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金笔头网搜集的《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xx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2.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 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第1课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藤野(téng)发髻(jì)芦荟(huì)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

  不逊(xùn)诘责(jié)烂熳(màn)匿名(nì)深恶痛疾(wù)

  瞥见(piē)解剖(pōu)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

  2.词语解释

  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绯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宛如:好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杳: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喝采:大声叫好。决意: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第2课我的母亲】

  (一)重点字词

  1.生字:佃户(diàn)

  宽恕(shù)蛮横(mán)绰号(chuò)侮辱(wǔ)抽屉(tì)文绉绉(zhōu)

  舔(tiǎn)牢骚(sāo)赔罪(péi)眼翳(yì)吹笙(shēnɡ)庶祖母(shù)

  2.解释词语

  责罚:处罚。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掺和(chān)马鬃(zōnɡ)磨蹭(cènɡ)盈眶(yínɡ)塾师(shú)

  红薯(shǔ)枉读(wǎnɡ)挎着篮子(lán)

  2.解释词语

  温厚:温和宽厚。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

  (一)重点字词

  1.生字:粗制滥造(làn)鹤立鸡群(hè)

  胡髭(zī)长髯(rán)黝黑(yǒu)一绺(liǔ)藏污纳垢(ɡòu)

  粗糙(cāo)轩昂(xuān)颔首(hàn)甲胄(zhòu)锃亮(zènɡ)

  粲然(càn)剑鞘(qiào)广袤(mào)禁锢(ɡù)戳(chuō)

  犀利(xī)炽热(chì)尴尬(ɡānɡà)鬈发(quán)黯然失色(àn)

  2.解释下列词语。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第5课再塑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绽开(zhàn)譬如(pì)繁衍(yǎn)觅食(mì)搓捻(cuōniǎn)

  栖息(qī)小憩(qì)困惑(huò)穿梭(suō)期期艾艾(ài)

  迁徙(xǐ)枝桠(yā)冥思遐想(mínɡ)(xiá)恍然大悟(huǎnɡ)

  2.解释词语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迁移。

  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完全不同。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凌乱。落英,指落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冥思遐想:深沉地思索。遐,远。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忽然。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茁壮生长:形容生长旺盛的样子。茁壮,强壮,健壮。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和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第1课《新闻两则》

  【易错词】

  泄气(xiè)芜湖(wú)督战(dū)

  殷家汇(yīn)阻遏(è)绥靖区(suíjìng)

  潢川(huáng)被俘(fú)襄阳(xiāng)

  杜聿明(yù)阌乡(wén)豫(yù)

  锐不可当(dāng)

  【词语解释】

  鄂(è):湖北简称。

  豫(yù):河南简称。

  绥(suí)靖(jìng):安抚,平定。

  阻(zǔ)遏(è):阻止。

  锐(ruì)不(bù)可(kě)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业已(yǐ):已经。

  阻遏(è)阻止:

  聿(yù):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阌(wén)乡:河南省旧县名。

  第2课《芦花荡》

  【易错词】

  蹿(cuān)消耗(hào鄂(è)

  疟子(yào)张皇失措管辖(xiá)

  竹篙(gāo)仄歪(zè)

  提防(dī)水淀(diàn)飒飒(sà)

  寒噤(jìn)转弯抹角(mò)泅(qiú)

  【词语解释】

  尖(jiān)利(lì):尖锐,锋利。

  能(néng)耐(nài):本事;技能。

  悠(yōu)闲(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悠然闲静的意思。

  寒(hán)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阴(yīn)惨(cǎn):悲伤凄惨。

  仄(zè)歪(wāi):倾斜,歪斜。

  央(yāng)告(gào):央求,恳求。

  转(zhuǎn)弯(wān)抹(mò)角(jiǎo):形容路弯弯曲曲或走弯弯曲曲的路。

  月(yuè)明(míng)风(fēng)清(qīng):月光明亮,清风微动。形容美好的夜晚。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张(zhāng)皇(huáng)失(shī)措(cuò):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

  疟子(yàozi):即疟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 愣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

  阴森:阴沉可怕

  飒飒(sà):形容风雨声。

  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湿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

  第3课《蜡烛》

  【易错词】

  迫击炮(pǎi)瓦砾(lì)恐吓(hè)

  制裁(cái)笑嘻嘻(xī)聂华苓(líng)

  云霄(xiāo)央告(yāng)匍匐(púfú)

  鞠躬(jūgōng)耸立(sǒng)晨曦(xī)

  精疲力竭(jié)舀干(yǎo)腋窝(yè)

  拂晓(fú)

  【词语解释】

  拂(fú)晓(xiǎo):天快亮的时候。

  瓦(wǎ)砾(lì):砖头瓦块的碎片。

  地(dì)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jū)躬(gōng):弯腰行礼。

  颤(chàn)巍巍(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拂(fú)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易错词】

  箱箧(qiè)琉璃(liú)脂粉(zhī)

  地窖(jiào)赃物(zāng)珐琅(fàláng)

  颤巍巍(chàn)瞥见(piē)朱鹭(lù)

  恍若(huǎng)杀戮(lù)盟誓(shì)

  劫掠(jiélüè)

  【词语解释】

  赃(zāng)物(wù):偷或者抢来的东西。

  箱(xiāng)箧(qiè):箱子。

  制(zhì)裁(cái):用强力管束或处罚有不法行为的人,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dàng)然(rán)无(wú)存(cún):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赃物:贪 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瞥(piē)见:一眼看见。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易错词】

  纳粹(cuì)荒谬(miù)悼念(dào)

  恍惚(huǎnghū)反驳(bó)

  【词语解释】

  肃(sù)穆(mù):严肃恭敬。指人的态度、神情很庄严等指事物所产生的气氛,使人有凛然之感。

  荒(huāng)谬(miù):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jiàn)忘(wàng):记忆力差,容易忘事。

  纳粹(cuì):“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即德国国家社会党,这里指以*为头子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德国侵略军。

  杀戮(lù):杀害(多指大量的);屠 杀。

  恍惚(huǎnɡ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憧憬(chōnɡjǐnɡ):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5.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一、生字

  谪(zh)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ng)

  *(yn)雨心旷神怡(y)皓(ho)月宠辱偕(xi)忘

  潜行(qi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心情不同。(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 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初二语文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初二语文上册马说翻译和原文

初二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3年初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15年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复习计划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原文带翻译

初二语文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初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翻译原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二语文期中下册重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