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一 > 七年级下册语文三导单元测评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三导单元测评卷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七年级下册语文三导单元测评卷

微信扫码分享

一、口语交际(4分)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悠悠的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的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的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读完这段话,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二、仿写(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6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请说出你最喜欢(崇拜)的名人是谁,并说说他(她)的事迹及崇拜的原因。
1、我最喜欢(崇拜)的名人是:
2、你崇拜他(她)的原因是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名人?

四.默写11分
1. .山际见来烟, 。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
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5.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
五、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8题。3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方法: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____________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 .文末“ _________________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分
5.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3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6.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我的关联: 、 。
7.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6分)
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

8、 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说)?4分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3分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2分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4分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善良的种子(23分)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分)

3.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4分)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5.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6.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3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7.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5分)

名著阅读(8分)
1、《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_______ 》《________ 》。
2、《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 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________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________ ,正直的老工人_______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答案:
一.(1)批评那位同学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2)平和中讲清事理,不要讽刺挖苦。
二、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带来一丝凉爽;如果你是一阵细雨,就带来一丝惬意。
三、1、2小题回答内容要求积极、健康。
3、我们对名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求全责备
五、3、方法:但当涉猎 目的:见往事耳4、鲁肃的话表现他(敬佩、赞赏)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的学识变得渊博),文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5、 (1)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表阻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6.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7.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8、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六.1.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热爱祖国 3.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两弹元勋 ③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④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4.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七、1. 父亲的钱被偷;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父亲的钱失而复得。(每空1分,共3分。) 2.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2分) 3.不矛盾。(1分) 因为第③段写父亲的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而第⑩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2分) 4.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2分) 5.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慷慨地把自己的种子分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父亲的善良。(3分) 6.这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明父亲的钱珍藏已久,因钱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更能衬托父亲善举的可贵。(2分) 7.评价围绕父亲“善良”来谈,1分;联系现实要答出做一个善良的人的正面意义,2分。本题共3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七年级下册语文三导单元测评卷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