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核桃夹 C.
镊子 D.
面包夹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
C、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
D、面包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2.(2分)甲机器的功率比乙机器的功率大,这表示(  )
  A. 甲做的功比乙多 B. 甲做功的时间比乙短
  C. 甲的力比乙大 D. 甲做功比乙快
考点: 功率的概念..
专题: 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P= ,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解答: 解:功率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甲机器的功率比乙机器的功率大,说明甲做功快,或在相同时间内,甲做功多,或完成相同的功,甲用时少.
故选:D.
点评: 功率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只谈功率和做功多少的关系或功率和做功时间的关系是没有意义的.
 
3.(2分)家庭里照明用的电灯是并联的,下列情况可作判断依据的是(  )
  A. 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
  B. 熄灭任何一只电灯,都不会影响其它电灯亮与灭
  C. 断开开关,电灯会熄灭
  D. 只有把接线情况整理清楚,才能进行判断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判断各个用电器是否是并联,可以有如下的方法:
其一是看电流的路径有几条,有一条的是串联,有两条或多条的是并联;
其二是看各个用电器能否相互影响,若能相互影响,即为串联电路;反之是并联电路.
在家庭电路中,我们一般用第二个方法进行判断.
解答: 解:A、若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这只能说明开关能控制这盏电灯,不能体现出该电灯与其它用电器的连接情况,故A错;
B、熄灭任何一只电灯,其它的灯都不会受到影响,即各个用电器间是互不影响的,故这些灯是并联的,即B正确;
C、断开开关,电灯会熄灭,这也只能说明开关能控制这盏电灯,不能体现出该电灯与其它用电器的连接情况,故C错;
D、即使不把接线情况弄清,即通过看各个用电器的相互影响,也可以判断电路的串并联,故D也是错误的.
故选B.
点评: 在处理该题中,同学们应注意据用电器的相互影响情况来判断用电器的串并联关系;同时还应知道,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使用方便,各个用电器之间一般都是并联的.
 
4.(2分)在“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分别使5g的酒精和5g的碎纸片充分燃烧后,被它们加热的各100g、25℃的水的温度分别上升到80℃和45℃.这说明(  )
  A. 燃烧酒精总比燃烧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多
  B. 酒精含有的热量比碎纸片大得多
  C. 酒精的内能比碎纸片内能大得多
  D. 酒精的热值比碎纸片的热值大
考点: 燃料的热值..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燃料燃烧时产生热量方面的不同.
解答: 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5g的酒精和5g的碎纸片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水升温不同,反映了酒精产生的热较多;说明酒精的热值比碎纸片的热值大;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深入理解热值的概念(燃料的一种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分)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电池被烧杯 B. L1被烧坏 C. L2被烧杯 D. L1发光、L2不发光
考点: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开关断开时,是并联电路;开关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
解答: 解: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会形成电源短路,即两灯泡均不发光,并且完好无损,但电池会被烧坏.
故选A.
点评: 正确识别电路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注意电源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6.(2分)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重力为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对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300J B. 做功100J
  C. 0J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考点: 功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用120N的力作用在足球上,只是瞬间,足球和脚一起运动的距离未知,当足球运动25m的过程中,该同学并没有对物体有力的作用.
解答: 解:作用在足球上的力只是瞬间,虽然是瞬间,但也会让物体移动,即对物体做了功,但这时间内足球和脚一起运动的距离未知,所以无法准确计算.
故选D.
点评: 注意踢出去的物体和扔出去的物体,对物体都是瞬间做了功,都无法精确计算做功的多少.
 
7.(2分)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D.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2)水和干沙子,谁温度升高的快,需要利用Q=cm△t来判断.
解答: 解: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
B、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B错误.
C、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C正确.D、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Q=cm△t,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学生要学会总结实验得到的结论.考查了利用吸收热量公式Q=cm△t的熟练应用,对实验说明的问题,学生要记住这个结论.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并且流入电压表的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A、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故A选项错误;
B、电压表与灯L1两联,但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选项错误;
C、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并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C选项错误;
D、电压表符合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与L1并联,故D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记忆情况,本题的关键是观察电压表的连接方式和正负接线柱的接法.
 
