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9篇)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9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一

在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中,美国对华政策从2017年特朗普上台前开始逐步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就是在奥巴马在任期间,中美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

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来看我们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定义都是彼此认可的存在,从1997年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到2011年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确立,到现在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所谓新型大国关系是指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前大家潜意识一种挑战性的概念。以前的中国“韬光养晦,绝不出头”绝不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这使得中美的关系波折却也能合作向前,而随着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出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等中国政策的提出,中国开始引起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注意。中国在坚持走特色化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又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机遇,科技兴国,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让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美国也开始反击中国。

美国进行全面反击,在贸易摩擦、香港、台湾、南海、人权,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摩擦不断。

中国从与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摩擦贸易开始,美国展开了贸易战。中美双方在贸易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以及后来施加关税的举措,使得两国国内都被经济低迷的阴霾所笼罩,美国大幅度提高关税,对中国出口影响极大,造成了不畏损失,但中国也通过打击和消灭美国进口,战略性的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对美国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形成了一个对等打击。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在国内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自然希望能够和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合作来提升国内的经济发展质量,中国更希望在一个包容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进行贸易往来当前所面临的和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想要尽力避免,而对于美国来说,美国的大豆出口严重依赖于中国市场,而中国又采取了增加关税的措施,对美国国内的农业及制造业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通过协定中美双方达成阶段性的成果。在第1阶段经贸谈判后,中美贸易争端暂时熄火,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美国并没有取消第1阶段协议签订的对中国增加的关税。但由于疫情的突然来袭,贸易争端也就此告一段落。虽然这些贸易对我们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在战略方面,美国由前期的接触战略到现在的围堵战略。美国在各方面尽力的压制中国,但其围堵战略也有虚弱的一面,美国无论是从军事上,贸易上,科技上,它都只能限制和压制中国,但不能完全打垮中国。中国却反其道行之,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仅要留着美国在华企业,还吸引更多的美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进一步加剧美国的产业空心化。而且美国有个极大的特点,美国是资本家的国家,而不是政客的国家,中国可以绕开美国政府,直接与美国各州和企业打交道。

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爆发,在疫情最初爆发的时候,我国就在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这场疫情,并在疫情爆发不到一个月内,就下令武汉封城,下令全国开始交通管制,全国的机场也开始严格防控。即便出台了如此严格的措施,但疫情还是传播到了我国各地,对此国家下令全民居家隔离防控疫情,在短短两周之内,我国就实现了全民戴口罩,居家不出门。中国战胜疫情能够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党生于内外忧患,长于挫折磨难,成长于攻坚克难,敢于冲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关键时刻全民一心,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举国体制,5天之内建建设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中国人,团结一心,不怕牺牲 敢于奉献,技术发达,以人为本。

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世界其他国家对我们中国的帮助。中国抗议也体现了大国担当疾病没有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全球疫情防控,中国丝毫没有犹豫地肩负起大国担当,共享信息,推广成功,医治经验,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与世界各国携手筑起一道防御堤坝,为其他国家提供基础物资等。

在抗击新冠肺炎来,中国本来希望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友好,但美国却变本加厉的发表反华言行,极力甩锅给中国,造谣抹黑中国,并称此次病毒为“中国病毒”,只能说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甩锅中国也治不了美国的病。而且在疫情期间对中国态度多变,前后不一,与美国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爆发而得到好转反而更坏。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前段时间中国因为疫情控制得当,工厂迅速复工复产,口罩,医疗物资大批量产生,而就在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的时间,国外疫情迅速扩散,其他国家纷纷到中国来购买物资,而就美国而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疫情期间开始对中国进口的口罩,医用手套等几十种医疗产品免除关税,这对中国是一件好事。对中国人来说,看了也是大快人心。

但在此期间美国也注意到,在各种药材医疗设备的进口上还是依赖中国,所以中美不可能完全上实现脱钩。

尽管如此,中美的关系依然是矛盾与合作共存。

前段时间备受瞩目的台湾问题,一些学者和相关政治家提出“台湾问题实际上是中美关系问题”,可见美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动作不断,美国在外交上支持台湾扩展国际生存空间,军事上扩大对台军售,经济上加强双方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台湾问题的嫌疑。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在appec会议上,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制定了多种经济贸易往来的协议,这样对发展中国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在发展了中国经济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的活力,中欧铁路的互通,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而中国就南海问题,在国际交往和国际关系中是一个敏感点,我就借此对中国进行干预,并且鼓动越南菲律宾等跟中国有南海争端的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

在文化交流方面,如今的亚洲人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早已从唐人街,洗衣店,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转变为成功,甚至引领潮流的代名词。这些后面亚洲学生仍然处和亚裔美籍学生,仍然存在一个尴尬的处境,就是入学标准高,录取难度大。但是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若真正的靠实力,不看种族来录取学生,亚裔学生在美国排名靠前的学生占比不低。

技术竞争方面,全面制裁华为,计划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美国境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虽然华为有自己的芯片,但芯片生产制造环节无法在台机电下单,则中国无法实现量产和应用,美国也抓住了这一点。并从国家安全方面股东鼓动其他西方盟国在5级网络建设中不使用华为设备。

总之中国与美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国际多变的情势下,矛盾不知道会不会越演越烈,还是会朝着更友好的方向发展。无论哪一种中国都要做好自己,做好新技术的研发,从制度科技上获得优势,发展经济。

从最近非常受人瞩目的美国暴乱来讲,从5月26开始,由于黑人弗洛伊德致死,引起了黑人的抗议和骚乱,美国的暴力事件表面上看是由于种族矛盾引起的,但背后往往还掺杂着其他方面的因素,如贫富对立,理念冲突,政治角力等,而这一次在理念和政治层面似乎更加明显,尽管我们不太喜欢老美,但是我们也不能轻视老美,盛名之下,无需是美国的经济实力,还是真的像这种骚乱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对美国军队来说分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被平息肯定是肯定的,但可能因此美国的印象在年轻一代人的潜意识中会有所下降。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处事风格不一样,以前美国曾评论香港问题是个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轮到自己国家,不知道他们感受如何。而我们中国自己就要做好自己弘扬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提升以中国方案引领世界潮流的自信成为正能量和主旋律。

如果中美矛盾一直下去只可能两败俱伤,在经济技术人文交流方面,中美双方都在减少对对方的依赖,中国在美国贸易投资,金融技术等领域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我们不希望出现中美脱钩现象,但也正在为此做思想和物质的双重准备,我需要美国先进的技术,美国也需要中国进口大量的用品,最好的就是合作共赢,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只要中美双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遵循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妥善处理分析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美的关系不可能会突然翻车,从第一阶段经贸系一定暂时缓和了经贸冲突外,两国的国民也努力避免双边关系严重化。美国对中国抱有期望,希望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中国也有大量留学生访问学者去美国,双方有大量的技术交流,经贸合作,在政治上也提出努力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意味着中国对中美关系也抱有期待。但就美国最近的行为,对中国人内心来说是一种伤害。中国人虽然在此次疫情中表现良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复工复产,提上日程,但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差距,不宜与美国断交或产生一些恶性冲突。

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逐渐也反映出一些国际的态势,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升高是事实,但仍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能力。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帮扶了许多国家,收获了许多友谊,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交了许多知心朋友,像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就存在着最真诚最纯粹的友谊关系,就连日本也声称,为什么他们国家没有巴基斯坦这样的朋友,巴基斯坦在我国疫情期间轻举国之力为我们捐献物资,真的很让人感动。在这本就已经多元化的世界格局里,又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各个地方都开始出现问题,面对中美关系,很多国家都不愿意掺和其中,中美关系现在属于一种两极格局。且由于前段时间特朗普甩过中国现在中国民间与美国民间,人民相互的反感,情绪非常大。而且此次疫情对中美的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中美官方关系也几乎处于冻结状态,战略互信缺失日益严重。若在此时段要实行中美建交,无疑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

总之中美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中美的利益关系10分复杂,共同利益互补,利益冲突性利益和对抗性利益,这4种利益同时存在,而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4个领域都同时存在着矛盾,但所以眼前我们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两国的矛盾点上,应当更多精力用于发展那些基于利益矛盾上的合作,当中美两国双边合作的预期与合作领域的具体利益的特性相一致时,我们能出现合作共赢,两国关系有望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大狮子)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二

ok3w_ads("s005");

摘 要:当前学术界对乡规民约的研究主要包括乡规民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以及推进乡规民约建设的对策三个方面。對乡规民约内涵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乡规民约是一种行为规则,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乡土文化或道德伦理;而对乡规民约的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乡规民约在重构乡土社会、加强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以及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乡规民约建设的对策方面,有些学者提出了对乡规民约进行价值重构,协调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以及促进乡规民约的现代化转型等。文章认为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乡规民约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乡规民约建设的研究较少,并且实际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关键词: 乡规民约;作用与功能;乡土社会;现代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8.04.06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刘伟.当前农村乡规民约的研究述评[j].克拉玛依学刊,2018(4)29-36.

乡规民约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在现代乡村治理中仍然发挥着显性或隐性作用。在乡规民约得以落实的乡村,社会秩序能够有序发展;而在没有落实乡规民约的乡村中,邻里纠纷时有发生,这也说明了乡规民约的运行在某些方面发挥着现代政治体系替代不了的作用。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乡规民约历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如梁漱溟、费孝通、杨开道等著名学者都曾对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近年来,对于乡规民约的讨论也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如董建辉、张明新、谢晖、陈振亮等人都对乡规民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以及对乡规民约建设的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尝试通过对乡规民约的理论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并提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一、关于乡规民约的相关理论研究

鉴于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中国在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能够把乡规民约纳入国家政策推行当中,为学术界对于乡规民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学术界对乡规民约的定性,依据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关于乡规民约内涵的研究

对乡规民约的研究,在1949年之前一些学者就开始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梁漱溟先生就对乡村的发展提出了利用“乡约”重构乡土社会、[2]181杨开道对于中国乡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论述、[3]27费孝通先生通过社会调查也对乡规民约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4]82等。而1949年后国家政策的全面实行、三大改造的完成,农村也被纳入国家统管范围之内,对乡规民约的研究也随之停滞。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的逐渐解体,乡村学的研究也逐渐恢复,以至于现在学者们对“乡规民约”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对于什么是“乡规民约”、起源于什么时期、其性质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相同。有学者从文化传统与伦理道德方面进行研究,如陈振亮认为乡规民约是一种关于伦理道德建设的传统;有学者从公约的性质研究,如董建辉、卞利等认为乡规民约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还有一些学者,如张明新、王曙光等认为乡规民约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了一种组织形式。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乡规民约是在公意的基础上由一定地域的公民共同制定的,是能够维护该地域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并约束和限制该地域内的公民的行为,所以,多数学者认为乡规民约是一种约束村民行为的行为规范或是行为准则。《中华法学大辞典》对乡规民约作出了界定,即中国广大农民根据当地情况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自行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5]625董建辉把“乡约”与乡规民约相区别,认为乡规民约只是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6]51另外,卞利先生在论及《明清徽州乡(村)规民约论纲》时就提出,乡规民约是一定的组织、人群共同制定的一种共同规则,[7]97并把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的乡规民约与乡约区分开来。另外,赵万一、[8]71张锡勤[9]322也认为,乡规民约是基层社会成员在公意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质的公约或是行为规范。

