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 课堂听课 >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肓随笔篇一

自成为一名教师以来,己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苦也有甜,有累也有乐,有困也有豁。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教师真挚的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才能奉献。我的教学宗旨是:爱而不溺,严而有格,耐心细致,一视同仁。对“好学生”不“一俊遮百丑”;对后进生关心备至,增加感情投入,想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加之因势利导,使之逐步完善自我。

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一是严而有格,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有标准,教育方法不出格;二是严中有爱,和学生相处从不借口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摆出一副冷面孔,一派咄咄逼人的气派。要知道,一份严格之水,要渗上九份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后进生”也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是否发现。学生的一个进步,一次好事,一次较好的作业······都是星星之火,教师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有极大作用的。在课堂上,我总是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对了,我会高兴地说:“你聪明”。即使回答不上,我也会给他一个激励的目光。

俗话说:“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教师就应该坚持上课前整理穿着;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不要讲粗话;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教师课堂上尽量用生动、优美、简洁、精练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意境”。这样,不仅陶冶其情操,提高其觉悟,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其表达能力。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平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

教师教肓随笔篇二

不知不觉间,我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学的效果,都较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师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现在的学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学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接受。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涉猎一些课外书籍的知识,开拓视野,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识讲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教师教肓随笔篇三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次上课进行词语听写结束,组长告诉我某位同学没有上交听写本,我去询问,她告诉我:“老师,我没有写完。”我将本子拿过来,发现有几个词语都没有跟上,我告诉他,你可以等老师批改之后再写,这几个词语是你掌握不熟练的,一会你要多写几遍练一练。话音刚落,她趴在听写本上小声抽泣着,我只认为小姑娘自尊心很强。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瞠目结舌,她越哭声音越大,还用脚踹自己的桌子,将语文书,位洞里的饭盒等物品,都扔到地上,用近乎咆哮的声音吼到:“我还没有写完”。我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她一地的狼藉,未曾想听写没有拿100分,对一个孩子是这样的打击。我耐心下来跟她一五一十的说着,她根本不理会我。足足折腾了有课间10分钟,眼见上课了她还没有停止,我将她连拉带拽的带到水房,好让其他同学能正常上课。这时,班里另一个小姑娘悄悄走到我身边告诉我说:“方老师,她在幼儿园时候就这样闹,而且一哭就是2个小时,最后被妈妈接回家”。惊叹于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是否真的明白,也属实理解了“炸弹”的威力。这期间大约有半个小时多,多位经过的老师怎么劝导都不能缓解。最后,等到她冷静之后,跟家长电话沟通才知道,孩子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只是借听写这个借口。小姑娘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脾气,不听老师的劝导。有时候自己的铅笔断了,或者某个字没有写好看,也是他发脾气的理由。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小姑娘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她的自尊心,她就会变得敏感,我开始减弱她的存在感。

我利用课余时间等多种渠道亲近她。我们一起写数字和背古诗,后来我发现她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画画也非常有天赋,我经常表扬她用色非常协调,涂色非常均匀。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闭心理,偶尔还是会犯脾气,但是能慢慢听进去老师的劝说。

慢慢的通过半个学期的改变,我也会在课间时候悄悄告诉我,我可以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了,我已经锻炼好了,老师您是不是更喜欢我了。自此我们约定好,她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她举手,我允许她去水房冷静一会儿,回来我会给她一个爱的抱抱。孩子已经融入班集体,还可以给老师帮忙整理课本,分发作业。他在进步,这就足够了。

自从有了听写这个事件,利用放学时间跟家长沟通,孩子是在一个有家庭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家中还有一个哥哥,父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母亲性格软弱,在家里说不上话。在教育孩子学习上,父亲经常辅导孩子作业,但是等自己忙完工作深夜才开始,孩子作息有些颠倒,敢怒不敢言。父亲认为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性格等排其次。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后,爸爸也承认自己的错误教育方法,孩子的负面情绪在家里没处发泄,就会选择在学校中发泄。跟爸爸多次沟通,要放下一点姿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榜样,毕竟身教大于言传。

面对特殊学生,在承认和正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以更为积极的态度研究其“特殊”,设法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教师教肓随笔篇四

六一节时,我作为家长来说,送给孩子一点礼物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我们却很少想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礼物?我们应该送给孩子什么样真正的礼物呢?

