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 > 高二 > 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金笔头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2.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1)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2)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3)见:

  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3.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4.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

  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词多义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3、从:

  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6、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不拘于时(介词,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

  四、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六、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5.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XX(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下册物理重要知识点

高二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十六篇)

人教版高二下册生物教案

高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

高二下册单元复习知识点

高二下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下册化学模拟测试题

高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下册扬州慢原文及翻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gaozhong/gaoer/18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