2.作为一种组织形式

乡规民约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乡规民约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乡规民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如张明新先生提到,传统的乡规民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则的条文,而且还是一种较为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并认为传统乡规民约的存在形式有文本形态和组织形态两种。[10]58王曙光也认为乡规民约不仅是一套乡里的行为准则,而且还涉及对族人和乡里的救济制度。[11]213

3.作为一种乡土文化或是伦理道德

乡规民约所规定的是村民之间的伦理道德,以及对乡村社会中的风俗习惯的认同,也是乡村伦理道德建设的一项标尺。陈振亮就提出,乡规民约就是由乡民共同约定并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利用乡里公共舆论的力量实施道德伦理教化。[12]92所以陈振亮认为的乡规民约是关于乡村伦理道德的准则,其目的就是维护乡村社会的伦理道德。费孝通先生认为现代乡村社会仍然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其依靠内生性的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秩序,也就是利用传统的乡规民约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另外,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维护道德伦理的制度,美国著名法学家昂格尔提到“礼是主导性的并且是几乎唯一的正当行为的标准”[13]203。乡规民约吸收“礼”的内涵,成为乡村社会具有乡土性质的乡土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道德。

(二)关于乡规民约起源的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乡规民约述评农村研究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三

多年当前我想要的当前的心情随笔

或许,多年以后,

我们会手牵手走在一起,

即便是流浪,你也心甘情愿着,

或许,我的车后面会载着一个傻里傻气的你,

我会诉说着一天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

诉说着一天我有多么多么的想你,

或许,多年以后,

我们会肩并肩的靠在一起,

即便是变老,我也会无比较骄傲,

或许,我的身边会多了一个糊里糊涂的你,

你会抱怨着为什么你没我高,更或者为什么我比你瘦,

抱怨着我要少喝酒,少玩游戏,多爱你,

或许,多年以后,

我们会百无聊赖面对面的坐在一起,沐浴着阳光,

怀念着以前,然后我会嘲笑着摸着我的'脸对你说,

“当年那个脸上有着单纯笑容的你,如今也会满脸皱纹的投靠我,”

你也会撇撇嘴拍着我的头对我说,

“当年那个霸里霸气的你最后还是跟我厮守,”

s("content_relate");

【多年当前我想要的当前的心情随笔】相关文章:

写给多年当前的本人经典散文07-12

多年当前我们是不是能了解父母的辛劳随笔10-10

多年当前,我们很难是冤家,往往是路人励志日记10-10

当前位置的造句09-13

大敌当前成语06-29

疫情当前小学作文02-18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反思10-08

校训与当前师德建设论文08-28

当前国际形势论文01-20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四

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中国农村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之前的农民负担问题、干群关系问题,不再是问题,但农村更多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以下就四个重要的农村热点问题作些讨论。

一、土地产权问题

土地问题显然是当前农村中的一个大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农民上访中,为土地上访的比例很高,接近占到农民上访总数的50%[1]。因此,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给农民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甚至提出要将土地私有化。

不过,农民为土地上访的案例,大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农民为土地上访的案例较少,且中西部为土地上访的案例中,上访农民所针对的对象,往往不是国家,甚至不是乡村干部,而是村庄大多数村民的意愿。

具体地说,在土地问题上,有三种不同的农民对土地抱有三种不同的期待。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土地的非农开发,土地附加价值大大增加,土地可以带来极大的利益。为争夺土地非农开发的利益,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个体农户等等各方有激烈的博弈。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民越多的土地产权,就意谓着分享土地附加收益上越强的谈判能力。土地非农化的巨大利益,使沿海地区和城郊农村的农民要求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土地私有化当然就更好了。

在土地缺少非农使用空间的广大内地农村,经营农业的土地收益不会太多,农民种地仅可以保持“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水平。取消农业税前,因为农民负担较重,粮价较低,农民种田不划算,甚至有农民发出“我不要地还不行吗”的抗议。取消农业税后,国家给农民种粮补贴,粮价也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种田有了收益,这个时候,内地农村土地的承包权重新变得重要起来。有一些已经放弃承包土地的农户再次回到村里要回自己的承包地,然后以比如每年每亩200元的租金转包给真正种田的农户耕种。

也就是说,在当前种田有收益的内地农村,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农民,一种是并不真正种田,但可以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农户以收取租金的农民。明确的土地承包权(一定30年不变)使那些已经脱离土地的农民可以继续从土地中获取租金,真正种田的农村的农户向不再种田的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户(务工经商户)交租,农村为城市提供资源。显然,越是明确的土地产权,就越是使那些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获益。而在土地产权比较模糊的情况下,真正种田的农户本来可能借土地集体所有,通过几年一调整的办法来免费获取耕种土地的权利。这样,真正种田的农户(当然也是更难非农就业的农户)就不得不在比较收益较低的情况下,再另外交上一笔租金给那些有机会非农就业的已经进城的农户。

这样,在内地经营农业土地上的两类农户中,那些已经非农就业的农户,的确可以从更多土地产权中获益,而那些更难非农就业因此不得不继续种田的农户,就事实上会在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中受到损害。

如此一来,农村土地更为明确的产权,是沿海和城郊农村农民所欢迎的,也是已经非农就业的农户所欢迎的,却不大为那些真正种田的农户所欢迎。而当前我们讲到农村中农民的弱势群体,或我们一般所指的农民,恰恰就是那些仍在种田的农民,这样的农民不仅占中国农民的绝大多数,而且是中国农民中处境最差、最需要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也是那些声称给农民更多土地产权以道德力量的让人同情的农民(而非珠三角地区已经变成土地食利者阶层的农民)。土地产权更加明确的政策所损害的农民利益,恰恰正是这部分农民的利益。更糟糕的是,因为农村大部分公共品是建立土地基础上的,有一部分农民已经非农就业,但他们仍然在农村占有土地,这些非农就业的农民,就不大愿意为农村公共品建设出钱出力,他们甚至不大关心自己土地的收成:农业收入只是自己收入中不重要的部分,有无都无所谓。而真正经营农田的农户,因为在大片的农田中,有几户已经非农就业且不太关心自己农业收入农户的土地串插其中,这几户农户不愿为公共品(比如水利建设、灌溉费用)缴费,就切割了农村中的利益结构,使农村公共品供给更加困难。

此外,越是明确的土地产权,就越是形成不可调整的既得利益,这就使得农村在需要自下而上供给公共品的现实下,使农村内生的公共品供给更加困难。村社较多的土地权利,可以较为有效地通过调整土地,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现在土地产权是明确了,土地的农业收益却更少了(因为公共品供给更不足了),且农业收益的分配更不合理了。

二、村民自治与村委会选举

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也是当前农村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村民自治因为与村委会选举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民主的想象,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但村民自治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发展十分不平衡,且很难对村民自治寄以过高的期望。

从村委会选举的角度来看,有两类地区,村委会选举较为激烈,一类是村庄有资源的农村,包括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因为土地的非农收益,而使村庄占有较多资源。还有就是如山西有大量煤炭资源的农村。正是因为村集体占有资源,村委会选举的背后涉及巨大利益的分配,村委会选举因此激烈。在这类农村地区,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就很容易出现,并且几乎没有办法克服。

另一类村委会选举激烈的农村地区,是村庄内存在着若干分裂的小型集团的地区,典型是华北农村,村庄中一般有若干个以家庭联合为基础的小亲族群体,村委会选举成为村庄中不同小亲族群体合纵连横,激烈竞争的工具,村委会选举不是提高了村庄的民主诉求,而是充当了宗派斗争的手段。

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人财物资源不断地流出农村的背景下,村民自治缺少基本的资源基础。因此,在内地农村,村庄精英往往不愿参加村委会的选举,村民自治徒有其表,村庄中以“一事一议”为基础的公共品筹资机制,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农村基层组织在村民自治的表象下,逐步解体。

也就是说,因为中国农村地域广大,情况复杂,不同地区农村的情况相差太大,同样的农村政策,在不同地区找到的接应力量不同,而导致政策实践效果的差异很大。那些迷信民主可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人忽视了当前农村大规模人财物流出农村的基本事实,忽视了农村越来越被城市所边缘化、农民越来越丧失主体性的基本事实。

三、农村的价值失落

当前中国农村的问题,显然不只是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因为现代性因素的进入,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传统价值开始解体,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失落问题。

在农村调查,最触目惊心的可能就是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差的处境。我在一个村庄调查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情况,这个村的老年人回答我说,最近几年,村里就没有正常死亡的老年人。说没有正常死亡的老年人虽然有点夸张,却道出了当前一些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估计,当前中国关于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率(主要是自杀)的公开数据,可能远低于实际非正常死亡率。农村老年人去逝,往往无论什么原因都被作为正常死亡,而只要调查足够深入,就会发

现,“正常死亡”的老年人中,相当部分其实都是“喝农药”或“上吊”而死。

老年人“不得好死”,就给农村中青年人以强烈的暗示和预期,人们不再对未来抱有高的期待,及时行乐就十分合理。正是:生儿育女一大堆,辛苦到头却不得好死,不如“只生一个好”。

也与农村老年人有关的是办丧事的黑色幽默。2006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以“丧事上跳脱衣舞”,报道江苏农村办丧事请戏班子表演脱衣舞的事情。我近年在全国农村调查,发现在最近5到10年,农村丧事竞争中,表演欢快歌舞的情况极其普遍,且以很快的速度在传播。举例来说,我在苏北、河南安阳、陕西关中、湖南衡阳和湖北农村的调查中,均发现了丧事上请歌舞班子表演类似脱衣舞的欢快歌舞的现象,其中在河南安阳农村调查的10天,亲眼见到数场这类表演。

丧事上欢快歌舞表演的关键不是丧事大操大办的问题,而是丧事本身的哀伤与神秘,被这些欢快的歌舞搞得不伦不类,从而使人们不再能从丧事仪式上获得意义。在另一些农村,倒是丧事上不表演欢快歌舞,而是将丧事简化到草草了事的地步。因为子女不孝,不仅老年人被薄养,而且去逝后也被薄葬,子女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对付父母的死亡,这种“唯物主义”态度,使人们不再有对任何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期待,一旦慎终追远的丧礼仪式变成搞笑游戏,或草草了事,则农村基本的价值准则也就无法存在,其后果就会十分地严重。

农村价值失落的原因,既与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有关系,又与国家农村政策失误有关系。比如,计划生育方面,仅仅考虑降低人口,减少生育,而对农民传统的构成安身立命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彻底抨击。丧葬上,紧紧为了节约土地,甚至是为了让某些部门从火葬上得到好处,而不顾农民的感受,不分地区地强制推行火葬,且建议农民将骨灰草作处理[2],这样的态度,就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的价值失落。而如江西万载县曾下文强制将宗祠改建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甚至说宗族组织是未经政府登记的非法组织,要禁止宗族[3],都说明了当前政府在农村价值失落问题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

自2002年开始,我们一直在湖北荆门五村进行农村公共工程建设的实验,尤其是水利建设实验。取消农业税前,因为乡村组织还可以从农民那里提取一些用于公共品供给的费用,一些维持农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的公共品还能供给。取消农业税后,乡村组织不再能够向农民收取税费,国家指望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公共品建设所需资金,至少在荆门农村十分地不切实际。结果,在我们的实验区,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农民内生组织,乡村行政组织又已经退出,以前依靠大中型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的农田,不再能有效使用,农民不得不花巨资打深井来灌溉。深井灌溉的问题有三,一是深井灌溉的成本很高,打一口井的成本要数千上万元,而灌溉能力有限。二是深井灌溉水稻,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可以解决问题,一旦出现大旱,离开从大江大河调水的大中型水利设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大成问题。三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打不起深井,又不再能从以前廉价的大中型水利设施获益,农业生产因此变成靠天收,经济状况陷入恶性循环。

结果,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是减轻了,但农民投资水利设施的支出却是大大地增加了。有报道说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投资水利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农民用于水利建设的支出增加了。问题是,农民水利建设支出的增加,是被迫还是主动?是使农村水利建设更合理了,还是既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被新投资的小型水利设施所切割和破坏了?是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加了还是农业生产的风险降低了?

