违法或失职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规定的占用费、补偿费、技术保护措施费及赔偿费的具体标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路路政管理的内容

路政管理是指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维护公路秩序所进行的行政管理。

分类就是以下四种:

1.负责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

2.实施公路巡查;

3.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止、查处各种违章利用、侵占、污染损坏和破坏路产的行为;

4.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

5.审理从地面、公路上空或地下、(跨)穿越公路得其他设施得建筑事宜;

6.对在特殊情况下,占用公路和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公路进行审批,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维护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得正常秩序;

8.为处理违反公路管理法规得行为,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询问、取证,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

9.对损坏路产或发生侵权行为又不接受查处得车辆,责令停止行驶;

10.办理有关路政复议案件,参与有关路政案件得诉讼活动;

1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得其他职权。

12.治理超限运输。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五

2021年甘肃省高考艺术类统考时间

2021年艺考已经拉开序幕,各省艺术类招生政策和艺考大纲也陆续发布,考生都在积极准备。接下来小编整理了2021年甘肃省高考艺术类统考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甘肃省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将于11月22日8时至11月30日18时进行网上报名。

艺术类考生须分别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课考试和艺术统考,其中,艺术统考包括美术与设计学类(美术、书法、唐卡)、音乐学类(声乐、器乐、作曲)、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类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参加艺术类专业报名。

2021年艺术类统考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打印《报名登记表》、网上进行考务安排等。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或http://),根据网站提示进行报名并在线缴费。

2021年高考艺术类统考的具体时间地点为:

1、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美术、书法、唐卡)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0日,地点在西北师范大学。

2、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统考(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笔试时间为:2021年1月1日,播音与主持艺术笔试时间为:2021年1月1日上午,面试时间为:2021年1月1日下午至2021年1月3日,地点均在西北师范大学。

3、音乐学类专业统考(声乐、器乐、作曲),声乐、器乐、作曲专业笔试时间为:2021年1月9日上午,面试(作曲笔试)时间为:1月9日下午至1月13日,地点在西北师范大学。

4、舞蹈学类专业统考考试时间为:2021年1月9日至1月13日,地点在西北民族大学。

5、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统考考试时间为:2021年1月15日至1月19日,地点在西北民族大学。

1、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各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学校要加强考生身体健康监测,考生自考前14天开始至考试结束,在校考生每天由学校负责监测、记录健康状况,社会考生由所在县(区)考试招生机构监测、记录健康状况。

2、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在进入考点及考试过程中佩戴口罩,并在考试前一天申领“健康码”和“行程卡”,“健康码”和“行程卡”为绿码且健康状况正常,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的考生可参加考试。

s("content_relate");

【2021年甘肃省高考艺术类统考时间】相关文章:

2021河北高考舞蹈类专业统考复考时间安排03-12

四川2021年高考体育专业统考时间安排03-11

2021年江苏高考体育类专业省统考网上确认时间安排03-12

2021年中考省级统考时间安排03-10

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体育统考时间安排03-13

2021河北高考舞蹈类专业统考复考须知03-12

2021年河北高考声乐类专业统考复考须知03-12

甘肃省2021年高考体检什么时候完成03-18

2021广东高考体检时间02-25

时间的故事高考优秀作文06-07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六

甘肃省英语导游词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独具魅力的甘南藏族风情、肃南裕固族民俗,让许多国人甚至外国客人都新奇不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甘肃省英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an" or "(" in gansu province, is the ancient ganzhou (now zhang ye) and the state (now the jiuquan) ancient qi acronym. gansu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qinghai-tibet, inner mongolia, three loess plateau interchange, vast territory, abundant resources, natural condition is complicated. the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over 14 province, 87 counties, land with a total area of 45.4 square kilometers, the seventh in the nation. , at the end of 20xx total population of 20xx people, including han, tibetan, mongolian, yulin, dongxiang, 45 nations such as security, dongxiang, yulin, special ethnic people transforming of gansu. the province terrain is long and narrow, 1655 km long, north and south 530 kilometers wide, the end of 5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highest for nearly 5000 meters. rolling of the yellow river in gansu provides abundant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 qilian mountain snow to irrigate the hexi corridor thousands of lies; rich and vast longdong loess plateau; (3) in the vast land, longnan mountain climate is mild, the fragrance of rice, gannan, qilian mountain foothills of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five major pastoral areas.

gansu provi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bay site proves that the earth here is one of the cradl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humanities ancestor fu was born in wei river upstream.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 zhou ancestors intelligence in longdong area. since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gansu a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 the commerce of the silk road, left a rich historical relics. the world civilization the mogao grottoes, magnificent jiayuguan, underground treasure slips,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don't stare blankly temple and ancient great wall, etc., by its unique charm to attract tourists.

gansu province, in the liberation for fifty years,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ach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20xx, the province'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completed 116.1 billion yuan,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reached 6151.42 yua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reached 1590.3 yuan. to achieve a grain self-sufficiency in the province; in industry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to non-ferrous metals, petrochemicals,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coal as the main body,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relatively complete categories, has a strong industrial base material technology base. convenient railway, highway, civil aviation. lanzhou city has become the northwest traffic, post and communications hub and business center. of culture,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reer has great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七

ok3w_ads("s005");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之二十二

政府工作报告

—— 2018年1月15日在会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会宁县县长 秦俊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2017年:我们迎难而上奋力前行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取得了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新业绩

