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

微信扫码分享

  端五节就快到了,我们在过节的同时还要懂得节日面前的故事。下面介绍的是端五节来历及风俗,仅供参考。

端五节来历

  端五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敬,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五,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发源涵盖了陈腐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包含着艰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开展中杂糅了多种风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厚。扒龙舟与食粽是端五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五节,本是上古先民创建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五节作为怀念屈原的节日;也有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五节发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谷旦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冬季时令“祛病防疫"风气;把端五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南方华夏,傅会怀念屈原等汗青人物怀念内容。

端五节汗青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传记”记录,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其实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议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激烈支持,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国都,放逐到沅、湘流域。他在放逐中,写下了伤时感事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本人的故国被侵略,痛澈心脾,但是始终不忍舍弃本人的故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本人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外地苍生闻讯顿时荡舟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拜托哀思,人们划船江河之上,尔后才渐渐开展成为龙舟比赛。苍生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繁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摧残浪费蹂躏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为了吃粽子的风俗。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相关文章:

端五节的来历简短20字

2022端五节简短祝福语 端五节的美好祝愿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端五节的来历 有什么故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uexifangfa/ff/10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