小时候,哥哥给了我“爱读书”的礼物。

有位位家长把“爱读书”、“关爱”、“勇敢”看作是最好的礼物,这样的的认识,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我既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而在送给孩子的礼物上,我们的确是有误区的。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但在读什么书上却有着极大的误区。每到新学期的时候,家长都要拥进新华书店,帮孩子买一大堆的书,那都是些什么书呢?五花八门的教辅书,都地跟教材相配套的各种练习。作为班主任,我对班级学生做过调查,现在学生手头有文学名著的几乎少之又少,有时间看课外读物的更是寥寥无几。语文老师还好,还能鼓励学生多读些文学著作,而其他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大加封杀了,家长也是无情封杀,只要是与学习科目不符的书籍,统统被家长认为是闲书,是看不得的是耽误学习时间的。想想看,孩子整天只对着什么学习兵法、考试秘笈什么的一类书籍,知识面能宽广吗?

尽管家长,有的老师觉得现在孩子时间宝贵,学习竞争又是如此残酷,广泛阅读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前途,但这却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呀。

一位作家说过:“每当我们翻开书页,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千百年来,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升品位,也藉此得到生活的力量。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阅读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的基本途径。中国青少年的阅读现状令人忧虑,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左右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美国孩子的年阅读量是3万字,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是每年500字,只占他们的六分之一。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不在青少年时期培养起这一能力,那么他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青少年中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英国1998年到1999年开展了阅读年活动,这一年里,政府额外拨出了1亿1500万英镑的购书经费,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共增加新书2300万册;从1998年9月的新学年度开始,小学每天都有一小时的语文课程,专门用来提升读写能力。阅读年活动所点燃的阅读热情至今仍在继续,原本到处可见的阅读年标语“读书吧”,如今又变为“继续读下去”。在美国,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拨出50亿美元的经费,希望在5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3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布什夫人也推出“阅读、阅读再阅读”计划,提醒天下父母,必须在孩子童年时为他们铺设一条经由阅读而成功学习的道路。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2001年底,日本专门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并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可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是多么重要。我们切不可只盯着孩子的课本书籍,更要让孩子广泛阅读,涉猎各种知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说说“关爱”。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也进行,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误区。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大冷天把衣服脱给一个生病的同学穿了,我想大多数的家长会责怪自己的孩子是个“傻子”。为什么呢?这关你什么事呀?你只要搞好你的学习就行了。

再来说说“勇敢”。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人说这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人向来就不善冒险,崇尚平和,但这好象还不是充分的理由。

比如说现在都强调安全意识了,当然这是应该的。而学校在这方面怎么做的呢?上体育课,老师稍困难的一些动作就不敢做了,为什么?出了学生受伤等等的事,学校的麻烦太大了,谁也不想惹麻烦呀。春游是学校的传统项目,让学生有亲近自然的机会,现在学校也不敢组织了,怕出事呀。要说什么探险之类的那更是不可能的了,出了事故谁能负得了责任?据我所知,不少学校原先制定的一些研究性课程是要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去的,现在也基本上取消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嘛!