9.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搬运方式,关于F1和F2做功及相关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B. 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D. 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考点: 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同一个箱子升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搬运方式不同,做的额外功不同,总功不同,根据效率公式知道机械效率不同;
搬运时间不知道,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
解答: 解:同一个箱子升高相同的高度,由W=Gh可知两只搬运方式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故A正确;
乙图要提升动滑轮做额外功,所以额外功不同,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所以总功不同,由效率公式η= 可知两种搬运方式机械效率不同,故CD错;
搬运时间不知道,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B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比较,明确两种搬运方式额外功不同是本题的关键.
 
10.(2分)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刀在磨刀口时,刀片会发烫
  B. 水壶烧水至沸腾时,壶盖会发生跳动
  C. 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地冷却
  D. 内燃机四冲程的压缩冲程中能的转化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析能量转化时,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
解答: 解:A、刀在磨刀口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刀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水壶烧水至沸腾时,壶盖跳动,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符合题意;
C、烧红的铁块,慢慢地冷却,是将内能转移到空气中,不符合题意;
D、内燃机四冲程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对物体做功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 灯L1短路 B. 灯L2短路 C. 灯L1断路 D. 灯L2断路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逆推法.
分析: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已知两灯串联都不亮,所以不可能是一灯短路,只能是断路.
解答: 解:
A 如果L1短路,L2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如果L2短路,L1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如果L1断路,L2不发光,将导线并联在L1两端时,L2是通路会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L2断路,L1不发光;将导线并联在L1两端时,两灯仍是断路不发光.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考查的热点、难点,解决的一般方法是将各选项代入题目,根据出现的现象是否与题目叙述的现象一致,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12.(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B.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C.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D.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不计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 解:A、因为有摩擦力存在,少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机械能总量减少.因此,小球不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故A错误;
B、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大部分转化成动能,因为有摩擦存在,少部分转化成内能,因此,势能的减少量不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B错误;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和克服摩擦做的功.故C正确;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和克服摩擦做的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关键要知道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没有摩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4分)家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是 220 V.一些家用电器的内部结构中常常装有控制开关,这些开关一般与相应的用电器 串 联.还有一些家用电器内部又分成好几个不同的工作部分,如双桶洗衣机分洗涤侧和脱水侧,分别由两个电动机来工作,根据你的经验,这两个电动机应该是 并 联的.再如电冰箱内有压缩机(不连续工作),冰箱内还常装有电灯,那么如果你要想探究它们是什么连接关系,应该是在压缩机 不正作 时(填“工作”或“不工作”)打开冰箱门看灯是不是亮.
考点: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开关与被控制的用电器是串联关系;洗衣机的两个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又可以同时工作,互不影响,所以两个电动机是并联连接;冰箱中的电灯与压缩机是否并联,在压缩机不工作时,看电灯能否工作来确定它们的连接方式.
解答: 解:(1)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故家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
(2)在电路中,开关一般与相应的用电器串联连接;
(3)洗衣机的两个电动机可以单独工作,所以是并联连接;
(4)判断冰箱中的压缩机与电灯的连接关系,应该在压缩机不工作时,观察电灯是否可以单独工作.
故答案为:220;串;并;不工作.
点评: 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会根据要求设计串并联电路,会根据要求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14.(2分)“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到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 重力势能 转化为 动能 ,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捡到的速度越来越快.(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机械能”).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骨牌倒下时,其所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从而获得速度,动能增大,正是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动能.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对于判断能量转化的题目,可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
 
15.(2分)(2013•枣庄)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0 J,水平拉力做功 0.5 J.
考点: 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根据做功的必要条件可知:重力不做功,因为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做功为0;
(2)拉力做功可用公式W=FS计算得出.
解答: 解:①重为3N的物理课本,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0.5m,虽然有力,也有距离,距离不是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没做功.
②课本水平拉力为1N,并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0.5m,具备做功的两个条件,所以拉力做了功,
∴W=Fs=1N×0.5m=0.5J,
故答案为:0;0.5.
点评: 判断力是否做功时一定要紧扣做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有力有距离时,但是移动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这种情况一定不做功.
 
