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三 >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23=3分+3分+3分+4分+3分+3分+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杳无消息 B、义愤填鹰 C、不屑置辫 D、莫不关心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像见到了亲人。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3、下列诗句 涉及的历史名城,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②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A、杭州 岳阳 成都 上海 B、岳阳 杭州 成都 武汉
C、柳州 岳阳 武汉 重庆 D、岳阳 苏州 西安 武汉
4、给加点字注音,依拼音写出汉字。
田 塍(   )  拮(   )据  冻něi( ) 秀qí (    )
5根据课文填空。
①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6、读对联后填空。
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
对联中的“杜诗”是指______________作的《      》;“范记”是指_________________作的《      》;“一楼”指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楼。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③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
④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二、理解与运用(11分=4分+3分+4分)
8、你是如何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行为?


9、依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仔细品读《迷宫》这幅漫画,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三、阅读下面几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共36分。(一)9分=2分+3分+4分(二)11分=2分+3分+3分+3分(三)16分=3分+3分+3分+3分+4分)
(一)
恶少年愠其诞,瞳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  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惟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11、用“/”正确标出 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号求救于人甚哀。
12、译出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相去各里所。

②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

13、试分析越巫夜归遇鬼后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选文说说越巫是什么样的人?

(二)
咸水托城
大连有着“北方香港”的美誉。
每一位到大连旅游的客人甚至大连本土上的居民在赞叹大连清洁美丽的时候,绝不可能想到,美丽繁华的大连城下面,海水下疯狂地吞噬着地下淡水资源。
在辽宁水文地质工程院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一张地图。如果不看说明,摆在我面前的这幅《大连海水入侵趋势图》会使我认为这是一张外敌压境的布阵图。地图上一个个粗细不等的红色箭头从四面八方直指大连,那阵势提醒我,肆虐的海魔正张开大嘴噬咬着“美丽少女”的肢体,原本完整的大连市区图已经体无完肤,无论哪一线失守,大连城将全部沦陷。
这一切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水文地质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大连市的地下水与海水处于平衡状态,两种水相互依托,互不侵犯。解放前,这里依靠几个小型水库供水。解放后,大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囗激增,地上水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人囗的需求,人们将目光瞄准了地下水。很凑巧,大连的地下水水质极好,喝起来甘甜可口。人有时候喜欢热闹。张家打出的地下水很好喝,李家马上效仿。打井取水在当时成了一种时尚,你一口我一口,致使地下水开采全线失控。据老水文地质专家回忆,20世纪60年代,大连地面的井打到五十多米即可出水;到了70年代,井要打到80至100米才能见水;现在,许多地方的水井不打到百米以下决见不到水。40年工夫,大连市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五十多米。
大连的海水入侵正是由于多年对地下淡水过量开采的而致。资料显示,从1982年至2000年,十几年中,大连地下水储量由原来的6亿立方米骤然下降至2.4亿立方米,这期间,地下淡水的补给能力锐减3/5。如此大的空缺,只能任由海水补充了。
14、“美丽繁华的大连城下面,海水正疯狂地吞噬着地下淡水资源”,请问造成这种恶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美丽少女”指什么?


16、为什么大连市地下水开采全线失控?