照这样下去,我们好象是要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一株株养温室时美丽的嫩芽,一只只关在笼子里的好看的小鸟,一头头温顺的绵羊。而我们的下一代都成这样了,祖国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总之,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识,孩子是未来,我们都很关心他们,就送给他们礼物而言,我们也毫不小气,只是我们在送给孩子东西的时候,物质上考虑的多了,而没有从培养孩子的精神品格上多加考虑。

还是从那位美国家长的体会中得到点启示吧,送给孩子“学读书”、“关爱”、“勇敢”,这才是最好的礼物。

教师教肓随笔篇五

无论您在哪个季节走进我们的幼儿园,您都会看到满院子正在快乐做事的孩子们。

春天,孩子们在悠然地赏花,看小草偷偷地冒出小芽,等待虫儿们陆续地出现在春阳下;他们自在地喂鱼、喂小兔子、看小鸡仔们嬉戏;他们听鸟儿唱歌,给鸟儿筑巢;他们专注地观察、投入地写生……夏天,孩子们捉蚂蚱,捡蜗牛,粘知了,逮蝌蚪,摘野花,采野菜;在自己的农耕小田里除草、捉虫、幸福收获;在林中捉迷藏,在雨中狂欢;他们尽情地玩水、玩沙、玩泥巴,或者围坐在草地上听故事……秋天,孩子们或是正在采摘黄澄澄的柿子和红彤彤的山楂,或是正在捡拾脆生生的鲜枣儿和刚落下来的核桃;他们与秋风嬉戏,与落叶共舞;在树木的枝干上,您看到的不只是树叶,还有自己爬上去的孩子……冬天,孩子们疯狂地玩雪、玩冰、堆雪人、打雪仗、冻冰花……看到这里,也许您会纳闷:您讲的是公园还是幼儿园?您讲的是事实还是童话?

这就是我们的幼儿园,秉承自然教育的理想创造的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幼儿乐园。

要了解这个自然教育的童话,先要了解我们的教育哲学和理想。

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信念和理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们实行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环境对孩子的生命成长、心灵启迪至关重要,尤其在养护孩子的“真善美”及“智慧和灵性”等方面有着社会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美国当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学家雷切尔·卡森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爱默生也曾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而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给孩子创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孩子真正地体会到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神奇和美妙,体验到在大自然里嬉戏和探索的快乐和幸福,初步感悟到人在自然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天人合一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过一种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完整统一、幸福快乐而又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的老师过一种平和润泽、幸福完整,通过成长自己而引领大众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们的教育宗旨就是,以自然育灵性,以大爱启智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无中生有”创建自然生态资源为了实现我们的自然教育理想,自20xx年办园初,我们就因地制宜为孩子们建了一个生态园,大体分为游戏区、观赏和探索区、养殖区、种植区四大区域。

游戏区里我们准备了沙、水、泥、土、石等自然游戏材料,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个够。在这里他们一会儿是建筑师,一会儿是工程师;一会儿是烧烤店的烧烤师,一会儿又是蛋糕房的蛋糕师……在探索和创造中,感受着这些自然材料的魅力和特点,感受着自己和这种种不同物质的联系。

观赏区和探索区里,我们种下了杏树、梨树、桃树、樱桃树、核桃树、李子树、山楂树、枣树,无花果树,樱花、梅花、海棠、紫薇、丁香、木槿、凌霄、牵牛、荷花等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色,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昆虫和鸟儿来这里安家。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地享受着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美、愉悦与安宁,深切地体验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带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事物的不同影响。

养殖区里,我们养了鸡公鸡婆鸡仔一家和兔子、鸽子,它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喂养它们,观察它们,模仿它们,研究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建构着自己对动物的认知体系及情感态度。

种植区里,我们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块袖珍农耕小田。在这里,孩子们种下他们满满的好奇和期盼;在这里,他们了解各种植物不同的种植方式、生长及生存智慧;在这里,他们感受体验着植物生长周期里不同阶段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在这里,他们品尝着劳作的滋味和收获的快乐;在这里,他们通过观察、探究、测量、记录、写生、泥塑、烹饪、表演、照料、养护等各种方式建构着自己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看着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园,人们很难想到,它当初竟是一片废墟瓦砾。