16.(4分)(2005•芜湖)夏天,水泥马路的温度往往比湖水高得多,这是由于 水泥的比热容比水小 .为此,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 水蒸发吸热 的道理.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的牵引力 = (选填“>”、“<”或“=”) 车所受的摩擦力,洒水车的动能将 减小 (选埃“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动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 简答题;推理法.
分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路面上的水蒸发要从周围空气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目的;
因为洒水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阻力为一对平衡力,据此判断;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解答: 解:因为水泥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同样的阳光照射)水泥的温度变化大,升高的温度值大,所以水泥马路的温度比湖水高得多;在路面上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因为洒水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洒水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洒水时速度不变,但洒水车的质量减小,洒水车的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水泥的比热容比水小,水蒸发吸热,=,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蒸发吸热、二力的平衡、动能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强、密切联系生活,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17.(2分)学校旗杆顶上有一个 定 滑轮,有了它,在地面上向下拉绳子就能方便地把旗帜升到旗杆顶.如图所示滑轮组中,不计动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当匀速提起重400N的物体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的大小是 200 N.

考点: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1)滑轮轮轴固定的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已知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物重,利用F= G求出拉力大小.
解答: 解:(1)旗杆上的滑轮轮轴是固定的,所以此滑轮是定滑轮;
(2)由图可以看出此滑轮组绳子股数为n=2,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的大小:
F= G=×400N=200N.
故答案为:定;200.
点评: 此题是考查定滑轮的定义和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基础性题目.
 
18.(2分)古代的战争中,常常利用如图所示杠杆投掷“石弹”.在“投弹”时作用在A点的力沿 F2 方向时最小(选填F1、F2或F3).已知石球重120N,OA:OB=1:5,则作用在A点力的最小值为 600 N(不计杠杆自重及摩擦).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1)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要想动力最小,必须动力臂最长;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求出最小的动力.
解答: 解:(1)利用如图所示杠杆投掷“石弹”.在“投弹”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要想动力最小,必须动力臂最长,图中的力沿F2方向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OB=F2×OA,
所以作用在A点力的最小值:F2= = =600N.
故答案为:F2;60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知道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4分)如图为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机对外做功 20 次.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工作时此冲程将 内 能转化成 机械 能.

考点: 有关热机的计算;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2圈,飞轮转2周,做功一次.
(2)2400r/min的含义:它表示热机的飞轮每分钟转2400圈.
解答: 解: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4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飞轮转40圈,共80个冲程,对外做功20次.
如图所示,汽油机的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所以该冲程是做功冲程,并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故答案为:20;做功;内;机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热机飞轮转速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热机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情况的了解.
 
20.(3分)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灯L1与L2 串 联,电压表测的是 L1 两端的电压;当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1)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
(2)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结合题意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灯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L1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S断开时,由于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
所以,当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串;L1;变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熟练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1.(3分)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高度为 6 cm.若该同学身体质量为50kg,则他跳一次克服重力做 30 J功,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75 W.(g取10N/kg)

考点: 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他的重心移动的高度;
(2)已知物体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他的体重,再利用W=Gh求他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
(3)从图中可以看出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然后可知1min内跳的次数n,求出1min做的总功,再利用功率的公式P= 计算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高度h=6cm=0.06m;
(2)G=mg=50kg×10N/kg=500N,
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
W=Gh=500N×0.06m=30J;
(3)由图分析可知,跳一次的时间为0.4s,则小明同学1min内跳了150次,
1min内做的总功:W总=W×150=30J×150=4500J,
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P= = =75W.
故答案为:6;30;75.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重力、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该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图中获取高度与跳一次所用的时间,这是本题的难点.
 
