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 >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

微信扫码分享

  【#一年级# 导语】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是大面积降温的天气,人体开始感觉到寒冷,早上出门也会突然见霜。我们告别了秋高气爽,迎来了深秋的时节,生活开始转变。金笔头网整理了霜降相关知识点,希望对一年级小学有用!



  关于霜降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霜降气候特点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0°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


  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计算方法


  霜降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况: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霜降节气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穿什么衣服


  霜降前后白天平均20℃,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霜降前后夜间平均10℃,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简单H型的毛呢长外套加上经典双排扣设计,十分休闲百搭,可内衬黑白条纹的毛衣,再搭配宝蓝色的铅笔裤和驼色的雪地靴,再背上褐色的迷你斜挎包,简单的搭配塑造想象不到的迷人效果,保暖效果也是满分。


  柃檬黄外套精致优雅,自然挺阔的下摆塑造了甜美清新的形象。可内衬薄荷绿的高领毛衣,两种颜色清新淡雅,过渡自然,再穿搭白色的网纱裙子和驼色的绑带雪地靴,尽显女神范。


  白色的圆领毛衣加上木耳边下摆,凸显了淑女气质,精致的针织盘花更是增添了几分可爱俏皮感,可搭配原宿风的大摆裙,再穿搭绒质的酒红色坡跟鞋,整体效果非常甜美动人,令人一见难忘。


  霜降养生知识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闽台民间在霜降这天,要进食补品,闽南有句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附:霜降课外文学知识


  霜降节气歌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霜降农谚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霜降,瞎撞。


  时间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搂上。


  缺苗补,密苗间,麦苗匀全才增产。


  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种麦。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坝里霜降点。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晚麦不过霜降。


  霜降前,要种完。


  麦不让霜。


  湿地无晚麦。


  霜降拢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地冻萝卜长。


  复收拣起地里粮,积少成多堆满仓。


  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复收一亩数量少,万亩复收不得了。


  宁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


  扁担不扎,两头溜塌。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三遭。


  出门带镰刀,回来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


  出门样样收,回来过遍手,该喂牛的喂牛,能编篓的编篓,最后剩下入灶口。


  留地不种麦,快着耕起来。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


  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


  种完麦,忙完秋,快采藕。


  种完麦,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米)。


  霜降各地农谚


  霜降、寒露都在阳历10月,各地农谚综合于下


  山西


  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


  河北


  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紧打场,及时入库。晚茬小麦,突击播种。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种上几亩。来年春季,能早收获。


  山东


  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抓紧收割,地瓜花生。切晒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麦田苗情,检查要精。缺苗断垄,及时补种。


  新疆


  十月寒露与霜降,秋高气爽秋风凉。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见秋霜。抓紧秋浇和冬灌,劳动果实快贮藏。牲畜抓膘又配种,拉运草料到冬场。


  江苏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上海


  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安徽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湖南


  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


  十月寒露霜降临,稻香千里逐片黄,冬种计划积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场。


  霜降诗词


  《霜降》(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泊舟盱眙》(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怀奉寄朱补阙》(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岁晚》(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谪居》(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相关文章: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

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经典3篇)

关于霜降的诗句经典(推荐)(3篇)

深秋霜降,气温骤降!关于霜降的资料及祝福句子知道多少?

霜降问候语及关心话语-关于霜降节气关心朋友祝福问候语大全

关于霜降的祝福语有哪些句子

作文素材大全:关于霜降的典故及古诗

关于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精)(六篇)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精选2篇)

关于霜降是什么意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霜降,这些知识点一年级小学生不可不知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xiaoxue/yinianji/17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