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 >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

微信扫码分享


  积累、运用。(共44分)
  1. 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
  
  dàng yàng jīng yíng guīlǜ tián jìng yōu yǎ
  
   ( ) ( ) ( ) ( ) ( )
  
  pí qì qīng miè lǐmào
  
   ( ) ( ) ( )
  
  2. 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3分)
  
  情谊(yí)( ) 允许(yǔn)( ) 渲染(xuān)( )
  
  号召(zhāo)( ) 膝盖(qī)( ) 过滤(lǜ)( )
  
  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先用“ ”画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4分)
  
  光采夺目( ) 语重心常( )
  
  显而意见( ) 千军一发( )
  
  4. 填空题。(共11分)
  
  (1)把下面词语中空缺的字补充完整。(4分)
  
  调兵 将 胆大 为 高大 秀 色欲流
  
  (2)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想 扶 站 踏
  
  ( )在长城上,( )着脚下的方砖,( )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 )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3)把下面句子按原文补充完整。(5分)
  
  ①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②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微云。
  
  5. 用直线恰当地连接。(4分)
  
   与朋友交 百战不殆 《燕子》 袁鹰
  
   知彼知己 近墨者黑 《白杨》 老舍
  
   学而不厌 言而有信 《草原》 鲁迅
  
   近朱者赤 诲人不倦 《少年闰土》 郑振铎
  
  6. 默写古诗。《忆江南》。(6分)
  
  
  
  
  
  
  
  7. 判断题。(5分)
  
  (1)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
  
  (2)“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句话是比喻句。( )
  
  (3)《鲸》一课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4)《田忌赛马》一课是按照“孙膑为田忌出主意第一次赛马田忌赢第二次赛马田忌输”这一顺序记叙的。( )
  
  (5)《桃花心木》一课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材。( )
  
  8. 回忆课文,谈收获。(3分)
  
  学习了《少年闰土》、《丰碑》、《鱼游到了纸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几篇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一篇?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二.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 ),长出( )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 ),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 在括号里按照原文填空。(2分)
  
  3. 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微笑——( ) 软弱——( )
  
  4. 用语段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3分)
  
  
  
  5.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白杨树具有什么精神?(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共17分)
  
  小爬虫的道理
  
  ①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②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
  
  (páng)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 )每次老以失败而告终,( )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è)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 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⑦ 小爬虫(顽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⑨ 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⑩ 一把尺子 一张薄纸 一片树叶 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 它需要的 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己 为了生存 它正是这样永不懈(xiè)怠(dài)地奋斗着
  
  1. 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 为文中( )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的括号里。(2分)
  
  3. 恰当地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3分)
  
   ① 如果……就…… ② 只要……就…… ③ 虽然……但是……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始料不及
  
  坚持不懈
  
  5. 文中第⑥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东山再起”指的是( )。(只填序号)(2分)
  
  A. 东边的山再一次起来。
  
  B. 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 太阳从东边升起。
  
  6. 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作者通过描写掉在书桌上的小爬虫,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小学资源网答案在下页
  
  $False$
  /font>
  
  【试题答案】
  
  一. 积累、运用。(共44分)
  
  1. 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
  
  dàng yàng jīng yíng guīlǜ tián jìng yōu yǎ
  
   (荡漾) (晶莹) (规律) (恬静) (优雅)
  
  pí qì qīng miè lǐmào
  
   (脾气) (轻蔑) (礼貌)
  
  2. 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3分)
  
  情谊(yí)( × ) 允许(yǔn)( √ ) 渲染(xuān)( × )
  
  号召(zhāo)( × ) 膝盖(qī)( × ) 过滤(lǜ)( √ )
  
  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先用“ ”画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的括号里。)(4分)
  
  光采夺目( 彩 ) 语重心常( 长 )
  
  显而意见( 易 ) 千军一发( 钧 )
  
  4. 填空题。(共11分)
  
  (1)把下面词语中空缺的字补充完整。(4分)
  
  调兵 遣 将 胆大 妄 为 高大 挺 秀 翠 色欲流
  
  (2)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想 扶 站 踏
  
  ( 站 )在长城上,( 踏 )着脚下的方砖,( 扶 )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 想 )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3)把下面句子按原文补充完整。(5分)
  
  ① 一身 乌黑光亮 的羽毛,一对 俊俏轻快 的翅膀,加上 剪刀 似的尾巴,凑成了
  
   活泼机灵 的小燕子。
  
  ②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轻纱 似的微云。
  
  5. 用直线恰当地连接。(4分)
  
   与朋友交 2百战不殆 《燕子》 2 袁鹰
  
   知彼知己 4近墨者黑 《白杨》 3 老舍
  
   学而不厌 1言而有信 《草原》 4鲁迅
  
   近朱者赤 3 诲人不倦 《少年闰土》 1郑振铎
  
  6. 默写古诗。《忆江南》。(6分)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7. 判断题。(5分)
  
  (1)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 )
  
  (2)“皮鞋匠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句话是比喻句。( × )
  
  (3)《鲸》一课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
  
  (4)《田忌赛马》一课是按照“孙膑为田忌出主意第一次赛马田忌赢第二次赛马田忌输”这一顺序记叙的。( × )
  
  (5)《桃花心木》一课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材。( √ )
  
  8. 回忆课文,谈收获。(3分)
  
  学习了《少年闰土》、《丰碑》、《鱼游到了纸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几篇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哪一篇?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我印象最深的是《丰碑》一课,主人公军需处长是个尽职尽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二.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白杨 》。(1分)
  
  2. 在括号里按照原文填空。(2分)
  
  3. 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微笑——(严肃) 软弱——(坚强)
  
  4. 用语段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3分)
  
   不管……总……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交警叔叔总是坚守着岗位。
  
  5.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白杨树具有什么精神?(2分)
  
   答:我体会出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二是坚强不动摇。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共17分)
  
  小爬虫的道理
  
  ① 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② 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量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 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拨,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 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
  
  (páng)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虽然)每次老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è)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 我揉了一下发胀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恒心和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 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居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迅速)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⑦ 小爬虫(坚强)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 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居然也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着。
  
  ⑨ 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⑩ 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己;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xiè)怠(dài)地奋斗着。(!)
  
  1. 为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 为文中画“”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的括号里。(2分)
  
  3. 恰当地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3分)
  
   ① 如果……就…… ② 只要……就…… ③ 虽然……但是……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
  
  始料不及 指当初没有料想到。
  
  坚持不懈 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5. 文中第⑥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东山再起”指的是( B )。(只填序号)(2分)
  
  A. 东边的山再一次起来。
  
  B. 再一次回到原来的状态。
  
  C. 太阳从东边升起。
  
  6. 文章的题目是“小爬虫的道理”,作者通过描写掉在书桌上的小爬虫,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答:说明了一个人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懈怠地去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4分,这部分共有八道题,1—6题为基础题,7、8两题稍微活点,考查同学们对所学课文内容是否真正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这部分内容虽然是阅读,但属于基础题,第5小问应落在白杨树的精神上,如果答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就错了。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
  
  这部分内容属于能力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以字、音、词语,理解词语和句意几个不同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点落在最后一题上,要把道理讲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