更重要的是,乡村组织因为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乡村组织不再有介入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农村公共品供给成了个体农户的私事。而个体农户在公共品建设上得出的经验是“怕饿死的会饿死,不怕饿死的不会饿死”,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最需要公共品或最担心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农民,才最愿意出钱出力解决公共品供给之不足,这些农户因此在每次公共品供给中都出资出力最多,而另一些农户却可以搭便车。次数一多,那些每次都出钱出力最多的农户就成为村庄经济上最为贫穷,社会地位上最为弱势,因此说不起话、办不成事的真正弱势群体,他们越怕饿死,就越是要多出钱解决全体农户所需要的公共品,因此就越是首先要被饿死,而那些不怕饿死因此次次搭便车的农户,却因为有便车可搭而生活得很好。但最终,怕饿死的人都饿死了,这些不怕饿死的人,就不再能得到免费公共品,因此迟早也会饿死。

我们面对实验区如此严峻的公共品供给困境,多次与当地政府沟通,当地政府不是不明白从大江大河调水灌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对于季风型气候的当地农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地政府却认为这不是政府的事情,而是种田农户自己的事情。当地政府甚至将几乎所有大中型水利设施都拍卖、承包给农户经营,这样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又可将水利供给失败的责任推给承包人和农户。总之一句话,地方政府越来越倾向认为,农户经营层面的事情,包括基本的公共品供给,是与地方政府无关的事情。恰恰在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后进行的配套改革,提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以钱养事”。理论上“以钱养事”好象很通,实践中,地方政府却变成了“我不再向农民收税,农民也别再找地方政府的麻烦”,地方政府越来越与农村社会成了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而一旦离开地方政府的强制力,农户自发合作的可能几乎没有。这不仅表现了水利灌溉这类生产所需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上,也表现在其他各种与农民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相关的公共品供给上。

这样一来,除自上而下由国家出资,并作具体项目安排的公共品建设可以有些增长以外,农村内生供给公共品的能力越来越弱,状况越来越差。而离开农户对自己生产生活所需公共品偏好的表达能力,自上而下安排的公共品建设资金,将大量被无效地用在地方政府所在乎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上。

在国家事实上不可能包揽所有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情况下,如何依托包括地方行政力量在内的力量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合作难的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当前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另外一类表现则是农村社会的灰色化。所谓“灰色化”,是指农村正式组织逐步退出之后,农村社会带有黑社会性质力量的崛起。其中包括以暴力和暴力威胁为基础的谋利集团,这些集团强占农村公共资源,欺行霸市,从而破坏了农村的基本秩序,也破坏了农民的基本预期。也包括农村以地下六合彩泛滥所代表的无序力量。地下六合彩在全国大部分农村都深有泛滥,且其后果极其严重。地下六合彩在很短的时间便吸干了农民的积蓄。还包括农村邪教的快速传播。2004年以来,我先后在全国约10省市的10多个农村地区调查,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地下邪教的快速传播。用我个人的调查感受来说,地下邪教传播速度之快,其后果之严重,用任何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

(贺雪峰 刘燕舞)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五

当前国际形势心得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当前国际形势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当前国际形势心得篇1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从中美关系的演变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二是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三是中东局势。

从中美关系的演变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要正确把握国际形势必须正确认识美国。中美关系在近些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我简单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访问美国,几乎每一次都会去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办公室,实际上它是美国总统关于中国问题的最高顾问。我记得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也有一些专家动不动就说中国面临崩溃,危机论在那个时候是很盛行的。我20xx年去美国的时候,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跟我讲,20xx年之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研究中国,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垮台、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蛛丝马迹都拿去分析。但现在至少他不这样看了,他感觉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而且中国共产党通过xx大实现了领导权力的平稳交接。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兴起一次中国问题的辩论。进入21世纪以后,发起辩论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有时候一两年就会有一次中国问题大辩论。20xx年,伴随小布什的连任,美国国内发起一次包括政界、学界、商界等在内的范围非常广的关于中国问题的辩论,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也公开发表对中国的看法,这次辩论持续到20xx年。

20xx年之前辩论的焦点都是中国能不能崛起,从20xx年那次辩论开始,不再辩论中国能不能崛起,他们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中国崛起势不可当。辩论的焦点转到中国崛起之后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在世界发挥作用,美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策才能有效确保美国唯一大国地位的延续。

当时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现任世界银行行长)在国会上做的一个对华政策演讲可以作为20xx年至20xx年中国问题大辩论结束的标志。他代表美国政府阐述了对中国的看法,第一次把中国定位为利益攸关方,这被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美国的这种政策是要督促中国或者说牵引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在此之后,中国也提出在国际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其实质就是美国讲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小布什当选之前,民主党执政的8年间特别是克林顿第一任时,中美关系磕磕碰碰,到克林顿第二任,中美关系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叫“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政策合作伙伴关系”。20xx年前后,中美关系趋于稳定,走上逐渐平稳的轨道。

小布什20xx年上台后,大幅度调整美国政策,把中国定位为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急剧动荡。20xx年4月份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关系跌入低谷。20xx年,在小布什就任4年之后,美国不得不正视中国崛起的事实,把中国定位为利益攸关方。

短短四年后,20xx年9月24日美国现任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在美国公开演讲时公开寻求中国的战略保证。他说,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美国政府已经准备好了欢迎中国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这样的意思在20xx年奥巴马访华时又有公开表示。

我认为美国寻求中国的战略保证,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美国已经接受中国崛起这样一个事实,而且基本接受中国崛起不挑战美国这样一种说法。这么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解释这个问题,从最初的中国崛起,接着又归纳为和平崛起,后来都不说崛起了,叫和平发展。我们作为学者在和美国学者交流的时候,也一再表明这样一种思想,就是中国崛起并不挑战美国。中国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衰落,中国的得不一定是美国的失,中美是可以并行的,中美利益不一定是冲突的;二是美国希望中国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不和美国唱对台戏;三是美国希望中国继续走多元、开放、透明的道路。中国讲的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等美国是接受的,并且希望中国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还要更加透明、开放、多元。

20xx年“9·11”事件以后,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急剧变化时期,从战略竞争对手到利益攸关方到寻求中国的战略保证。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背后有两大事件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一是20xx年“9·11”事件,二是20xx年9月15日爆发的金融危机。现在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此次金融危机大大地急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尽管现在开始衰落,但其实力仍是惊人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美国的实力在20xx年达到顶峰,从20xx年开始走下坡路,但今后美国的实力会不会超越20xx年还很难说,所以现在还不能断言美国就衰落了,美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波动。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实际上是失败了,1975年从越南撤出来,当时国际上都认为美国在衰落,但没想到20xx年后,美国赢得了冷战,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实力在20xx年达到顶峰,gdp占世界的32.5%,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个国家的gdp占全世界的1/3,特别是科技实力比gdp的优势还要明显,而且其军事力量很强大,真是如日中天。

近8、9年来中美关系急剧演变的背后是中美力量的消长,一方面是美国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也有人说美国进入了战略衰退期,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处在一个强劲的崛起期,或者说中国处在一个空前的战略机遇期。

关于美国是否衰退这个问题,现在美国国内争论得非常激烈,中国国内也有争论。有一派观点认为美国正在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已经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不得不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这样一些新兴经济体一起来建立、维护世界秩序。小布什任内8年,经济上华尔街内外贪婪成性,政治上不负责任,军事上海外扩张过度,这些导致美国经济政治军事从巅峰滑落。现在美国已经沦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内外债总额超过50万亿美元,是美国现有gdp的4倍。

另一派观点认为,美国的衰落是相对的渐进的过程。小布什8年任期内,美国gdp仍然保持了2.2%的增长率。由于美国经济基数太大,2.2%的增长就是相当不错的。但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下降了7.7%。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砖四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不到8%增长到16%。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gdp现在已经占全世界的27.5%,已经超过了美国。所以这派观点认为,美国全球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的崛起,美国不是绝对衰落,而是其他国家发展过快。事实确实如此,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但西方受影响最重的是欧洲。因此,有观点指出,如果说这场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是中国,那么第二大赢家是美国,美国跟中国比是下降了,但跟其他国家比,由于它下降的少,反倒相当于是升了。

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国际格局的重心正在日益由欧美向亚太转移。这个亚太国际格局重心转移论,最早是基辛格等人在20xx、20xx年就提出来了,他们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抛出了亚太中心论,现在这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西方七国集团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从高峰时的65%降到了去年的52%,而且这个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据预测,到2050年西方七国的比重将下降到2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占的比重现在已经上升到1/3,到2040年预计将达到60%。七国集团的影响力过去是举足轻重的,现在西方七国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基本让位于20国集团,20国集团中加了很多的新兴国家。

基辛格每年都要来中国,最近几年来的比较勤,平均一年要来两次,尽管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他仍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20xx年6月底基辛格又一次来到北京,中国对外友协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研讨会,说是研讨,实际上主要是中国学者听基辛格讲。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复杂深刻的演变,中国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同美国相比并不逊色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他提出美、苏、欧、日、中五大中心相互制衡的理论。欧洲虽然实现了经济一体化,但还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欧盟根本无法要求其盟国民众为欧盟的利益牺牲各自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所以欧洲对缔造世界和平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它的影响比较小。俄罗斯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非常有限,除了拥有较多的核武器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优势。在世界的竞跑赛场上,日本已经不在视线之内了。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崛起,国际事务的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当前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带来巨大影响,美国完全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但美国的大国优势地位没有改变。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虽说美国衰落了,但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挑战美国,包括美元的地位以及美国一系列的优势。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半,所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当前美国急需和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应该担负起责任来,积极发挥影响力。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家感到最恐慌的是不知道底在哪里,到20xx年初逐渐看到底了,剩下的问题只是复苏早晚的问题。从长远看,以金融业为支柱的消费型国家最难康复,有工业基础的国家能够通过转移市场实现复苏,不管金融损失多大,固定资产不会消失,而完全依靠金融业的国家一旦遭受损失就会彻底垮台,一切荡然无存。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损失最大的是德国,但德国工业基础尚好,应该能够很快调整过来;而英国麻烦就比较大,大家都知道英国很早就是金融帝国;美国虽然金融化程度极高,但美国有工业基础,美国会在一定程度通过再工业化,加快复苏速度。美国20xx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高于3%,这说明金融危机已经探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复苏的状态下。