三、解答题(共50分)
22.(6分)(1)利用图甲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绕制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和大小.请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2)物体M在杠杆AOBC作用下在如图乙位置静止,试在C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乙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F(O为支点).
(3)电路中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请在图丙中的“○”中填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符号.

考点: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要改变用力的方向,根据图中提供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动力臂最长时,用力最小.
(3)根据电流表要串联使用,电压表要并联使用的特点分析.
解答: 解:(1)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有两段绳子承担重物,如图所示:
(2)由杠杆平衡更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长时,用力最小.连接OC即为最长动力臂,在做OC的垂线即为最小力F.
(3)电路中灯都能正常发光,而左端的灯泡与电表并联,故这里是电压表,左端的灯泡要亮,则下边的电表则必须是电流表才会使左端的灯中有电流通过.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等知识点,明确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23.(6分)我校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试求:
(1)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考点: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根据公式Q吸=cm(t﹣t0)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无烟煤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mq可求出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知道水吸收的热量和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η= ×100%可求出锅炉的效率.
解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2×103J/(kg•℃)×200kg×(100℃﹣20℃)
=6.72×107J;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无烟煤q
=6kg×3.4×107J/kg
=2.04×108J;
(3)锅炉的效率:
η= ×100%= ×100%≈32.94%.
答:(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6.72×107J;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04×108J;
(3)此锅炉的效率是32.94%.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传递过程中吸热公式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及热效率公式的综合运用,利用好公式是关键.
 
24.(6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4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1)知道建材重力和升高的高度,利用W=Gh可以求出有用功.
(2)知道拉力,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 求工人做功的功率.
(3)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1)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500N×4m=2000J;
(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4m=8m,
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300N×8m=24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
P= = =120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2000J;
(2)工人做功的功率120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83.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理解与掌握.
 
25.(5分)如图两幅图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动能和势能 可以相互转化,图中小球在 B 点运动速度.小球每次摆起的高度都比前一次低,原因是 存在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 .
(2)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到 棉花燃烧 现象,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在不计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若计摩擦阻力,机械能将变小;
(2)压缩空气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1)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A点到B点,高度下降,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点到C点,高度上升,速度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点的动能.
由于单摆实验中存在着摩擦,所以有机械能损失,故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使得机械能减小造成的.
(2)当用力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体积,对气体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达到乙醚着火点时,筒内棉花就会燃烧起来.故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是:(1)动能和势能;B;存在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2)棉花燃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以及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 便于从杠杆上测出或读出力臂的长度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6 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 力臂变短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压轴题;实验探究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 (1)杠杆自身有重力,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调节方法是“左低右调,右低左调”;
(2)调节好以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从杠杆上测量或读出力臂的长度;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出钩码的个数;
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一定时,阻力臂变短,阻力变大.
解答: 解:(1)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①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
②便于从杠杆上测出或读出力臂的长度;
(2)由F1L1=F2L2可得:FB= = =6G;
(3)根据F1L1=F2L2可得FC=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FC的力臂变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
(1)左;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便于从杠杆上测出或读出力臂的长度;
(2)6;(3)变大;力臂变短.
点评: 考查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及平衡条件的应用,应注意动态平衡的分析,当力臂变化时,力也会随着变化.
 
27.(4分)(2012•安徽)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质量 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速度 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 动能 的大小.

