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元旦作文 > 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

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

困爱之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

导语:一本震惊世界的心灵励志书,它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3篇《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一

安杰卢博士说:“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抱怨。”我想这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吧。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抱怨为什么工资不高,为什么出身不好,为什么周围的人不友善,其实,有一些小的抱怨是正常的,但如果天天喋喋不休,脑袋里充满负能量,那样就很危险了。那么如何正确的看待抱怨,停止抱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与建议。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简单来说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哪些习惯是抱怨,抱怨的心理原因,抱怨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停止抱怨。书中介绍了抱怨的几种情形让我印象很深刻。生活中的抱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希望通过抱怨获得同情和帮助;希望通过抱怨改变身边的人;通过抱怨变现自己的优秀;无意识的口头抱怨。渴望通过抱怨来获得帮助的人,可能会一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却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同时抱怨也不会衬托自己优秀,相反的会消磨我们的斗志,使人消极。书中介绍了解决抱怨的方法,借助一个紫手环让自己坚持不抱怨,紫手环是一种约束,我想紫手环也可以换成其它用来约束我们的东西。然后像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那样,坚持21天不抱怨,久而久而,你会发现自己变的积极起来,充满正能量。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长久的坚持和重来,但当你战胜自己,养成不抱怨的习惯后,你将收获更广阔的世界。文末是成功者的反馈,从他们的语言中,已看不见抱怨的影子。比如说我现在养成了追求积极,说话积极、生活积极的习惯;比如说我现在变的更加平和,遇到烦心事能在真正困扰我之前抽身而退;比如我现在的思想与语言更趋于感恩,积极去寻求方案,就能吸引更过类似的事物等等。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迫切的希望把脑中的负能量清除,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的态度,不妨看看这本书,并对照书中的方法坚持练习,养成不抱怨的习惯,相信等我们成功之后,我们的心态会变的更加平和、积极,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二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可是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同行不一样,本书只是期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尔·鲍温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我个性中的生根。

这是一幅完美的“图景”吧。尽管作者兴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我却更相信“免费邮寄紫手环”是导致参与人数如此众多的原因。这是有现实依据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费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动总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踊跃排队。所以,假如这紫手环在工艺装饰上更为考究的话,吸引6亿人填写申请单也不是难事。

但对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话可讲的。人因其出身、财富、机遇等各方面的不一样造成后天差异,要想让自我在明明查看到此种差异的前提下又坚持“不抱怨”是很难的。本书为倡导此种理念,开出了一些“诱惑”读者选择“不抱怨”的药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严重吗”一节的要义是“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这是经过一个男子在试图追捕肇事逃逸人员过程中的省悟展开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猎狗,男子开车紧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这样的飙车过程中受伤甚至不治,给家人带来的伤害远胜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静了下来,想起我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桂儿和莉亚而言,就要比金吉尔受伤更难以平抚了。在我和那个驾驶人的距离慢慢拉近时,我也把车速降到了能够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一节则以“乐观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说读者。虽然当今的科学研究还很难证实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点应当是对的:即便意念一点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能够使比如绝症患者更为欢乐的走完余生(我们假定进取或消沉状态下余生一样长)。

纯粹的“利诱”未必能让普通人坚持恒心,这正是威尔·鲍温引入“紫手环”的原因。“紫手环”并不因为它的“紫色”或“是手环”而具备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鱼线上的游标而已,起一个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觉自我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只要它够醒目且便于脱卸即可。

我并不认为顺着听闻的热潮而加入“紫手环”活动就能把人带入“不抱怨”的境界,这正如让白领学几天乞丐不会自动养成朴素那样。“不抱怨”是个人充分内省后到达的心灵状态,它首先要求具备独立思考本事,比如上头谈及的驾车男子就是例证。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种继发的执行本事,否则“不抱怨”的理性光芒立刻会被“忍无可忍”等热血豪迈给压下去。不妨从另一角度举例,很多人在公车上有过让座的欲望,但最终没能站起来,因为一种“此举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碍了让座行为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肯主动举手也是一样的原因。克服这种心理恰恰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特立独行胆识,而这与上述随大流申领“紫手环”或团体装乞丐 活动完全是南辕北辙。

人为什么会抱怨,归根到底是现实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所以更高层次的“不抱怨”往往都从淡化欲望着手。比如佛说“寂灭”,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这样的意思。当人充分肯定现实,不存在强烈欲望时,抱怨又从何谈起呢?是故《庄子》说“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的欲望去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样说自我。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

本书其实也看到了“紫手环”的单薄,为此向读者推荐了一组修习“不抱怨”的心灵阶梯:1、无意识的无能;2、有意识的无能;3、有意识的有能;4。无意识的有能。结合上头的例子,想让座而不敢为即处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环或“利诱”导致的“不抱怨”属于第三境界。而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将“不抱怨”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或说下意识。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从了解、克制、淡化自我的欲望入手——这是很难的,当然我猜如威尔·鲍温先生,必须早能做到对“600万”信徒的真实进展“不抱怨”了。

《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三

“交通怎么这么堵”、“食堂的饭怎么这么难吃”、“现在的工作压力怎么那么大”“领导怎么总喜欢折腾人”,诸如此类,随口一出,就是抱怨的话。抱怨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习惯,已经成为一个潜意识行为。它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抱怨的对象,抱怨似乎像空气一般弥漫在我们周围,久久无法散去。

虽然知道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为了发泄内心的种种不满或是获取同情心,还会不由自主的抱怨,甚至相互抱怨成为了与朋友、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似乎没有了抱怨,谈话就无法继续下去。殊不知,抱怨不仅给身边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氛围变的消极,而且也使自己变的越加消沉。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给我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感悟和启迪,对抱怨形成的原因、抱怨的危害以及如何不抱怨等问题有了全新的认知,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用一只紫手环教会我们如何改变爱抱怨的习惯,手带紫手环者只要一察觉自己有抱怨苗头时,就将手环带到另一只手上,让自己刻意地去遏制抱怨的想法,这样,一直坚持21天,渐渐的,不去抱怨生活中的烦恼,而是积极地看待生活,参与者都认为是这个紫手环有魔力,其实,手环没有特别神奇之处,它只是让你及时的意识到抱怨的行为,并有意识的停止抱怨。

除了手环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外,书中的很多语句也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激励我成长、让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世间不美好、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上天是公平的,每个看似强大的人,背后都历经了诸多的磨难”,身边总会出现非常成功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们光彩一面,心中充满嫉妒和怨天尤人,怨上天没有给自己机会,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才华,有怀才不遇之感,殊不知,成功的人付出努力是你的千倍万倍。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消除内心消极想法,心中充满阳光和彩虹,不抱怨任何事物,在有限的生命里,摒弃抱怨,保持正能量,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yuandanzuowen/1685535417148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