刚刚过去的2017年,面对区域经济持续下行、要素制约日益加剧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组合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动仗”,较好地完成了县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7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75元。

一年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覆盖,强化基础,精准扶贫抓出新成效

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大力实施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突出产业扶贫全覆盖,实现了2.8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18%。

一是富民产业覆盖提升。制定了《培育富民产业加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肉牛、肉羊等8个专项工作方案,深入开展“21211”农业产业突破行动,产业达标覆盖率稳步提升。基础产业全覆盖,实现贫困户人均种植2亩全膜玉米、2亩黑膜马铃薯;支柱产业显成效,全县基础母牛、母羊存栏9.3万头、75万只,饲养量达到480万个羊单位;主导产业强推进,种植核桃2万亩、苹果1.4万亩、蔬菜2.5万亩,打造了17个高原夏菜种植示范点;特色产业增效益,完成中药材、小杂粮、亚麻等种植57万亩;劳务产业重技能,培训各类人员6.74万人,创劳务收入18.1亿元;产业覆盖已为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按照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年安排两年,两年安排四年”的思路,制定出台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及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卫生改厕等8个专项工作方案,聚焦欠账短板发力,统筹推进79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完成自来水入户3.1万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3%;新建高标准农田4.4万亩,硬化村组道路404公里,消除农村d级危房3500户,改造农村电网145公里,自然村通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新建贫困村幼儿园9所、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4处、“乡村舞台”83个,完成无害化厕所1674座、高标准村级阵地13个。

三是脱贫保障更加健全。建立完善了县委县政府、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村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贫困群众“七位一体”的责任体系,有效推动突出问题整改和产业覆盖落实。围绕“一意见两方案”和16个专项《工作方案》,配套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富民产业《考核验收办法》《责任追究办法》三个保障办法,构建了“12316”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专项扶贫资金2.14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0.7亿元,衔接国开行专项贷款5.7亿元,形成了扶贫投入新格局。

二、强化项目支撑,规范管理,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凝心聚力抓投资,千方百计解难题,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强了发展后劲。

一是重点项目扩容提质。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34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9个,完成投资60亿元,占确保实施项目年度计划的106%。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挂图作战”行动,超额完成任务14个,谋划前期项目397个,项目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领域拓宽的态势。会师大道三期、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会宁二中整体搬迁新建、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汉唐二十四节气休闲文化商业街等项目在省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制定出台了《会宁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国投项目”和“自筹项目”办理招标前审查流程,对历年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理销号,全面推行项目“两证”管理制度,审计重点项目61个、核准资金8.2亿元。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实行“项目开工销号制、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前期工作倒逼制、项目实施问责制”四项制度,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集中解决项目审批、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链条跟进、全方位服务,项目管理更加精细、项目推进更加有力。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为29.1:23.8:47.1,呈现出一产提质、二产提标、三产提速的发展新趋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95万亩,粮食总产量增长6.2%。开展“草畜产业提质增效年”活动,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之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合作社总数达到2655家。实施核心品牌培育工程,“香泰乐”被确定为国家驰名商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16件,已受理13件,“会宁胡麻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标志着我县亚麻产业步入了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阶段,极大地提高了“会宁胡麻油”的知名度。

三、坚持统筹推进,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坚持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引领会宁发展,不断拉框架、强基础、融文化,城市更加秀美靓丽,农村更加整洁优美。

一是城市建设持续加强。编制北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南川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规划面积8.48平方公里,新建教育路、滨河东路北段、滨河西路二期等城市道路11.5公里,敷设污水管网15.9公里,安装中华灯614盏,完成会师大道等道路绿化11公里、水岸公园等公共绿化32万平方米,建成嘉禾、汉唐街、东河桥等城区停车场4.3万平方米。特别是采用ppp模式,实施集中供热改造项目,建成热源厂1座,敷设一级管网17.9公里、二级管网2.5公里,新建改造换热站15座,实现24小时恒温供热130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区供热质量和空气质量。

二是综合管理精细提升。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制定出台了加强城市管理、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网格化“一意见两方案”,先后召开创城及全域无垃圾推进会5次,出动机械8000余辆,投入人力2.8万人次,累计清理各类广告900余处,解决垃圾堆放问题240件,掩埋清运垃圾5万余吨。严厉打击违法违建行为,依法强制拆除违建7万平方米。实行县级领导干部每日巡查制度,对城区17个网格和乡镇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行巡察,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视线所见无垃圾”,城市的“精气神”更足了,赢得了群众点赞。

三是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面落实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开展扬尘综合整治行动,拆除锅炉42台、提标改造60台;编制“河长制”工作方案,实施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实行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闭养殖企业3家,搬迁合作社4家。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探索出了“祖厉河开发式综合治理”会宁模式,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韩集等美丽乡村和汉岔等环境整洁村示范点。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完成绿化造林15.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6%。

四、注重内涵提升,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取得新发展

坚持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承,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互动开发模式。

一是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会师旧址拓展保护、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大墩梁国家级红军烈士陵园改扩建等项目启动实施;钟鼓楼桥、郭虾蟆城遗址维修全面竣工,西津桥及引线工程、钟鼓楼广场主体建成;红嘴山党性干部教育基地完成纪念馆场地平整和绿化;会师园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停车场通过规划评审并开展前期工作;新建、改造提升旅游厕所19座,设置旅游标志牌33块,景区设施不断完善。会师旧址通过国家4a级景区复核,宣传片“陇原明珠•红色会宁”、中国影像方志“甘肃卷•会宁篇”在央视播出,会宁的知名度持续提升。