这场危机使各国政府不得不调整职能,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和控制力度,以期复苏经济。但各国既担心刺激措施无效,出现通货紧缩,又担心刺激措施生效出现通货膨胀。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退出干预了,像印度、澳大利亚已经宣布加息,退出刺激经济了。在这种局面下,各国既需要继续合作,相互扶助,又出现自我保护,率先脱控的意愿。

不管怎么说,中美关系急剧变化的背后是中美力量的消长、美国的战略调整,现在还不能轻言美国在衰落,美国还有很多优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从历史上看,美国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强,200多年一直在走上升之路,虽然曾经也有阶段性低落,但都通过自我调节走出了低谷。

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

中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认为这个机遇弥足珍贵。至少最近220xx年,我国丧失了很多好的发展机会,现在面临这么好的势头,确实是空前的转机,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空前的战略挑战。前不久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会议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

下面从三个方面讲一下我国面临的挑战。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面临着国际局势、国际格局强烈的冲击,也面临着国际体制、国际社会相对的恐惧和抵制。

我在美国访问时,一个美国历史学家跟我说,最近100多年来,中国是第四个崛起的国家。1920xx年前后是德国和美国在崛起,1870年俾斯麦统一了普鲁士,形成了统一的德国,1894年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德国崛起后,世界已经瓜分完毕,所以德国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国际形势剧烈振荡,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个崛起的国家是日本,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经济的起飞曾一度引起美国的恐慌,但日本经济泡沫很快破灭了。中国是第四个崛起的国家。

我也是学历史的,我认为严格地说,中国不是第四个,中间还有一个巴西。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快创造了巴西奇迹。还有印度也在崛起,大家都知道,现在不只是讲中国崛起,而是中印崛起或者亚洲崛起。

要这样按照历史性的考察,100多年来至少有6个国家崛起。在这些崛起的国家中,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德国是失败的,日本是失败的,从某种程度讲巴西也是失败的。只有美国是成功的,中国一定要学习美国走一条可持续的崛起之路。由于一个国家的崛起,特别像中国这样份量的国家崛起必然会对原有国际格局造成冲击,引起了现有各既得利益国的抵制或者是恐惧。

中国在快速崛起,日本在相对萎缩,这种情况造成双方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在上升。日本民族情绪上升带有危机感,最近100多年来,日本在亚洲是没有对手的,它不适应亚洲出现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这样一种局面。

第二、中国的快速发展还引起了发展模式之争,这可能是无形的,但我觉得很重要。

有一个瑞士学者认为,在近几百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就是西方民主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过去一百年曾经有两种模式挑战西方的这种成功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来自于西方,一是法西斯主义,二是共产主义。借助于世界大战、冷战,先后消灭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但现在西方面临更加致命的中国发展模式的挑战。

尽管中国并没有说过中国模式,只是说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中国这个发展模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事实。时间关系我简单讲几个例子。

1990年我在埃及开罗大学做访问学者,前年我再次回到那里,见到当年的那些教授,他们非常感慨地说,20xx年前埃及跟中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但20xx年后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埃及还在原地踏步。

这些年美国在中东推广民主根本推广不下去,中东是家族、部落、国王这样的环境,不但民主没搞好,自身的原生态也给破坏了,找不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中国的成功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大。现在一些中东国家有一个向东看的政策,实际上就是看中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发展在东南亚影响越来越大。虽然越南和中国在领海上闹得很厉害,但越南也是共产党领导,中国搞改革开放,越南搞革新开放。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越南是踩着我们的脚印过河。越南很多干部都到中央党校来培训。我在柬埔寨访问时听说洪森定期派他的高级干部到中国来听课,还要求我们中组部组成讲师团定期去给他的干部上课。

第三、中国面临着恶劣的周边环境,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美国建国短短200周年就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地缘政治环境非常宽松,我们形容美国是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邻。环顾中国周边,环境就复杂多了,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比如我国的东边、东北有中日关系,有朝鲜半岛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而且直接关乎中国利益。因为朝鲜经过两次核实验,已经有原子弹了,尽管他们的原子弹非常粗糙,技术非常低级。所以美国希望朝鲜去核化,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朝鲜有核武器对我国威胁非常大,但朝鲜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朝鲜动荡对我国威胁更大。

接下来是中俄关系。总体来讲现在中俄关系相当不错,由于俄罗斯需要中国的东西超过中国需要俄罗斯的东西,中俄关系朝着越来越有利于中国这方面倾斜。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面临巨大的困难,中国及时施以援手。而且中俄之间已经解决了边界问题,所以中俄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这种状态至少能保持五到十年。普京访华,中俄之间又签署了一些项目、合同,特别是俄罗斯把高铁项目交给了中国,中俄关系现在实际上进入一种在国际事务上合作、沟通、协调的阶段。

接下来往西是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国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他的反恐战略,总体思路是从伊拉克撤退。他打着反恐战略调整的旗号,一定程度增兵阿富汗,重点打击基地组织,进可攻退可守。阿富汗这个国家基本上是一个陷阱、泥潭,这么多年的历史也证明,几个超级大国都在这个地方失手。英国曾两次在阿富汗签署了投降书后撤出来;从某种程度讲,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十年直接导致了后来苏联的解体。奥巴马在增兵阿富汗问题上犹豫不决,左右摇摆,最后确定了增兵三万,同时又大致规划了撤军时间,这样来看他确实也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进退两难的处境。如果大规模增兵,美国有可能陷入阿富汗,阿富汗战争就有可能成为奥巴马的包袱;如果不增兵,阿富汗现在的局势又极可能出现很难收拾的状况,阿富汗塔利班有可能进一步扩张,直接影响到巴基斯坦的局势,这也是美国人承受不了的。

对于中国来讲,阿富汗是邻国,巴基斯坦也是邻国。巴基斯坦现在面临着乱局。巴基斯坦整个国家先天不足,建国以后没有形成能够使国家正常得以发展的体制,面临国内极端势力扩展这样一种态势,极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这是国际社会特别担心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敌。过去印度很计较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军事合作很敏感。现在印度说,过去我们担心巴基斯坦对付印度,现在我们更担心巴基斯坦内乱。巴基斯坦内乱以后对印度的威胁更大。现在印度能接受中国和巴基斯坦军方保持并发展关系,因为印度认为中国是维护巴基斯坦稳定的很重要的力量。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局势失控产生的影响将是整个地区性的,甚至于某种程度还带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

现在还有一个新的问题,美国要求中国在反恐上提供帮助、补给。美国想把中国拉上他这个战车,弄不好会祸水东引,如何既和美国在反恐上合作,同时又很好地应对这样一种复杂局面,这是我国面临的非常大的难题。

接下来是中印关系,我认为中印关系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困难主要在民间,相互不信任。中印双方首先存在边界争端,这个问题短时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关于边界争端印度方面比较着急,国内面临很多民意的压力,所以动作频频,给中国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我认为在政府层面,中印双方的共识还是比较多的。用印度现辛格的话讲,亚洲、世界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印同时崛起,中国也认为中印崛起,利益大于分歧,因此中印关系应该能维持一种良好发展的势头。

接下来往南是缅甸。缅甸对中国来讲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中国走向印度洋的捷径就在缅甸。缅甸国内军政府执政,和西方关系非常僵,局势非常复杂。20xx年缅甸要搞所谓的“还政于民”,要进行大选,可能会是一个多事之秋。

接下来是越南。越南国土面积非常狭窄,平均宽度60公里,据说海平面每提升一米,越南的领土就损失10%。越南把自己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放在了海洋上,其海洋战略这样规划,到20xx年越南有一半以上的gdp来自于海洋。越南面向海洋发展,就会跟我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有冲突。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越南是非常着急的。南海主权之争直接影响到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而且不只影响和这些国家的关系,还影响到东南亚一带,那里一向是“中国威胁论”非常盛行的地方。

中国在这样一个很局促的地缘环境中,崛起的基石在什么地方?向东、向西、向北都不行,那么只能向南,所以东南亚是中国崛起的基石所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在东南亚下了大工夫,让了大利益,就是要打基础。因此在处理南海争端时不要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容易引起其它连锁反应,影响大局。

中东局势分析

中东局势非常复杂,我大致讲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为什么关注中东。

一是从战略上讲,中东局势的发展关乎我们的战略利益。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20xx年“9·11”事件之后提出来的,和中东直接相关。20xx年1月份小布什上台后,定位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而“9·11”之后开始寻求中国合作,因为“9·11”之后美国进入反恐战争时期,中东成为美国全球的战略重点地区。正是由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转移,出现了比较宽松、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环境。20xx年到20xx年美国中国问题大辩论的时候,有一个背景是美国国内当时有一个很流行的看法,认为“9·11”之后美国战略重点转移,中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大发展自己,在东亚一带处处排挤美国,所以大辩论要求美国战略东移,要对亚太给予足够的关注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我们研究考察认为美国战略重点不是想东移就东移的,当时美国确实在中东走不了。

二是中国在中东有重点经贸利益。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需要进口的石油越来越多。现在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基本上集中在中东,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是沙特阿拉伯,可能占20%的进口量。伊朗排在第二、第三的位置。而且中东也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特别是机电产品市场,经贸利益非常大。据说伊朗是中国最大的成套设备出口地。

三是中国西北地区很大的面积是穆斯林聚居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的核心地区、圣地都在中东地区,所以我国关注中东是自然而然的,中东对中国的重要性是越来越大。

第二、中东为什么始终动荡。

中东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几乎可以这样讲,中东始终在动荡,冷战时期如此,冷战结束后还是如此。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四大因素决定的。

一是中东是一个双重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非洲和亚洲的交界点在苏伊士运河,欧洲和亚洲的结合部在黑海,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地跨两大洲。同时中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字路口,是一个东西方问题激烈碰撞的十字路口,有史以来就是如此,这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

中世纪有“十字军”东征,历经几百年十多次。西方文明向东方扩张,发生激烈碰撞,由于十字路口的作用,在这个地方积淀下来,这是一种复杂的、深厚的宗教民族文化的积淀。

从民族上讲也是如此,中东有非常古老的民族如阿拉伯人、犹太人、突厥人、土耳其突厥人、波斯人,还有库尔德人。库尔德人有几千年历史,但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之所以中东持续动荡,就是因为这个地区太复杂了。

二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包袱。100多年前,世界上曾经有两个大帝国非常相似: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帝国分别被称为东亚病夫和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腐朽不堪,沦为西方欧洲国家瓜分的对象。

我记得马克思著作里面曾写到,奥斯曼问题、近东问题(当时的近东就是现在所说的中东)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问题。西方列强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前前后后进行了一百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瓜分完毕。奥斯曼原有领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光阿拉伯民族就分在了22个国家,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局面。后来这些地区逐渐独立,好些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都是没有的,一直到现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边界仍是没有划分。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也是没有边界的,所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时不承认是入侵,而宣称科威特历史上就是伊拉克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省,后来被分成不同的国家。

三是石油。石油主要集中在波斯湾特别是波斯湾顶端非常狭窄的地方,世界五个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都集中在这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联酋、科威特五个国家石油蕴藏量都在百亿吨,这个地方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这里的石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现的,二战后开始商业性开采,很快就成为世界经济命脉的所在。