17、为了控制“咸水托城”的不利局面,大连市政府特向全国征集有关建议,请你献出一条妙计。


(三)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早春二月,天地蓝的,地是绿的,风暖暖地吹过来,扑得人脸颊痒痒的。
护城的小河上,横着一架古朴的木桥,出城、进城的人,流不水般淌来淌去。
“风筝!风筝!每只一角五!”那声音又脆又亮,带点儿挑逗的味道。循声一看,靠着桥栏站着一个胖胖的老头,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额上沁出一层晶亮的油汗。他手时提着一串风筝,风筝的翅上、尾上,涂满刺眼的大红大绿。
从他那得意的神态看他的的无疑是不错的。一只只风筝从他手上递出去,一张张角票和零散的分币塞进了口袋。
当他的眼光落中桥那头的时候,便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
那儿也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头,悠闲地靠着桥栏,瘦瘦的脸上嵌着双精明的小眼睛,大鼻,阔嘴,下巴上蓄着几根干枯的胡子。
他也在卖风筝。他的风筝是素的的,有蜻蜓、蝴蝶…………翅上还装了会转动的风笛,可朴实得叫人看不上眼。他没有着意地叫喊,只是沉静地等候着买主。
偶尔有人问一声:“喂,多少钱一只?”
他伸出五个指头,天啊,五角!问的人摇摇头,嘴角浮起一个淡淡的笑,那意思是:不值。
他站了多半天了,连一只风筝也没有卖出去!
胖老头终于忍不住了。他觉得应该提醒一下这个不相识的执拗的同行,便用行家的口吻,向瘦老头打起招呼来:“伙计,别傻等了,一角一个,卖了好回去,价太高,把人都吓一跳。”
瘦老头转过脸来,一双眼瞪得溜圆,下巴动了几下,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他不喜欢那张胖得肉往下坠的脸,不,他是不喜欢他的那些风筝。那也叫风筝?真真糟蹋了这个行当。那竹骨剖得粗细不匀,上面还带着毛刺;那纸也糊得太潦草;还有那着着 色,俗!他真想对着那些买主喊一声:别让他哄了,那风筝 放得上去么?不栽跟头才怪!但他终于没不说,说了只会惹人笑话。
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望着自己手上这一串风筝,那竹骨是耐着性儿剖的,然后又用砂纸细细地打磨了几遍,闪着柔润的光;那素白的纸糊得多贴展,兜得往风,一放,准嗖嗖地往上蹿。风笛儿响得欢快,真像筝的声音,美!嗨,绳头一捏在手里,顺心顺气,那是种享受。他相信自己的手艺,也很看重自己的手艺,那是几代的家传啊!
他感到满足,但也不无遗憾。
胖老头的风筝很快就卖完了。瘦老头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连肥大的鼻翼都在微微地颤动。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轴麻线,理出线头,接在一只风筝上,掂了掂,然后顺着风儿一抛。那风筝像懂事似的摆了摆,兜上一囗风,憋着劲儿直往上蹿。绳轴转动着,麻线延着,绷得那么紧、那么直;上面的风笛呼啦啦地响,响得撩人。眨眼间,化作一个小小的白点,在高远的蓝天上飘闪,像一片轻盈的云。
一时人们都不得往这边涌,喝彩声此起彼落。
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寻一串素白的风筝上,从头到尾,从竹骨看到风笛,没一处不顺眼,没一处不爽心!
人们边嚷着要买,边把手往上伸,生怕被别人抢了去。瘦老头用手一挡,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显得庄重,但又叫人猜不透。
他又从囗袋里措出把麻线,每根麻线丈把长,是为买主度飞用的。他把麻线小心地接在那一只只风筝上。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虔诚地做着他应该做的一切,周围的人似乎都不存在,连那些杂乱的声音似乎离他很遥远。
胖老头艰难的挤到他身边,焦急地对着他耳朵咕哝着:“快把货甩出去,捞一把,别误了这好机会。”
他斜了胖老头一眼,嘴角叼起一丝报复的笑。他依旧没有理他,那是一种高傲的不屑。
他顶着风,把接了线的风筝统统放起来。刹那间,他的手上飘出一簇素白 “花”,响起一片风笛的韵律。
人们又一次欢呼起来,像起了潮汛一般。
瘦老头忽然仰天打了个哈哈,睥睨了一下围在自己身边的人墙,矜持地问:
“你们懂得风筝?”
他忽然从囗袋里掏出把剪刀,阳光下显得那么亮,亮得扎眼,只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他手里捏着的那一把麻线,齐崭崭地断了,所有的风筝摇晃了一下,呼地抖着劲向上飞去……
胖老头使劲地跺了跺脚,一扭头走了。
人群里响起一片啊呀声。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无数道目光短浅也牵引到那很高很远的地方。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蓝天是公正的。
(节选自顾振彪编的《阅读》)
18、胖老头“从心底里发出一种真诚的同情”,他同情瘦老头什么?

19、“他感到满足,但也不无遗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瘦老头放出自己的第一个风筝的用意是什么?

21、请联系风筝的制作、销售等内容,谈谈你对瘦老头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22、读完全文,你怎样理解选文题目的含义?

四、作文(50分)
面对别人的成功,你是不屑一顾,还是横加挑剔……学会为别人喝彩,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胆识。请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学生名)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鄂州2004年初中升学语文考试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san/17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