二是文化活动亮点纷呈。开展“旅游文化宣传年”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甘肃•会宁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艺术节及旅游文化城市主题摄影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相约红色会宁•共享芬芳梦想”、纪念建军90周年“双拥花开圣地情”等大型文艺晚会;筹排现代秦剧《水的记忆》,举行第五届“丰收杯”农民运动会和首届“我与旅游文化城市建设”系列比赛;编撰会宁红色旅游名片书,开展“古道名城•会宁文化周”江西于都行宣传活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三是产城融合纵深推进。全面推进“12311”商贸流通工程,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o2o”体验馆展示区功能,展示会宁特色产品200多种,初步形成了“线上”产业带、“线下”产业园相呼应的格局。积极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成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8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淘宝服务站282个,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7亿元。加快培育旅游产业,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红色旅游博览会,全年接待游客3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6%。

五、激活市场主体,创新要素,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改革开放作为应对新常态、贯彻新理念的重要举措,既注重协调推进,又强化具体指导,确保各项改革纵深推进。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和承接审批项目52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169项;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清理不符合规定的中介机构42家。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不动产信息共享。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签订承包合同11万份,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优秀等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8万亩、总面积达到86万亩。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县市场主体达到2.1万个,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近14万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成效初现。

二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一带一路”黄金段建设机遇,与天津市和平区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培训人才109人次,落实帮扶资金400万元,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交流机制。践行“爱商、亲商、安商”理念,推行“五个一”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邀请乌鲁木齐白银商会、甘肃福清商会、颐高电子商务、东方龙商务等企业来会宁考察洽谈项目,组团参加“兰洽会”“津洽会”“西博会”“农博会”“世界500强走进甘肃(北京)对接交流会”“白银市深圳联谊会2017年会员活动日”等重要节会,着力推介项目,招商到位资金37亿元。

三是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坚持“向上抓”对接顶层设计,巩固扩大“营改增”成果,在主体税种、重点税源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潜在优势,实现应收尽收。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开展金融服务企业活动,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和金融产品推介会,发放对接贷款8亿元。实施金融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评定信用等级11万户。做强融资平台、做大融资规模,信贷到位资金15亿元,为全县经济建设特别是政府自筹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紧扣服务提升,共享普惠,社会事业获得新改善

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导向,以均衡公平为基础,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思源实验学校建成招生,完成会宁二中、枝阳中学和东关小学校址置换,新建学校运动场157个,贫困村幼儿园9所,落实各项教育资金2.78亿元。优化师资队伍,实施“百名免费师范生”人才引进行动,招考补充教师335人。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教育教学分学段管理机制,完善中考招生考试和学前义务段划片招生制度。提升教育质量,制定分学段教学质量提升办法,举办全市学前教育现场会,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2017年,全县二本上线3533人,重点录取1719人,清华、北大录取7人,李博同学摘取全省理科榜眼,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是持续提升健康水平。制定出台《“健康会宁”实施意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乡级签约病种扩大到56种,县级扩大到252种,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达到77%。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建成,完成甘沟、土高等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4所。开展“百名领军医师”人才引进行动,引进紧缺医疗技术人才77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一卡通七覆盖”保障机制,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6%。县内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费用增长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药品采购“两票制”比重达到95%。

三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机遇,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建立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群业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4家、建伟食用油等“众创空间”企业3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项。围绕精准扶贫产业覆盖,引进推广种养殖新成果、新技术10项,申报省级创新基地、人才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各1个。建成西城产业园企业孵化器,完成汉唐街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入驻企业及商户70家。新增发明专利106件、授权13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七、聚焦实事办理,民生改善,社会保障有了新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

一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村组道路硬化等“十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农村d级危房实现全改造,棚户区改造回购房源3056套,签订征收安置协议683户,完成花苑小区、东关南路小区等老旧楼房改造1017户;体育馆维修改造、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及足球场全面竣工,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5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8所;实施城区亮化工程,“一址三园五桥”等景点全部亮化,完成延安街、汉唐街、会师路、长征路等沿线楼宇亮化,实现了“静”与“动”的结合、“柔”与“美”的辉映,极大改善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对外形象,打造了“靓”丽县城。

二是不断健全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提标工作,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4亿元,实现农村一二类低保与脱贫线“两线合一”。扎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发放生活救助资金1152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0万人次。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956人,配合新疆各地区举办招聘会14场,输送我县高校毕业生556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66%。全面落实退伍军人、残疾人、孤儿和老年优待优抚政策,圆满通过省级双拥模范县届中检查评估。

三是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开展“三纠三促”、村级组织集中整治、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惩治“村霸”及宗族恶势力专项行动,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60起,化解率达到98%。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完成乡镇食药所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意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监管,开展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5000多处。开设以“落实主体责任、打造本质安全”为主题的访谈专栏,全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八、着眼职能转变,效能提升,民主政治展现新气象

坚持以真抓实干为主旋律,有效回应加快发展的新任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规范程序、主动作为、强化落实。