四是阿以矛盾。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一个世纪多了,而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阿以争端的核心是巴勒斯坦的归属。所谓巴勒斯坦是一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就是现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究竟巴勒斯坦应该归谁,这个就要追溯到三千到四千年前。根据《圣经》的记载,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是距今三千多年的时候,带着犹太人远走到巴勒斯坦这个地方,上帝托梦给他,他所在的地方东西南北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永远给了他和他的后人。一直到现在,犹太人不管信教不信教,他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巴勒斯坦这块土地是上帝允许给犹太人的。亚伯拉罕之后,犹太人曾经在这个地方生活过一千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留下了很多遗址,这一点可以考古证实。耶路撒冷是考古研究不尽的宝库。

但随着古代罗马帝国的兴起,罗马帝国东扩首当其冲的就是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奋起抵抗,却遭到了灭绝性的失败。罗马人征服犹太人是非常残酷的,最后犹太人被流散,活着的犹太人离开这个地方,向中东其他地方扩散,到中世纪后集中在欧洲,后来又到了美国。现在全世界大概两千多万犹太人,最大的一部分在美国,大概有七、八百万人,第二部分在欧洲,大概有六、七百万人,第三部分在以色列,大概有五、六百万人。

犹太人走了以后,巴勒斯坦是东来西往、南下北上的民族不断争夺的地方。耶路撒冷现在有广义和狭义的说法。耶路撒冷就一平方公里左右,几乎是一个正方形城墙围起来的古城。这个古城据说是人类摧毁次数最多但又严格在原址重建的城市,堪称奇观。一直到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从那个时候开始,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的一部分,深深打上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的烙印。一直到今天,巴勒斯坦人都是阿拉伯巴勒斯坦人。

历史上一个民族流散了,没有自己的国家,几千年以后这个民族和宗教还能存在,能做到这一点的可能只有犹太人。但犹太人到其它地方的历史都是非常悲惨,特别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当时是重农主义,拥有土地种植农作物是高尚的职业,犹太人却不能涉足这些领域,只能做下贱的工作,比如经商、手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中世纪之后逐渐重商,犹太人在很多国家都垄断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因此虽然犹太人人口不是特别多,但是力量特别大。

中世纪之后,犹太人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被排挤、歧视的历史,屠杀犹太人很普遍。在欧洲,几乎每隔几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个洲际性的排犹浪潮,一个浪潮过来,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屠杀,财产被没收,犹太人不断遭受这种厄运。

这样的厄运周而复始,一直到19世纪末,犹太人中的少数精英分子在英国支持下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他们认为要想使犹太人摆脱这种厄运和困境,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

犹太人非常聪明,他们寻求超级大国的支持,当时找到英国。英国由于要和奥斯曼帝国争夺中东,就支持犹太复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拿到这个地方的统治权,反过来压制犹太复国。犹太人就找美国,美国由于要和英国争夺中东,也支持犹太复国。当时苏联也支持犹太复国。

犹太人是很有前瞻性的,他们很早就说,要把自己的命运始终和最强的国家拴在一起。那时候巴勒斯坦是无主之地,主要是英国在委任统治。全球的犹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向巴勒斯坦移民,在移民的过程中就和当地的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现在的巴勒斯坦人说起来很伤心,当年犹太人刚来的时候,我们好好地招待他们,他们没有衣服,我们给他们衣服穿,没有粮食我们给他们粮食吃,到头来他们要反客为主。

1947年,美国主导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取消委任统治,分别成立两个国家,一个阿拉伯国,一个犹太国。按照人口的原则划分,这个地区阿拉伯人口占多数就给阿拉伯人,这个地区犹太人占多数就给犹太人,这样分的结果就是除了耶路撒冷之外把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分了六块儿,三块儿属于未来的阿拉伯,三块儿属于未来的以色列,而且块儿和块儿是交织在一起的。

联合国决议通过以后,犹太人不接受,阿拉伯人更不接受。1948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但阿拉伯国家不接受、不承认,周围的五个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发动了中东战争,这就是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立足未稳,五个阿拉伯国家都有国家军队,犹太人很快就支撑不住了,美国就说停战、斡旋。犹太人到美国那里购买武器、组织兵力,全球的犹太人都回去保卫祖国,等武器、军火、兵源补给的差不多了再接着打。由于美国的干预,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半年多。最后战争的结果是把拟议中阿拉伯国的领土瓜分了,以色列占了很大一部分,埃及占了加沙地带,约旦占了约旦河西岸。

在这个基础上,1956年、1967年、1973年先后又打了三次仗。1967年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把整个巴勒斯坦包括原来拟议中要建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全部占了,而且还把埃及的西奈半岛八万多平方公里也给占了。以色列越打越大,越打越强。

当时的中东战争主要受制于美苏争霸,苏联给阿拉伯提供武器,美国给以色列提供武器,而且中东战争得符合苏联和美国的利益,美国、苏联才提供武器。每当战争有可能使苏联和美国直接发生冲突时,苏联人就放慢提供武器的步伐,搞得战争打不下去。1973年战争之后,埃及觉得二十多年的战争使自己的国家整个边缘化了,就开始退出战争,寻求和以色列的谈判。印度从中穿针引线,穿梭访问,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

埃及和以色列和平以后,阿拉伯国家不答应,说埃及是叛徒,把埃及开除出阿拉伯联盟。其他阿拉伯国家接着和以色列对抗了十多年,但只是对抗,战争是打不起来了,因为埃及是最强的阿拉伯国家,埃及撤出去以后其他国家打不起来。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苏联解体,美国控制了中东后要求中东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压制以色列,让其以土地换和平,因为阿拉伯国家虽然打不过以色列,但他们始终不承认以色列,以色列的合法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以色列不得不和阿拉伯人谈判,以色列工党拉宾政府上台以后,谈判一度实现了突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回到了约旦河西岸实行自治。这个自治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实行自治;第二步是逐渐把自治推广到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聚居的主要城市;第三步是把约旦河西岸整个领土全部交给巴勒斯坦。前两步都基本上实现了,在走第三步时,以色列国内不答应了,因为这真正是要交出土地了,右翼反应非常强烈,强硬派把拉宾给杀掉了。第二步的时候只是交出很少的土地,大概占约旦河西岸不到30%的领土,约旦河西岸将近6000平方公里,加沙地带只是300多平方公里。拉宾遇刺以后,右翼政府上台,和平进程倒退了。1995年以后,双方冲突不断。特别是20xx年,沙龙上台之后,重新开始流血冲突,一直到现在,基本上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阿以冲突太复杂,从宗教上讲,犹太人认为整个巴勒斯坦都是他们的。从现实上讲,约旦河西岸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但约旦河西岸里有一百多个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从定居点开始不断蚕食巴勒斯坦人的领土,这么多年他们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到现在他们仍在扩建,巴勒斯坦人也没办法。如果将来成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里面那些犹太人定居点怎么弄?再者耶路撒冷怎么分割?大家都说耶路撒冷是自己的首都,谁也不肯放手。难民问题如何解决?几十年的战争造成了几百万难民,按照联合国宪章这些难民都要回来的,而原来的祖产现在都面目全非了,该怎么办?

现在中东没有和平的基础,阿以冲突在不断刺激阿拉伯人的神经,阿拉伯人说虽然现在没办法,因为以色列太强大了,背后还有美国支持,但阿拉伯人是海洋,以色列只是生存在海洋中,总有一天会把他淹没,所以以色列惶惶不可终日,现在都武装到牙齿了,不断炫耀武力。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说,巴勒斯坦问题不解决,反恐就胜利不了。美国曾经若干次下决心想解决这个问题,克林顿时期想投入一百亿美元,资助达成和平以后的巴勒斯坦人包括难民的回归、赔偿,但确实解决不了。

现在的中东局势更复杂了,“9·11”事件以后,中东不仅自转,还在公转。“9·11”事件之前,美国和中东这些国家之间有一个默契。以色列基本上是一个西方式的社会,虽然在沙漠里,但跟欧洲没什么差别,此外中东其他国家都是独裁,除了八个君主制国家,原来伊拉克的萨达姆、叙利亚的阿萨德、利比亚的卡扎非、埃及的穆巴拉克都是独裁者。“9·11”之前,这些独裁政权大都在中东帮助美国维持秩序,美国也保护这些独裁政权。

同时,这些极端政权和当地极端势力之间也有一个默契,就是不要在中东地区搞动荡。在中东主要是阿以冲突,其内部相对来讲还是有序的。

“9·11”之后,美国搞反恐战争,把这两个默契全部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包括沙特阿拉伯、埃及这样的国家推广民主,谁不搞民主,就干掉谁。

伊拉克战争把伊拉克政权结构给颠覆了。伊斯兰教分什叶派、逊尼派两大派,逊尼派占主要地位,但90%的穆斯林是逊尼派,什叶派只占10%。伊拉克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结合部、交接点,历史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打仗打得很厉害。伊拉克总人口的60%是什叶派,但为了维护阿拉伯人的利益,阿拉伯人不允许什叶派在伊拉克占统治地位,所以长期以来是总人口20%的逊尼派占统治地位。伊拉克还有20%的库尔德人,库尔德人生活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四国交界的地方叫库尔德斯坦。

伊拉克历史上是独裁统治,不管政权的名声好不好,起码很稳定。但美国非要解放伊拉克人,把政权推翻了搞民主,这样肯定是什叶派上来,什叶派上来后逊尼派肯定接受不了。再说周围像沙特阿拉伯、约旦都是逊尼派国家,他们也会对伊拉克施加影响,让他稳定不下来。现在的中东真是乱上加乱。

伊朗为什么要发展核呢?美国说,伊朗有那么多石油,用石油发电一毛钱就能发一度电,用核发电一块钱还发不了一度电,因此伊朗没有发展核的道理。

伊朗发展核就是要谋求发展核武器,这是显而易见的。伊朗发展核武器出于两个需要,一是安全需要。这么多年来美国总是威胁他,要是有了核武器就不一样,比如美国敢动朝鲜吗?二是大国需要,尽管我们不太把伊朗看成大国,美国更不把他看成大国,自从伊朗1979年革命以后,美国始终是漠视他、排挤他、制裁他、孤立他。但伊朗大国心态非常强烈,因为他曾是波斯帝国,巴列维王朝时期,人家也是中东的警察,波斯湾的宪兵,号称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而要想让美国在安全上不威胁伊朗,并且承认伊朗的地区影响和大国地位都是不太可能的。

实际上,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9·11”事件之后,地区性的问题没有伊朗的配合是解决不了的。但美国始终不接受伊朗现在这个政权,因此伊朗问题也解决不了。

中东现在最受人瞩目的是三个危机:一是阿以危机;二是伊拉克危机,美国打完伊拉克战争以后,伊拉克始终稳定不下来;三是伊朗核危机,这个危机也是长期存在的,涉及到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心得篇2

今晚党课中夏老师就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通过老师的讲授以及结合自身见解,私以为当前国际形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稳、乱、变、治。