考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 压轴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 (1)让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不同,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不同,所以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在质量相同时,改变速度,来探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2)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为了获得相同的速度,所以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在速度相同时,改变质量,来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
(3)斜面的作用是为了使小球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获得相同的速度,或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斜面是为了控制钢球的速度大小.
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越远,小球的动能越大,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解答: 解:(1)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的质量,改变的是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因此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改变的是钢球的质量,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来比较钢球动能大小,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故答案为:(1)速度;(2)质量;(3)速度;动能.
点评: 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28.(8分)小亮和小华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个有盖的木盒,盒盖上可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民政部隐藏在盒内),如图所示.
(1)当小亮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熄灭.
①请你判断:在这个木盒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电路元件,它是 电源 .
②根据上述现象,你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你的依据是 开关接在干路中,不论灯泡是并联还是串联,开关都能控制两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灭 .
(2)小华说:“我不需要添加任何器材就能判断出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你认为小华的判断方法是 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如果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如果另一个小灯泡不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串联的. .经过检验,这两只灯泡确实是串联的,但在老师闭合开关的时候,细心的小华观察到灯L1比L2亮些.他认为这是因为L1比L2更靠近电源正极的缘故.
①你认为小华的判断是 错误的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②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证实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 调换两灯泡的位置,观察灯泡的亮暗是否变化 .
(3)小亮想借助这个装置“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他先将电压表接在L1两端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8V;再测L2两端的电压时,他没有拆下电压表,只是将电压表原来接在A处的导线改接到L2右侧D接线柱上.你认为他的这一操作是 错误的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时,灯泡发光;接在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两盏串联或并联的灯泡同时亮或同时灭.
(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灯的亮暗与是否靠近电源正极无关;调换两灯泡的位置关系,看灯泡亮度是否变化,即可做出判断.
(3)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解答: 解:(1)闭合开关,电路闭合,两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源;
开关接在干路中,不论灯泡是并联还是串联,开关都能控制两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灭,
因此不能根据两灯同时亮同时灭判断两灯是串联的.
(2)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如果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如果另一个小灯泡不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两灯泡串联,流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因此小华的判断是错误的;
调换两灯泡的位置,如果两灯泡的亮度都发生变化,说明小华的判断是错误的,如果灯的亮度不变,则小华的判断是正确的.
(3)将电压表原来接在A处的导线改接到L2的接线柱D上去了,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所以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电源;不能;开关接在干路中,不论灯泡是并联还是串联,开关都能控制两控制两灯同时亮同时灭;
(2)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如果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如果另一个小灯泡不发光,说明两个小灯泡是串联的;错误的;调换两灯泡的位置,观察灯泡的亮暗是否变化;(3)错误的;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利用并联和串联的特点、开关的作用以及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来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
 
29.(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冰箱
半导体冰箱,也称之为电子冰箱.是一种在制冷原理上与普通冰箱完全不同的产品.简单结构为:将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以及铜板,铜导线连成一个回路,铜板和导线只起导电作用,回路由12V直流电供电,接通电流后,一个接点变冷(冰箱内部),另一个接头散热(冰箱后面散热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除了可以用于各种电子元件外,还可以用作制冷材料,如图是一个半导体体制冷单元的原理图,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端和铜片A连接,下端分别与铜片B连接后接到直流电源的两端,此时电路的电路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反之,改变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使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由于半个制冷单元制冷量小,为了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多个制冷单元同时工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若要使一个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A置于电冰箱的 箱内 ,铜片B置于电冰箱 箱外 (前两空选填“箱内”、“箱外”),这就是半导体冰箱的工作原理,若将图中的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此时电冰箱能否正常制冷?答: 不能 .
(2)若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其它条件不变,则铜片A上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上升 ,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则铜片B表面空气的温度将 下降 .

考点: 半导体的作用..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1)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特点单向通电性,加以运用.通电后有一面是吸热(制冷),一面是散热(将吸的热量散掉).由于交流电源电压较大,且电流方向不断变化,不能直接使用.
(2)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这时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
解答: 解:(1)由短文提供的信息可知,①电路的电路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应置于冰箱的箱内,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应置于冰箱的箱外;②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应置于冰箱箱外,把从箱内吸收的热量散发掉,达到制冷的目的;③交流电源的电流方向是变化的,这样吸热和放热的状态就会不断改变,不能使吸热的部分恒定保持吸热状态,不能使放热的地方恒定保持放热状态.
(2)①将图中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位置互换,这时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使得铜片A上表面空气的温度上升;②若将图中电源正负极互换,其他条件不变,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铜片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A会向空气释放热量,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表面空气的热量由于被吸收而下降.
故答案为:(1)箱内;箱外; 不能;(2)上升;下降.
点评: 本题以冰箱为载体,考查了半导体的特点以及冰箱的工作原理,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短文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