一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制定《会宁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等活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6件、政协委员提案67件,办复率100%,其中:已办结91件、占建议提案的68%,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42件、占建议提案的32%。严格执行招拍挂制度,土地一级市场管理和土地收益使用进一步规范。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监察,强化执法人员的上岗认证和教育培训,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

二是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三公经费”持续降低,文风会风明显转变,政府廉政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一般公务用车减少43%,执法执勤用车减少三分之一。从严规范公务接待和考察活动,全面清理办公用房,强化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机关办事效率有了新提高。

三是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支持税务、电力、气象、银行等驻会单位和工青妇、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人事编制、防震减灾、档案文物、物价粮食、应急响应、统计信息、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加强,人民武装、武警消防等事业取得新业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诸多困难,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全局中突出重点,政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各位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会单位和驻会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会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受区域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加上环保政策趋紧、统计政策调整等因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负增长,降幅与全省、全市基本持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部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相对不足,与整体脱贫和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富民产业链条短、覆盖率低,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滞后,产品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难度大;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欠账较多,二三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待加快;四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相对较少,民生投入、人员工资、公共服务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五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仍有差距;与此同时,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仍需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在加快发展中努力解决。

展望2018年:我们攻坚克难求真务实

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中开创全面小康建设新局面

各位代表,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具体举措,为我们破解制约瓶颈、增强内生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历经多年发展,会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后发优势持续释放,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初步具备了由转型促升级的条件,必将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更加注重脱贫攻坚质量、全面落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旅游文化城市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切实抓紧抓好重大项目,更加注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更加注重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快“四县三区两城一市”建设,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4%,第三产业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主要任务是:全力做好“八项重点工作”,竭力办成“十件惠民实事”。

全力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精准发力抓扶贫、补短板,强攻脱贫“新目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举措,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绣户”文章,年内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贫困面下降到7.4%。

全面提升产业覆盖。按照“1+n”产业培育模式,坚持“21211”产业方向不动摇,继续实施两个“百万工程”,确保贫困户人均2亩全膜玉米、2亩黑膜马铃薯;加快肉牛、肉羊等重点养殖乡镇建设,推广黑毛驴养殖,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5个,基础母牛、母羊存栏分别达到10万头、80万只以上;新建日光温室300座、塑料大棚1万座,种植高原夏菜2.75万亩,打造大沟、中川、韩集、土门、新塬等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大力发展小杂粮、中药材、亚麻等特色种植,培训建档立卡劳动力1.36万人;实现基础产业保基本、支柱产业促增收、主导产业大发展、特色产业创品牌、劳务产业再提升、产业达标全覆盖。

加快补齐基础短板。积极争取全省1000亿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聚焦欠账短板发力,新修梯田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万亩,解决9.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稳定问题;建设2个县城集中安置点和5个农村安置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33户4576人;新建2处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和30个“一村一场”体育健身点;启动中心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优化10千伏线路配变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实施好c级危房改造、村幼儿园、卫生厕所、文化中心等工程,有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健全完善攻坚体制。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和500亿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政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综合运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政府+社会资本(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产业投资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股份合作,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真正把贫困群众与产业发展联结起来。进一步细化《2018-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发展需求。加强与天津市和平区、中投公司的对接交流,争取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对口支援。

(二)千方百计抓项目、稳增长,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把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做优增量、做大存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植新的增长点。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精力向项目集中、重心向项目集聚、要素向项目集结,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0个,其中结转续建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93个,总投资98.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8.3亿元。紧盯北城区二十里铺和南川田园综合体区域,加快会宁干部学院、南辉路、长征南路延长段拓展改造、南什新村建设及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等项目进度。全面完成西吉至会宁高速公路、g247线会宁过境段、s209线郭城至巉口段、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争资立项。准确把握国家和省上重大战略、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扶持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对上沟通协调等工作,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着重在精准扶贫、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全域无垃圾等重点领域争取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有序接替,确保中央投资项目增长10%以上。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各项措施,不断优化民间投资政策、政务和法治环境,激发全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聚力开展招商引资。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围绕富民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配套型项目。强化“财税”意识和“选资”理念,严格把关招商项目,强化签约项目后续管理和跟进服务,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和效益。加快中国农批•会宁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凹凸棒石综合开发项目进度,加大与北京长寿家族亚麻籽油生产加工、北京润泽盛裕垃圾收储等项目对接力度,新引进开工项目15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0%。

(三)持之以恒延链条、抓产业,提升发展“新质量”。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一二三产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努力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增长。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对接省上“千合农庄计划”项目,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30个,实现贫困村特色产业合作社全覆盖。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完成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3个,争取“会宁良谷米”“会宁肉羊”“会宁紫花苜蓿”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牢固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努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由农业资源大县向农业产业强县转变。

培育壮大工业产业。紧盯“中国制造2025”,全力落实“86115”工业经济行动,打好“众创业、小升规、育龙头、促集群”组合拳,促进“六个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中山管业钢管综合加工、祁连雪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沃土农膜生产加工等工业项目进度。抢抓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政策机遇,突出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开展风斗沙、群业科技上市前期工作,增强核心发展能力。从市场拓展、要素保障、项目对接等方面,倾力帮扶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亿元。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现代农业、地方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全力推动南川田园综合体“一河两路三池四沟”进度,促进“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争取进入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全力打造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村、有机无公害小杂粮产业带、绿色养殖产业带等11个改革实体支撑区域,发挥资源的“裂变效应”,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聚焦潜力抓挖掘、造精品,拓展三产“新业态”。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树立“生态+”“文化+”和“互联网+”新理念,加快“旅游文化城市”建设进程。

