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 导语】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若是学习动力比较足或是受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或刺激,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金笔头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希望助你一臂之力!

1.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什么叫财政?财政收入都包括什么?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组成部分: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

  1、交通运输、邮电信息、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

  2、第一产业(农业)

  (1)含义: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地位和作用:(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3)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不仅解决吃饭问题,还提供大量的副食品。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重要市场,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3、第二产业(工业)

  (1)含义: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①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尤其是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②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③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第三产业(服务业)

  (1)含义: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行各业的总称。

  (2)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意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①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③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的变化的。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2)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3)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措施: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措施: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工业的内部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措施: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产业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3、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四、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1、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性

  (1)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民获得物质成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3)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人们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

  (4)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成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就业的含义、方式

  (1)含义: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女16—55)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方式: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又要有精神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4、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9、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1、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4.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5.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

  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年级组长年终工作总结2000字

2023衡水中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优秀的高三年级的作文750字:回到原点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报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三年级必修一生物知识点

1000字高三年级议论文:年轻人就是想太多而不去做

高三年级下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三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年级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san/18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