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 >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教学过程:

  [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4、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5、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葡萄沟

  2.在我们的祖国边疆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

  3.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新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

  二、师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1.标小节序号,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找出本文的多音字;

  2.读通课文。

  四、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杏,阴

  2.多音字:好客,钉着,水分

  五、讲读第一节

  1.用——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2.新疆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从文章找句子回答,用()表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3.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4.点出“盛产”,自由读第一句,请你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月月有水果)

  从哪些句中看出——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九十月份……

  揭示总分关系。

  师引读:那里盛产水果——

  第2句和第3句的关系是“总起分述”的关系。画示意图。

  5.齐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六、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生答)

  出示:

  盛产水果;

  葡萄多、美;

  葡萄干有名

  2.我们还背诵了第一节,指名背诵。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葡萄多、美和葡萄干有名。

  二、体会葡萄多、美,葡萄干有名

  小黑板出示第二节

  1.引读: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就像——,到了秋季——。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一个葡萄的世界。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里为什么是葡萄的世界?自由朗读这节,自己体会。

  交流:

  ①展开,一个个,绿色,凉棚(枝叶美)

  一个个——数量多

  展开——范围大

  绿色——颜色美

  凉棚——枝叶茂密,向四处展开

  为什么说葡萄的枝叶像绿色的凉棚?(什么叫“凉棚”)

  “绿色的凉棚”和“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有什么不同呢?

  读出“枝叶美”的语气。

  ②一大串,红的、白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美)

  把“五光十色”改成“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

  “五光十色”体现了不仅颜色多,而且有光泽。

  “极了”——美到极点,加重语气。

  读出“葡萄美”的语气,注意语速加快。

  ③热情好客,准会摘下,最甜,吃个够。(人情美)

  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维吾尔族老乡怎样招待客人的呢?

  准会——一定会。

  什么叫“吃个够”——葡萄多,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用热情的语气,读出“人情美”。

  3.齐读第三节。

  过渡: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去卖,有的运到山坡上的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三、用绘画的方法理解“阴房”

  师:阴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1.默读第三节,用——划出阴房构造的句子,用~~划出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2.男生读阴房的句子,女生读制成葡萄干的句子。

  3.引读:阴房——,样子——,四壁——,上面——,里面——。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4.请你画出阴房的样子,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体会阴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5.交流。

  6.师: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阴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反映。

  板书:勤劳智慧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依据板书总结全文;

  2.让我们面带微笑朗读全文,让我们一起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写段训练:

  在我们祖国像葡萄沟那样甚至比它更美好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课外去寻找资料阅读,然后以“××真是一个好地方”为题写一段话。

3.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哪里是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哪里最有名的水果——葡萄。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给句子编上序号。

  (2)根据学已学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一段话中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按已学的方法,理解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1)学生自读1、2、3自然。

  (2)小组交流。

  课文第2自然段一共有()句话。第1句写(),第2句写(),第3写()。这段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

  (3)反馈。

  3、深入学习第2段内容。

  (1)再读第2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在读这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2)抽生说,进行句子训练。(梯田:出示投影)

  句子1:夏季,茂密的枝中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说说,你在读这一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投影。

  齐读。

  句子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找出这一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以上几种颜色,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在句子中的用法。

  学生读句子。指导朗读。进行绘画练习。练习完成《作业本》填色。

  据自己所填的颜色把这一句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句子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发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的?进行词语意思理解的练习。

  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抽生读,齐读。

  4、尝试背诵。

  对于这么优美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指导背诵。

  5、第二自然段教学总结。

  同学们对这几个这第简单的句子,既然读出了这么多的说问,可真不简单啊!同学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刚才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的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流露在朗读中吧!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补充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已掌握得较好了。这里也有一段话,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投影出示。)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检查1、2两个问题。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h)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