首先,稳。目前整个世界基本是稳定的,和平与发展这个世界性的主题没有变。但现在的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没有解决,但世界大战短期之内并不会爆发。其次,乱。世界形势稳中有乱,美欧经济危机还没有画上句号,美霸权主义行径与反霸权斗争的矛盾丝毫未变,天下依然不太平。再次,变。乱中有变。美国全球霸权主义受阻,尤其是当前穆斯林世界掀起新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为了捍卫伊斯兰教的纯洁性报名做人体炸弹的人数已排到20xx年。

另“金砖国家”群体崛起,世界多极化出现了均衡化趋势。所谓的金砖国家,就是在目前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的四个市场国家。南非是中国真诚的朋友。20xx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由中国出面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可谓是正当其时、恰如其分。进一步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关系。毛主席曾说过,南非是我们的好朋友,是用轿子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抬进联合国的,如今20xx已经到来,我们期待合作,期待和平、期待发展、期待绿色。

新兴大国在各领域发挥影响、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加快。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强势发展势头,尤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为代表,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xx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比重将达52%,历史上首次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二十国集团g20当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了成员国的半数。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具有相对优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争夺资源的斗争加剧,甚至导致地区的政治军事冲突。而且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然,当前世界政治形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政治制度和单边主义还很严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再增加。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当前国际形势心得篇3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之对立不言,单就国家的利益博弈而论。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出于攻势。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那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使他们对中国的崛起虎视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但是这种逐渐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动乱频仍,民不聊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为韬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势之下,已转为主动突围。

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数十国论坛足以见证了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方针:是以新时代的步伐在迈进,是以寻求外部合作为主的外交政策。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最大的国际问题莫过于中国台湾和朝鲜问题。台海局势,关乎世界格局,牵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极,这也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关口。而对中国台湾的回归有极大异议和阻力的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与中国台湾“渊源”颇深,单在目前的局势下,大家都在观察对方的举动,以伺机获得主动。恰恰中国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也是纠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脑“拜鬼”也时常引发中国民众被屠杀时留下的伤痛。那么,现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将依照自己的承诺不再参拜“神社”,是否有与中国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开发东海能源吗?中国台湾问题在好的发展趋势之下日本还会如此干涉吗?我们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观察。

当然,还有多年来一直充当中国台湾 “老大哥”--美国,它是“割舍”,还是将要采取什么奇异的干预对策,它在“霸主地位”之上将给于中国台湾什么样的支持,我想它连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是一个互相牵制的时代,谁也不希望为了局部而危害全局,更不想在国际上落下有损威信的骂名。

朝核问题,最终结果如何,将取决于中、美、日、俄、韩、朝的六方再次聚头。而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忧虑,从立场上很难做到像美国那样“超脱”。50多年来,朝鲜至少在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关系等原则问题上没有出卖过中国。不管朝鲜的内政如何,中国在国际上都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须站在朝鲜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家伙”一边。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国跟中国一道同为大国,他们一起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其目标应当更远大:共同合作,维护一个有利于世界长期和平与繁荣世界体系。美中关系是个“密切而复杂”的问题。

或许,在某些时候,老美会想一些闲不住的做法来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国曾游说韩国和日本加入“北约”,在这之前还劝说过澳大利亚,这不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霸权”而向中国和俄罗斯逼近吗?

而中俄目前的关系仅止于“互有所需”这一极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层面,并隐藏着深层的风险。这一深层风险就是,随着两国的相继崛起,双边关系可能会再次面临“变”的格局。但是,在对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围堵”时,中俄将会毫无疑问的“对外”。

在美国与欧洲诸国看似亲密的关系渐行渐远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向中国靠近,欧洲援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希望中国变,但是不宜过激,以免引起社会动荡。社会稳定了,也就稳住了欧洲人对中国大片市场的幻想。因此,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的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如果中国的改革不稳定,引起了社会动荡,它所有的投资可能全都泡汤。而保持社会稳定,也正是中国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欧在将来的合作中一定会走向好的趋势!

虽说中国在经济等各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离最强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六

虚心倾听农民群众的声音,是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各级党政领导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近日,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全省51个县(市、区)抽选了1530户农民家庭,开展了农村政策执行评价及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快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评价的满意度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一、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比较满意,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村政策执行情况从总体上看是比较满意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农村的基本政策之一,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满意率达87.7%。72.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表示满意,表明近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满意率占70.5%,显示出大多数农民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增加农民收入持认可的态度。退耕还林、还草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72.2%的农民对此表示满意。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力度越来越大,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感到满意。对现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满意率为60.2%。农村税费改革是当前倍受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问及您对此是否了解时,24.1%的农民认为了解,42.6%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33.3%的农民回答不了解。表明政策的贯彻实行还需向农民做更多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和了解。

仍有部分农民对党在农村的政策落实情况不甚满意或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负担仍然较重。19.7%的农民认为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8.2%的农民对减轻农民负担表示不满意,认为仍然存在严重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现象,超越了农民的负担能力。二是扶贫力度尚需加强。24.2%的农民对农村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是一般,回答不满意的占4%。三是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不尽人意。27.8%的农民面对是否满意的选择时回答了一般,12%的农民表示不满意,主要是认为收购部门压等压价、刁难卖粮户以及出售不方便等。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25.8%的农民对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不太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落到实处面临政府指导不力、信息不灵、缺乏资金和技术指导跟不上等一系列难题。

二、对精神文化生活期望较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当问及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否了解时,31.7%的农民认为了解,48.7%的农民回答了解不多,19.6%的农民回答不了解。问及2002年您家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否增加时,17.9%的农民认为收入下降了,其主要原因依次为受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过低和经营管理不善。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评价是:表示满意的占41.1%,一般的占46.1%,主要认为当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12.9%的农民对业余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了解,45.8%的农民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七

-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臵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不论美两党中的哪一方赢得这次大选,美对外战略都将保持一定连续性,一些基本特征在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一,美为其世界霸权谋求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尽管民主党在加强美世界霸权的策略手法上与目前的共和党政府会有所不同,但争取使美世界霸权最大限度地制度化、合法化,建立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是美两党的共识;第二,美加强对国际地缘政治中敏感地带控制的方针不会改变。美历来重视地缘政治因素在国际战略平衡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美针对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正全面、系统地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以便为给其新的霸权战略在地缘上提供更好的依托和保障。北约东扩计划、大中东改造计划、亚太军事部署调整计划,是美全球战略部署大调整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缘上看,这三个部分涵盖整个欧亚大陆,并将大西洋、太平洋乃至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一体贯通,形成整合两翼(欧洲和亚太),突破中央(从中东、中亚到南亚的新月地带)、彼此呼应的态势。美全球战略部署调整意在一箭四雕,即整治穆斯林国家、牵住欧洲、堵住俄罗斯、看住中国。美政府轮换可能会在某些局部和具体步骤上影响美全球战略调整的实施,但不太可能触动其整体框架。第三,美倚重军事优势加紧争夺国际战略制高点的趋势难以改变。目前,美军费开支占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美超强地位最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军事上。美在推行霸权战略的过程中,正不遗余力地利用其在世界新军事革命中抢占的先机,全面加强美军的机动反应能力,扩大美战略优势地位。今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今后10年中将逐步调整大约7万名驻扎在西欧和亚太地区的美军地面部队,以适应21世纪战争的需要。美在军事技术和能力上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对称优势,是其实施全球战略大调整的前提和保障。民主党在用兵上可能比布什政府相对慎重一些,但军事优势在美推行霸权战略过程的特殊意义不会因此而被忽视。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资源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五、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台湾问题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台独”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性事件的任务与日俱增。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八

摘要: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各国经济发展明显失衡、贸易摩擦的案例时有发生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种种因素都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展开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尽管国际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但是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有些复杂多变。各个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增长和投资环境的动荡不安是当前国际经济局势的主要特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给国际紧急局势的稳定蒙上了阴影。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经济必须依赖于稳定的经济形势。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都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同样如此,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经济局势的变化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走势。因此,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明确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以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国策。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对国经济形势有准确的把握,获得国际金融、货币、各国政策等经济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认清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金融危机的爆发,任何一个国家能不能独善其身,它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经济增速放缓是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问题。随着全球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经济复苏的迹象很明显。分析国际经济形势主要看经济影响力较强的美国、欧洲地区和日本。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且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流通货币,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关系到的不单单是本国的稳定与繁荣,更关系到乃至全球各国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危机的后期,美国经济止住了经济下滑的趋势,经济开始有缓慢的增长。房地产的萧条状况得到扭转、国民的就业情况得到改善,种种利好的经济现象,为改善国际经济严峻的形势打下了一支强心剂。与美国经济形势不同的是,欧洲的经济发展却是另一番景象。欧洲各国经济状况十分严峻,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走低、欧元表现状况不佳、人民的失业率节节攀升、许多企业都申请国家的财政救济,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延缓了国际经济复苏的进程。日本经济也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目前日元持续贬值,但是日本政府积极地货币政策,降低了货币贬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状况悲喜交加,但是总体而言全球经济处于复苏的阶段,经济形势日趋稳定。

中国的经济比较坚挺,虽然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总体上在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稳步前进。国家制定了完备的经济发展战略,保就业、促内需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在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下运行。我国的就业率稳步提升,房价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这不能说明我国经济是完全健康的,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问题

宏观调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于迅猛、cpi指数依旧保持过快的增长势头,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让政府宏观调控工作压力重重。尽管领导人审时度势,制订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这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出现了显著的下滑,经济发展的质量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贸易出口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低、质量好,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的增多,这给国外的当地企业形成明显的冲击。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要国家,以各种借口给中国的企业设置了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市场盛行,我国企业和外国市场的贸易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导致许多国内的公司很难进入国外的市场,这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货币问题

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运行,我国一直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资、技术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加以全球汇率的波动使得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近些年来美元的贬值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国债损失。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闭关锁国的道路,必须与世界各国保持密切的联系。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进需要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当今的国际经济局势处于稳步复苏的阶段,这对我国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认清国际经济形势、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制定发展国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建堂.关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j].统计研究,2013(01).