德州跃华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办学的民办学校,几个学部都在一个校园内。1999年创建的初中部和高中部;20xx年创建的小学部;20xx年创建的幼儿园。校址的前身是一块麦田。20xx年3月我来到这个学校时,幼儿园正在挖地槽阶段,整个园区都是建筑工地和建设其他学部时残留下的建筑垃圾。工程完毕以后,大堆的垃圾被集中清理以后,留下了目前生态园的前身——泥土里或埋藏着或混杂着瓦砾石块且凹凸不平的十来亩地。这块地不光荒芜杂乱,还很肥(由于各种原因,一度以来,这里是某些人大小便的地方。为了取消这项功能,耗费了我4年多的时间——每天早晨我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铁锹去掩埋大便)。在如何处理和利用这块荒地上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硬化,即用瓷砖或大理石铺砌起来;有人主张软化,即用塑胶地垫装饰起来。而我对投资人说:不要动这块地,给我们留着,这块地能长出咱们幼儿园的特色——自然。

教师教肓随笔篇六

社区教育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社区教育的优越性在于其通过社区内的环境布置,人文气氛,以及所组织的各项大型专题活动,对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在日益蓬勃发展的幼儿园环境教育中,如何开发,利用园外环境――社区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幼儿进行自然而然的环境教育,拓宽幼儿的环境保护的视野,从而自发地产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呢?在此谈谈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让幼儿到社区宣传环境知识,萌发爱惜一草一木的意识。

实践,永远是锻炼幼儿,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并逐渐地表现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绍环境知识的热情。惜逢我园地处江湾桥南纺织路,隶属中海名都小区。我决定利用这一无意识的行为,组织幼儿大胆地向名都小区里的居民们,路人宣传环境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孩子爱惜环境的情感。

于是,我们班里首先开展了“名都环境宣传员”的竞选活动,让幼儿自己评比谁是最佳宣传员。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竞赛,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终于选出了几名“环境宣传员”。我们要求他们以自己是一名“环境宣传员”的身份向小区居民或路人宣传节约用水,讲卫生等知识;向阿姨们讲垃圾分类放的重要性;向吸烟的叔叔宣传香烟的害处多;向公公婆婆讲爱护草木等,共同营造小区美丽的环境。

小小“宣传员”稚嫩的话语,简单而生动的讲述,既赢得了周围群众的赞许,也增强了孩子宣传环境知识的信心。自此以后,班上的幼儿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不但积极学习新的环境知识,还大胆地向别人宣传,对不良的破坏环境的行为习惯敢于提出批评,孩子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二、发动家长共同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共同提高环保观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在孩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设法让家长共同培养参与社区活动,争取家长参教、议教、助教,进而识教,懂教,共同培养环保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邀请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家长们帮助孩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共同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制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制作的玩具车;还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锻炼了家长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

经过和家长一起参加社区活动,使孩子们对参加社区环保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会变宝,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利用废物制作的兴趣,不断地增强了幼儿的变废为宝的观念。可见,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方社区的辐射作用,在我们的教育中已初见成效。

利用社区活动进行环境教育的效果是显着的,孩子们明白了自己什么行为对环境好,什么行为不好,慢慢地把学习环境知识的兴趣升华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社区环境,不断地在社区中交流与分享环保信息,逐渐萌发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为保护周围社区环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环保的意义。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社区活动资源,带领幼儿在“走出去”中丰富环境知识和经验,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仍是我们今后探索的方向。

教师教肓随笔篇七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走进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孩子对有的幼儿教师非常亲近,有话敢说、愿意说,老师的话也听得进,而对另一些老师则疏远,不够亲近,也不爱听老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教师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造成的。下面为您介绍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为了防止幼儿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儿:“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地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要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躁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了。”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拥有了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都是不错的。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是这样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其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画边说。比如,教幼儿画鱼时,我们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上,一会下,游来游去真自由。”这样就逐步画出了鱼身、鱼尾、鱼头、上鱼鳍、下鱼鳍和鱼泡泡,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范围较小的语句。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吃胡萝卜时,我们如果说:“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给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们都要吃胡萝卜。”这样的话孩子们很不容易理解,效果自然就会不尽如人意。但如果简单地说:“胡萝卜很有营养,吃了对小朋友的身体有好处。”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对胡萝卜有新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直白。