强化旅游服务支撑。开展“旅游文化城市提升年”活动,举办“长征沿线城市红色旅游联盟大会暨第七届红色旅游文化节”。加强“六大景区”建设,编制完成汉墓遗址、牛门洞彩陶遗址和十大古堡保护等旅游开发规划,实施甘沟驿遗址保护。加快会师园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大墩梁国家级红军烈士陵园改扩建等项目,创建“大沟深处杏花村•厍曲”、中川万亩油菜花、甘沟牡丹园等乡村生态旅游专业村。推行“厕所革命”,新建标准化公共卫生厕所184座。

探索全域旅游模式。积极整合县域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与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会师镇、郭城驿镇和河畔镇为“两心”,以国道312线、309线、247线为“三轴”,以南部综合旅游区、中部生态旅游区、北部遗址遗迹旅游区为“三区”的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不断完善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齐抓共管、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全域旅游推荐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完善旅游要素,拓展旅游市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培育新型三产业态。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整合快递、物流企业,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推动电商产业布局、配套体系、质量品牌等提档升级。认真落实“双创”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推进实体店网上商城建设,新发展网店30家以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突出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新增非公经济主体2000户以上、私营企业500户以上。

(五)坚持不懈抓建设、重管理,扮靓城市“新面貌”。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重要支撑,强化以城聚产、产城融合理念,突出规划引领、功能配套和管理提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质提速建设城市。坚持“一河引领”,实施祖厉河治理三期、康家河、东河、厉河综合治理,完成北城区不稳定斜坡治理;促进“两岸繁荣”,加快汉唐街二期开发,建成滨河西路三期、祖河路、柳湖南路等城市路网;着眼“三山增秀”,启动莲花台公园、西山小游园景观绿化,实施柳湖公园二期等城市绿化项目,新增公共绿地39万平方米;实现“四区联动”,统筹县城总体布局,建设“五馆一场一中心五公园”,抓好棚改、停车场和南川田园综合体建设,努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精致精细打造乡村。加快郭城、河畔镇区道路管网建设,积极推进“郭河一体化”,建成连接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突出内涵品质,打造厍曲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4个,在国道247线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推进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形成连线连片、规模示范效应。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集文化娱乐、观光休闲、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宁汉唐、大墩梁红色旅游、杨集中药材等特色小镇,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的宜居环境,完善的设施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尽心尽责美化环境。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行动,实施城乡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城市文明“五大提升工程”,建立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推动整治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方向迈进。推行农村生产和生活区域分开布局,实现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办法,通过创城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确保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打造文明城市、舒心家园。

(六)立足长远抓治理、保生态,树立绿色“新理念”。坚持把生态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促进增长与转型协调、经济与生态互动。

多措并举改善生态。加大华家岭、铁木山、红嘴山等周边重点区域造林力度,推进“两区一流域三山两湖两湿地”建设,新增绿化造林11万亩。实施会师大道西岩山削山绿化0.2万亩,建设荒山造林示范点4个、造林5万亩,新增公路绿化400公里,建成村庄绿化示范点56个。大力宣传绿化造林先进事迹,完成数字电影《郭富山》拍摄,发展庭院绿化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不断完善林木管护责任体系,加大封山禁牧、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力度,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综合施策强化治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确保自查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全部整改到位。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六张清单”管理,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城市扬尘管控措施,完成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内燃煤锅炉淘汰拆除,确保城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污水处理率,推进祖厉河流域污染整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完成环境监测站三级标准化建设。

标本兼治促进转型。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开展全民环保教育行动,引导群众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的理念,自觉抵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确保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7%。全面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规模化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七)统筹协调抓普惠、强保障,满足人民“新期待”。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突出普惠性、均等化,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感受到十九大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启动红军小学和科创中学建设,加快会宁一中、会师中学校园拓展,完成文昌小学,第五、第七幼儿园建设及县幼儿园改造搬迁,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和学校周边环境。实施“百名免费师范生”人才引进行动,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开展新高考改革准备工作,深化教育管理和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县域师资配置,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健康工程。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启动县601站综合楼建设,完成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3个“医共体”,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格局。实施中医药“3421”工程,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深化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持续加强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

不断健全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做好养老保险国家统筹政策衔接工作,确保全民参保登记率达到96%。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预防办法,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开展全省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创建活动,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补助标准,织牢织密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

(八)全力以赴抓安全、保稳定,谱写平安“新篇章”。坚持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树立安全至上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七五”普法,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法律十进”活动,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快“平安会宁•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应用普及,将城区重点部位、公共场所和乡镇重点地段全部纳入视频监控范围,提高对社会治安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实施“雪亮工程”,着力构建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治安防范体系,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至上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属地监管责任、部门行业管理责任。深化安全生产机制体制改革,加快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电子视频监控系统普及,实现与县级信息化平台对接,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示范县创建”活动,从源头上规避、管控和降低社会风险。对照全省化解矛盾纠纷“1+22”维稳体系,制定出台配套落实方案,建立多元化维稳机制。实行信访积案领导包案化解,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全面落实寄递物流“三个百分百”,开展农村基层治理“六小”活动和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问题,实现“以小活动促进大平安”,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竭力办成“十件惠民实事”:①启动“组组通”道路建设,硬化农村道路1200公里;②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以上;③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④改造农村c级危房4500户;⑤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⑥新建村级幼儿园8所、配备农村学前教育教师80名;⑦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30所;⑧落实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工作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⑨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水电暖补贴政策;⑩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展示新作为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内外并举提效能,以上率下树形象,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创造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学习研究,着力建设创新政府。大兴学习之风,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打造新亮点、创造新业绩。

