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高考备考期间努力学习,让即将到来的高考成为改变命运的基石。金笔头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一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2.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二

  元素周期律

  1.电离能、电负性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

  原子越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同周期,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Be,N,P,Mg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

  (2)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3)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②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③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④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4)电离能的应用

  ①根据电离能数据确定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如:

  ②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③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

3.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三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4.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四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l3+

  ⑤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5.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五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6.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六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7.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篇七

  1、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化学必修三考点梳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