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体态表现出来。幼儿教师的体态语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比如,教师的微笑可以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教师的手势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儿在犯错时心领神会,自觉改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肢体动作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从而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总之,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能够使教育教学锦上添花。

教师教肓随笔篇八

天越来越冷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带上了厚厚的帽子,各式各样的,很是好看。他们会给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帽子跟别人的帽子有什么特别,自己的帽子是谁给买的等等。成了这几天我们班小朋友很热议的一个小话题。

不过,老师们却发现的一个现象。小朋友进教室后都知道把厚厚的外套脱掉、把帽子摘掉。但是,孩子们只知道把衣服叠整齐却把帽子随手一扔,小帽子们被扔的乱七八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应该在这件事教会我的孩子们点什么呢?

我看到孩子们在玩表演游戏过家家,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给小帽子们选一位“家长”呢?让家长们精心管理他的小帽子们,锻炼一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感。

经过叠衣服比赛,我选择了成振艳(女)小朋友,让她来当“帽子妈妈”,负责我们班没有放整齐的帽子们。接下来的几天里,成振艳小朋友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很自觉地来到放衣角,监督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在叠好衣服的同时把帽子放整齐。如果她觉得帽子放的还是不整齐时她就会动手整理整理。等小朋友都把帽子放好了,她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我总是不会忘记这个重要环节,叫所有的小朋友“参观”一下放衣角。特别看一看帽子有多整齐,然后组织所有的小朋友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帽子妈妈”成振艳。这时的成振艳小朋友总会露出自豪的笑容。

很多孩子也会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他们也想当“帽子妈妈”,甚至有的小男孩也要当“帽子妈妈”。我问小男孩,你们是要当帽子的“妈妈”还是“爸爸”?他们会笑着说男孩是当“帽子爸爸”的。

看到美工区的彩笔和阅读区的图书总不是那么整齐。于是,我们班又接着选出了“彩笔爸爸”许春福,“大书爸爸”马浩圆,也准备再为班里选 “板凳妈妈”等等。

这些“小家长们”一周替换一次,还是以选拔的形式。孩子们当的很负责,做的也很开心。

教师教肓随笔篇九

不知不觉间,我在教育教學的路上,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學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學的效果,都较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學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學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學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學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學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教學实践,结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師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學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師,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學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现在的學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學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接受。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學生,让學生会學而不是學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學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學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學生學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學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學情,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學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學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學生参与!常规教學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學是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學效果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涉猎一些课外书籍的知识,开拓视野,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识讲活,才能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在今后的學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就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的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学听课的过程中,我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而正是这件小事却让我感动至深。

当我们走进三毛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有好多早到的老师坐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而教室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椅更让人赏心悦目(椅子插入课桌下面的空间里),便怀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在周老师热情的引导下,师生们一起演绎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闷热、不同寻常,在聆听中收获,在朗读中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当课一结束,就在学生们忙着整理学习用品准备离开的时候,周老师轻声提醒着:“想想看,你来的时候椅子是怎么放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插入了课桌里面,然后带着学习用品排好队出去了。没有学生对此有异议,也没有学生需要别人的再次提醒,更没有学生大声喧哗,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训练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齐齐的教室,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曾经有学生来上过课。这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件小事中又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是三年级的课,上课的老师来自实验小学,我在想着她会不会也提醒学生要让课桌椅保持原样呢?但学生们的做法让我再次涌起了对他们的敬意。当学生即将离开时,并没有老师的提醒,可他们却一个个主动地把椅子插入课桌下面。有一个女生可能是一时忘记了吧,当她已经走过一个座位时才猛然醒悟过来,于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地把椅子放好后才满意地离开。如果说二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提醒的话,那么到了三年级,学生显然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需要怎样的持之以恒呀?

