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一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二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三

今天中午,我读到《花木兰》里的一段话:夜深了,木兰趁着父亲 熟睡,悄悄地走进了父亲的房间,拿起招兵的军帖,把她妈妈的梳子放在桌上留作纪念。然后木兰

用剑割掉了长发,跃上战马,义无反顾地走了。

我从书中 “轻轻放 ”,“割掉长发” “ 跃上战马”看出 木兰是多么的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不忍他颠簸流离,那么难舍亲情 ,割掉长发,她从军的意念又是如此坚决,木兰真是孝顺的孩子呀。

可是我看到: 医生为她包扎伤口时,才发现勇猛的士兵竟然是一位女子。让军医大吃一惊,顿时,我想不好了 , 木兰危险了,会不会被军医揭露呀,要知道那时候的女子是不能参军的 , 否则祸及父母的。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跳过几页看,还好,还好?,幸亏军医保密了,才有了以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 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

我喜欢 《花木兰》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十二年中,每个夜晚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呢?

那是花木兰心中有爱 才能坚持 ;因为有爱,才能在艰苦的环境 中还觉得人间是如此美好 ;因为有爱,木兰觉得爱是希望 ,是活着的理由。战场是如此,生活 中更是如此。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四

尊敬的花将军阁下:

您好!

世人千古传唱着:“替父从军,英勇无敌,女中豪杰者,乃花木兰是也!!”

我总如此痴想:您这名女扮男装的古代巾帼英雄,如果听到这样的传唱,您会怎么想呢?

我冥冥之中,我仿佛聆听到您的心声:“我心底里的世界都很理想,我生活里的一切却不一样,我也有彷徨,也会失去方向,我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坚强。”

我眼前似乎浮现着这样的画面:几抹残阳,几处伤痕,血色的天光交相辉应,您佩着战刀骑着战马,一个凄美的画面留个我。我从您的背影中品读着您身上的坚强,咀嚼着您忧伤的思乡,思索您拳拳的爱国心。

我总弄不明白: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够,面对凶猛的敌人、牺牲的战友、以及残酷的刀光血影,仍然能战西风而不怯,遇恶敌而不退,沾繁霜而至曙。最终,您赢了。但,面对如此多的苦涩,久经沙场的您快乐吗?难道不悲伤?

我仿佛聆听到您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很快乐,不悲伤。”

也许,自从代父从军起,心中就忘却了家乡,没有了挂念,因为您知道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凶猛的敌人,您毫不吝啬手中的武器,尽最大的努力向敌人发出致命一击。那一刻,勇敢和坚强就写在您的脸上,更写在您的心里。正是这种勇敢和坚强让敌人望而生畏。面对离去的战友,您也许从不流泪,因为您知道流泪是懦夫的行为,只有在战场上为他们而战,他们才可以瞑目,九泉之下方可安息。战场上,勇敢成了您最好的武器,渐渐的,您的大名在敌军中广为流传。

我总是有所疑惑:一个心中埋有仇恨,并将一切痛苦悲伤一并压于心中的人,内心深处真正快乐吗?

恍惚中,您笑着走来,然后缓缓地说:“看到牺牲的`战友,心中固然悲伤无奈,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战场上,敌人的退败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看到我们最终取得胜利,心中是最开心快乐的。最快乐之事莫过于救国于水火之中,使战友安息于地下。因此怎能不快乐?”

我心中似乎被您狠狠地震了一下,您让我懂得了快乐的真正含义——爱国之乐,坚强为民之乐才是最大的快乐啊!