强化履职担当,着力建设责任政府。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到民主议事,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强化担当,敢于迎难而上,遇到责任不推诿、遇到矛盾不上交、遇到困难不回避。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努力营造用心谋事、全力干事、齐心成事的良好氛围。

强化落实能力,着力建设务实政府。大力弘扬以实为本、以干为先的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扑下身子抓,雷厉风行干,锲而不舍,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坚持位置前移、重心下沉,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在实干中推动落实、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强化民生保障,着力建设为民政府。始终把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办一些顺民心的实事、得民心的好事、暖民心的难事,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无缝式”对接,用经济社会发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强化纪律约束,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准则》和《条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审计监督,严控行政支出,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目标赋予新任务,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旅游文化城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宁县甘肃省年会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八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实施方

甘交发〔2012〕31号

厅属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各级机关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2‟87号)和《甘肃省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2全省开展效能风暴行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甘纪办明电„2012‟32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厅属交通运输系统各级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公开透明、依法有序、机制完善、作风严谨、快捷高效、推动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优化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环境、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服务我省经济社会为目标,以查找问题、落实责任,解决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受理投诉、问责追究、严明奖惩、完善制度为抓手,以扎实开展“五项行动”为突破口,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转型跨域、富民兴陇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加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这一中心,以效能风暴行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实效和职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效能建设的成效。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探索解决制约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建立“责权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把效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认真查找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抓关键,攻难点,带动和促进效能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坚持集中整治,长远建设。在着力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同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将效能风暴行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推动效能建设工作常态化,不断巩固和扩大效能风暴行动成果。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推进交通运输系统尽快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工作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促进厅机关各处室和厅属单位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运输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的工作目标。

四、工作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效能风暴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效能风暴行动目标的实现,经厅党组研究决定成立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咏中 厅党组书记、厅长 副组长:石培荣 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杨映祥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阮文易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艾玉德 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 王繁己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赵彦龙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成 员:杨惠林 厅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赵建锋 牛思胜 伏偌林 王永生 周 勤王军良 陈亚民 丁兆民 夏 翔 杨佑君 王化平胡发扬 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厅综合规划处处长 厅财务资产管理处处长 厅人事劳资处处长 厅建设管理处处长 厅综合运输处处长 厅安全监督处处长 厅科技处处长 厅审计处处长

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处长 厅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 厅厅直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科元 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组副组长、驻厅监察室主任

桑吉才让 厅省交通工会主任 崔玉生 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任忠章 省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

戢一鸣 省机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冯长友 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 王 权 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局长 张 明 省水运管理局党委书记 汤镇国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 乔小兵 省交通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

领导小组在驻厅监察室设立办公室,由艾玉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惠林、张科元、王永生、胡发扬、杨雄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以下工作:

1、负责指导、协调、推进、督促厅机关和厅属各单位效能风暴行动;

2、对厅机关和厅属各单位效能风暴行动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负责受理和查办与效能风暴行动相关的群众投诉举报和违纪违法案件等。

五、工作任务

(一)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动,提升依法执政能力

1、全面清理行业行政审批项目。要按照对省级部门累计取消率达到80%的要求,对交通运输系统现行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核查,制定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对不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审批项目做出专题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并将清理核查报告和清理结果于7月15日前报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的精神,对能取消的及时报交通运输部、省政府审改办审批,对能下放的要坚决下放,对能合并的坚决合并。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公路管理局、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2、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交通运输部的批复标准,对厅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对未经批准擅自收费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厅属有关单位要对已编制完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于7月10日前报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规定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和自行设立收费项目的,将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主管领导:艾玉德;牵头部门:驻厅监察室;承办单位:省公路管理局、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3、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了实现办结时限在原时限的基础上缩短30%以上的目标,真正实现减要件、减程序、减时间,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对保留审批事项的监管,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工作的研究,逐步推行和建立适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的行政审批制度。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公路管理局、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二)开展政务窗口整治行动,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4、规范交通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建设。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要求,按照“快速便捷、管理顺畅、一站式办理”的原则,于10月底前,建立全系统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化标准、服务质量规范化标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化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标准,切实把交通政务窗口建设成高标准、规范化的服务窗口。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5、实行即时办结制度。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严格落实“领导坐班、一门受理、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尚未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交通窗口的审批事项要尽快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确保办结限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效率再提高30%。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6、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加强办公内网建设,推进各级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单位要加强政务大厅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发挥服务职能、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一站式服务。于11月底前,实现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与运政中心网络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力争到2013年5月底前,全面建成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举报投诉、效能监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网上综合政务服务平台。

(主管领导:王繁己;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属各单位)