离开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恢复原样,这真的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作为教师,我平时也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看见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你可以主动把他扶起来,安慰他;如果看见风把窗帘吹散了,你可以把窗关好或者把窗帘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见教室里的课桌歪了,你可以把它们排得整整齐齐;如果看见有人的红领巾掉下来了,你可以出声提醒他或者捡起来帮他戴好;如果看见扫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来,再让它靠墙“站”好;如果看见窗台脏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们擦掉……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总有那么多人不怎么愿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视而不见;别人的困难可以置之不理;学校的财物可以随意处置……举手之劳,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举手”呢?

如果说两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给这美丽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学生们的举手之劳让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园里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会的安宁,需要人去维护;心灵中的枯地,需要我们怎样去浇灌呢?假如人人拥有如这些学生般的心灵,相信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一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校园里,春暖花开,少年云集,既是读书的好季节,又是读书的好年龄。

本学期,学校将周五中午自修定为课外阅读时间,引领学生阅读、悦读。这是我校“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浸润校园”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很有远见的举措。

试想,学生从清晨开始一直做功课,直至黄昏时分,住校学生甚至奋战到夜晚八九点,哪有时间读书?学生在枯燥的题海中只会焦躁抑郁,何谈快乐?即便是语文课,也被考试指挥棒所驱使,为了高分而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一天也只阅读一两篇短文而已,学生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呢?

而窗外春光明媚,花草树木尽情生长。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因为有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书籍正是人们成长的“阳光雨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阳光雨露”。阅读,特别是“悦读”,正是青少年汲取文明精华、先进文化的最佳途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机能快速成长的时期,记忆最强大,精力最旺盛;思虑单纯,不为闲杂事务所牵绊。这正是“无边光景一时新”的人生之春,正是勤奋读书的最好时期。

晨曦照室明,绿树入帘青,学生不释卷,琅琅读书声。此情此景,用朱熹的《观书有感》来表达则恰如其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如同打开一面镜子,知识思想映眼前;阅读就像打开一扇窗,杨柳春风扑面来。

寄语学生,大好春光,正好读书,博览群书,内修积淀,外阔眼界,视通千载,神骛八极,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定基础。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二

西方: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其内涵是指对人类生存的关怀;

中国:以价值伦理道德为核心,其内涵是指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法则与秩序。

两者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关怀的对象。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上。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它主要是通过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活得高尚,活得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要合乎社会进步价值的标准;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代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进步的现代人,注重培养人性的理智、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即便他(她)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的任务是提高人、发展人、引导人。所以,让每一道火花都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都进步,让每一位学生对人生都充满热情,这是教育者的责任。

“一匹狼,为了减少对手而咬死另一只狼,或者把肉夺到自己的嘴里,对狼来说,也许是它的快乐;!人是天底下最具有灵性、具有思想、具有感情,能判断善恶和是非的高级动物;人讲成败,更应该讲善意。所以,人的快乐,除了享受成功等等之外,还有更高的内涵::‘仁者爱人’。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三

到聋哑学校阅卷,我发现在每个教室的墙上,竟然有两个灯泡。虽然大白天,灯没有亮,但很明显能看出这是两个彩灯,一个是红灯,一个是绿灯。

教室里竟然有红绿灯?本人生性愚钝,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当我把我的发现和疑问,告诉其它老师后,他们有的和我一样惊讶和疑惑,有的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很明显发笑的老师,早就知道聋哑学校有这两个东东,并且他也一定知道红绿灯的作用。