最后,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个永远崇敬您的“花朵”

辛卯年梅月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五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六

改写花木兰诗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改写花木兰诗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当木兰在回家的途中,看见街道上人来人往,不时想起几十年未见面的亲人,迫不及待的加快了矫健的步伐。

木兰兴高采烈地哼歌高昂。父母听到女儿要回来了,便急忙去迎接,穿上了节日的服装,带着精美的饰品。姐姐听到妹妹回来的消息,急忙穿上轻纱的服装,脸上涂上了一层淡妆,把自己大阪城美貌如仙的天女。弟弟听到姐姐回来,穿上帅气的服装,还宰猪杀羊,庆祝木兰回家。木兰见了这个场景激动地泪流满面。

含有亲情味的团圆饭开始了,餐桌上鸡鸭、鹅、虾、蟹、羊等等,木兰便认为这像是出除夕晚的一幕,因为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大鱼大肉,如此丰盛。

吃完团圆饭后,木兰一家人一同出门逛街,木兰一肚子的疑问,便说道:“店铺何时变得如此美丽,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红灯酒绿,街道上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父母亲喜笑颜开地说道:“是为了庆祝你胜利归来而设计的'。”

回家后,木兰把所有精美的饰品赠送给同县的人。

木兰打开东屋的阁门,坐在西边的床上,脱掉打仗的袍子,穿上晚日的裙子,对着窗户,看着镜子梳理美丽的鬓发,贴上漂亮的花黄。出门去看战友,伙伴们惊呆了:一起征战十二年,尽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儿身。

夜,静静的,柔和的月光照在木兰的哀伤的脸上,只听见织布机的声音从房间里传出来,木兰的叹息也随之传出。

木兰实在不能忘记白天在城墙上看到的文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爹爹的名字。“兰儿,你在想些什么呢?”木兰听见了母亲的声音,回过神来,说:“娘,真的不能让我替父亲上战场吗?”“兰儿,你就打消那个念头吧,难道你忘了你父亲说的话吗?‘你如果敢上战场,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你可千万别这么做啊!”母亲着急地说,看到母亲这样,木兰很是伤心,父亲体弱多病,弟弟尚未成年,自己又是女儿身,哎!左右为难!

“大胆刁民,到了期限怎么还不去集合?”只见爹娘与姊弟从门里走出,见门外,一个身着开铠甲的将士拿着长枪看着他们,四人害怕的连忙跪下。这一跪,木兰可受不起,连忙扶起爹娘,说:“爹,娘,是我呀,你们认不出我了吗?”爹娘看着眼前的将士竟是自己的女儿,都不敢相信。过了许久,木兰想起自己的目的,便说:“爹,娘,你们是我最亲的人,经过乔装打扮,你们也认不出我,何况那些与我素未谋面的人呢?你们就让我上战场吧!”爹娘知道木兰的性子,就说了一句:“走吧,路上小心,一定要回来!”

木兰就这样,万里奔赴战场,跨过一座座山,度过一道道关,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在雪地里作战,日子一天天过去,战争仍未结束,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木兰的身躯似乎更小了。

虽然建功无数,可对于木兰来说,家是最重要的,她放弃尚书郎的职位,回到了家乡。

“回来拉,回来啦!”不知是谁看到了告示,在人群中喊了起来,爹娘两人相互扶持,来到城外,用含着眼泪的眼睛向远处望去。

“爹,娘!”看见父母,木兰的脸上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三个人有说有笑的招待其他战士回家休息。“妹妹!”见到妹妹回来,一直在门口等候的姐姐高兴地喊着。“姐姐,弟弟呢?”木兰欣喜地说。姐姐指了指后院,只听见一阵阵的霍霍声。

木兰的房间没有改变,一样的摆放,一尘不染。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木兰理了理云鬓,贴上花黄,脱下战袍,床上以前的衣裳。但一个美丽的女子出现大家眼前时,伙伴们都惊呆了,一起作战十二年,从未发现木兰是女郎!

s("content_relate");

【改写花木兰诗】相关文章:

1.花木兰改写欣赏

2.《花木兰》改写作文

3.花木兰改写作文

4.《秋思》古诗改写

5.古诗《秋思》的改写

6.改写古诗春日

7.花木兰替父从军改写作文

8.初一续写改写:《木兰诗》改写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七

古人早有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我们都对这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万分崇拜。去年学校播放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再次展现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木兰战场英勇杀敌的情景。