(三)开展关键领域改革行动,提升阳光行政水平

7、进一步深化招投标工作改革。全力配合省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于11月底前完成对省直各部门招投标中心的摸底工作。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按照政府引导、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要求,积极参与整合招投标市场,建立统一规范招投标交易平台工作,促进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主管领导:阮文易;牵头部门:厅建设管理处;承办单位:厅工程处、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远大路业集团公司,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8、进一步深化信用体系改革。结合交通工作实际,于年内完成工程项目施工、监理、检测单位资质审核准入制度;完成施工、监理、检测单位质量责任期责任追究制度;完成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信用登记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信誉评价体系长效机制。

(主管领导:阮文易;牵头部门: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承办单位:厅建设管理处、厅工程处、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远大路业集团公司、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省交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9、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改革。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凡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原则上都要公开。包括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以及单位管理职能、岗位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等。尤其要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项目审批、许可、办证、行政执法以及行政处罚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工作,通过情况通报、门户网站、新闻媒体、政务大厅、公示栏等多种载体,建立政务公开平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主管领导:王繁己;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四)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0、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全面清理交通行政执法事项。厅有关处室和部门要于7月底前完成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事项清理工作,编制交通行政执法权力清单,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完善权力运行规则,坚持依法行政,避免行政执法的随意性。(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11、规范执法主体。于10月底前完成对交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的资质资格审查。编制交通行政执法权力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明确执法责任,理顺执法权限,规范执法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交叉执法的问题。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12、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进一步强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工作,出台细化量化裁量标准,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切实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行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政策法规处;承办单位: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13、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要通过建立健全交通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公路“三乱”和违纪违法行为,对越权的单位、部门或个人要按照《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效能风暴行动责任追究办法》从严查处,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纪要追究。

(主管领导:艾玉德;牵头部门:驻厅监察室;承办单位: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局、省水运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

(五)开展机关作风整顿行动,提升公务服务效能

14、整顿工作纪律。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健全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公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办事承诺和投诉渠道,形成人人学习制度、人人遵守制度、人人维护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工作格局。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15、整顿工作作风。要坚决整治慵懒散慢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坚决整治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以及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问题,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要通过健全完善机关内部考核、激励、监督和风险防控机制,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形成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16、整顿文风会风。要认真贯彻《甘肃省节庆研讨会论坛管理办法》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大力精简文件、会议、简报数量,发短文、开短会、讲短话,提升效能。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17、规范工作行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7月底前即将出台的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工作方案,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努力提高服务开放、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能力。要通过组织开展“机关效能评议”活动,尽快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创效能、事事高效能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健全和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切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及厅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重大建设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主管领导:杨映祥;牵头部门:厅办公室;承办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工作措施

1、畅通效能风暴行动监督渠道(1)强化社会监督。从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新闻工作者以及管理服务对象中聘请300名原则性强、政治素质好、富有正义感的效能风暴行动监督评议员,颁发聘书,赋予职权,持证上岗,广泛开展明察暗访活动。

(2)强化举报监督。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制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开通专门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布,确定专人受理。

(3)强化新闻媒体监督。在各级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及时曝光典型案件。

(4)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责任追究办法》,建立群众投诉快速受理查处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吃拿卡要、失职渎职行为的惩治力度。对在党员干部职工中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要严格问责,强化责任追究,依法依规按程序及时处理。对较为典型的案例,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以儆效尤。

2、建立提高效能长效机制

(1)创新绩效考评方式。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督促各考核主管部门,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案,突出效能建设核心指标,加大效能建设考核权重,并予以实施。(2)严格绩效考评奖惩。制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效能考评奖惩办法》,把绩效考评结果与目标管理考核、领导班子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严格考评奖惩,激励干事创业。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和完善机关管理、绩效考核、效能评价、廉政建设等制度,进一步量化机关工作标准,完善机关工作规范运行机制,以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要注意把效能风暴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管长远、提效能的机制制度,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常态化,切实巩固和扩大效能风暴行动的成果,确保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效能风暴行动取得实效。要健全完善机关效能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机关效能建设制度汇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交通行业特点的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3、采取多项措施深入推进效能风暴行动

(1)厅属各单位、各部门要把解决纠正突出问题、全力开展“五项行动”作为重点和关键,靠实工作责任,严格时限要求,确保落实到位。厅机关各处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各自职责,针对每项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或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2)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把明察暗访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和突击检查、集中督查等方式,深入机关单位、执法站点、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等,对各单位各部门机关效能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3)要充分调动监督评议员的积极性,使其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出击,敢于监督,真正发挥作用。要对明察暗访和监督评议员发现的典型案件在认真调查的前提下,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取得震慑违纪、教育失误、激励先进的效果。

(4)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公开通报、下发整改通知书、诫勉谈话等措施,责令其限期落实到位。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深化效能建设是一项涉及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将效能风暴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取得实效。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对本单位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全面启动效能风暴行动,并于6月2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起全面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牵头部门和承办单位要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要经常通报情况、交换意见、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采取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在全系统形成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强大声势。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抓点带面,积极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效能风暴行动取得成效。

2、查找问题,强化整改。厅属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深入查找在机关效能、工作作风、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座谈会、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把问题找深议透;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根源,对症施策,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与7月10日前报厅效能风暴领导小组。

3、抓主抓重,注重实效。要把效能风暴行动作为促进本单位科学发展、转型跨域、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把效能风暴行动融入到文明创建工作之中,融入到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全面总结,评估考核。厅属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及时总结效能风暴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报送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厅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将根据各方面反馈情况开展评估考核,并将此纳入领导班子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九

