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革命者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优秀4篇

革命者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优秀4篇

甜味剂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革命者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优秀4篇

微信扫码分享

革命者观后感1100字大学生 篇一

《革命者》这部影片重温了李大钊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看完之后至今心绪难平。

影片的叙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李大钊被捕后上绞刑前38小时的倒计时来推进情节,令观众感同身受他最后的寄托和牵挂;另一部分,则以张学良、报童阿晨、地下工作者庆子、街头小偷徐三、蒋介石、陈独秀、毛泽东以及李大钊的妻子赵韧兰等人物视角,从不同侧面展现李大钊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让人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李大钊形象。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影片并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无尽的煽情,而是将李大钊成长的历程娓娓道来,却又真实的展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瑕计”的奋斗征程。

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他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得到鼓舞和启发,敏锐地认识到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从中洞察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出路和希望。他在《新青年》杂志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不仅出面帮助请愿学生脱离险境,同时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共产党”这个名称正是来自李大钊的坚持。此后,李大钊积极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遭到反动军阀的多次通缉,但他从未退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被捕。入狱后,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临刑前,李大钊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一生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生前曾撰写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这也成为他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正如他经常所说,“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历史深刻的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现在,时代变了,生活好了,但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奋勇前进。

革命者观后感 篇二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和信仰!——题记

影片《革命者》以李大钊为主人公,讲述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守常先生积极探索改变中国,热枕追寻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故事。今天观看了电影《革命者》,激动不已,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1912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政治黑暗,各派系为争夺政权,攻占不已,政坛更迭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国土四分五裂。1916年,守常先生从日本归国,他给中国带来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火种,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影片中守常先生说工农的地位不如一头驴子,一头驴死了,赔款一百元,可一个劳工死了,只能赔款三十元。光天化日之下,十几岁的报童——阿诚被洋人枪杀,守常先生率领学生,工人各阶级游行示威,在他们的努力下,租界虽交出了杀人凶手,可守常先生也不幸被捕入狱。

五星红旗熠熠生辉,我的信仰万丈光芒。

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因为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做马”,“情原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是为了更多数人活着”,所以,人民永远记得他,“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守常先生虽已过世多年,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守常先生被捕入狱后,鲜血淋淋的皮鞭没有使他屈服,烧红的烙铁没有使他投降,辣椒水洒在伤口上也没有使他折服。守常先生对自己的信仰忠贞不渝,坚定不移。他曾对庆子说,“天下的‘天’是‘工’字下面加个‘人’字,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1922年至1926年,大钊先生及其学生深入到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活动,宣传积极的马列学说,他们的活动,不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党组织宣传工作积累了经验。守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我想“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就是形容他这类人的吧!

面对死亡,守常先生从容不迫,直到死亡来临之前,他还在唤醒麻木的国人。他说“从古至今,没有一场革命的胜利,不是用血换来的。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我被守常先生这种敢为人先、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打动。看到这里,我想对他说:“先生,您看到了吗?这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保大家,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繁荣昌盛。在当今社会下,青年人不仅要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还应当发扬不怕苦、不怕死、敢为人先的精神。无论哪行哪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一颗爱国敬业的心,坚定信仰,做一个守法爱国的公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守常先生作为北大教授,言传身教,宣传马列学说。影片中阿诚同志牺牲后,守常先生送阿诚的妹妹去读书上学,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谋幸福。

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习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提升自己的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加油!

历经百年,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将在新的征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功绩,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后记

革命者观后感1600字大学生 篇三

曾经,我心头有个疑问,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什么明知道奉系军阀要抓捕而不离开,被捕后得知劫狱计划却极力反对冒险营救。在党史学习教育后,在观看《革命者》时,我顿悟了。

