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10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10篇】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怎么写才好呢?这是很多写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的同学们烦恼的。这次金笔头网为您整理了10篇《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的观后感 篇一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将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 。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一届“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首先,“课程表”全新升级!三名航天员将演示更多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天宫课堂第三课》优秀观后感 篇二

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

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 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天宫课堂”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天宫课堂”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

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天宫课堂”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天宫课堂”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

天宫课堂第三课心得观后感500字 篇三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宫课堂”第_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022年电影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四

今天师说神舟十三号要在太空上与我们直播,我们都很开心。 在直播中先是介绍太空舱的结构和宇航员的休眠舱,然后又是太空中的小实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制作一个大水球。

先是用一个放大镜放到水面制作一个水膜,然后是用水袋往上挤水,把大水球变得很圆很圆,这样就 像一个凹凸镜一样,人在它的前面就是倒过来的。然后再往面挤一点空气就变成一正一反的两个宇航 员,非常神奇。再往面放一个泡腾片,泡腾片的泡沫会出来,而是在大水球面沸腾,再来一些颜就 变成五彩斑斓的大水球。

然后又是乒乓球实验,同学们先是在地球上把乒乓球给放在水面上,乒乓球会浮起来。宇航员们在太空 舱面把乒乓球放在水面上也可以浮起来,可是他们把乒乓球一往水按,乒乓球就浮在水,这充分说 明地球与太空的差别,地球有重,而太空中却没有重。

看完这次直播我体会到,一定要好好学习,做祖国的栋之材以后会创造出多神奇的实验。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600字 篇五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星辰大海,永无止境。太空出差三人组刘洋,陈冬,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三次授课活动。

虽然只有短短一小时,但它拉近了我们与太空之间的距离。“天宫课堂”第三课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讲述了实验舱里的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然后展示了在失重的环境中,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讲解了解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和工程应用;水球变“懒”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体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下的振动表现;太空趣味饮水,向我们展示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还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研究项目,介绍了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演示样本采集操作。进行这些课程的同时,三位航天员还与地面的我们进行了交流。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太空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通过这次观看云课堂,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员攀登不止、挑战未知的求知精神,更认识到了他们“十年磨一剑”的千锤百炼、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学习上,我也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和品质。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要努力克服困难,成为更好的自己。400米难跑,但没有他们每天抓着手柄走路难,那就不顾一切往前冲;数学题难做,但没有他们精准测量计算发射卫星难,那就多思考勤练习……

“天宫课堂”的观看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2022年电影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六

“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是随定的,那面如一座宫殿, 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太空酒店式实验室"。那为么要 修建空间站呢?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 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全面,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我们“宫殿”的规划。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 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 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 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绝的各种能,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 的,这两种射线能轻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 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 选择在距地面1000公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的位置。这样既 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住着各袖仙,虚无缥缈,看见摸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 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中国的太空科技进步,断努,让我们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 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解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之门已经打开,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小学生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0字 篇七

今天,我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认识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等神州十四号飞船上的实验器材。还“参观”了问天实验舱;知道了太空中的“趣味饮水法”;目赌了玩皮的扳手调头往回“赶”。让我明白了许多在微重力下的物质的神奇变化。我在心中暗自发誓,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做各种各样的奇妙实验!

小学生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0字 篇八

观看了“天宫课堂”,三位宇航员老师带我们认识了太空十分有趣的生活,也让我们知道了: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连转身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的知识。宇航员的工作神圣而又沉重,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因为科学无处不在,我想为祖国未来的腾飞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电影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九

今天,我们观看《天宫课堂》,通过这次观看,让我解宇航员们在太空生活的乐趣。

当神舟十三号成功到达太空时,与其一起上去的还有两位宇航员叔叔和一位宇航员阿姨。还记得之前在 电视上看见的宇航员叔叔们的脸总感觉胖胖的,还以为是太空上的饭菜太好吃。阿姨向我们解释为么 他们的脸胖胖的,哦!原来是因为在太空中人体的血液是往上流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表演一些节目,比 如太空水和水开花。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水中乒乓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乒乓球都 是浮在水面上的,而在太空中,阿姨把乒乓球放在装满水的杯子,乒乓球没有像在地球一样上浮,而是像 石头一样下沉,这就是浮消失的实验。 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知晓一样的生活乐趣,也开阔我的视野。同时我也要向太空舱的叔叔阿 姨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感觉良好”队,您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长大之后,一定也要向您们一样效忠祖 国,为祖国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

小学生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0字 篇十

“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看上去‘胖胖的’?空间站能像地面一样走路吗?太空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这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团。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宇航员们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768754160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