甘肃省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书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合同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甘肃省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书,欢迎大家分享。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_________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出生年月日: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

籍贯: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现在住址:_________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招(雇)乙方为本企业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劳动法规,甲乙双方在自愿基础上,经平等协商,同意签订本劳动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_________年。其中试用期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_________个月。

第二条

生产(工作)任务

甲方安排乙方从事_________工作。

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作)需要,在_________岗位,承担_________任务,担任_________工种。

乙方应完成岗位所规定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_________。

第三条

劳动(工作)安全、卫生条件

1.甲方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法规标准,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

2.甲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乙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_________,保健食品费:_________元。

3.甲方应对乙方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乙方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经专业训练,并经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发证后,持证上岗操作。

4.甲方应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乙方定期体检。

5.甲方不得安排未成年工(16—18周岁)担任不宜从事的工种。

6.甲方应定期对生产场所、危险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纠正违章。第四条

劳动管理

1.甲方必须严格执行劳动政策和有关劳动管理的法律规定,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劳动制度及各项规章。

2.甲方有监督乙方遵章守纪、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及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权利。

3.乙方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管理,积极完成所从事的工作。第五条

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

1.甲方应实行每日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工作制,因生产需要确需延长工作时间时,须经乙方本人和工会同意,并发给乙方加班工资。日加班不得超过三小时,连续加班不得超过三天。乙方如为未成年工(16—18周岁),孕期、哺乳期女工,甲方不得安排其加班加点。

2.甲方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同乙方协商确定的具体工资标准和工资形式以及奖金、津贴、补贴如下(职工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同行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同等条件工人的最低工资水平):_________。

3.甲方应当每月按时给乙方发放工资。每月_________日为发薪日。超过当月规定发薪日期的,从第六日起每天按拖欠乙方本人工资额的_________%赔偿乙方损失,直至支付工资之日止,与工资一并发给乙方。

4.法定节日加班工资为_________元,公休假日加班工资_________元,平日加班工资_________元,从事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工作的,每班发给夜餐津贴_________元。

5.甲方应当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及乙方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效率,逐步提高乙方的工资水平。第六条

保险和福利待遇

1.甲方按乙方工资总额的_________%,乙方按本人当月工资的_________%,按月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机构缴纳退休养老金;

甲方没有按规定为乙方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退休养老金的,乙方在退职、解除合同或被辞退时,甲方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数发给本人退休养老金。

2.因第七条第2款第(2)项、第(4)项和第3款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应按乙方工作每满一年(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发给乙方一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助费。同时,如合同期未满,甲方应发给乙方合同期内的失业补偿费,标准为:距合同期满,每相差一年发给相当于乙方标准工资一个月的补偿费,生活补助费、补偿费分别合计最高不超过十二个月乙方标准工资。

3.乙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治疗期间工资照发,所需医疗费用由甲方支付。医疗终结,经市(县)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残废的',由甲方发给残废金。乙方因工残废或患职业病死亡,由甲方发给丧葬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残废金、丧葬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的标准,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

4.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应按其工作时间长短给予三至六个月的医疗期。在医疗期间发给不低于本人原工资百分之六十的病假工资。

5.乙方为女职工,其孕期、产假和哺乳期的待遇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有关规定执行。

6.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乙方应享受法定节假日及婚、丧假。法定节假日及遇乙方婚、丧假期,甲方必须将乙方按规定所休天数视为有薪假期;乙方如超假,经批准可作事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七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

1.甲方因转产、调整生产项目,或者由于情况变化,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

2.在下列情况下,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1)乙方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又无法安排其他工作的;

(3)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乙方属于应予辞退的;

(4)甲方歇业、宣告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的(须征求工会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3.在下列情况下,乙方可以解除合同:

(1)甲方违反国家规定,无安全防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

(2)甲方无力或不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乙方劳动报酬的;

(3)甲方不履行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法规、政策,侵害乙方合法权益的;

(4)乙方应征入伍或经甲方同意,自费考上中等专业以上学校学习及本人有正当理由要求辞职的。

4.乙方被劳动教养,以及受刑事处分的,合同自行解除。

5.在下列情况下,甲方不得解除乙方合同:

(2)乙方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的;

(3)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乙方在孕期、产假和哺乳期间的。

7.甲方解除合同,应征求本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

8.甲方解除合同,应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9.合同期限届满,应即终止执行。由于生产、工作需要,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合同。第八条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事项

_________

第九条

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当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标准是_________。

2.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后果及责任大小给予赔偿。

3.甲方出资培训乙方,应事先与乙方商定在本企业的服务期限。乙方服务期未满,欲辞职或另谋职业的,应支付甲方培训费_________元。

第十条

劳动争议处理

甲乙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行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在法定申诉时效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以及与今后法律、法规、政策等有抵触的条款,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第十二条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合同涂改、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效。

第十三条

本合同经双方签订后,必须送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予以鉴证。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委托代理人(签章):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s("content_relate");

【甘肃省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书】相关文章:

私营企业劳动合同范本08-30

新版私营企业劳动合同格式02-08

企业职工劳动合同15篇01-21

劳动雇佣合同书08-16

私营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标准】01-12

单位劳动合同书01-12

就业劳动合同书12-22

租车劳动合同书12-13

招工劳动合同书11-29

保安劳动合同书11-2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甘肃省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如何写(九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yuedu/1685431599144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