在我们反复的追问下,这位老师不再卖关子,告诉了我们答案。

原来聋哑学校教室里的红绿灯,就相当于其它学校里的钟或铃。因为这里的孩子很多既哑又聋,无法听见上课或下课的铃声,于是正常的钟铃派不上用场。但是他们大多人视力正常,不能听却可以看呀!于是便有人发明了聋哑学校的“红绿灯铃”,上课亮红灯,学生肃静,老师“讲课”。下课亮绿灯,学生自由休息,教室内外放行。

听过这位仁兄的讲解,对这个东东的发明人,我油然而升无比的感激与崇敬。别看这一样小小的发明,给聋哑儿童解决了多大的问题呀!这里面又凝聚着发明人多少智慧,多少爱心啊!

我又不禁联想到其它一些专为残疾人士发明的东西,比如轮椅;比如盲文;比如盲道,比如助听器等等,哪一项不是发明人爱心、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啊!

我想:作为普通人,或许我们没有发明家的才智,不可能给残疾人太多太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首先,对他们不要歧视,不要冷漠,不要刁难!

其次,应该给于他们应有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关爱以及帮助!

还有一条,那就是:

关键要有行动!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四

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还能够教好的学困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懒惰、畏难,就让我多花点心机帮忙他们,督促他们,让他们在小学最终一年有所学、有所得,其实能看到他们的点滴提高是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此刻我对他们的提高有一点信心,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提高,不敢奢望他们的提高有多大,起码让他们不能厌恶数学,如果能有点提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如果发现他们分散精神,就立刻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我就不动声色,提问另一个成绩跟他差不多的学生,当然我心中有数,这个学生必需当时是有听课,并有把握他会回答出我所提的问题,并对这个学生给予极高的评价。那不会回答我问题的那个学生就能明白教师对他的'批评了,会自觉地认真听。

如果这策略没有成效,说明那个学生脸皮够厚,还需要更进一步严厉的批评。

如果还不会,我就对他说:“可能你坐着听不能集中精神,那你就站着听课,如果你能回答出教师的一个问题你就能够坐下听。”这时绝大部分的学困生都会用心听课,争取能回答出一个问题。

利用下课的十分钟,我主动走到那个学生前,辅导课堂的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情作适当的批评。比如:如果那个学生是比较顽皮的,就严厉批评,如果那个学生是因为听不明白而分散精神的,我就不作批评,只是辅导他之后说些鼓励的话,让他明白自我并不是个笨学生,只要能控制好自我,认真听课就能听得明白,就会越学越好的。

在课余时间,绝对不能对学困生冷淡,适当时候甚至要比其它学生热情,跟他们拉家常,跟他们拉近关系,记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上星期我班一个顽皮的学困生跌伤发脚,缺课几天,当他第一天回校上课,我就跟他聊天,问问他怎样跌伤的,还痛不痛,还表扬他脚还没好就回校上课,并利用午练、第二课堂时间给他补课。我想这样一来,无论那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是如何的顽皮,他也会对我有好感,跟我亲近了,我对他的教育效果就明显了。

学困生的通病是懒惰、畏难。懒惰就需要严厉来管促,畏难就要教师的爱心来树立他们的信心与意志,克服畏难情绪,教师的不断激励是学生提高的动力。

以上策略要不时使用,持之以恒,效果就必定明显,我真的好期望我的学困生能有所提高,不仅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做个懂得真善美的好人!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五

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任务。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二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二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的,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六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

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 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 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

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 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 , 彻底改变评语中 “该 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 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

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 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 养一个人, 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 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 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 观念!

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

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 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 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 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 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 论教师, 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 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 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 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 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 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要 大量做题,研究高考,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 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 ;第三突破 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

“教” “学”并重,有思 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 。没有教不好的学 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新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 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 不是学会知识; 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 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 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 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 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 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 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 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 养一个人, 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 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 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 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 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七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八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教肓随笔篇十九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数年了,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要利用品德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相关文章: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教师教肓随笔(十九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uexifangfa/tk/1686388799185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