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

零度碳酸 点赞 分享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8篇《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一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天空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字 篇二

距离上次“天宫课堂”开讲3个多月之后,今天下午,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将再次在中国空间站“天宫”给地面学生上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15时40分在“天宫”开讲,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将再次共同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据了解,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消息一出,“天宫课堂”再次成为高频热词,点燃广大青少年“航天梦”,也激起了中小学生脑袋瓜里无数的小问号……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三

今天,我上了一节特殊的课——“天宫课堂”。我有三位特殊的老师,他们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这堂课上,宇航员老师带着我们做了新奇又有趣的实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亚平老师做的太空“冰雪”实验。一个液体球,长得像极了冰球,可它却是热球,这听起来就神奇极了!后来,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那个飘在空中闪闪发光的小热球,可真是美丽又神奇!

这堂课上,我第一次走进了我国的空间站,了解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也感受到了科学的奥妙。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识知,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四

上次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了解了航天员们的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场景,被神奇的实验深深吸引,今天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第二课,这节课航天员王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太空“冰雪”在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体可以在失重环境下通过水面张力可以搭建成液桥,水油在失重环境下无法自然分离,但是叶老师通过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让水油分离,冰墩墩在太空抛出并没有下坠,而是在原来抛出的方向匀速前进。叶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等。

太空中的科学现象都好神奇,每个实验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谢谢航天员老师们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有趣的物理实验课,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五

在今天我们观看了第二期“天宫课堂”,三位宇航员登上了太空,给我们上课。与众不同的是天宫课堂可以天地对话,实在太有意思啦!

我想,我们的`祖国的科技也是在失败中找到答案的,所以我知道学习的路上不会没有坎坷,要努力跨越它你才有可能成功。少年智则国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勇敢追梦,努力去解开那些伴随着我们许久的未解之谜。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六

x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持续约40分钟。这一天地互动过程是在我国中继卫星的支持下实现的,它的亮相同时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载人航天测控网基本建成。

“地面上网课,最难的是网络通畅,在天上这个问题更难保证。”杨宇光说,如何确保高码数率、高保真视频流的通信链路完全畅通,是太空授课过程中挑战最大、难度最高、不确定因素最多的环节。

杨宇光进一步解释道,太空授课的高清视频传输,我国主要依靠居高临下的天链中继卫星进行支持,以地面测控站、海面远望号测量船作为备份,但是地面测控支持比例不高,这是因为天宫一号、空间站多数时间不在我国本土上空。

无线电通信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传输的数据码速率越高,那么传输的能量消耗及对传输设备的灵敏度要求越高。

“太空授课对音视频的码数率要求较高。”杨宇光解释道,为此天链中继卫星使用高增益天线,使得波束非常窄,以保证能量集中,顺利传输高码数率的视频数据。另一端我国空间站上设置有蝶形天线,指向中继卫星进行配合。这样一来,理论上任何时候都有一颗中继卫星能够“看”到我国空间站,确保授课过程通信畅通。“太空授课的时延仅约0.3秒。”他说。

不仅如此,太空授课及授课前的'全要素演练,均涉及广泛的天地协同工作。

“20xx年王亚x第一次太空授课时,教育部负责组织学生,x科协负责设计准备课程,x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航天员和通信系统。”庞之浩说。

“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中继星的切换也是重要的天地协同。此外,王亚x在天上演示的物理实验,地面老师也在做相同的实验,天地对比实验几乎同步呈现在视频画面中。”杨宇光表示。

天空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 篇七

今天(3月23日)下午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央视直播已经正式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置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置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航天员将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据了解,太空“冰雪”实验将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将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将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将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等。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八

疫情期间除了每天要认真上学校的网课外,最受期待的一堂课那一定是天宫课堂了。这不,“天宫课堂”第二课于3月23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叔叔阿姨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7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8篇】

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9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作文600字6篇

2021《天宫课堂》太空授课观后感作文 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优秀4篇】

天宫课堂感想与收获10篇

最新观看天宫课堂直播心得体会300字 观看天宫课堂直播心得体会三年级(12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优秀3篇

推荐学习“天宫课堂”汇总(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