看完这部电影犹如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久久不能平静,赵薇那真实真切的表演感染了所有的观众。影片伊始,导演故意压低了镜头,让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黄土,只有一线蓝蓝的天。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柔然蛮族草菅人命的血腥,军户们承平中的闲适生活,一一展现在面前。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兰哄父亲喝酒还是喝药的细节,就交代了花木兰从小学习的武功兵法,以及对老父亲深深的爱。赵薇的演技不着痕迹,不靠美丽忽闪的大眼睛,就已经把花木兰善良勇敢的个性勾勒得无比清晰。 有不少评论批评《花木兰》中哭戏太多,而在我看来影片中无论是赵薇还是陈坤的哭都符合情节发展。

死亡成就士兵的成长,悲伤无可厚非。当花木兰率领军队遭受“毒龙”时几乎全军覆没。文泰茫茫荒漠中大声呼叫花木兰的名字。身受重伤的花木兰看着眼前这个时刻挂念,死而复生的人在嘶声力竭地呼喊自己,此时不论片中演员,还是影院中的观众激动与感动的泪水都发自肺腑。

《花木兰》整体气氛是悲凉的,木兰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纠葛和战争的残酷都被一一激化。但我们仍要感谢导演在悲凉之中还能给观众

带来一丝欢笑。其实从气氛烘托上我们反而可以看出到导演和编剧的用心。如果整部影片都处于一种压抑的感情基调中,没有轻松到沉重的转变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轴,那么电影的整体观感也不可能如此丰满。

当然其中还是有些缺点存在的,战争场面中大部分的场景都是镜头化的一带而过,似乎很难满足观众们寻求的视觉冲击效果。导演懂得自己的优势,所以他的剧本创作没有站在一个男子主义基调来展示木兰,而是选择了女性视角来阐释我们的.女英雄。他主要展示的一个女性是如何在战争中获得生存和保护她的情感的。女英雄有她的勇猛和刚强,也有她的脆弱和逃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充满个性,形象丰满的花木兰,通过女性特质与女儿心理来展示战争的残酷,并且我们也能看到儿女私情在国家利益和反战情怀中表现出的不同表现。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八

ok3w_ads("s005");

张莎莎

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从小就期待红旗一角的光荣,向往党旗下庄严的誓言?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再到共产党员,红色基因一路传递,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也许,现在的我们就可以丰富自己对那段红色岁月、光荣历史的了解,为未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说到巾帼英雄,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代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其实,在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也有一位“花木兰”——她女扮男装从军5年,在枪林弹雨中,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她是1959年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原型——郭俊卿。

郭俊卿幼年时为了逃灾,与家人一起离开家乡,在异地放牛乞讨艰难度日。生活虽然辛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郭俊卿的父亲不幸被横行霸道的地主害死,母亲一病不起。为了养活家人,14岁的郭俊卿剃光头,扮成男孩去打工,爬上爬下做泥瓦匠,什么苦活累活她都做。但是一家人仍然饥寒交迫,3岁的妹妹更是早早夭亡了。

当八路军部队经过郭俊卿生活的地方时,看着他们的飒爽英姿,郭俊卿也想去当兵。为此,她女扮男装,改名“郭富”,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了2岁,终于如愿以偿加入八路军,被编入县支队当通讯员。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女性身份,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她非常小心谨慎,因此也引起了战友的注意,不过她平日性格大方、沉稳且乐于助人,战友不曾怀疑她的性别。

1946年,郭俊卿被调至骑兵通讯班当骑兵通讯员,骑马对于骑兵通讯员来说是一项基本功,但对郭俊卿来说,却意味着重重难关。郭俊卿个子娇小,想要在马上保持平衡已经不易,更何况她还要掌握在马背上精准射击、刺杀敌人、迅速投弹等技能。既然在体能上处于劣势,她就通过勤加练习来弥补。从马上摔下来受伤流血、膝盖磨得红肿是家常便饭,她一声不吭、咬牙坚持,只因心里坚守着信念——只有练好本领,才能不辜负战友,不辜负家乡百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高强度的训练使郭俊卿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骑兵通讯员。她经常奉命骑行冲过敌人设置的封锁线,传送密件和上级命令。

