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最近,由屈楚萧、吴京和李光洁等主演的科幻灾难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来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流浪地球》观后感》,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一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和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地球将被木星撞击成粉末,消失在宇宙中吗?不,我们还有希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命到底,几乎百分之零的计划启动,人类开始自救,因为我们心存希望。

各国救援队放弃了回家,是朵朵在广播中充满希望的话语感动了他们;王磊队长下达给大家最后的命令是“活下去”,是他愿意相信生的希望;刘培强牺牲自己驾驶空间站引爆了30吨燃料,是他看到了地球再次生机勃勃的希望······没有人放弃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地球与木星避免了相撞,地球避过了一场风暴,救世主是谁?是希望!

愿每个人心怀希望,至少在灭顶之灾到来时,我们不会原地等死。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二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关于未来2500年的大逃亡,但唤起的却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动。那么《流浪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25篇),希望大家喜欢!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三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这是最近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下面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一些感受。

电影主要讲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们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多个巨大的推进器,想要推动地球偏离公转轨道,飞出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地球开始了流浪之旅。这个过程无比的漫长,并且推进器的推力有限,所以人们只能借用木星的引力来推动地球,电影里的危机焦点就是来自于木星的膨胀可能会导致木地相撞,最终木星也许会将地球吞噬或撞碎。电影刚开始,地下城的学校课堂上说的那段话:“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到电影结尾韩朵朵在广播里向所有人呼吁着抓住最后的希望,这些镜头都折射出电影的主题——希望。

《流浪地球》中的希望,也不仅仅只是主角或者主角团队每个人的希望,而是全人类的希望——如何保存人类以及人类文明。如果没有这一点点的希望,或许也不会有人赴汤蹈火的为拯救地球而奋斗。在宇宙前,人类太渺小了。纵使花费全世界的人力和物力,制造无数的推进器,在行星引力潮汐的面前,人类依旧脆弱的如同蝼蚁,在极端的气候面前,人的生命,也同样是脆弱无比的。一次小小的抽签,就得让不知多少人要留在地上等死;一次普通的岩浆流入,就使杭州地下城35万人灰飞烟灭。

灾难是冰冷的,而希望是温暖的。我们可以失去所有,但不能失去希望,没有了希望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希望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四

时下最火的一部科幻影片当属《流浪地球》,一部最初就不被大众看好,却在上映第二天一火到底、一路飙升,一发不可收拾,俨然成为一匹“黑马”,截至12日晚间,累计票房已超过25亿元,国内外市场更是好评如潮,在今年众多热门贺岁档电影中,问鼎票房冠军。《流浪地球》能创造春节档票房之最,不仅仅是像吴京、吴孟达这样炙手可热明星参与出演,更是因为它拉伸了中国电影的长度,扩展了中国电影的宽度,增加了中国电影的厚度,创造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高度。新时期的每位党员干部也应不甘人后,晒出守信念、强本领、尚担当的亮丽本色。

众人一心,其力断金。影片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空前团结,齐心协力,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中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都参与到拯救地球这项任务之中,成为该影片的一大亮点。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擘画了发展蓝图,这更加需要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担当。有的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干部个人自扫门前雪,还有的干部连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都不能尽心尽责。新年伊始,还需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坚定理想信念,在20xx年开年之际,集众力、聚民心,齐力打开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好莱坞的专长,而中国的科幻电影几乎是无人敢触碰的一个禁区,《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却打破中国科幻电影扑街的常态,让人眼前一亮,用世界级的高科技视听手段,超前的科幻想象力展现了中国快速转型升级的电影产业及电影工业化、电影工业美学化的硬实力。党的各项事业正处于平稳发展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谋事干事成事,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就不得不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勤学习、善交流,扬长补短,练就硬实力,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的真本领。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流浪地球》让人感动的根源在于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人类如家人般紧紧地环抱在一起,一个地球就是一家人的温情触动了观影者的心弦。如今,世界各国之间一直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声也将不再孤单。党员干部要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重托,就要坚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正确的政绩观、生态环境观担当作为,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流浪地球》这部影视作品齐聚众国参与拉伸了其长度,借助他山之石扩展了其宽度,发出“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之声增加了其厚度。党员干部也应如磐石般守住信念,如梅花般孕育幽香,如战马般奋勇向前,修身颐德,晒出守信念、强本领、尚担当的亮丽本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敬献绵薄之力。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五

