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三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3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篇二】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了解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情况,设想一下他会怎么办,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能让别人听明白。

  2.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听说能力,能听明白同学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三言两语说图意

  1.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认真观察,想一想图上小男孩遇上了什么事。

  2.以评促说,说清图意。

  3.揭示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说图意,练习说话,以生生评说为途径,达到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以此为凭借,引出话题。]

  二、各抒已见议办法

  1.小组讨论小男孩该怎么办,互说互评谁说得好,谁想的办法好。划指标

  2.小组汇报交流,以评促说,评一评是否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设计意图:在说中,练习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通过自评,生评、师评,促进学生说话和倾听能力的发展。]

  3.小组讨论:哪一种办法比较合适?为什么?说说评评。

  4.学生汇报交流,各抒已见,互相评议,引发争论。

  [设计意图:再进一步有机地引出话题,让学生互相评议,引发争论,训练说,以及随机互答的能力。]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为图上的小男孩想办法这个话题引开,让学生在小组充分地说评,在班上互相评议、争论,激发兴趣,引发参与互动交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访话题

  1.话题:假如你遇到像小男孩这样类似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2.模拟记者采访。

  (1)教师示范当记者采访,评价。

  (2)学生轮流当记者采访,互评。

  (3)学生上台模拟采访,评价。

  3.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记者采访”的情境,进一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趣味感,有机展开话题,让学生在采访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锻炼把意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及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拓展延伸想开去

  在生活中,除了遇到类似困难外,假如你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你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想一想,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总结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朗读,区分复韵母和前后鼻韵母。

  2、能读拼音写出同偏旁的字。

  3、能按要求写出字的制定笔画数,再数一数有几笔。

  4、能给合体字去偏旁变成独体字,再正确组词。

  5、能正确的读拼音写词语。

  6、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7、能看图做出正确的评价,并说写一句话。

  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同时进行说写句子的训练。

  难点:观察图片,明辨是非,并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辨别韵母的不同读音。

  2、能读拼音写出同偏旁的字。

  3、能按要求写出字的指定笔画数,再数一数有几笔。

  4、能给合体字去偏旁变独体字,再正确组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比一比,读一读

  1、比韵母的字形。

  2、读:

  ①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②师读——生辨析是哪一个

  ③用卡片进行抽读

  三、教学第2题

  1、出示偏旁,说出它的名称

  2、读拼音,把字写在相应的偏旁后面。

  四、教学第3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并审题,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

  2、你能做吗?尝试着完成。

  3、师生讨论校对,说说那个字最容易写错。书空。

  五、教学第4题,去偏旁变字,再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拼音写词语。

  2、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3、能看图做出正确的评价,并说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5题

  1、要求学生自己读拼音。

  2、写词语,请写得又快又好的6位学生上黑板写。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校对订正。

  二、教学第6题

  1、读题目要求,能照样字把句子写完整。

  2、读例句,是“什么地方有各种什么”的句式。

  3、学生按这个句式填表。

  4、写好后读一读,检查有没有写错,有没有加标点符号。

  三、教学第7题

  评一评,谁做得对,说一说,你做得怎么样?

  1、审题,明确要求。

  评评,哪些行为是对的?

  说说,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做的怎么样?

  2、出示图画,仔细看图,要求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一和图二,谁做得对?为什么?

  图三和图四,谁做得对?为什么?

  我们应该向谁学习?给做得好的小朋友画上一朵小红花。

  3、我们班上哪些小朋友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4、小结:小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自觉保持环境卫生。

  说说以后你要怎么做?联系实际谈体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