[2]胡振虎.世界经济形势、政策走势与中国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3(05).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九

ok3w_ads("s005");

〖分析专栏〗

【当前形势处在“政策空窗期”】

今晚(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度降息,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

这显然是顺应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市场的要求,在经济放缓和市场压力之下顺势而为的举措。不过,这些措施是否足以改变当前市场的悲观预期,甚至扭转经济放缓的趋势呢?从国际和国内近期连续大力度救市之后的市场反应来看,短期内这种可能性不大。从中国央行小幅放松货币的政策步调来看,这是循规蹈矩的做法,其实央行也知道,这些政策现在救不了市。说得不好听一些,这相当于应付差事之举。

如何看待中国央行和中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呢?安邦集团策略分析师陈功认为,在当前情况复杂纷乱之时,应该从全球化框架来分析形势。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的,已不只是国内因素,在中国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之下,再加上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交叉影响,中国已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在陈功看来,当前国内形势处在一个“政策空窗期”——这期间出台的各种救市措施起不到显著作用,许多救市政策也因为国内外形势变化而相互抵消。真正大力度的、有效果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从全球来看,“政策空窗期”同样存在,一个明显表现就是,虽然各种应景救急的政策不断出台,但金融市场仍然跌宕起伏,沉浮在地狱与天堂之间。

然而,“政策空窗期”也是全球各国协调金融政策,统一采取大力度、有效措施的前夜。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总统布什最近连续发表讲话,为自由资本主义辩护;而欧洲的法国、德国则在呼吁,重构全球金融体系,甚至有人提出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ii)。前不久举行的欧亚峰会,则变成了欧亚金融峰会,欧亚各国针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变化交换意见,进行磋商。

这种幕后谈判还在继续,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俄期间,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特别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三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这既是中国同俄罗斯的对话,也是中国向世界表态。

陈功认为,现在全球正处在颇为关键的金融权力的幕后谈判期,而真正的“大戏”将在11月15在美国举行的g20经济危机峰会上演。各国现在的密切沟通、博弈,都是在为g20峰会在做铺垫。这次峰会既是为世界领导人们提供一个表达其对危机下的金融市场以及如何协调应对等观点的论坛,也是各国进行协调、达成基本一致的机会。当全球各国在经受了数月的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危机的煎熬之后,它们有可能形成更加实质意义上的协调。到那时,各国才可能采取关键的政策步调,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政策空窗期”之后各国协调采取的措施,将会在政策力度、政策效果上与现在有明显的不同,但这些政策是什么,各国各自承担什么责任,现在还难以得出明确结论,需要视g20峰会的谈判结果而定。就此而言,目前最合适的做法是保持政策稳定的环境,不至于在政策上以一国之力做无用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金融政策今后必须要有全球性眼光,要在全球性框架的基础上搞国内政策。这是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眼光太小了不行。(nhj)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政策:中国央行再度小幅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今晚(29日)宣布,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这已经是中国央行近2个月以来第三度降息,显示在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放缓之下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的政策趋势。但从力度看,央行仍然采取了小幅降息的谨慎举动。(lhj)

【形势要点:两岸可能在金融领域合作上达成重大进展】

在经历波折之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下月3日将如期开始访台之旅。据台湾媒体称,陈云林确定将于11月7日和马英九会面,两人将以“陈会长”及“马前主席”互称。安邦分析师此前曾分析,陈云林赴台可能有“大礼”相送。现在看来,这份“大礼”最有可能在金融领域。据台湾媒体披露,与陈云林随行的将有大陆10家银行的行长,分别来自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开发银行和负责台商融资贷款的国家开发银行等。除十大银行行长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也有官员随行。据透露,10名行长将参加在台湾举行的两岸金融合作座谈会,将就开放台湾的银行赴大陆设分行,两岸货币清算、直接通汇业务,台资银行入股大陆银行和大陆银行赴台设办事处等作进一步洽淡,促成两岸金融往来正常化。(bhj)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俄倡议用本国货币结算贸易】

俄罗斯及中国两国领导人28日共同呼吁全球金融机构扩大流通货币的使用范畴。俄罗斯总理普京并建议俄中两国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而不是美元。普京在莫斯科举办的一次俄中论坛上表示:“目前,以美元为流通货币的全球正遭遇严重的困境……全球金融市场的情况依然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改善双边贸易的支付系统,包括使用两国的本币进行结算。”近几年来,俄罗斯已逐渐减少了其规模达5000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并开始监控卢布兑欧罗/美元的一篮子汇率,而非仅监控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俄罗斯官员稍早曾表明,该国的油气贸易可能以卢布结算。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我们需要使用全球货币系统多元化,通过使用不同的货币支撑起稳定性。”(b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上半年经常、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三(29日)称,今年下半年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切实防范涉外金融风险。外管局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针对未来政策取向作出上述阐述,这显示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于境内金融系统可能受到的冲击异常警惕。外管局报告称,下半年中国将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汇资金流出入实行均衡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改善,切实防范涉外金融风险。报告中提到的防范涉外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梳理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强化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出入的真实性审核等。外管局公布称,2008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放缓。随着出口增速放缓和进口增速提升,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呈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同期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19亿美元,同比下降20%。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上半年货物项目顺差132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33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8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4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中,上半年直接投资净流入408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98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97亿美元。(l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政策:只有首次购房方可享受利率优惠】

10月22日晚间,央行发布个人房贷“新政”——“决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此举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支持扩大内需,提高对居民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金融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正当各家商业银行为房贷新政的细则苦恼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日银监会发出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紧急通知。10月24日,银监会紧急会晤大型商业银行高层,而此番紧急通知应该是在会后发出。据悉,银监会专此下发的紧急通知内容非常简短,只有三条要求。首先,各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除首次利用贷款购买自住房外,其余情形均继续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

【形势要点:就注资而言,农行笑在最后却笑得最好】

农行一旦改制成功,按照其他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看,农行在招股时其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将超过招股时的工商银行,如果ipo规模与工行相当,农行则会成为中国实收资本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常说,“笑在最后,笑得最好”。从实收资本来看,中国农业银行很可能是这样。财政部和汇金共向农行注资2600亿元,这个数字仅次于招股时的工商银行(2865亿),而高于招股时的建设银行(2247亿)和中国银行(2179亿)。不过其注资额度仍远低于此前“汇金或注资40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在国务院批准了其股改方案之后,按照农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说法,农行股改的准备工作比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都充分,农行股改上市的周期可能比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快。潘功胜表示,在2009年下半年农行可以完成上市的技术性工作,上市会选择最佳时机,在上海或香港分别上市。目前,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尚在研究,潘个人倾向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农行注资和不良贷款处置与工行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农行在决策和执行层面设置了服务“三农”的相关机构。不过,评价是否笑得最好,注资只是一个方面,对于银行上市以及市场化经营而言,农行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还差了距离。能否在各方面都笑起来,现在还很难说。(lxb)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邮储银行可能遭遇2个百分点利差损失】

仅仅因为一项统计口径的调整,邮储银行的原有利润可能将被切去不小的一块,而与其开展协议存款业务的多家银行也将重新掂量自己的存贷比。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我们将派出专门小组跟邮储银行谈,协议存款的定价不可能再按照之前那么高的利率水平。”10月27日,一家股份制银行同业业务负责人表示。一个月前,邮储银行向各家合作银行发出一份简函,称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关于金融机构办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于2008年10月份始,将邮政储蓄协议存款列入同业存款,不缴存准备金。“如果作为一般性存款,邮储的协议存款有降低存贷比、扩大存款规模的好处。但列入同业存款后,这些功能没有了,协议存款的溢价就会下降,商业银行吸收协议存款的动力也会不足。”10月27日,一家上市银行总行金融机构部负责人说。“协议存款利率低的在百分之五点几,高的能够达到6%以上。”上述金融机构部负责人表示。而一旦协议存款列入同业存款,不能作为贷款资金的来源,其运用范围将会变小,收益率没那么高,资金受让方愿意支付的成本也会降低。前述同业业务负责人表示,同业存款的利率一般比照相同期限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目前,3年期金融债收益率在3.1%左右,而5年期在3.3%至3.4%。如此一来,协议存款变身为同业存款之后,利差可能达到2个百分点。“如果利差下降一两个点,那(对邮储银行收益的影响)将不得了啊!”一位邮储银行的合作方人士惊叹。(blmx

【形势要点:美元强势增强了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央行期盼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因美元的强势上扬而获得生机。人民币兑美元近期的汇率变化显示,中国市场的美元买盘不断升温,人民币即期价格已连续数日呈现弱势。国内远期报价也显示人民币未来一年内呈贴水走势,贬值压力渐增;而在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上,人民币兑美元各期限报价的贬值预期更达到近年来的高峰。据路透社报道,美元在全球的吸引力近期大增,中国也不例外。数家银行的交易员都透露,历时数年的单边结汇(银行买入美元)现象已出现转向,而央行因买入美元所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也出现缩量迹象。这意味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逐渐减少。一位中国央行的官员称,“这不是好事嘛!中国央行盼望已久的独立货币政策,就要成为现实了。”“政府一直在努力追求国际收入基本平衡,以前的政策效果正逐渐体现。”央行已公布数据显示,9月末的外汇储备达1.9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而9月单月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的确是减弱了,对冲压力没那幺大了,毕竟这几个月有资金流出的迹象。”国海证券资深债券分析师杨永光称,“从6月份开始,每个月的贸易顺差同fdi的总额,已经超过外汇储备的增长,可从某种角度说明资金正在外流。”(l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工商银行有意投资菲律宾一家银行】

工商银行已经表达了投资gsis family bank的意愿,后者是菲律宾国家退休基金government service insurance system的全资子公司。据《华尔街日报》报道,gsis总裁兼总经理winston garcia在周二(28日)发布的声明中称,工商银行的投资不但为gsis family bank提供了非常强大的财务支持,而且还显示出工商银行对菲律宾银行和金融体系的信心。gsis是菲律宾政府雇员的退休基金,它表示尚未达成投资协议,但它预计在2008年底前将达成协议。它补充称,工商银行将注入大量资本,使该菲律宾银行成为一家商业银行。gsis表示,工商银行正要求菲律宾监管机构使gsis family bank成为一家商业银行,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再开设20家分支机构,并将现有的22家分支机构中的12家重新部署。gsis表示,工商银行还希望该退休基金在gsis family bank的股份降至少数,同时继续保持作为该退休基金投资渠道的地位。(l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央行应尽快取消信贷额度控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央行前任副行长吴晓灵周二(28日)表示,明年中国央行可能不会执行银行贷款配额政策。不过吴晓灵强调这是她个人的观点,最终决定还要取决于中国央行。吴晓灵目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是在一个新闻发布会的间隙作出上述表示的。如果取消贷款配额的消息获得证实,将符合市场对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面对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政府希望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在中央已经明确将调控目标转移到“保增长”之后,央行的货币政策已有了明显的放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两次下调就是其表现。但令人不解的是,直到现在央行仍死抱着信贷额度控制不放。虽然现在信贷紧缩最重要的原因是银行惜贷而不是额度控制,但央行尽快取消信贷管制的措施仍很重要,因为这将向市场释放央行支持“保增长”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a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公募基金流行“现金为王”】