在这部电影里面,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所有的人都没有能大幅度地改变历史,正如人们不能操纵太阳氦闪随便爆发一样。而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也是在科学界和科幻电影界老得不能再老,甚至都有一点发酸的问题——太阳爆炸,地球何去何从?全书讲述地球逃亡的过程则近乎疯狂——人类通过岩石,以重元素核聚变的方式将它们转变成燃料,而用无数的巨大的地球发动机来消耗这制造出的大量的能量。每个发动机都堪比甚至超越当今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就这样,人类带着地球上路了。

从能量角度上看,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主意。首先,地球造成的电磁脉冲如果想要推动地球并且快速到达半人马座α星,大约需要消耗五点五四乘上十的三十一次方焦耳的能量。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将会导致地表被掏空,地球的地貌发生变化。

当然,从时间角度上看,这也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主意。首先,别的方法需要的时间十分短,只需要仅仅几十到几百年,而这个方法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才可以成功,由此可见这种方法的不易性。另外,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危险性,要是一旦失败,人类便没有了任何活路,别说移民星球,就是在飞船里面苟活也不可能了。但是,这种方法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它没有改变人类的伦理,也没有改变人类的价值观。

在很多电影家的笔下,也有许许多多人类逃跑的办法,但是由于品种内容杂乱无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细细看去,才会发现流浪地球和其它科幻电影里面描写的人类在历经文明灾难的时候做出的逃跑大不相同。在其它的电影里面,人类不是异化了自己的身体就是异化了自己的灵魂。而在《流浪地球》里的人类,并没有赋予自己一个无比强大的身体,也没有歪曲各种人性。可以说,这是最符合人类价值观的一种逃亡方式。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六

"GN171一11小队听,我的命令!以下是命令!活下去。“希望……真的是这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让人类时刻都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望。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些话语,还有《流浪地球》让人震撼,却又不得不让人沉思的场面。回家路上看着那些繁华的街道,我不断问自己,地球真的会变成那样吗?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未来太阳迅速衰老,极度膨胀,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人类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寻找新家园。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

电影里的地球表面漫天飞雪,气温直达零下84度,所以人们居住在地下城里,当他们开车走过上海市,指着一座隐约能看到电线和路牌的冰山,说这就是自己的家时,我的眼泪便流了出来,是啊,多年以来的地球已荒唐的辨认不出来了,若辨了出来,却也只能是重温和回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欢欢快快的领着行李包,住进去了,这所谓的地球,又何尝不是人类自身的流浪呢?又何尝不是原先的家回不了,精神没了寄托呢?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

人们把家这个词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才会选择带着地球这个家园去流浪,真希望以后我们人类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灾难发生。

《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希望,什么叫牺牲所值,什么叫家。

流浪地球观后感 篇七

春节的时候为了特地去看了这部片子,出来以后就一个感受: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经有了好莱坞,但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电影、电影工业的原因。

关于选材,Get中国问导演为什么选择《流浪地球》?郭帆导演说大刘的书我每部都看过。当时有三部大刘的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可以选择拍成科幻,当时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如果三部选一部就一定是《流浪地球》,后来仔细的想了下也只能是《流浪地球》。因为这个故事是可以被装入近未来的,而且我觉得《流浪地球》有一个很酷的形式感,虽然我当时也说不清为什么它很酷,我只是觉得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真的很酷,但觉得它酷的`原因我不知道。那个原因是我后来去了美国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东西在美国人看来不光是酷,而且是很奇特的,原来它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内核,就是我们对土地、对家园的深厚情感,才会导致我们连逃离的时候都要带着家。所谓的家并不是说物理上我们呈现的地球,是一堆石头,房子的六面墙壁这样的物理空间。这个房子当你买的时候代表了你的家庭,老婆,孩子甚至还有你丈母娘看你的眼神。这是我们中国人对家的理解,它绝对不是一个物理空间。当我们把地球推离的那一刻,我们推离的绝不是一个物理的一块石头,它推离的是我们的家,我们所有的情感载体。这个东西不是西方的,是特别中国的。原来它酷的来源是我们文化给我们的,在外国人的眼中是特别奇特的。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中国科幻,中国科幻的内核应该就是这个东西,至少在这个影片中是它。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成年礼。为中国科幻电影照亮了道路。这是一部致敬、借鉴各路好莱坞大片,但是内核非常反好莱坞的片子。真实观影之后确实也有同样感想,这部片子屡次打破了我往常看好莱坞灾难片科幻片得到的认知。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为什么有了好莱坞,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电影,自己的电影工业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应该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去争取。就好像这部片,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

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流浪地球》观后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869348165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