在那个年代,英资煤矿一头骡马每日5角工钱,死了资方赔100元;一个活生生要养家糊口的劳工每天只有2角的工钱,劳工死了只能赔30元,简直是人间地狱!没有人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没有人顾及中华民族的存亡。这是侵略者想赐予我们的未来,但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首次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农)、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以及中产阶级的右翼,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而我党需要团结的阶级,恰恰是被压迫,思想被蒙蔽的群体。李大钊一直在做学生、民众的思想工作,影片里单独写了毛泽东、张学良和李庆天的思想变化,也间接从蒋介石的回忆中展现了李大钊与孙中山达成的共识。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二七惨案、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1927年4月28日守常先生等20位革命者慷慨就义;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1927年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1936年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所有的事情拆开来看都是个人的事、是组织的事。而事实上,李大钊的牺牲是这些事发生的种子。先是给这些人埋下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思想种子,种在心底的正义是很难拔出的。后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行动,表达对自己向往、认同的道路和方向坚定地支持,号召同志们一起拿出“奋不顾身”“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态度。勇气从何而来,不过是因为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对的,看到自己尊敬的人曾义无反顾地践行过,自己才在现实拷问时有了该做什么的决心。

片中,通过领导学生示威游行,让李大钊深刻的明白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现实:我们有主义,可是他们有枪!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员,致使已经发展到近六万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只剩下1万多名党员。大革命失败了,很多同志都牺牲了,之后的“清党”就没停过,一直靠笔杆子,靠演讲,靠唤醒民心没有用,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我们手里没有枪,说话再硬气,道理再对,也改变不了对方的武力镇压,挡不住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惧。想残害我们的人从来不管我们的道理是对还是错。事实证明,没有武装,我们根本实现不了心里的主义。

李庆天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他却代表着被李大钊传播的新思想影响,坚定投身革命的一代年轻人。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故无恨!守常先生的牺牲,不一定能唤醒所有人,但一定能够鼓舞和唤醒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在未来艰辛的时刻,同样做出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人民的选择,实现共同的期愿。

他,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他,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造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如今,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回望历史,我们感慨彼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很伟大,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深明大义,值得我们永远感恩和学习,守常先生牺牲的意义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大。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将继续践行李大钊先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使命!

守常先生,您看到了吗?如今的中国人民生活幸福,中华民族振兴富强,您坚信的那一天已经到来!

革命者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四

“我们今天流的血,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此时的我,已被这句话深深震撼。何为革命?也许就是革掉性命,是在世风日下,民生凋敝,内忧外患,社会交替之时,为带来新时代的新事物而甘愿牺牲。而这一切,都被守常先生的一言一行所深刻诠释。

李大钊,字守常,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他认识到欲要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建立统一战线。1922年至1924年,他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做出重大贡献。

然而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却在1927年4月6日锒铛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却始终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革命者》以倒计时为线索,记录了4月28日李大钊同志临行前的38个小时,中间穿插着他过去一段段光辉的历史。

乱蓬蓬的胡子和头发,早已被折磨的破旧不堪的衣服,他的样子着实让我心痛。李庆天假装拷问李大钊时,实则是想营救他,但是,李大钊拒绝了。他说,他死了,可以让更多麻木的人清醒过来。说出这话时,他语气平淡,仿佛他的命已不属于他自己一般,而是一个能让更多人清醒过来的工具。从他海外归来在码头演讲,到组织工人罢工。失败后他仍不放弃,为报童阿晨讨回公道。虽然他只是个文人,只是游行示威,还时常受到镇压,但革命的种子却被他种下,深入人心,正在偷偷地成长为参天大树。

何为革命者?冥冥之志的仲甫,致命遂志的守常,雄心壮志的润之,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标杆,也是吾辈的标杆!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民众看不到光,他们便将自己点燃,有人受他们感染,也将自己点燃,更多的人将自己点燃。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光。他们不顾自己,将自己燃烧殆尽……后来他们有了名字,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员!我想,用《青春》中的话来回答再好不过: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之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而现如今,时代的重担已然落在我们青年的肩上。

李大钊先生有言:“青春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过去,国人在觉醒,如今,国人也在觉醒!一代代的更换代替,永不变的是所有有恒心的中国人。

我相信在先辈与我辈的觉醒,努力和期望下,未来可期!中国可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革命者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革命者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优秀4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7362531584633.html