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 导语】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提高物理成绩,以下是金笔头网整理的《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一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2.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二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v=s/t(s是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圆弧长),方向沿圆弧上该点处的切线方向。描述了物体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程度。

  (2)角速度:ω=θ/t(θ是物体在时间t内绕圆心转过的角度),描述了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程度。

  (3)周期与频率:T=2πr/v=2π/ω=1/f(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每秒钟完成圆周运动的转数叫频率)。

  (4)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a向心=v^2/r=rω^2=r*4π^2/(T^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加速度。

  说明:当ω为常数时,a向心与r成正比;当v为常数时,a向心与r成反比。因此,若无特殊条件说明,不能说a向心一定与r成正比还是反比。

3.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三


  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3、坐标系:定量的描述运动,采用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4.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四


  坐标系

  1、坐标系物理意义: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

  (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例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置可用离车站(坐标原点)的距离(坐标)来确定。

  (2)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例如,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建立x轴,竖直向下建立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3)三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例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

5.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五


  1、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分析:

  (1)确定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2)明确运动情况。包括搞清运动速率v、轨迹半径r及轨迹圆心O的位置等,只有明确了上述几点后,才能知道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向心力大小(mv^2/r)和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心)。

  (3)分析受力情况,对物体实际受力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画出受力图,确定指向圆心的合外力F(即提供的向心力)。

  (4)代入公式F=mv^2/r,求解结果。

  2、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特点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仅是速度方向发生变化而速度大小不变,故只存在向心加速度,物体受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可见,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在求解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是哪一个力或哪几个力的合力来提供向心力。

6.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六


  1、受力分析: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