“现金为王”的信条从未如此被尊崇。据wind资讯对基金三季报的统计,11只公募基金拿着大半现金“过冬”,其中5只基金现金占比更超过75%。据wind统计,截至9月底,300多只公募基金持有现金1992.57亿元,加上一些不需披露三季报的新募集基金,基金持有的现金长江超过2000亿元。其中36只基金的现金占比超过30%,11只基金的现金占比超过50%,而5只基金的现金占比超过75%。在“现金冠军”排行榜上,汇丰晋信2026和汇丰晋信2016分别以93.72%和76.96%的现金占比位居第一和第五。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天治创新先锋分别以86.45%、78.6%、78.55%位列第二、三、四位。在持币观望的前五名基金中,天治创新先锋、汇丰晋信2026的股票仓位不到10%,仅为1.09%和6.67%。在海外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今年新发的两只基金qdii也保持了较高的现金比例。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和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的现金比例分别为56.25%和50.61%。在股票占比排行榜上,除了指数基金,风格较为激进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南方隆元产业主题、中邮创业核心优选、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和东方精选,股票占比分别为92.16%、91.92%、90.81%、90.65%、90.58%。目前a股大幅调整,高仓位基金的损失惨重。(lxb)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海外资本开始涌入中国寻找机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动荡之下,也有海外资本将眼光投向中国市场。出任蓝橡资本(中国)的ceo理查德·康纳最近正为全家搬到北京来作准备。理查德·康纳表示,当美国次贷危机刚刚出现端倪时,他就判断出美国市场将要出大问题,也就在那个时候,蓝橡资本决定剥离对美银行业务,将投资适当分布于其他国家。而中国成为蓝橡资本战略转移的重点目标。无独有偶,全球风险投资管理基金“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近日宣布正式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同时宣布了对亿动广告传媒的投资。而诺基亚首席财务官rick simonson亦称,北京办公室在该基金的战略安排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业内分析,“诺基亚基金”将北京增设为其全球第四大办公室带有一丝战略转移的意味。一位本土创投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创投机构采取的策略无非是进攻与防守两种:“有钱人”会选择进攻,以获得更大收益。在他看来,诺基亚和蓝橡显然就属于“有钱人”,看中的是中国市场的成长性,相对来说,欧美市场现在没有什么优势了。(lxb)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市场:跟不上汽车企业“过山车”行情的基金可能会很惨】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业销量下滑,汽车公司业绩普遍大不如前,不过在一片萧条之下也有“异类”。大众汽车的股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刷新其历史最高价,27日其股价大涨147%!原因之一是保时捷公司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地增持其股票以及27日发布公告称,计划2009年增持大众汽车股权至75%,为的是能够将大众公司的营业收入、资产及利润划到自己名下。保时捷的言论让对冲基金匆忙买进存量日渐减少的流通股,以回补空头头寸。大众汽车股价的飙升引发了市场的强烈猜测:即这将促使一些对冲基金破产,并导致投资银行蒙受巨额损失。这导致了人们对德国资本市场的猛烈批评。继27日大涨147%之后,大众汽车股价上涨82%至945欧元,市值达到约2870亿欧元。该股的日间高点为1005欧元,以此推算,其市值在美国股市28日开盘前超过了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exxon)。一家大型对冲基金的经理表示:“损失将极大。虽然我不认为这会导致一家大型基金倒闭,但可能导致一些小型基金破产。”一位伦敦的汽车业分析师表示:“我遇到了确实在电话中流泪的基金经理。”(ncm)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冰岛大幅加息捍卫本币】

冰岛央行28日意外宣布,大幅加息6个百分点,将该国基准利率提升至18%的7年高点。上周,陷入金融危机的冰岛刚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援助协议,该组织将向冰岛提供21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冰岛央行并未马上公布大幅加息的原因,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迫于imf的压力。后者可能希望冰岛首先稳住本币和控制通胀,提升外界对该国的信心。冰岛克朗近期持续跳水,对欧元汇价跌至历史低点。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imf就呼吁东南亚经济体通过加息来捍卫本币。对冰岛这样的国家而言,加息无疑是一柄“双刃剑”。不加息,通胀可能失控,本币也可能持续走软;但如果大幅加息,有可能使本已陷入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因此,有人将这些国家的加息比作是“饮鸩止渴”。为刺激经济增长,冰岛央行不顾高通胀,在本月15日宣布大幅降息3.5个百分点,将利率从15.5%降至12%。如果不加以控制,分析师预计,冰岛未来几个月的通胀率可能飙升至75%左右。与冰岛面临类似状况的还有匈牙利和丹麦,两国分别在22日和24日宣布加息,其中,匈牙利的加息幅度达到3个百分点,利率升至11.5%。该国本周有望与imf达成贷款协议。丹麦上周宣布加息50基点至5.5%。两国央行都宣布,加息是为了提振本币。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通过大幅加息来捍卫本币的做法效果似乎并不明显。(lxb)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市场:日本企业抄底华尔街——风光之后是尴尬】

当野村集团9月22日宣布以2.25亿美元(约213亿日元)的价格购买雷曼证券公司的亚欧部门后,世界为之震撼:“日本人真有钱。”但只过了一个月,野村业绩大变,公司出现了巨额赤字。野村集团28日发表2008年度上半期(4-9月份)的决算报告。报告称,由于金融市场混乱,金融商品价格暴落,公司出现了1494亿日元的经营赤字。去年同期,野村集团则有642亿日元的利润。野村说,由于雷曼公司破产,野村损失了170亿日元,另外投资房地产损失120亿日元。就连利润最高的银行投资部门,虽然保持了39亿日元的利润,但与去年同期比,利润下降了77%。野村集团在出手收购雷曼证券部门时,根本没有想到,日本的股市会跌得比纽约厉害,而日元汇率又被一路抬高,10天里高升了10日元。野村集团亏了这么多,还没有找到补缺的方向。另一家“收购美国资产的英雄”——三菱日联集团,则已经开始找钱。三菱日联银行27日宣布,该行已经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至少需要注入1万亿日元的资金。这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家要求增加资金的日本商业银行。而在9月,三菱日联银行耗资90亿美元(约9000亿日元)收购了摩根士丹利21%的股份。同时还正在洽谈收购摩根士丹利日本证券公司。虽然野村集团还没有向政府表露出伸手要钱的姿态,但是,三菱日联银行的态度似乎已经很明确,这1万亿日元的缺口弄不好就要政府注资。(rcm)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韩国两银行成为首获美联储注资的外国银行】

韩国国营银行国家产业银行(kdb)及全国最大的国民银行,成为全球首两间向美联储寻求注资的外国银行。由此可见,近期多国央行连番救市行动,未能有效纾缓环球信贷缩潮。由韩国政府拥有的国家产业银行,28日宣布向美国联储局发售价值8.3亿美元(约64.7亿港元)的3个月债券。韩国市值及资产值最高的国民银行亦宣布,已获美联储首肯,向美联储直接出售短期债券。雷曼兄弟9月中倒闭后,美国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内容包括联储局会向有需要的外国银行提供资金。三星期货(samsung futres)分析部主管my-young认为储局注资上述两间银行会有帮助,但质疑8亿美元是否足够解决美元资金短缺问题。韩国的银行外债比率高企,在信贷紧缩潮下更难向外国银行借入资金,被视为“高危一族”。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于本月中曾表示,考虑调低韩国7间银行评级,国民银行便是其中之一。(blmx)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开始第二轮救市行动】

继美国财政部第一轮注资计划对美国最大的9家金融机构注入1250亿美元后,第二轮针对地区性银行的注资正在展开,截至北京时间27日晚间,已有包括太阳信托银行和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在内的另外14家银行获得了约310亿美元的注资。据统计,最近一批获得美国财政部注资的银行为:pnc金融服务集团获77亿美元,第一资本金融公司获得36亿美元,太阳信托银行获35亿美元,阿拉巴马州的地区金融公司获35亿美元,俄亥俄州第二大贷款商fifth third bancorp获34亿美元,键盘银行公司获25亿美元,科美利坚银行获22.5亿美元,北方信托获15亿美元,此外,俄亥俄州的huntington bancshares inc获14亿美元,田纳西州最大银行first horizon national获8.66亿美元,城市国家银行获3.95亿美元,valley national获3.30亿美元,华盛顿联邦银行获2.30亿美元,first niagara获1.86亿美元。有券商称,这是前所未有的,政府通过这一举措希望传达的信息是不会让整个金融系统失效,如果这一计划还不能奏效的话,他们可能会继续出台新的计划。(lxb)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海湾国家成为第二个冰岛并不是杞人忧天】

因在外汇期权交易中严重亏损,科威特第二大商业银行海湾银行28日宣布,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金融衍生品交易。海湾银行新任董事会主席库塔伊巴表示,该行一些大股东准备随时为银行提供所需的流动性。海湾银行已经向国际市场偿付了部分损失,但银行亏损的具体数额仍在统计中。当地银行界人士估计,此次海湾银行损失高达7亿多美元。科威特中央银行26日宣布,海湾银行在受顾客委托进行外汇期权交易时由于欧元对美元汇率大跌而严重亏损,因而暂停该银行的股票交易。为稳定投资者和银行储户信心,科威特中央银行同时表示,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损失不会影响海湾银行其他正常业务,而且科威特其他商业银行都没有发生类似问题。科威特财政大臣穆斯塔法·贾西姆·谢马利28日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内阁已通过一个向科威特所有银行提供存款担保的议案,并将提交议会批准。由此,科威特将成为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之后第三个承诺为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的海湾国家。这个信息让人看到了因石油美元而富得流油的海湾国家脆弱的一面,金融危机,全球同此凉热,海湾国家也难幸免,未来风险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类似海湾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受到损失,二是海湾地区国家的政府债务在gdp的比重在迅速提高。(ncm) hyperlink \l "目录" 返回目录

〖调整与修正〗无

〖每日数据〗

本数据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日 期

收盘指数

涨跌点数

上证指数

10

1719.81

-52.01(2.94%)↓

深圳成份指数

10

5798.67

-92.46(1.57%)↓

上证b股指数

10

86.71

-4.84(5.28%)↓

深成份b股指数

10

1698.30

-26.98(1.56%)↓

沪深300指数

10

1658.22

-47.60(2.79%)↓

香港恒生指数

10

12702.07

+105.78(0.84%)↑

恒生国企股指数

10

5786.71

+103.65(1.82%)↑

恒生中资企业

10

2577.78

+39.35(1.55%)↑

台湾指数

10

4406.52

+6.55(0.15%)↑

美国道琼斯指数

10

9065.12

+889.35(10.88%)↑

纳斯达克指数

10

1649.47

+143.57(9.53%)↑

标准普尔500

10

940.51

+91.59(10.79%)↑

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10

一个月

二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美元

3.1712

3.3212

3.4650

3.4800

3.4900

英镑

5.7425

5.8487

5.9375

6.0550

6.1425

日元

0.9243

0.9518

0.9912

1.0750

1.2012

瑞士法郎

2.2200

2.6816

2.8683

2.9866

3.1683

欧元

4.5137

4.6825

4.8500

4.9350

4.9937

libor数据为伦敦时间28日下午2:00之后提供(国内媒体转载)

香港银行同业港元拆息(%)10月

隔夜钱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0.45/0.50

2.95/3.10

3.62/3.82

3.53/3.68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08年

期限

shibor(%)

涨跌(bp)

隔夜(o/n)

2.2963

0.17↑

1周(1w)

2.9342

3.89↑

2周(2w)

2.9485

2.57↓

1个月(1m)

3.0332

2.75↓

3个月(3m)

4.1335

1.45↓

6个月(6m)

4.4173

0.98↓

9个月(9m)

4.4596

0.68↓

1年(1y)

4.5252

0.66↓

[石油现货] 北海布兰特石油价格每桶60.60美元 (纽约10月29日04:23)

[石油期货] 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价格每桶64.87美元(纽约

1盎司黄金=746.60美元

1人民币=4.8638新台币 100人民币=11.4890欧元 100人民币=14.6117美元

[外币100] 美元683.18 英镑1095.58 日元6.9805 港币88.11 澳元438.63 欧元871.05

(中国银行2008.10.29)

[1美元兑各国货币] 英镑0.6250 欧元0.7863 澳元1.5645 瑞郎1.1490 日元97.23 加元1.2731

声 明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分析师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有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电话咨询”(telephone consulting)及“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ing)服务,直接向分析师咨询。电话咨询:010在线咨询:research@。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分析师)。

?2008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热词搜索:当前党风廉政形势分析形势专栏分析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汇总(9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gongzuofanwen/gongzuozongjie/xuexiao/1685401088143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