一次,她领到紧急任务,要在4个小时之内将一个命令传达到30公里外的部队。当时天黑路遥,大雪纷飞,她骑着快马在山路中奋力奔驰,中途不曾停歇,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途中,郭俊卿的马累死了,她卸下马鞍背在身上,顶风冒雪,徒步三四公里路才回到驻地。

1948年,郭俊卿调至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某团担任步兵三连四班班长,当时,国民党军队向翼察热辽军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为了配合纵队主力发起总攻,郭俊卿带领四班担任突击队。当时,全班的装备都很简陋,只有十来支步枪和一些手榴弹,而且战士大多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战斗经验不足。相比较之下,敌人却有两个排的兵力,并配有火箭筒、重机枪等武器。

实力的悬殊,让战友们士气不足。不巧的是,在上战场前,郭俊卿还在发烧,她拖着病体为战友们打气,并和他们一起精心设计了进攻路线。

战斗一打响,她把自己的病痛抛诸脑后,摇着鲜红的旗帜冲在最前面。敌人的火箭筒、重机枪交织成密集的火力网,阻止他们前进。郭俊卿和战友们静等敌人最猛烈的炮火过去后,继續冲锋。周遭浓烟四起,他们向山梁发起冲击,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五六十米以外的敌群中炸开。在山梁上,双方展开了多次拉锯战。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郭俊卿和战友们士气越来越足,以磅礴的气势压得敌人节节败退。最终,郭俊卿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任务。郭俊卿所在的班被评为“战斗模范班”,郭俊卿也获得了提拔。

这样大大小小的战斗,郭俊卿经历了很多次,冲锋陷阵从不退却,但是5年军旅生涯极大地损伤了她的身体。在大病一场被送到医院后,她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性别。当战友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炸开了锅,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骁勇善战的战士竟然是女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军长贺晋年直竖大拇指:“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48军的骄傲!”

1950年,郭俊卿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荣获英雄模范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郭俊卿的一生写满了战斗,写满了奉献,写满了热血,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亦是精彩的一生。

相关热词搜索:花木兰郭俊卿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九

中国文化被别人搬上银幕,亲切,多少也有点别扭。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不仅看到了爱国爱家的闪光点,还挖掘出了属于花木兰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开发潜藏的能量。影片采用了大量写意式的水墨画作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并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种浓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画中的清淡。

当花木兰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做一个完美的贤妻良母时,外人否定她,认为她不能为家人争光;家人则鼓励她,希望她努力改变。是快乐地做自己?还是沮丧地迎合他人?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不得不让木兰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

军营的生活并不好过。每天从早到晚的耐力训练,让木兰有些跟不上他人的脚步。但她从未放弃,还是相信,生活虽不美好,但也不是太糟糕。

战场上,靠的不仅仅是力气,有时候也得靠智慧。木兰制造的雪崩,使军队胜利。当然,《花木兰》中的木须,也是功臣之一。在人生的过程中,每个人总是不断地在寻求自身的价值,这并不代表我们活在他人的眼光和掌声之中,而是对自身的一种自我肯定。当木兰都承认了自己其实只不过是假冒的时,她便接近了真实,因为她最终成就了最真实的自己。

终于,她为之努力,又发挥潜能的转折点出现了,替父从军、击败匈奴使她成了全民女英雄。

就像木须所说:“那是因为头盔太脏了,我给你擦擦干净。”也许再擦擦,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发现自己的美与善良以及勇气。在故事中能令人处处得到启发。人,只有在发挥所长时,才能散发出强大的光芒。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有属于它的春天。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如何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473072145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